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所有人都只當麗妃是遭遇了不測。 也正因為如此,現在陡然聽張義言這樣說,眾人才覺得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這怎么可能?” “不可能!” “雖然很讓人難以置信,但仔細想想的話……也不是沒有可能?!?/br> “難怪啊,大安朝與西離可以稱得上是世仇,這一代一代的交戰下來,積累下來的血仇可以說是無法化解,但這十幾年來,兩國之間頂多也就是有些小摩擦,大的戰爭卻是再沒有掀起過……” “放在前幾十年,這簡直是不可能的!” “算算時間,也就是女帝登基之后,兩國之間的關系才有了改善!” “原來是這樣啊……” “難怪了……” “……” 眾人議論不停。 然后,所有人齊刷刷地看向景和帝。 就如張義言所說,若是燕離只是有西離血脈,其實也不是多大的問題,哪怕他的生母只是西離普通的公主,都算不得什么。 可是,燕離的生母,是西離女帝! 張義言將群臣命婦們的面色變化看在眼里,很是得意。 “皇上,閑王殿下當初與麗妃母子感情極深,如今麗妃成了西離的女帝,大安朝的江山若是落到了閑王殿下手里,誰知道將來這江山是姓燕還是姓沐?” “燕氏皇族當初也是征戰多年才奪得了江山,建立了大安朝,若是這江山被人以這樣的方式輕而易舉的竊取了,皇上就不怕日后無顏見先祖嗎?” 張義言越說越亢奮。 “皇上糊涂,但臣不能因為怕被皇上降罪,就眼睜睜地看著皇上犯糊涂!” “臣知今日揭開了此事,定會招來皇上的雷霆之怒,但就算如此臣也不悔,若皇上定要一意孤行,臣愿以臣的鮮血向皇上死諫!” 景和帝面色森然。 死諫。 歷來御史動不動就說什么死諫,恨不得一頭撞死在金鑾殿上好名垂青史,許多帝王唯恐史書會因此而給自己記上個“剛愎自用”,因而時常受到這些御史的脅迫。 但景和帝,他不吃這一套! “死諫?”景和帝的目光重若千鈞,重重向著張義言壓了下去,“你以為這樣就能威脅得了朕?朕倒要看看,你是如何死諫的!” 第411章 激將法 文武百官,內外命婦,宮人侍衛,所有人都噤若寒蟬。 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景和帝這是動了真怒了。 誰要是在這個關頭還去幫著張義言說話,那就真的是在觸景和帝的霉頭了,所以誰都不敢多說一個字。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燕離這兩年的表現確實很得人心,讓許多頑固守舊的朝臣都為此忽略了他身上的西離血統,如若換了一個不那么服眾的人又身具異族血統的人被立為太子,都不用等到張義言出面,早就有許多人站出來反對了。 眾人唯一意外的,也就是張義言說出來的,麗妃竟是搖身一變成了西離女帝這件事。 也正是眾人的沉默,給了張義言重重一擊。 他以為,自己這是在為了大安朝的將來而死諫,他的行為是偉大的,是為了抱負而舍身忘死的,也是能啟發到其他有同樣想法的同僚,讓他們與自己一起站出來的。 可事實卻是,沒有任何一個人站出來。 張義言失望地看著沉默的文武百官,他只覺得自己受到了背叛。 “你們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 “就因為畏懼皇上,你們就能任由西離女帝的兒子成為大安朝的太子?” “你們不要忘了,你們也都是大安朝的一分子,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等到西離用這種兵不血刃的方式得到了大安朝的江山,你等都會是亡國之奴!” “……亡國奴!” 張義言說得極為悲憤。 他是真的這樣認為的。 話說完之后,他失望地看了自己的同僚們一眼,然后看準了一根柱子,頭一低,就要朝著那柱子撞過去…… 眼瞅著這樣重大的日子里,就要發生一件血案,說不得將來還會被史官記到史冊上去…… “張大人且慢!” 一道聲音響起。 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了聲音來處。 也就是,顧青秋所在的位置。 頂著所有人的注視,顧青秋緩緩踱步而出。 “早就聽說張大人是個視國為家、敢說敢做的諍臣,但今日一見,倒是見面不如聞名??!”顧青秋淡淡地道。 張義言腳步一頓,眼中的視死如歸也緩了下來。 顧青秋仿佛沒有看到一般,輕笑一聲:“張大人能成為朝廷命官,想來也知道任何事在蓋棺定論之前都有無限可能的道理,現在張大人只因為心中的偏見就要一死了之,說得好聽點是張大人憂國憂民不惜以性命想諫,說得難聽了,那就是張大人的度量就只有針眼那么一點點大……” “讓我想想看,將來史冊上會如何書寫張大人?” “嗯,愚蠢且偏執,為人利用觸柱而亡,死得毫無價值……” 哪怕張義言早就有了求死之心,聽到這里仍忍不住一陣氣血翻騰。 “住口!”他怒聲道。 言官大多求的就是一個生前身后之名,為了心中的理想與抱負,他們可能會無懼生死,但不能容忍自己不僅死得毫無價值,還會在史冊上留下這樣一個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