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節
正如李華所說。 不同于南極1700米的平均冰層,北極的冰層厚度只有2-4米。 眼下這架乞丐版的重力梯度儀在潦草組裝的情況下尚且能突破限制,精度上達到3.5米的效果。 那么在經過軍工端的完善后,突破到4.5到5米一點壓力都沒有。 誠然。 以現如今明面上依舊保持和平的國際形勢來說,兔子即便在北極下方發現了海對面或者其他國家的核潛艇,也做不到將它們遠程摧毀。 但很多東西不是說你現在用不上就失去了意義,這玩意兒的戰略價值但凡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同時更重要的是…… 這款重力梯度儀的核心材料雖然是現如今各個國家都有能力制備出來的盤古粒子。 但具體的測量模組、結構設計方面,卻存在很強的研發壁壘——如果徐云沒有光環獎勵的那張圖紙,完成這兩個環節同樣夠嗆。 因此除非海對面開掛,所以短期內也完全不用擔心有其他國家或者機構會掌握這項研發技術。 感受著被李華緊緊捏住的肩膀,徐云的心緒同樣非常激動。 不過作為一名研發者,他很清楚這次重力梯度儀能夠落地,并不僅僅靠著自己的功勞: “李工,這件事確實值得慶賀,不過有一句話您說的有點過了?!?/br> “這次咱們能夠取得成果遠遠不止我一個人的功勞,像葛教授的平衡模組,還有黃教授的結構圖示,同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br> “若是沒有大家的齊心協力,單靠我一人是遠遠無法成功的?!?/br> 李華聞言看了他一眼,點頭的同時,臉上浮現出了一絲欣慰。 他欣慰的不是徐云沒有搶功,而是因為徐云在這種情況下,還能保持一顆清醒……或者中二點說就是純潔的心。 實話實說。 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一種品質。 隨后他用力握了握徐云的肩膀,示意他不用cao心他人,解釋道: “放心吧,小徐,咱們現在手上寬裕了不少,很多貢獻不會像以前那樣拿不出物質上的獎勵了?!?/br> “比如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老葛那邊會走我們內部的嘉獎流程,至于黃教授嘛……” 眼見李華似乎要給自己酬功,一旁的黃雨婷便飛快的搖起了手,打斷道: “李工,我這兒就不勞心基地或者國家獎勵什么了——今天能夠看到重力梯度儀首測的這一幕,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br> “我個人方面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在永陵挖掘的時候,能允許我親自去現場觀摩觀摩?!?/br> 聽到她這句話。 李華轉頭與葛同友對視了一眼,忽然齊齊露出了一絲玩味的笑容: “小黃,你確定不要這個獎勵?” 黃雨婷頓時一愣。 她注意到了李華二人稱呼上的變化——除了初次見面時的那句‘小姑娘’,其他時間段他們可都是叫自己黃教授的…… 隨后李華轉過身,對不明所以的眾人說道: “大家都先和我來吧?!?/br> 說完他便招呼著眾人,朝山腳的另一個方位走去。 走了大概兩百多米后。 一行人停在了一處庫房前。 李華上前輸入了一個密碼,又驗證了指紋,庫房很快打開,露出了內部開闊的空間。 李華又朝內部一指: “進來吧?!?/br> 眾人乖乖跟了進去。 庫房的通道足足有三四十米,借著走入庫房的機會,徐云也看清了一些重力梯度儀無法確認的細節: 例如之前掃描到的rou塊是豬rou,硬邦邦的還冒著涼氣,看起來像是從哪個凍庫中為了這次實驗臨時搬過來的。 又比如麻將桌確有其物,而且tmd還是自動款的…… 隨后在李華的引導下。 一行人很快來到了庫房的最內部,同時也是山峰的正中心。 此時這里赫然擺放著一些特種水泥和封裝木箱,箱子里無疑就是67式快樂棒。 不過比起這兩個玩意兒,真正引人注意的還是水泥邊上的一個物體: 這是一個被用黑布包裹著的高大物體,看起來足足有三四米高,表面‘凹凸有致’。 很明顯。 這就是此前徐云他們檢測到的那艘艦船的機庫頂合金板了。 不出意外的話。 布簾下方應該就是卷簾門、通訊天線這些——當然了,肯定不包括防空導彈的火控雷達。 眼見黃雨婷的表情依舊有些茫然,一旁的葛同友不由提點道: “小黃,還記得我們剛見面時我說過的一句話嗎——我很久很久以前在海軍xx部隊服過役,老黃2013年設計的那臺重力梯度儀就被安裝在了我老部隊的艦船上,編號是xxxx?!?/br> “2018年艦船壽命到限,加之當時的測量設備在精度上比2013年優化了許多,因此那臺重力梯度儀便隨艦船一起退役了?!?/br> 黃雨婷再次一愣,旋即整個人便瞪大了眼睛,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神情: “葛教授,您……您是說……” 葛同友點點頭,沒多解釋,指著布簾一角說道: “拉開看看吧?!?/br> 黃雨婷的心跳驟然開始加速。 隨后她看了看徐云,看了看李華,又看了看葛同友。 接著有些忐忑的走到布簾邊上,輕輕一抽。 呼啦~ 隨著布簾的掀開。 一塊規格大概2x4的機庫頂合金板便出現在了她面前。 這塊機庫頂合金板上除了一些其他細小零件外,最顯眼的便是一臺一米多高的黑色儀器。 而黃雨婷在看到儀器的瞬間。 視線便變得有些模糊了起來。 只見她輕輕走到儀器身邊,熟練的往儀器側面一摸,指尖便觸碰到了一個小小的螺絲帽。 那是2013年的夏天,儀器完工的時間和她碩士畢業恰好在同一個月。 當時黃大年特意申請了一份手續,帶著黃雨婷進入了北海艦隊的研發中心,由黃雨婷親手擰上了這臺儀器的最后一顆螺絲。 這也是海軍配備的第一臺高敏度的艦載重力梯度儀。 螺絲的位置……赫然就在她此時摸著的地方。 如今一晃十年過去。 沒想到今天在西昌,她又見到了這臺儀器。 而就在黃雨婷感慨萬千的同時,葛同友的聲音再次從她耳畔響起: “小黃,有件事想和你說一下?!?/br> “考慮到這臺重力梯度儀目前的精度已經不具備保密價值,所以經過上頭的討論與批準,基地方面決定終止它的儲備使命,將它贈還與你?!?/br> “另外基地還準備與吉林大學簽署一份定點項目協議,初期投入400萬經費,全力支持你的課題研究?!?/br> “如果你沒意見,回指揮部后我們就可以進行相關交接……” 葛同友話沒說完。 眼中早已蓄滿了淚水的黃雨婷便已鼻子一酸,兩顆guntang的淚珠從臉頰滑下,重重落到了儀器的金屬外殼上…… 第482章 即將開啟的永陵 儲物庫內。 看著獨自落淚的黃雨婷。 徐云的心中亦是感慨不已。 女承父業一心研發重力梯度儀、同時在兩代人夢想成真的那一天,黃雨婷又得到了父親的‘遺物’、后續項目還得到了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的扶持…… 說句實話。 黃大年教授的在天之靈是否能夠得到慰藉這個問題屬于天意,徐云作為非當事人不敢打任何的包票。 但至少‘人力可及’這個范圍內。 這件事情確實可以算得上功德圓滿了。 當然。 圓滿歸圓滿,以黃雨婷此前的履歷來看,她顯然不會因此就停下腳步。 這股圓滿的力量只會讓她的步伐更加堅定,一直到真正完成黃教授遺愿的那一天為止。 亦或……到死。(這句話應黃雨婷現實原型黃女士的要求特此加上,前面的情節也征得了她本人的同意,現實中的黃姐從事建筑設計,黃教授去世的時候黃姐已經畢業,無法改變專業,所以通過朋友找到我希望在書里能夠寫這么一段情節。) …… 接著又過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