第824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羊祜從鐘會的府中走出來,心情卻是很舒暢。 他原先還有些擔心會遭受對方的針對,可如今看來,鐘會確實跟過去不一樣了。坐在了車內,羊祜低著頭看向了手里的文書。鐘會覺得這件事不重要,可羊祜卻不這么想。 對民間進行道德教育,這件事可太重要了,尤其是當下教化,北方各地都收納了大量的胡人....羊祜坐鎮在北方的時候,多次看到那些高句麗人,乃至鮮卑人的作風。 這些人兇殘至極,少道德,兒子對父親也不客氣,動不動就毆打,完全沒有尊卑觀念,至于其余一些方面,不提也罷。 反正羊祜覺得這件事很有必要。 但是要做的話,不能只是靠幾場祭祀和宣講來完成,最好是能效仿當初的兩漢時期。孝廉制就是兩漢時道德治世的最好體現。 但是如今有了考核,那孝廉取士當然就不可能了,不過,雖然不能以此取士,但是以此來賞賜封賞總是行得通的。 在各地提倡道德,讓地方舉薦一些有道德受到眾人敬佩的老者,給與他們各種賞賜和不重要的特權,讓他們參與到教化系統之中。 羊祜如今所想到的就是力田,孝廉,還有三老。漢代這些政策在魏晉時斷裂,大魏沒有三老,更不會對底層有道德和耕作勤奮的人什么賞賜,孝廉都被污名化,成為了大族子弟的炫耀工具.... 在這一刻,羊祜的腦海里浮現出了很多東西。 他馬不停蹄的返回了新府邸,甚至都沒顧得上跟妻子溫存,當晚就開始書寫自己的諸多想法。他隱約覺得,如今自己在做的事情將會非常的重要。 羊枯本身就是個偏向兩漢作風的人,鐘會讓他來做這件事,還真算是找對人了。他一邊回想著漢時的諸多政策,一邊又想著當下的政策,開始進行對比和總結。來到洛陽的第一天,羊祜整整一夜不曾休息,一直忙到了次日的凌晨。而同樣忙碌的不只是羊祜,魏舒也是如此。 他已經很多天都不曾休息了,陛下要他所編寫的甘露律,當真是要了他的老命。 都不知忙了多久,到了如今,他終于是拿出了一個像樣的初稿,勉強可以拿給陛下來過目了。當然,至于陛下看完后會是個什么想法,魏舒就不敢肯定了。曹髦在次日看到了魏舒所遞交上來的新律。 第152章 新律出臺 這次曹髦召集群臣們編寫的律法,是在曹髦的有意引導之下進行的。而曹髦的引導方向,自然就是《北齊律》。禽獸朝代留給后世為數不多的遺澤之一。 以后世的眼光來看漢律,總會覺得說教的部分比實際性的內容要多,雜亂無章,比起律法,更像是勸諫...而直到北齊,律法都是在不斷的繼承漢律,進行增設或者刪減。 直到北齊律的誕生,打開了新的篇章。 而曹髦如今所想要的就是這個,盡管北齊自己都沒能太遵守這部律法,但是這部律法確實要先進的多。 一部更加簡單,嚴謹,系統性的律法,作用將會非常巨大。魏舒這次所拿來的初稿,已經有點后來北齊律的雛形了。 有了總篇章,隨后是單獨的各類律法,涉及到不同的領域,同時對刑罰也做出了一個標準,不會出現隨心所欲下達判決的情況。 曹髦連著看了好幾次,對這初稿都很是滿意。 魏舒的臉色依舊很平靜,站在一旁,似乎完全不在意曹髦的態度如何。這是干大事的人.... 到現在為止,曹髦都沒見過魏舒慌張的模樣,無論什么時候,他都是那么的穩重,可靠。讓這人去看著鐘會,曹髦還是比較放心的。曹髦緩緩收起了手里的這些文書。 “不錯,確實是如朕當時所說的那般,不過,名例篇雖然完整,但是分屬的其余篇章卻有些簡陋了,很多東西都不曾提到..刪減并非是在罪名上進行刪減,當然,能簡練自然是要簡練的,例如這先前律法上的撿拾他人瓜果,撿拾他人衣物等等,都可以說是占有他人財物,按著財物價值的高下來區分獲罪等級....” “如此縮減是最好的,但是不能沒有這項罪名....當然,有些離譜的罪名,沒了就沒了,當下跟過去不同了,什么聚飲罪,春時游蕩罪之類的能取締就取締吧!” 魏舒此刻也是認真的記了起來,曹髦又說出了自己的幾個要求,這才讓他前往與群臣共同商議。接下來的時日里,曹髦的心思都放在了這新律法之上。 魏舒跟其余幾個參與該事的大臣們進行商議,反復的進行修改。 在連著進行了八次修改之后,這部新律總算是獲得了一定的認可,但是依舊還是有很多東西需要改進。 在這種情況下,曹髦只能是親自出面。 曹髦原先就曾說要親歷親為,這是為了防止鐘會壓制其余眾人,將律法弄得太過激進。如今,群臣對那些改進內容爭執不休,那就是曹髦出面的最好時機了。 曹髦親自出手,修訂速度頓時加快了很多倍,在很多有爭論的內容上,曹髦一句話就能平息雙方的爭斗,他說什么就是什么。而曹髦也算是通讀漢律,對過往的諸多律法都有一定的了解,這些年里,他一直都不曾中斷過讀,同時他又知道后來的北齊律之類,在他正式插手之后,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要么解決問題,要么“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甘露律終于以極為短暫的時日擬定完成,并且正式取代了原先的新律。 當甘露律推廣到各地的時候,各地官員們卻沒有覺得煩惱,沒有表現出對新律的抗拒,反而是欣然接受。 新律因為其特殊性,是不少官員們的心病。 判決的上下限都得官員們自己來把控,有些時候,有政敵想要搞他們,就以他們判決不公為由發動攻擊,而到底怎么才算是公正,這他們也不好說,律法也沒有準確的記載。 這新律出來,倒是為他們解決了很多麻煩,而且就是沒什么經驗的人,都能通過這新律來完成判決。 上下皆振奮。曹髦更是開心。 魏舒當然也因為這功勞而成功被提拔到了仆射的位置上。對這個任命,眾人還是非常認可的。 魏舒雖然低調,但是這些年里從未失職,尤其是在刑部這樣關鍵的位置上,還能發揮出色,不出紕漏,那還真的是個狠人。 這些年里,曹髦為了整頓吏治,這刑部不知道進去了多少人,而且各個都是有頭有臉的。魏舒對他們毫不客氣,而這些人也想挖出點什么來搞掉魏舒。 可到現在,都找不出他的任何不對,一點黑料都挖不到,這樣的人,群臣都不敢多說什么。就是鐘會,對魏舒也不敢太無禮,對待魏舒跟張華時,態度截然不同。 此公先前就多立功勛,此番又在律法的事情上立下了如此大功,那升遷也是在情理之中。如此一來,兩位仆射就齊全了。 但是張華領尚書的事情,卻是遭受了極大的反對。 厭惡張華的不只是鐘會,包括當下的諸多群臣,都不太喜歡他。也不知道是因為張華出身不夠,還是因為他實在太受寵。 不過這是皇帝的任命,他們也不好多說什么,只是都期待著要看張華的樂子。張華這里尚且沒有什么動作,羊祜反而是率先出頭。羊祜將自己的諸多想法都寫了出來,送到了鐘會的面前。對羊祜這個效率,便是鐘會都覺得有些驚訝。 他知道這家伙能辦事,但是沒想到會如此高效率,難道是這廝在敷衍自己?鐘會收下了文書,卻沒有接見羊祜。 他已經做好了若是不夠格就在陛下面前彈劾羊祜的準備,可當鐘會翻看羊祜的奏表后,卻是不由得愣住了。 這家伙認為,與其進行太多的祭祀,倒不如部分恢復漢朝的制度,并非是完全繼承,而是進行改進繼承, 首先就是兩漢時給予百姓們的嘉獎,如嘉獎勤勞的力田,嘉獎孝順高潔的孝廉等等。羊祜將孝廉之中不同的道德進行了分配,分別對應勤奮,孝順,和善,忠君等諸多方面。 按著羊祜的設想,每年都讓各地舉薦符合不同道德標準的人,對他們進行賞賜,宣告他們的事跡為鄉里得知。 另外,就是三老制的問題。 羊估認為,豪強之所以橫行地方,官吏之所以敢肆無忌憚的魚rou百姓,是因為三老制的崩潰。三老并非是三個人,而是一個鄉里有德行的老者,具備三種道德。三老也并非是官員。 漢代的三老位于官員和百姓之間,三老是由鄉中百姓們自己選出,他們不領俸祿,所擁有的特權,是可以直接上書到皇帝這里.... 他們的出現是為了保護當時的百姓們,就相當于是民選代表。 而若是地方官吏作惡,那一封書信送到皇帝這里,這官吏基本就是廢了。 這個設想很好,只是到了后漢的時候,具體執行就變得很糟糕,后漢的三老名存實亡,三老的位置也被有心人所占據,甚至一度成為了魚rou百姓的幫兇,故而在后來就看不到他們的蹤影了。 到了如今,羊祜想要再次啟動這些。 三老在地方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來擔任,這人負責代替百姓們跟官吏們打交道,同時也負責了教化百姓的重要職責,例如給他們宣講道德之類的。 其實在這種時期,三老制還是挺有作用的。 讓鐘會感到意外的是,羊祜并非是全盤繼承,而是在原先的政策上做出了很多的變動。這才是讓鐘會感到驚訝的事情。 鐘會反復看了許久,隨即趕忙下令,讓裴秀與羊祜一同前來自己府內議事。這兩人都很快就出現在了鐘會的面前。 鐘會再次看向羊祜,而這一次,他的眼神里總算不再是充斥著厭惡與審視。他甚至是笑著點了點頭。 “不錯,我知道陛下為何會如此看重你了,倒是不像某些尚書那樣只是靠著陛下的寵愛而上位,你的上書,我已經看過了...陛下常常念叨起這件事,或許你這次能建功?!?/br> 說完,他也不等羊祜回話,就將手里的諸多文書遞給了裴秀去看。裴秀認真的翻看了片刻,便已是恍然大悟?!扮娏罹且菩衅蜕渲邌??” 鐘會如今有諸多官職,在不同地方,稱呼自然也會不同,若是在朝議,那就是鐘司徒,若是在尚書臺,那就是鐘令君,若是在殿內決策,那就是鐘侍中。 鐘會點點頭,“你們兩人要多合作,往后羊仆射若是遇到什么難事,裴尚書也得多相助...勿要讓他跟那些jian賊混在一起?!?/br> 裴秀當即領命。羊祜有些茫然,他怎么感覺自己這是被迫參與了鐘會的勢力圈。那些jian賊又是誰呢? 羊祜皺了皺眉頭,但是也沒有太在意,領下了鐘會的好意,對于這件事,他還是想要找個沒人的時候,跟陛下談一談。 鐘會辦事的時候真的是毫不含糊,他當即就分配好了工作,要求兩人在今年之內完成這些事情,同時對羊祜原先的上奏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修改意見。 羊祜和裴秀虛心接受,一同走出了此處。 剛剛走出了鐘會的府邸,裴秀便主動開口說道:“羊公勿要多慮,廟堂之內,并不存在結黨營私的情況...只要用心辦事就是了,您的提議非常不錯,若是您有什么吩咐,我定然會全力相助?!?/br> 第153章來自故鄉 當下,尚書臺的配置總算是成型了。 曹髦的名單之中,也就剩下一個茍助還不曾就位。在完成了少壯派的逆襲之后,廟堂頓時熱鬧了不少。最為熱鬧的就是曹髦的內臣會議了。 這些內臣們聚集在太極殿內,對往后的國策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想法。 兩漢的士人本來就不缺乏膽魄,而當下大魏的士人是更進一步,他們的想法確實很激進,給頭次參與內臣會議的毌丘儉都帶來了不小的震撼。 當下大魏的道路愈發的明朗起來,通過多方面的改革,已經算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跟后僅已經大不相同。 內臣們聚集在這里,所商談的也只是那幾件事而已。 如何提開廟堂的收入,如何增加戶口,如何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以及增強軍事力量??粗車@些腦洞大開,口水四濺的大臣們,毌丘儉的眼神里滿是驚詫。他那種悠閑自得的狀態,都被這些人給打破了。大魏的國運就掌握在這些人的手里? 在鐘會的帶動下,這些人似乎都非常的著急,他們都很急切的想要多做出點事情來。光是在提升收入這方面,毌丘儉就聽到了很多瘋狂的想法,“,“販賣公田”等等離譜的想法,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開放民間私鑄錢幣事”,“清點商賈家產,兩萬錢上家產者繳納一半家好在,這些只是大家的想法而已,事情還沒有走到那一步去。只是曹髦對自己的內臣們極為的縱容。冊丘檢從未見過如此的內臣會議。 要知道,在明帝那會,毌丘儉也算是明帝的內臣親近,也常常跟看明帝參與決策,但那時的決策,跟如今這伙人所做的事情完全不同。最后由皇帝定奪。 正規的內臣決策,往往是大家心平氣和的坐下來,由待中提出決策的內容,大家相繼發言補充,而如今發生在眼前這個,這像是一群瘋子聚會,大吵大嘛,甚至打斷彼此,爭得面紅耳赤。, 番任位幾次想要開口,可看到坐在上位的曹髦沒有半點要阻止的意思,也只能硬著頭皮看他們繼續商談 曹髦坐在上位,無論自己麾下的內臣們提出了何等離譜的想法,他都不會覺得生氣,只是笑吟吟他之所以要廟堂多少壯派,就是為了能讓廟堂更有活力。 過去的那個內臣決策,那只是大家在互相爭奪利益,彼此權衡,制讓與掠奪。為什么過去的內臣們會那么和睦的坐在一起聊天呢? 他們都是聚集起來割rou的,分配在到達這里之前就已經做好了,當然會和睦。 而在現在,好歹這些人的想法出發點都不是在自己或者宗族的利益之上。 這就足夠了。 反正不靠譜的想法也不會被采納。 眾人商談的很是激烈。 可他們確實又能拿出不錯的決策來。 例如鐘會就認為要繼續加大對善事府的投入,并且要求尚書臺盡快將各項新發明推廣到天下各地去,哪怕是虧錢也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