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這個環節,原本應該出不了什么差錯才是,但偏偏就出差錯了。 而且,正是因為顧青秋留意到的那名官員。 文武百官進完賀表,向燕離行過禮之后,那名官員突然越眾而出。 “閑王殿下!”他大聲道。 閑王殿下。 這四個字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畢竟,如今的燕離已經是太子,怎么著也應該用“太子殿下”這樣的稱呼才是,此時稱他為“閑王殿下”,這本身就代表了對他太子身份的不認同。 文武百官心頭都是一突。 顧青秋心里也是一跳。 來了! 他們先前就擔心,廢后蕭氏會不會拿燕離的身世來做文章,現在看來…… 答案很明顯了。 好端端的大典上突然跳出來這樣一個人,一直立于燕離身后的文亦連忙看向周圍的侍衛,用眼神示意他們趕緊將此人拿下。 那人顯然也知道自己說話的機會不多,還沒等侍衛們有所行動,已經先一步大聲呼喊起來。 “閑王殿下,誰都知道您身具西離血統,而且還是西離皇室的血脈!” “您這樣的身份,做個閑散王爺便罷了,如何能做得大安朝的太子?” “皇上,您英明一世,難道要在立太子這樣重要的事上犯糊涂???”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 “皇上,臣求您收回成命吧!” 第410章 死諫?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那名官員說到后來,幾乎是用吼的,因而這幾個字以一種讓所有人都不得不聽到的姿態,在皇宮的上方不斷回響。 文武百官面色都是一變。 燕離身具西離血統,這件事在場眾人就沒有不知道的。 從前燕離為何沒有被建王幾人視作對手? 可不就是因為他這身份么。 所有人都覺得,燕離身上流著異族的血,景和帝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立他為太子的,但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不被所有人看好的人,竟是早早就被景和帝選中了呢? 要說文武百官沒有在暗地里嘀咕,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但,說到底,這天下還是姓燕的,既然連景和帝這個江山之主都覺得燕離能夠擔此重任,而燕離的表現也確實足夠亮眼,百官們自然也就沒有阻攔的立場了。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誰都看得出來,景和帝立燕離為太子的決心有多強。 真要是跳出來阻攔…… 那就要看頭夠不夠硬了。 而現在,就有這么一個自認為自己頭夠硬的人出現了。 此時周圍的侍衛早已反應過來,反剪著那人的手臂將他拿下了,但這也阻攔不了這人大聲嚷嚷。 “皇上,您真的要一意孤行嗎?” “臣就算是血濺當場,也絕不會眼睜睜地看著皇上您做下此等錯誤決定!” “……” 文武百官都不由“嘶”的吸了一口氣。 他們已經認出了,這說話之人乃是一個名叫張義言的御史。 御史乃是言官,還有監察百官言行的職能,別看品級不高,但職權卻是不小,再加上這些御史的脾氣大多都與茅坑里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一旦咬上誰就絕不松口,因而文武百官都并不想招惹這些御史,再怕自己被御史給盯上。 而這張義言的脾氣,就算在御史之中,亦是獨樹一幟。 這人最擅長的事就是認死理,但凡是他認定的事,就算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有時候他認準了理倒還好,最后總能有個好的結果,但也有的時候,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從而害人害己。 張義言也不是什么很會反省自己的人,哪怕已經吃過不少次的教訓,這認死理的性子還是難以改變。 若不是景和帝看中了這人性子里的直,他怕是死多少次都不夠。 而這一次,這人在這個時候以這樣的方式跳出來,也不知道是認準了什么。 景和帝冷眼看著仍在大吼大叫的張義言,“錯誤決定?你有什么資格給朕的決定下定義?” 張義言陡然安靜下來。 就在眾人覺得他這是知道怕了,要結束發瘋了時,他卻是以著一種視死如歸的姿態,抬頭直視景和帝。 “皇上!” “就算您覺得臣多事,臣也一定要將話說完!” “立太子,這不僅是皇上的家事,更是大安朝的國事,臣身為大安朝的臣子,既然覺得不妥,自然也能管上一管!” “若閑王殿下只是有西離血脈,那也就罷了,可他是西離女帝的兒子!” 最后半句話,張義言說得格外的大聲,文武百官內外命婦都聽了個清清楚楚。 “嘩!” 眾人都忍不住交頭接耳起來。 不是他們忘了規矩,而是張義言所言實在是讓人太過難以置信了。 燕離的生母麗妃是來自西離的和親公主,這件事所有人都知道,后來麗妃離奇失蹤,景和帝也將這件事列為禁忌,久而久之的,也就沒有人再議論有關麗妃的事了。 哪怕西離在麗妃失蹤之后不久就多了一位女帝,也沒有人將女帝與麗妃聯系到一起。 畢竟…… 麗妃若是有本事做女帝,又怎么會被當做和親公主送來大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