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節
旋成體流場: 軸對稱羊角渦型馬蹄渦。 乘波體網格質量: 0.9+。 寫完這些。 錢五師又在這一道橫的右下方畫了個簡單的飛機圖標,寫下了u2的時速等字樣。 接著他拍了拍手上的粉筆灰,對臺下眾人說道: “諸位,咱們先用這個簡單圖示來做個參考吧?!?/br> “三萬米高空的主要參數差不多就這些,大家都動手計算計算,把能夠在這種環境下滯留兩個小時……不,四個小時的彈體結構給擬出來?!?/br> “然后咱們再用這個結構進行篩選,看看能不能在已有的設計方案中找出合適的事例?!?/br> “如果沒有現成的方案樣本,我們就再重新設計一枚新的導彈,大家有意見嗎?” 臺下眾人很快給出了一個整齊的答案: “沒有!” 錢五師見狀滿意的點了點頭: “那就開始吧?!?/br> 說罷。 錢五師先在黑板上畫了個漩渦,寫下了一個橢圓型方程,說道: “首先,我們還是考慮擾動勢流方程的簡化問題?!?/br> “平流層幾乎只有水平風,那方程便可以化簡成雙曲型方程……” 眾所周知。 旋成體是火箭、導彈以及飛機機體的一個基本形體。 它雖然幾何形狀簡單,但其分離流動結構很復雜,表現出一些獨特的三維流動現象。 后世導彈的旋成體構成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基本上不用考慮平流層狀態對旋成體的形變影響。 但現如今國內的導彈還處于發展初期,依舊是相當原始的合金鋼為金屬基復合材料。 因此旋成體流場對導彈旋成體的影響就非常關鍵了。 很快。 錢五師便化簡出了一個特別簡單的表達式: mdvdt=pcosαcosβ-x-mgsinθmvdθdt=p(sinαcosγv+cosαsinβsinγv)+ycosγv-zsinγv-mgvcosθdψvdt。 sinβ=cosθ[cosγsin(ψ-ψv)+sinjsinγcos(ψ-ψv)]-sinθcosjsinγ sinα=cosθ[sinjcosγcos(ψ-ψv)-sinγcos(ψ-ψv)]-sinθcosjcosγcosβ sinγv=cosαsinβsinj-sinαsinβcosγcosj+cosβsinγcosjcosθ。 沒錯。 想必聰明的同學已經看出來了。 錢五師在彈道坐標系中重新做了個縱向對稱面。 也就是以彈體質心o為原點,包含速度矢量的鉛垂面。 其中速度矢量在與ox1之間的夾角就是迎角。 也就是所謂的…… 攻角。 不過寫到這里之后。 錢五師并沒有繼續推導下去。 而是略微一頓,將思路轉向了質心,寫下了另一個方程: dx/dt=vcosθcosψvdydt=vsinθ…… 見此情形。 徐云不由眉頭一掀。 這種與流體力學和數學場有關的推導他還是看的出來的。 接著很快。 他便意識到了什么,心中驟然一沉。 莫非是因為那個原因嗎…… “……” 二十多分鐘后。 錢五師方才放下手中的粉筆。 此時此刻。 他面前的兩塊黑板上,已經密密麻麻的寫滿了一大堆公式。 高強度的推導過程,加上沒有空調的燥熱環境。 所以錢五師寫完這些內容后。 他那單薄的白襯衫已經盡數被汗水打濕,緊緊的貼合在了胸口,如同一個水人。 過了片刻。 錢五師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水,對臺下眾人說道: “好了,各位同志,公式已經化簡完畢?!?/br> “現在理論組成員按照兩人一組的方式分成三個小組,每個小組搭配三位數算組的同志,開始分工計算吧?!?/br> 臺下眾人迅速應了聲是: “明白!” 隨后包括羅時鈞等人在內。 六位理論組成員迅速找起了自己的搭檔,開始分組進行起了計算: “我這兒缺一位同志,有人對氣動力學比較了解的嗎?” “這里隨便來一位同志,謝謝!” “哪位同志比較精通導數?什么,同志你沒有女朋友?那就你了!” 錢五師則慢悠悠的坐到了位置上,拿起搪瓷茶杯咕嚕咕嚕的喝了一大口水。 接著他看了眼徐云,朝屋外努了努下巴,說道: “韓立同志,咱們現在閑著無事,不如出去聊聊?” 徐云自無意見: “好啊?!?/br> 于是錢五師便推著徐云出了門,來到花園中散起了步。 “韓立同志?!?/br> 等二人走了大概七八米,錢五師忽然停下腳步,對徐云問道: “剛才你應該看出來了吧?” 徐云這次沉默了比較長的時間,方才回道: “……嗯,如果我沒看錯的話……” “您剛才想寫的應該是乘波體技術的后續方程?” “……” 錢五師聞言呼出一口綿長的氣息,將雙手負在了身后,感慨道: “是啊,你眼光不錯,正是乘波體方程?!?/br> “理論上來說,乘波體概念中對氣流轉折角δ的處理方式,可以非常完美的優化彈體材質甚至后續的下落問題?!?/br> “畢竟三萬米的彈體自由落體到一定速度,肯定會符合超音速的情景?!?/br> “只是可惜啊,我們現在做不到……” 徐云亦是默然。 其實剛才他就注意到了。 錢五師在寫到縱向對稱面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停頓,然后忽然將思路轉到了質心研究。 怎么說呢…… 這個轉換倒不能算是特別牽強,但卻很“暴力”。 所以從那時候起徐云便意識到,錢五師原先的想法其實是乘波體。 乘波體技術。 這個理論最早被提出于20世紀40年代,提出者正是眼前的錢五師本人。 同時這種理論不是像卡門-錢近似公式那樣,整個過程有外人甚至外國人參與的情況。 乘波體技術從頭到尾,都完全由錢五師一人所建立。 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 所謂乘波體,指的便是一種乘著‘波浪’的技術。 那么這個波浪是什么波呢? 答案就是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