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此刻王基也是坐在了官員們當中,臉色一如往常。 陳泰不是很明白皇帝的想法。 大魏又不是吳國,真的需要讓那些小國前來朝貢嗎? 就海外那些小國,有的在陳泰眼里當真是跟村莊沒有什么區別,幾千人也敢說自己是國?? 或許某位大皇帝很需要得到這些小國的認可,但是堂堂大魏,連鮮卑等國都要歸順臣服,還需要這些小蠻夷? 盡管心里不是很明白,但是曹髦下了詔令,陳泰就得照辦。 “陛下已經下詔告知我們了,我已經準備好了船只,準備好了人手,王將軍會派人負責護航之事?!?/br> “幾位還有什么吩咐?” 陳泰詢問道。 朱應作為這次的主使,他開口說道:“陳公,能否由我們自己來挑選出行的水手和官員呢?” 陳泰的臉上依舊是帶著笑容。 “不可以?!?/br> 可他的拒絕同樣也很直接。 這些人就算是已經歸順了大魏,可他們依舊改變不了自己是吳地舊臣的身份。 陳泰除非是瘋了才會讓一群吳人挑選另外一群吳人然后開著大魏的船離岸。 他們那是出使嗎?! 那特么是移民! 朱應一愣,他隨即解釋道:“您勿要誤會,只是這海外的情況與此處不同,北人或許能忍受此處,但是海外之地,那一定會水土不服,當初我們領著眾人前往扶南等地時,就連廬江郡的士卒都覺得難以忍受,出現了大量病死的情況?!?/br> 朱應是想要帶點從交州廣州出來的人前往那邊,因為那邊的氣候和風水跟海外諸國相差不大,他們能接受,但是若是從中原這邊帶人過去,他怕會出大事。 王基看了一眼陳泰,也是開口說道:“其實他說的有些道理,我帶著最精銳的水軍前往夷州,尚且出現了水土不服而重病的情況” 陳泰沉吟了片刻,“我可以讓你們來選人,但是最后要由我來定奪?!?/br> “多謝陳公!” 朱應等人跟陳泰沒什么好說的,當即離開了府邸,準備去做出海的準備。 王基此時跟留在了陳泰的身邊。 “我覺得這些吳人不是那么的可靠,王將軍,還請您到時候能幫著我看一看人選” 兩人又在府內密謀了許久,王基也離開了此處。 屋內就只剩下了陳泰一個人。 陳泰待了片刻,這才看向了門外,“進來吧?!?/br> 就看到一個人笑呵呵的走了進來,朝著陳泰行禮拜見。 “陳公?!?/br> “劉君?!?/br> 陳泰看著面前的這個人,眼里很是明顯的帶著些不喜和警惕。 只因為這個人的身份實在是太令人不安。 典校尉。 皇帝的耳目,鷹犬。 沒錯,這人正是劉路,劉路打量著面前的陳泰,他這種審視般的眼神讓人很是不悅。 “且坐吧?!?/br> 劉路坐在了一旁,“陛下讓我全力配合你,我會照辦的?!?/br> 陳泰說著,隨后又補充道:“但是,我并非是劉君的下屬,你若是要做事,還是要用你自己的人” 劉路明白對方的意思,開后路安排住所的一切輔佐工作都可以,但是絕對不會派人,更不會參與。 而劉路也壓根就沒想過讓對方參與。 典事府在北方的力量已經不小了,劉路這次來到南方,是準備在南邊也建立起完善的典事機構。 而這一切,若是沒有當地最高長官的配合,是很難去完成的。 比起北方,南邊的事情要更多一些,這里的人普遍都對皇帝不滿,偷偷聚集起來辱罵曹髦的都算是輕的,就是秘密準備謀反的也不在少數。 劉路剛剛來到這里,就感覺到一個又一個閃爍著金光的人頭在自己面前走來走去的,這些都是他的軍功??! 他甚至想要將人一路安排到扶南那邊去,點亮當地的地圖,讓往后出征的甲士們也知道該往哪邊走 第122章 不知中原已易主 扶南國在這幾年里陷入了某種怪圈里。 不斷的上演著弒君的戲碼,幾乎就不存在平穩的政權交替。 過去那位曾派使前往吳國的君王,喚作范旃,他是扶南王范蔓的外甥,手上有兩千多人。 于是乎他就篡奪了自己舅父的基業,自立為王,又騙太子金生,逼迫太子自殺。 老國王有個小兒子叫范長,在篡位事件時跑掉了,藏在民間,后來便糾結武士謀反,襲殺了表兄弟范旃,自立為王。 如今的君王叫范尋。 他是范旃的大將,在范長殺害了他的老君王之后,他出兵干掉了范長,再次自立為王。 短短十余年里,扶南國的政權動蕩,王位多次易主。 這造成了國內的多次動亂,到如今為止,這種混亂還不算是完全結束。 當魏國的大船出現在了扶南國周邊的時候,將領們迅速將這個消息告知了如今的君王范尋。 范尋跟過去那幾個君王都不太一樣。 倒不是說這個人有多仁義,而是他做的比較狠辣。 他將過去那些君王們的子嗣,以及他們的心腹都通通殺了喂魚,哪怕是些不曾長大的孩子也不曾放過,全部殺死,以絕后患。 可他也并非是只會酷烈的君王,雖然在清算上不留情,但是他在民間卻推行了較為平和的政策,整頓吏治,強化治安,還算是有點成果的。 “大王,我們看過了,船只極大,絕對不會錯的,就是吳國的那種大船!” 將領坐在范尋的身邊,眼里寫滿了惶恐。 這些人都非常的害怕。 他們當然都是知道吳國的,當初的君王范旃曾派遣使者前往吳國,吳國的使者也曾多次前來此處,雙方的關系很是不錯。 而看到那些吳國大船的時候,這些人的第一反應,便是吳人來替舊主復仇來了。 他們知道吳國有多強大,若是真打起來,他們絕對占不到什么便宜。 將領的話讓其余幾個人也不由得惶恐了起來。 眾人緊張的攀談了起來。 范尋坐在上位,臉色卻較為平靜。 吳國已經有很久不曾派遣使者前來了,就算他們知道了這邊的情況,也不至于說要出兵吧? 他看著眾人,開口說道:“勿要多慮殺害先王的反賊已經被我們所處置,吳人又能如何呢?” “按照過去迎接吳國的禮節進行準備,我要親自去迎接他們?!?/br> 扶南國當即就忙碌了起來。 范尋不覺得這些人是來跟自己開戰的,若是真的出兵,就不會只派遣這么點艦隊了。 對方的船只雖然高大,但是數量并不多。 但是,范尋還是做好了準備,他將自己的直系軍隊部署在了岸邊的幾個重要據點內,倘若來者不善,他會讓對方不敢輕易離開岸邊向內陸出擊。 吳國雖然可怕,但是范尋也知道對方的情況,他們也是有大敵的,是跟他們相同個頭的大對手。 樓船上,朱應和康泰對視了一眼,“得做好準備了?!?/br> 此刻,一位將軍正站在他們的身邊,此人便是焦伯。 焦伯因為原先的諸多功勞,得到了不少的升遷,如今更是成為了副使之一,負責率領水軍,跟著朱應等人一同前往扶南。 說到底,還是因為陳泰等人對朱應的不信任,派了個人來盯著他們。 好在,焦伯這個人很好相處。 他跟這兩個人很快就混熟了,還說起了自己最初跟隨皇帝的事情,朱應等人也不敢對他輕視。 此刻,朱應趕忙看向了焦伯。 “焦君,還是要做好準備?!?/br> “扶南的王位多次更易,聽聞出了諸多叛將,這些蠻夷本就蠢笨,若是他們認為我們這次前來是為了平定此處的,或許就會伏擊我們,我們航行這么久都不曾見到他們的船只前來,明顯對我們是有些警惕的?!?/br> 朱應認真的分析了起來。 他前往海外多次,對各地的情況都比較的了解。 他很早就明白,面對這些海外的諸國,無論是多弱小的國家,都要保持極大的警惕。 你永遠想不到這些人會做出什么樣的舉動來。 當初他們曾在島嶼上碰到一個小國,不過千余人,而那伙人居然用毒箭來襲擊吳人,還造成了幾個隨行官吏不治身亡。 從那之后,朱應就再也不敢放松警惕了,他甚至在自己的書里多次提到:面對初次相遇的小國,不能施以太大的恩德,否則會招惹禍患。 焦伯聽著他們的話,忍不住皺起眉頭,“難不成還要與他們打一場嗎?” 朱應搖著頭,“只是要做好防備,免得被他們所伏擊,您也不必擔心,扶南的情況跟其他地方還是有些區別的,他們是明白些道理的,雖然不太多?!?/br> “但是我想他們不敢與我們為敵?!?/br> 焦伯也是聽從朱應的勸說,下令做好交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