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太后是覺得曹髦要對自己的宗族動手了,而為了不被羞辱,她要主動提出這件事,這樣的話,就是她自己對自己家動手,就不能說是被羞辱被欺負了。 可曹髦如今更在意的是,太后是從哪里得知這個消息的? 曹髦對太后進行了簡單的封鎖,群臣幾乎沒有去見她的可能,就是她的一些近親,也得通過皇帝的允許才能見面。 曹髦只是一想,就鎖定了那人的身份。 他也適當的露出了些驚訝的表情來,“母親,這么做是不是有些” “不,就按著我所說的來做,不必偏袒!” “愿遵從母親的教誨!” 郭太后又勝利了,她仰起頭來,臉上再次出現了久違的笑容。 曹髦卻沒有心思繼續陪著太后胡鬧,他讓皇后服侍好太后,就離開了此處。 張華此刻也已經做好了部署,正在等待著曹髦的返回。 當今大魏有一百七十三個郡守。 這些人才是地方上的真正管理者,而在這一百七十三人里,曹髦能說是心腹,可以完全相信其人品和才能的人,大概只有百余人。 跟其他機構進行對比的話,曹髦對郡守們的掌控力似乎要差點倒不是說曹髦指揮不動郡守,只是說這些郡守并非每個都是能讓曹髦完全相信的人。 這次遷徙之中,暴露出了很多郡守的問題。 這些郡守是有才能的,是有功勞的,奈何,一旦觸碰到了大族的問題上,他們就變成了曹髦的敵人。 這次遷徙事里,曹髦已經處置了三位郡守了,若是曹啟所說屬實,那就得是四個了。 在徹底擊潰這些大族之前,還是要多提拔出身不高的人來當郡守 第132章 是何來歷? “宋延年,鄭子方衛益壽,史步昌?!?/br> 曹溫正在皺著眉頭,很是認真的學習。 曹髦就坐在一旁,笑呵呵的看著他。 當下的啟蒙教材有很多,從秦前漢的《三倉篇》,再到《急就篇》,到現在,用于啟蒙的教材已經有三十多篇。 曹髦還是比較喜歡《急就篇》的,內容簡單,從常見的姓名再到物具,最后再說些小道理。 曹髦還記得魏晉時有個啟蒙名篇,但是不知是誰人所作,不過,如今的啟蒙教材倒也夠用。 曹髦并沒有給兒子上太大的壓力,很有耐心的教他認字。 曹溫的表現不能說太好,卻也不算太差。 背誦時很認真,看得出,回到他阿母身邊后肯定是復習了功課的。 曹髦還是很重視教育的,不只是對兒子的教育,還有當今的教育事業。 兩漢的教育制度曾在后漢時達到了頂峰。 都有太學。 郡有學。 縣道邑侯國有校。 鄉有庠。 聚有序。 可到了魏晉時期,鄉和聚且別提,就是郡學都是空有其表。 教育制度之所以退步這般嚴重,完全就是因為百姓們的生活太苦了,只有溫飽的情況下,才會有人送子嗣去求學。 你連飯菜都吃不飽,還想要去學校? 別說學費了,就是最基礎的生活費都支撐不起。 只有百姓的生活質量上去了,教育才能得到普及。 在這個寒門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年代,只有那些高門子弟才能享受到求學這樣的奢華待遇。 在給兒子進行啟蒙教育的同時,曹髦也是在思考著該如何推進魏晉的教育事業。 曹髦不求能達到前無古人的地步,好歹要達到后漢那般的情況??! 時代在進步,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堂堂華夏,怎么能越混越差呢? 完成了今日的教學,曹溫站起身來,以對待老師的禮儀來拜謝曹髦。 曹髦頓時哈哈大笑。 “這是誰教你的?” “是阿母?!?/br> “不錯,不錯,總算是有點太子的模樣了,且回去繼續讀!明日還要choucha!” “唯??!” 曹溫蹦蹦跳跳的離開了,看著曹溫的背影,曹髦再次輕笑了起來。 “這豎子” 張華一直都站在門口,看著愈發有老父親風范的曹髦,也是笑而不語。 等到太子離開之后,張華方才走到了曹髦的身邊,將手里的奏表遞給了曹髦。 曹髦翻開了奏表,隨意的看了看。 這是關于清河太守的徹查結果。 張華這才開口說道: “清河太守庾,果然是有在私下里幫助罪人的嫌疑?!?/br> “他通過換人的方式放走了那些主要罪犯,同時幫著他們折算了家產,讓他們帶著大量的錢財逃亡其余地方,還企圖幫著他們偽造戶冊” 張華又趕忙說道:“雖說有了這些證據,但是庾曾立下不少的功勞,況且也不曾查出他收過這些人的賄賂,他幾乎是無償的幫助這些人,甚至沒有索要任何的好處,當我們派遣的官員到達之后,他當即就告知了全部的情況?!?/br> “他說陛下的政策太過酷烈,他不敢違背,只能在私下里用這樣的方式來做,哪怕陛下要治其罪,也無怨言” “哦?這人還挺有道德???” 曹髦似是嘲諷般的說道。 自兩漢到魏晉,社會道德那是越來越差,當然,堪稱是畜生的時代,到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南北朝時代,那更是畜生里的畜生,畜生都不如。 放眼望去,社會道德慘不忍睹,搞得連某位蕭菩薩都得天天在國內搞道德教育,希望能將全國的道德水平往上拉一拉。 便是說如今吧,社會道德跟后漢也是沒法比,不知是教育的問題,還是門閥的原因,或者是因為什么誓言,像后漢時哪兒哪兒都有的正直忠義之臣,在魏晉是那么的稀缺。 張華皺著眉頭,解釋道:“陛下,此人在清河郡名望極大況且先前比試,多次名列前茅?!?/br> 當今的大魏,制度看起來有些割裂。 很多制度彼此之間的割裂感非常的濃郁。 東漢末年,戰亂四起,曹魏最初是一個地方割據軍閥,因此很多政策都帶著很明顯的軍事風格,其中很多酷烈的政策用jg主義來形容都不為過。 便說這個由廟堂控制耕地的大型屯田,曹魏的土地制度被不少人認為是后來北魏均田制的一個示范,強行將耕地收回國家,再分配給百姓們去耕作。 而包括軍戶,強行分配婚姻等等諸多政策,都帶著濃郁的戰時風格,而在曹丕上位之后,為了彰顯自己乃是繼承天命的皇帝,而不是混蛋軍閥,因此做出了很多的改革,最后結果就是多項政策并存,割裂感嚴重。 如今地方上所推行的比試,縣與縣,郡與郡,這看起來就很有濃郁的戰時風格。 這也不是因為曹髦的緣故而憑空出現的,原本歷史上的西晉是真的有這樣的比試考核,史書上就記載了幾個在政績比試里拿了第一的郡守的事跡。 郡守有兵權,彼此常常進行比試,戰事直接掛將軍職出征這怎么看都是濃郁的秦國前漢之風,可偏偏這些人喜歡手持扇子,露出胸口,服了散后晃腦袋??! 這兩個完全不同的風格可以分開存在,但是當他們同時存在的時候,這畫風就分外的詭異。 曹髦還是更喜歡比較純粹的畫風。 看著遲疑的張華,曹髦也沒有多說什么。 張華還是太年輕了。 且不說現在的話題不是好人和壞人的問題,而是一個新誕生的扭曲階級對底層迫害的問題,就是那位太守,他真的如他所說的那般有道德,是一心為公嗎? 論壓迫,那曹髦絕不否認自己才是最大的壓迫者,封建君王啊。 可制度是要跟當下的生產力和時代來聯系的,封建君王制落后,但是比部落聯盟的大酋長總算是先進的,能維持天下的穩定和大一統,確保百姓們能活下去。 可大族呢,在曹髦看來,這些人絕對算是所有壓迫者里最蠢最壞的那一批??! 看看后來的北魏就知道了,孝文帝改革,想要用大族寒門的階級矛盾來取代以往的民族矛盾,想要漢化,結果最后卻成功晉化了 搖身一變,成為門閥的鮮卑宗室高門比鮮卑舊貴族還不是東西嘞!雖然他們都不是什么好東西! 曹髦現在如此急著動手,就是因為剛剛完成大一統,大權在手。 此刻要是不動手,那往后想要完成這樣的事情,那可就不容易了。 趁著剛剛滅亡兩國的將士們都無條件站在自己這邊的時候,趕緊將這些人給趕盡殺絕了,往后哪怕因此而出什么問題,曹髦也忍了。 “且將他押解過來,讓刑部審問?!?/br> 曹髦下達了命令。 張華低頭稱是。 張華離開之后,曹髦繼續看起了奏表。 門閥與五胡。 魏晉的兩大強敵。 對比門閥來說,如今的五胡就實在是不夠看了。 郭責再次上奏,說起了雍涼諸胡的安置情況。 因為大魏自有國策,而這件事變得相當順利。 當初的屯田就是為了安置抓來的敵對勢力的百姓而成立的,例如鄧艾,他早年就是被曹軍給抓起來,然后丟進了自家的屯田里去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