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如今大魏在地方的教育制度,還沒達到縣有縣學的地步,官方的教育系統只能是維持在郡學的地步上。 曹髦也知道步伐不能跨的太大,以大魏的現狀,郡有郡學就已經不錯了。 起碼各地有心求學的士人能有個地方來接受更好的教育,能有往上走的空間和機會。 當今大魏的人口不多,求學的士人就更少了,縣學的意義也并不大,除非曹髦是想要在天下內進行義務啟蒙,將教育對象從士人轉換到孩童。 但是以大魏如今的情況吧這實在是太不現實了。 先將讀書人的數量提升上來再說吧。 從裴秀的言語來看,他這段時日里確實沒有再飲酒作樂了,是認真思考了這件事的。 “陛下,除卻這些太學生之外,臣還有另外一個想法?!?/br> “哦,你且說?!?/br> “臣希望陛下能多提拔一些名士為官?!?/br> 曹髦頓時瞇起了雙眼,裴秀連忙解釋道:“臣的意思是,多在地方設立治學官,多委派博學名士這些人門徒眾多,有才學,在地方的學府內定然是能起到極大作用的?!?/br> “當初蜀國,就曾多以名士在各地擔任治學官,結果這些名士們培養出了很多的弟子,如那譙周,他過去在蜀國不就是擔任這樣的官職嗎?” “當今洛陽,就聚集了天下的名士,這些人整日聚在一起,辯論學問,其實所想的還是想要引起陛下的注意,好為陛下所重用?!?/br> “陛下不妨從這些人里提拔,且看成效,再進行其余提拔,如此一來,不只是能減少太學各地的學問沖突,還能對教育起到極大的推動” 曹髦看向了其余幾個太學博士。 “你們覺得呢?” 這幾個人點著頭,“裴尚書所言極是!” “好吧,既然都覺得可以,那可以先試試?!?/br> 曹髦隨即下令道:“你們且都先退下吧,朕還有其余的大事要與裴秀商談?!?/br> 眾人起身,再次行禮,趕忙離去。 曹髦這才看向了裴秀,他緩緩從裴秀的案下摸出了一壺酒來,放在了案上。 裴秀沉默了一下,“陛下,這是臣用來磨礪自己心志的” 曹髦笑了起來,舉起這酒壺看了半響。 “還剩下不少好了,別裝了,叫人去將酒盞什么的也弄來,再弄點吃的!” 第51章 大善人 汲郡,汲縣。 夜色下,杜預站在高處,眺望著遠處。 遠處,密密麻麻的滿是些臨時的住所,都是些簡陋的茅草屋,或是軍中所用的帳房。 每隔著一段距離,就設立了一團篝火,依稀照亮了周圍。 杜預穿著厚厚的毛裘,身后站著兩位官吏,此刻不知為何卻是愣了神。 “杜公,當心受寒,還是進屋吧?!?/br> 有屬下開口提醒道。 杜預笑了笑。 他看著遠處那條貫穿了平原的陂渠,“這雇民之政,在此處可是頗有成效啊?!?/br> “整個汲郡能建渠的地方,一個都沒有落下,同時動工,我看不到三年,這里就能大變樣” 單從司州的情況來看,這新政還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杜預在這里規劃了多處的水利以及開墾任務。 整個司隸地區的流民幾乎都被聚集在了此處,在杜預的帶領下,建設工作開展的格外順利。 當然,國庫的壓力也是與日俱增。 杜預心里是又喜又憂。 他不知道國庫還能不能堅持到明年的秋時。 隨著各地的開工,這支出可是越來越大,各地的流民規模也是不斷的增加,杜預現在又回到了當初的模樣,不敢再輕易批準那些建設方案了。 他需要了解國庫的情況。 魯芝要從洛陽前來見他。 杜預這幾天里一直都在等著魯芝,今日站在此處,也是想要早點看到魯芝的馬車。 國庫如今的情況對杜預來說非常的重要,這是一個規劃明年工程的重要依據。 盡管官員們再三勸說,杜預也不愿意離去,只是站在此處,安靜的等待著。 官員無奈的說道:“杜公啊,魯公即使要來,也不會在夜里趕路的,您先回去休息,或許明日早上他就能趕到了呢?” “無礙,你們且先回去休息,我這事情諸多,便是進去躺下也睡不著,你們先回去吧?!?/br> 杜預正說著,遠處便出現了一團火把。 那行人迅速驚動了夜里巡邏的甲士和官吏。 杜預轉身就朝著那邊走去。 “可是魯尚書來了?” 他說著,步伐越來越快。 他還不曾趕到,就有騎士前來稟告。 “杜公!尚書魯公前來拜見!” 杜預大喜,很快,他就看到了風塵仆仆的魯芝。 魯芝看起來格外的疲憊,可眼神卻很是明亮,看到杜預,他頓時大笑了起來,上前就拉住了他的手。 “元凱!” 看到魯芝的神色,杜預心里算是松了一口氣。 看他如此開心,國庫大概是沒有出什么大問題? 此時,杜預跟魯芝兩人分工來cao辦這件事,杜預負責“工程”,魯芝負責“資金”。 魯芝一直都是坐鎮在洛陽內,統籌糧草,這是他第一次前來會見杜預。 “看來尚書是有好消息要告知我了!” 杜預也是大喜過望,急忙拉著魯芝的手,朝著自己的營帳走去,他又令人準備熱茶。 走進營帳之后,便有人換了新的燭,又有近侍煮茶,帳內熱氣騰騰的,杜預跟魯芝面向而坐,魯芝先是吃了口熱茶,方才對左右說道:“你們且都出去吧?!?/br> 帳內只剩下了他們兩個人。 魯芝這才笑著說道:“這次我前來,就是為了告知元凱,勿要擔心國庫!能辦就辦!各地無論是要增加參與的人數,還是要多修建水利,您都可以批準!不必遲疑!” 杜預愣了一下。 您過去可不是這么說的。 這又是什么情況?國庫忽然就有錢了?? 看著滿臉困惑的杜預,魯芝這才解釋道:“先前確實如我們所說的那般,國庫出了大問題,幾乎見了底,剩余的糧食差點都不夠軍隊所用了!” “那現在是?” 魯芝仰起頭來,笑著說道:“國庫再窮,也架不住天下間的諸多好人??!” “兗州名士案您大概是知道的?!?/br> “這些都是些善人啊,他們知道國庫貧苦,特意前來捐獻家產?!?/br> 魯芝都壓抑不住內心的喜悅了,他笑著說道:“陛下下令嚴懲這些人,所有受到牽連的兗州大族超出了二十個,這么一頓抄家,國庫的情況是大為好轉??!” “這些人就是比雍涼的那些人要富裕,一個人就能頂的上十個邊塞大族了,我說他們怎么那么看不起邊塞大族,我現在算是明白了?!?/br> “這些人被處死之后,兗州的情況好轉了,國庫也有錢了,各地的工程也能開展了?!?/br> 杜預是知道兗州名士案的,不只是因為這件事跟他所做的事情有關,而是因為這件事牽連太大,早已在各地鬧得沸沸揚揚,幾乎沒有人知道。 可他沒想到,誅了些大族,居然能解決國庫的危機 這些人是不是太有錢了點? 杜預雖然也是出身大族,但是他的大父很父親都是比較正直廉潔的人,從不曾與這些人同流合污,這也是他父親會被流放到死的原因。 故而杜預也無法想象到這到底是什么樣的家庭。 魯芝感慨道:“陛下處死了那些為首者,其余眾人則是被流放了,家產全部充公?!?/br> “這些人被流放到了交州此刻大概也是到了荊州吧?!?/br> 杜預默默無言。 他的父親就是被流放而死的。 在這個時代,流放,其實就是變相的處死。 說什么吳人北遷,說的好聽,但是將南方人給帶到東北去,這是為了讓他們在當地安居樂業嗎? 不,這顯然是要他們去死。 將北方人給遷到南中交州也是同樣的道理。 被流放的那些人,能活下來一半就不錯了。 他們自己大概也知道這些,可是,知道又有什么用處呢? 聽從詔令,會死一半,不聽從詔令,全部都得死。 魯芝又說道:“吳地的大族差不多都被遷徙到了幽州,他們的家產也是被查抄,陳泰上奏要將糧食之類的運往洛陽,陛下下了命令,讓他用以吳地的雇民之事?!?/br> “往后吳地那邊的糧食錢財開支,您就不必再擔心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