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將星升起,九州太平
奢華的施家宴會廳。 血腥味道彌漫。 隨著姬昊天指令發出。 隨同拓跋允瀟而來的一應侍衛,便帶著他的尸體離開了施家。 重回平靜。 唯有滿地淋漓鮮血,還在昭示著剛剛的一場殺伐。 “都愣著干什么!馬上把這里收拾干凈!快!” 施洪霄雖然心中震驚,可仍舊比施正雄平穩許多,連忙招呼著一眾仆人清理現場。 樊珂看著地上的血液,鼓起勇氣道:“姬公子,不論如何,這拓跋允瀟都是冠著皇族之姓的王室成員,可你今日此舉,是否有些太過于……”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br> 姬昊天笑笑:“拓跋允瀟恃強凌弱,仗勢欺人,乃是有目共睹之事,死不足惜?!?/br> “話雖如此,可、可他的身份……” 施正雄此刻才剛剛從震驚中略有緩解,周身顫抖不停。 “無礙?!?/br> 姬昊天淡淡一笑:“今日之事,我自會一力承擔,施先生不必掛懷,更無須放在心上?!?/br> 淡定從容。 仿佛誅殺的并非是皇族子弟,而是砍瓜切菜罷了。 縱然心中驚駭,但姬昊天如此鎮定,倒也讓其他人的情形平復許多。 施正雄略微回復精神,才發現自己頗有失態,強行調整好了情緒:“諸位,此刻這宴會廳中煞氣過重,還請大家移步正廳?!?/br> 一頓午宴。 因為拓跋允瀟的攪和而唐突終止。 雖然施正雄讓仆人另外備了一桌酒席,但所有人都興致缺缺。 施正雄唯恐此事暴露,牽涉到施家根本。 樊珂和凌巧云等人更是心系姬昊天安危。 目的各異,但著實充滿憂慮。 茶案旁,趙必安躬身站在姬昊天身側,輕聲道:“少座,有關云州地下黑市的消息,屬下已經悉數辦妥,只等正月初七,您便可親臨現場。 今日我提調眾護衛趕往云州,本來是打算提前布控,確保您在當日不受sao擾,卻不曾想聽聞有皇族到此,略一窺探,居然發現這豎子竟不自量力,妄圖與您為敵,故此……” “死就死了?!?/br> 對于拓跋允瀟之死,姬昊天并不在意:“地下黑市一案,事關邊關危局,萬不可出現紕漏?!?/br> “是!” …… 天色漸暗。 燕京,朔王府。 即便拓跋和朔被除了宗籍,但當今圣上為了維護皇家威嚴,并未外宣此事,仍舊保留了他的爵位。 故此。 朔王府仍舊家財萬貫,威風堂堂。 王府毗鄰禁宮。 連綿數里,奢華至極。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 復道行空,不霽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煌煌哉,壯麗哉。 “嘭!嘩啦!” 杯盞觸地的炸裂聲,在王府深墻內久久回蕩。 廳堂之中。 年逾五十的拓跋和朔身著蟒袍,唐哉皇哉。 魁梧身軀猶如一尊鐵塔,陰鷙的眸中卻不時有精光閃過。 此刻。 朔親王的國字臉上滿是暴戾之色。 在他身前,之前陪同拓跋允瀟前往云州的護軍和侍衛整齊跪成兩排。 貼墻的金絲楠八仙桌上。 一個木盒安靜擺放。 盒子底端,已經徹底被鮮血染紅。 “你們身為護軍,既然不能保住我兒性命!怎么還有臉活著回來!” 拓跋和朔看著面前的一眾侍衛,怒不可遏:“來人??!把這些貪生怕死的奴才全給我拖下去!處以極刑!全族發配充軍!吩咐下去,我要即刻進宮面圣,呈請立刻發兵!哪怕踏平云州,今日也要為我兒報仇雪恥!” “踏踏踏!” 周遭內衛紛紛上前。 “王爺,請您開恩!” 為首一名羽驍衛聽見拓跋和朔的諭令,咬牙回應:“今日之事,并非我等無能,只是軍令壓身,我等不得不從!” “放屁!” 拓跋和朔無比憤怒的看向羽驍衛軍官:“我兒乃是王位繼承人!身上流淌著皇族血脈!在這華夏之內!除了當今圣上!誰人還能動我朔王府之人!” “屬下并不知道那人身份,可三軍玉令現世,天下軍人莫敢不從,屬下實在別無他法?!?/br> 羽驍衛軍官呼吸急促:“即便是將世子頭顱運送回京,也是軍令在身!” “你說什么?!” 拓跋和朔聽聞此言,瞳孔驀地一縮。 羽驍衛呼吸急促:“那令牌,就在盒子里?!?/br> “嘩啦!” 拓跋和朔聞言,一把掀開了桌上的木盒蓋子。 盒內。 拓跋允瀟的頭顱仰面擺放。 雙目圓睜。 死狀猙獰。 看見這枚頭顱,拓跋和朔身形一晃,幾欲栽倒。 一旁的王府老仆見狀,當即上前扶住了拓跋和朔的胳膊:“王爺,此刻府中已然遭遇突變,您斷然不可倒下!萬望節哀??!” “滾開!” 拓跋和朔強忍悲憤,一掌推開了仆人,輕輕捧起了拓跋允瀟的頭顱。 頭顱之下。 一枚溫潤玉牌靜靜擺放。 材質名貴。 血過無痕。 一塵不染的玉牌之上,并無過分雕琢。 只有四個纂書大字。 “咕咚!” 看見這枚玉牌,拓跋和朔手一軟。 拓跋允瀟的頭顱重新跌落回了木盒之內。 “是他……是他??!” 拓跋和朔看著盒中的玉牌,周身顫抖。 如同墜入無邊地獄。 皇族血脈,王權在身。 一生睥睨縱橫,拓跋和朔從來沒有這么狼狽過。 更從未這般無助過。 剎那間,一個年輕的面孔在他腦海中倏然出現。 修羅惡鬼! 九天殺神! 他不知道該用什么詞語去形容那個青年。 但那張臉,卻是他一生的夢魘。 “呼呼!” 北風凄厲。 將屋脊上的殘雪卷落。 在門外洋洋灑灑。 “咕咚!” 拓跋和朔身子一軟,跌坐在椅子上。 眼中的萬丈光芒早已黯淡。 猶記得。 三年前的冬夜。 也是大雪紛飛。 那一夜。 先皇駕崩。 宣遺詔,令三子拓跋胤宏繼承大統,執掌華夏。 皇權更迭。 但繼位之人,居然不是長子皇儲拓跋和朔。 是夜。 拓跋和朔以拓跋胤宏篡改遺詔,意圖謀逆為由。 集結十萬禁軍。 欲踏破宮門,奪取皇權! 那一夜,拓跋和朔意氣風發。 對于皇位志在必得。 畢竟。 整個皇城的禁軍,都在自己手中。 十萬將士! 步履如鼓! 殺聲如雷! 大軍如烏云摧城,席卷而來。 誰人可擋! 誰人敢擋? 可。 就是那個魔鬼一般的少年,僅率百余眾,鎮守宮門。 面對十數萬雄師,巍然不懼。 僅一合。 軍中高級將領悉數斃命。 拓跋和朔甚至沒來得及反應,便淪為了階下囚,兵敗如山倒,十萬兵馬皆盡臣服。 一身轉戰三千里。 一劍曾當百萬師。 當夜。 那位少年名揚華夏。 被譽為華夏最年輕的戰神。 時隔春秋三載。 拓跋和朔記憶中的模樣早已模糊。 可當日那少年腰間懸掛的玉牌,卻記得格外清楚。 那一夜。 刀槍林立。 火光熊熊。 青年蟒袍隨風舞。 于千萬大軍之前傲然矗立。 腰間玉牌晃動。 火光下。 四個纂書字體格外明顯。 ——九州,太平?。ㄎ赐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