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節
埃弗里等人證實了肺雙球菌的轉化因子是dna,才首次用實驗確定了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至于dna的結構嘛…… 方才問世八年罷了,屬于一個全新的領域。 因此在眼下這個時代。 基因這個詞對于林宇這種醫學家來說不能算完全陌生,但卻極其神秘,猶如一口深淵。 不過另一方面。 也正是因為基因領域的神秘異常,林宇才有些拿不準徐云所說的這番話到底是真是假。 畢竟…… 在更普眾的醫療領域,這年頭已經有不少藥物用于細胞毒性化療了。 例如在1948年的時候。 farber就用抗葉酸劑甲氨蝶呤治療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揭開了現代癌癥化療的序幕。 此后隨著抗癌藥物的研究開發,化療藥物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截止到目前。 已經被發現和運用的化療藥物就有氟尿嘧啶、6羥基嘌呤、甲氨蝶呤、環磷酰胺、放線菌素d等一大堆品類。 而如果林宇沒記錯的話。 國際上對于這些藥物的作用機理便有一種說法: 這些藥物的功能便是干擾dna的完整性,干擾dna的復制,作用于有絲分裂紡錘體中的微管,抑制有絲分裂。 從而阻止癌細胞的增殖、浸潤、轉移直到最后殺滅癌癥組織。 誠然。 這種機理和徐云所說的靶向藥并不一致,但性質上卻有些接近,都是作用在細胞內的點位。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思考…… 且不說現在的技術水平能不能做到吧,這個思路或許還真…… 問題不大? 當然了。 這也僅僅是可能性而已。 隨后林宇扶了扶眼鏡,整個人又恢復了原先的冷靜,對徐云說道: “韓立同志,你所說的機理我個人保留看法,至少目前來說我確實想不到什么反駁的理由?!?/br> “但是……思路歸思路,就目前來說我們想要將它落實在應用……也就是生產出成品,似乎壓根沒多少可能吧?” 聽聞此言。 一旁的老郭也下意識點了點頭。 他雖然不是生物方面的專家,但和基地化學實驗室的劉有成私下里的關系卻很好。 幾天他去實驗室竄門的時候,正好有個學生在外文期刊上看到了一些關于基因的論文,向劉有成請教著問題。 當時劉有成的回答便是基因屬于一個未被開發的處女地,哪怕是國外頂尖的機構也依舊處于半研究半猜測的情況,甚至猜測的比例還要更大一些。 不過面對林宇的這個疑問,徐云卻顯得很平靜: “沒錯,林醫生,靶向藥的生產技術非常困難,涉及到了很多特殊的環節?!?/br> “但是……還是那句話,如果咱們要做一款簡易版的靶向藥,我認為還是有一定可行性的?!?/br> 徐云將簡易版這三個字咬的很重。 眾所周知。 即便是在徐云穿越的2023年,肺癌依舊是個死亡率極高的絕癥。 或許有些人因為個人體質問題可以活很久,但至少在大眾化領域中,肺癌依舊有些無解。 但另一方面。 雖然肺癌發展到中期之后,幾乎不存在根治的可能性,大多數病患的生存概率很低很低。 不過想要一定程度的抑制病情,給患者增加幾年的壽命還是有可能的。 這個可能便是靶向治療。 一般來說。 哪怕是肺癌晚期的患者,使用靶向藥也有機會多活個三四年甚至更久。 所謂靶向治療,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的治療方式。 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 靶向藥物進入體內會特異性的與致癌位點相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的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 靶向藥在源頭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當時費城大學的生物實驗室發現了一種與許多白血病患者有關的染色體異常。 十年后一位叫康普利的生物醫藥學家在研究這個這個課題的時候發現,當9號和22號兩條染色體的一部分發生易位時,就會產生這種異常。 而這個異常部位,便是后來第一種靶向癌癥治療藥物伊馬替尼的靶點。 當然了。 靶向藥的源頭可以追溯到眼下這個時期,但技術上的發展卻普遍要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之后。 因此以現在的技術想要生產出完整的靶向藥,完全就是癡心妄想——至少短期內如此。 但是…… 如果不奢求標準意義上的靶向藥,做個簡易的乞丐版,徐云認為還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畢竟…… 他當初可是埋了個伏筆呢。 想到這里。 徐云便又頓了頓,繼續解釋了起來: “靶向藥靶向藥,我們其實可以將這個詞分成兩個部分,一是靶向,二則是藥?!?/br> “這和咱們的誅仙劍導彈有些類似,靶向就是激光制導和乘波體結構,藥則是彈頭和戰斗部盛放的炸藥?!?/br> 老郭和林宇點了點頭,這個比喻倒是很明了。 接著徐云豎起了一根手指,左右微微晃了晃,說道: “咱們先說比較容易的環節吧,也就是所需的‘炸藥’?!?/br> “根據我當初看到的那篇手稿記載,靶向藥最合適的成分應該是單克隆抗體類或者小分子化合物類,主要通過一些復雜反應形成?!?/br> “例如說以n-甲基吲哚和二氯嘧啶為起始物料,通過某種物質基化反應合成化合物,接著再進行下一步合成?!?/br> “但這種合成對于我們目前來說依舊很難,畢竟成分推導不是一天兩天甚至一年兩年能夠搞定的事兒?!?/br> “不過……我當年在風靈月影宗的手札中曾經見過一個記載,說是數百年前曾經有人得過‘肺積’,并且‘幾欲將亡’?!?/br> “后來他意外得到了一門偏方,托人從隴右道帶了一種木材熬煮湯藥,每日煎服兩劑,最終多活了一年有余?!?/br> “所以我想如果咱們能夠找到那種木材,將它作為一種前藥進行參考研究,或許有機會能找出合適的靶向藥配方了?!?/br> “?!” 聽到徐云這番話。 一旁的老郭頓時坐不住了,連忙問道: “小韓,那種木材叫什么?” 徐云看了他一眼,給出了答案: “紅豆杉?!?/br> 紅豆杉。 這是一種紅豆杉屬植物的通稱,屬于一種優良的觀賞灌木,又稱紫杉,也稱赤柏松。 在徐云來的后世,它屬于國家一級珍稀保護植物。 但鮮少有人了解的是。 紅豆杉的真正價值并不在于它的觀賞性,而在于藥用價值。 一般來說。 大多數草本植物經過處理,基本上都可以產出次生代謝衍生物……也就是提取物。 比如說蘆薈的提取物很適合做面膜,奶薊草的提取物是護肝片的主要成分等等。 而紅豆杉也是如此,不過它的提取物則是…… 紫杉醇。 沒錯。 紫杉醇。 這是一種從短葉紅豆杉的樹皮中分離出來的抗腫瘤活性成份,是治療轉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藥物之一。 同時它對肺癌、食道癌也有顯著療效,對腎炎及細小病毒炎癥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一般情況下。 大約13.6kg的樹皮才能提取1g的紫杉醇,治療一個卵巢癌癥患者則需要3-12顆百年以上的紅豆杉。 因此這種物質的價格變得很高也吸引大量人類去砍伐紅豆杉,使得原本就不多的紅豆杉更加的稀缺,瀕臨滅絕。 當然了。 紫杉醇在性質上屬于化療藥物,并不算常規的靶向物質。 但是它的一些結構和特性——比如說疏水性基團、2'-oh或7-oh的設計點位卻和靶向藥在一些方面極其類似。 實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