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節
指揮室內。 看著轟然作響的挖掘機,潘院士的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了些許好奇。 畢竟潘院士平日里的工作不是在辦公室就是在實驗室,面對這種土木挖掘現場的機會還真沒有多少。 當年他去魔都技物所做項目協作的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工作之余去看挖掘機工作…… 有句話說得好。 喧囂城市里的挖掘機并非是在挖土,而是挖掘著男人心中的躁動與浪漫。 “對了,翁教授?!?/br> 望著已經深入最地層的挖掘機,潘院士忽然想到了什么,轉頭對一旁的翁同問道: “翁教授,我記得以前聽過一個說法——不過具體哪兒聽到的記不太清了?!?/br> “內容大致就是皇帝在陵寢修完后,通常會把工匠們堵在陵墓里頭封死?!?/br> “可為什么咱們的重力梯度儀沒有檢測到那些骸骨的存在呢?莫非是嘉靖埋葬之前把尸體都清理掉了?” 潘院士開口后。 翁同、姜成谷以及童懷軍幾位考古方向的從業者齊齊對視了一眼,同時哈哈大笑了起來。 隨后翁同扶了扶眼鏡,對潘院士說道: “潘院士,這樣吧,我先請教您一個物理學的問題?!?/br> “不知道在物理領域里,有沒有什么真實原因和解釋并不相關,但卻被很多人接受的現象或者觀點呢?” 潘院士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 作為堂堂華夏院士,這方面他的知識儲備可謂很豐富,所以很快便想到了個例子: “當然有,比如說現實里的火車不都是靠左行駛嘛,很多營銷號都在說是因為防止相向的兩輛車因為科里奧利力相撞?!?/br> “但實際上科里奧利力……也就是地球偏向力并沒有那么大?!?/br> “火車靠左行駛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火車這玩意兒是英國人發明的……” 聽聞此言。 一旁的陸朝陽不由點了點頭。 所謂科里奧利力,指的就是地轉偏向力。 它也應該是最經常被高估的一種力了。 火車速度一般平均是120km/h左右,高鐵能達到350……不過現在國內高鐵大概都在250km/h上下。 不過沒關系,就按照350的數值來計算。 同時緯度越低偏向力在水平向影響越小,那就算在南極點。 這樣算動車的科里奧利力有多大呢? 根據f=2mvwsinφ可以得出,科里奧利力大概是高鐵重力的14/10000。 也就是說一般高鐵的偏向力不到重力的萬分之14。 這是什么概念呢? 高鐵的軌距是1.4米,也就是說你在一個鐵軌下面墊上一粒2毫米的沙子,產生的影響都肯定比另一輛高鐵的科里奧利力大。 所以營銷號口中傳的振振有詞的科里奧利力,在鐵道概論上壓根找不到它的影子。 沒用的知識又增加了.jpg。 潘院士作為國內腦袋瓜子最聰明的那一批人之一,在解釋完科里奧利力的問題后,心中也大致有了判斷: “翁教授,所以你的意思是……所謂古代工匠們被堵在陵墓里滅口的傳聞,其實也是一種誤傳?” 翁同點了點頭,將手上的保溫杯拿到面前輕輕吹了吹,說道: “沒錯,潘院士,其實如果仔細想想,你就會發現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br> “首先,古代建造帝陵基本屬于大工程,不是一批人修建的,而是不停征發民夫和囚徒來進行的建造?!?/br> “大多數帝陵都是皇帝一繼位就開始修筑,持續時間數年甚至十數年?!?/br> “那么長時間里不知道征發了多少地方,多少批的民夫工匠,你說該殺哪一批好?” 潘院士頓時一愣。 翁同則抿了口水,又繼續說道: “要說是設計監制的人吧,那也不對,畢竟一般帝陵都是由工部等負責國家營建的機構負責設計監造的?!?/br> “有些帝陵的總指揮還是丞相直接負責的,不可能把丞相等官員大匠殺了吧?——倘若真有皇帝這樣做了,不可能在史書上找不到?!?/br> “其次,就算是要坑殺工匠,為什么要把他們堵死在陵墓里頭呢?拉到一處山谷放箭射死、或者在飯里下毒毒死豈不是更容易?” “古代不是沒有殉葬制度,但殉葬死的都不是工匠——過勞死的工匠倒是有不少?!?/br> “所以這種說法基本上屬于后人的腦補,帶著很多小說或者影視色彩,做不得真?!?/br> “……” 看著侃侃而談的翁同,潘院士也跟著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似乎…… 是這么個道理? 而就在潘院士和翁同閑聊的時候。 一旁基坑內的設備聲音驟然毫無征兆的一停。 過了片刻。 一位頭戴安全帽、膚色黝黑、面相看起來五十但聲音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從帳篷外跑了進來: “報告,張工,挖掘機已經挖到后殿頂層了!” 第502章 《永樂大典》……現世?。。。ㄖ校?/br> “……挖掘機已經挖到后殿頂層了!” 聽到這句話。 充作臨時指揮點的帳篷內。 所有人的交流聲頓時一靜。 隨后姜成谷與翁同二人對視一眼,姜成谷朝翁同點了點頭,踏前一步,對來人問道: “小林,挖掘情況怎么樣了?有沒有對后殿頂層造成損傷?” 名叫小林的土木老哥飛快的搖了搖頭,雙手在胸前比劃了個高度,看起來跟雄霸在蓄力放三分歸元氣似的: “姜處長,您放心吧,我們事先做好了挖掘方案?!?/br> “挖掘機在距離后殿頂層還有40厘米的時候就停止了挖掘,設備是沒有觸碰到后殿本體的?!?/br> “幾分鐘前,我們用鉆探設備向下進行了很謹慎的鉆進,最終確定下方確實存在九殿地宮的后殿?!?/br> “現在張院士正在和幾位高工討論著下一步的施工方案,大概半個小時后,我們就會對后殿進行下一步挖掘了?!?/br> 姜成谷這才輕輕點了點頭: “原來是這樣……” 雖然姜成谷來自gwy辦公廳,但既然被上頭選做了永陵挖掘項目的總指揮,他自身對考古工程自然也非一無所知。 實際上。 姜成谷畢業的院校還是華夏礦業大學呢,等今后在辦公廳的資歷熬夠了,他外放的單位也多半會與礦業或者各類工程有關。 所以他很清楚。 雖然三一205屬于中型挖掘機,塊頭噸位很大,cao作起來相當粗獷笨重。 但對于那些能開著挖掘機在雞蛋上點打火機、同時還能保證雞蛋不碎的老司機來說,精確挖到后殿上方40厘米壓根就不是什么難事兒。 畢竟今天出場的可是國家隊來著。 隨后姜成谷往帳篷外看了眼,確定基坑內很多設備的確已經停工,便對小林說道: “既然如此,小林,你帶個路,我們去現場看看吧?!?/br> 小林表情一正: “明白!” 隨后在小林的帶領下。 一行人很快離開指揮點帳篷,往前走了一百多米,進入了用擋板圍起來的基坑。 這處基坑最上方的規格大概在60x60左右,總面積約莫三千平米出頭,比半個足球場略微大那么一丟丟。 基坑內部又分成了兩個小層,總深度接近了三十米——其實原本坑內是分成四層的,不過其中兩層在設備進入下一層后進行了擴挖,只保留了支護、隔斷還有止水帷幕。 基坑的下坑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側邊的斜坡下去,這也是工程設備的上下通道。 另一種則是乘坐簡易電梯,就是那種四處漏風但卻異常皮實的大鐵框子。 徐云他們選擇的自然是后者。 在分批進入電梯后,眾人順利下到了坑底。 坑底的面積差不多有四百平米,比徐云預計的大了不少,地面的土質大多都是深紅色,看起來有些潮濕。 剛一出電梯。 眾人便見到不遠處張子昂正戴著安全帽,與幾位工程師模樣的男子站在地面進行著討論。 也不知道是不是土木老哥的習性使然,幾人的肢體動作都很豐富,看起來談性正濃。 他們中有人時而攤平手掌做個俯沖的姿勢,時而雙手高舉五指張開,作勢想要插入地面。 偶爾還有人蹲下身子抓起一把土,攥在手上說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