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節
只見他咽了口唾沫,面帶疑惑的對徐云說道: “徐博士,那個叫倪……倪什么琳的不是已經被判刑了嗎?怎么還要起訴她?” “開庭那會兒我聽坐我隔壁的一個記者說過,最高法的一審就是終審判決,不需要再搞什么二審的吧?” 徐云笑著朝他搖了搖頭,解釋道: “孟大叔,您說的判刑是指公訴……也就是刑事訴訟的范疇——實在不好理解的話,您就當成是國家出面幫您討的公道?!?/br> “但國家維護的是國家的公義,孟亮和王老師被倪夢琳以及那些大v抹黑了形象,卻沒有從倪夢琳等人的身上得到補償?!?/br> “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對吧?” 孟東國思索片刻,慢慢點了點頭: “好像……是這個理兒?!?/br> “所以嘛,咱們就要對倪夢琳她們提起自訴?!?/br> 徐云歡快的打了個響指,繼續道: “這也就是所謂的民事訴訟,讓她們直接對孟亮同學和王老師的損失進行彌補?!?/br> “其實這一步在五年前的時候就該做了,可惜……” 說道這里。 徐云止住了聲,輕輕嘆了口氣。 就像此前庭審現場時,倪夢琳要求公訴方拿出證據證明她是污蔑的邏輯一樣。 其實在4.23事件發生的時候,孟亮也可以就此提出訴訟。 可惜一來當時的孟亮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以為學校的公告就是最終判決,所以壓根沒想到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二來則是…… 以4.23事件的熱度來說,單純的起訴估計很難有效果。 當然了。 這里的效果不是指無法勝訴。 燕京再怎么樣也不是湘楚,倒不至于被輿論裹挾判決結果。 所以孟亮當時如果進行起訴,勝訴的概率還是不低的——畢竟誰主張誰舉證嘛,倪夢琳肯定是拿不出來的。 但這種勝訴的判決書如果不配合宣傳公告,起到的效果幾乎和白紙無異。 閉著眼睛想想都知道,一定會出現【沒有證據就可以說沒有偷拍嗎】這種的評論。 比如很有代表性的就是z大,被造謠的內容轉發四萬次,評論數上萬。 而勝訴的微博評論呢? 寥寥70條。 所以按孟亮當時的情況來說。 他的身邊必須要有一支非常有經驗的律師以及很強很強的公共團隊協作,才有可能對事態進行逆轉——但那種團隊以孟亮的身份和財力,顯然接觸不到。 直白點說。 縱觀整個內娛史,有這能力的團隊也就那么三五支罷了。 所以此時用上帝視角去討論孟亮不尋求法律幫助沒多大意義,真正的關注點還是應該放在現實。 隨后徐云很快話鋒一轉,迅速換了個話題,對孟東國說道: “孟大叔,總之情況差不多就是這么回事?!?/br> “陳靈檢察官作為最高法的刑事公訴官身份敏感,不太適合直接和你們聊這些,所以便托我進行了轉述?!?/br> “按照她和幾位同事做出的判斷,在王老師擁有如此明確的監控錄像的前提下,勝訴幾乎是百分百的事情?!?/br> “至于補償金額就不好說了,具體要看律師的實力——如果他們還是選擇那位張佳航律師的話,說不定賠個百萬元都有可能?!?/br> 孟東國靜靜聽完徐云這番話,臉上的表情依舊可以看出些許猶豫。 畢竟對于大多數老實人來說。 官司這個詞確實先天性的帶著一些抵觸情緒: “可是徐博士,陳靈檢察官既然托你來和我們轉述,就說明這事兒最高法和最高檢應該都不會下場了,對吧?” “而我們又從來沒打過官司,找的律師什么的也不知道可不可信,而且聽說律師費也很貴……” “律師這事兒簡單?!?/br> 徐云很快打斷了他,用大拇指指了指自己: “我們華盾生科的法務部可以提供法律援助,我們的首席律師是政法大學畢業的資深專家,這方面還是很可靠的?!?/br> “如果您和王老師有意起訴倪夢琳,我們可以無償提供法律援助——這事兒我也和陳靈檢察官聊過了?!?/br> 徐云這話可不是吹牛皮。 這些年法務部在企業體系中的重要性日復一日在提升,尤其是對互聯網公司而言更是如此。 因此在華盾生科成立后。 徐云和顧群青便在法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眼下公司法務部的負責人是一位資深法律從業者,還得到過業內最高的稱呼——大狀。 雖然之前徐云被抹黑的網暴事件法務部只發了一封通告,但這種社會性問題顯然已經超出了常規法務的范疇。 在之前的聊天中得知最高檢有意引導孟亮他們發起民事訴訟,徐云立刻便想到了自家的法務部大佬。 而另一邊。 眼見徐云把事情安排的如此妥善,孟東國的表情也逐漸意動了起來。 隨后他看了眼孟亮和王雨潔,對他們問道: “王老師,兒子,你們的想法呢?” 王雨潔聞言與孟亮對視一眼,孟亮很快試探著問道: “要不……告一下?” 王雨潔則平靜的點點頭: “告?!?/br> 看著二人都沒有選擇拒絕,孟東國便也不再猶豫了。 只見他深吸一口氣,做出了最終決定: “既然如此……徐博士,那就告吧!” 于是乎。 后來被稱為【華夏網暴民事自訴第一案】的知名案例,就這樣在一間普通的川菜館子里達成了起訴決議。 接著徐云又將法務部的聯系方式、孟亮和王雨潔抵達廬州后的相關安排和幾人聊了聊,把信息做了個交接。 最后整頓飯局在愉快的氛圍中散了場。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 徐云和潘院士并未急著返回廬州,而是都留在了燕京。 他們大部分時間待在永陵的施工現場,少部分時間則在燕京陪潘院士竄了幾趟門。 期間王老的病情也逐漸穩定了下來,完全脫離了生命危險。 不過出于身體情況考慮,上頭的領導還是將王老轉移到了北戴河療養。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徐云多半很難與王老在工作上有交集了。 …… 三個禮拜后。(之前說的六到八天我修改了,很多同學反饋說時間不夠,感謝指正) 永陵的挖掘現場。 今時今日。 潘院士、徐云、姜成谷、黃雨婷…… 整整十多位專家學者,再次聚集到了永陵明樓外的挖局指揮部內。 這也是繼項目動土首日后,人員到齊率最高的一天。 因為…… 根據姜成谷傳來的消息。 張子昂的建筑團隊已從上個禮拜正式開始了挖掘,并且今天深度就將…… 抵達后殿的上方! 此時此刻。 整個永陵外的地面已經被修筑成了一處巨大的工地,甚至有些年歲不大的樹木都被移植到了它處。 雖然后殿以及銅盒的占地面積其實并不大,即便是后殿也只有一百多平米。 但別忘了。 整個挖掘過程需要分成三到四層施工,每一層為了讓挖掘機有足夠開闊的區域???,所以實際的挖掘面積顯然會遞進增大。 假設最底層為一百平米。 那么倒數第二層算上支護最少要兩百多甚至三百平米,倒數第三層則是四五百平米…… 如此往上遞推,整個地面初始的工地面積足足有好幾千平米。 雖然對于一挖就是一立方米的三一205挖掘機而言,這種工作量算不上什么。 但整個工地在視覺上的區域面積還是挺唬人的。 轟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