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節
這玩意兒有個非業內人士聽起來很古怪的名稱,叫做三坐標測量儀。 這是一種對工件進行形位公差檢測的高精密設備,技術含量很高,造價也極其不菲。 例如李華身邊的這臺三坐標測量儀,造價就足足高達一百七十多萬。 不要感覺這個價格很夸張,一些非軍工三坐標測量儀品牌的售價并不比這低太多。 比如??怂箍祷蛘叻ㄈ邕@幾個牌子,好點的三坐標測量儀價格都要接近百萬。 很多車廠里經常能見到月工資兩萬不到的工人拿著售價百萬的三坐標測量儀做檢測,這玩意兒屬于基礎價格就貴的離譜的情況…… 兩分鐘后。 三坐標測量儀的屏幕上出現了一個三維cad數模與線架模型,以及一個顯示有相關結果的iges文件欄。 “軸承跨距誤差0……” “抗角擺能力4/1000……” “z軸精確度0,0,100,0,1,0……” “微小縫隙122.500、182.550、8.040……” 李華仔細的將一行行數值看完。 隨后抬頭與葛同友對視一眼,見葛同友沒有提出異議,方才對曹毅說道: “曹少校,a12精度完好,沒有磨損跡象,完全符合我們的要求?!?/br> 曹毅聞言眼角微微一動,不過依舊沒有露出太過喜悅的神色,而是依舊沉穩的說道: “好的,李工,我們進行下一個箱子的對接吧?!?/br> 李華點點頭,帶著葛同友走到了另一個箱子旁邊。 “a05?!?/br> “53522?!?/br> 咔噠—— 箱子很快開啟。 這一次箱子內裝載的設備是三根金屬械臂,每個械臂上有兩個明顯的銜接凹槽。 每根械臂都呈現對折態,折疊后的長度大概在50厘米左右,寬度則只有幾厘米。 李華的助理很快將械臂逐一取出、攤開,同樣放到了板臺上。 不過這一次負責檢查設備的就不是李華了,而是換成了黃雨婷——這三根械臂就是重力梯度儀的測量臂,凹槽便是放置測量模組的地方。 “長度95.28……” “寬度6.666……” “連體處壓力28.7psi……” “分度圓直徑0.833……” 又過了幾分鐘。 黃雨婷從三坐標測量儀上移開了目光,轉身對李華點點頭: “李工,零件符合要求?!?/br> 李華頓時隱隱舒了口氣。 在測量模組已經由徐云……或者說科大諦聽項目組搞定后。 重力梯度儀最重要的環節就剩下了三個: 遙感平衡儀、測量械臂以及動力模塊。 其中動力模塊是由西昌基地自己解決的,畢竟作為國內火箭發射樞紐之一,西昌基地缺啥都不可能缺少動力設備。 因此他們真正需要檢驗的,自然就剩下了遙感平衡儀和測量械臂這兩個零部件。 當然了。 看到這里可能會有同學問,那么50x50的晶格呢? 這就涉及到工藝穩定性的問題了。 誠然。 50x50的晶格雖然在整個重力梯度儀中非常重要,制造工藝也相當復雜,一般機構很難生產出來。 但對于29所這種單位來說,高密度晶格卻是一項已經很成熟的工藝。 它不需要像遙感平衡儀和測量械臂那樣由西昌基地提供詳細的數據去走定制流程,只要計算好晶格的排布就可以了。 也就是掌握對應制備工藝的機構數量不多,但只要你找對機構,生產起來就非常容易。 某種程度上它和核武器有些類似: 幾個匿核國家不算,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就五大流氓擁有核武,技術方面屬于絕對的高端。 但對于五大流氓來說,想要生產核武卻不算啥難事兒,動動手指頭就能搞出來一枚霓虹快樂彈。 50x50的晶格板差不多也就這么個情況。 隨后李華又帶著葛同友,先后對其他幾個箱子進行了開箱檢驗。 傳感器…… 落體棱鏡…… 離子泵…… 伺服線圈…… 環圍靈敏扭絲…… 一個個零件陸續通過了核驗交接。 一個多小時后。 李華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水,主動朝曹毅伸出了手: “曹少校,全部物品交接完畢,沒有任何問題?!?/br> 聽聞此言。 一直板著臉的曹毅也終于松了口氣,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輕松,伸手與李華重重一握。 松開手后。 李華想了想,對曹毅問道: “曹少校,你們今天的護送任務時間很緊嗎?” 曹毅聞言一愣,雖然心中費解,不過還是老老實實的說道: “不算很緊,由于這些貨物事關重大,所以上頭給的時間很充足?!?/br> “不管在基地這邊待多長時間,我們只要今晚六點到西昌近郊的xx部隊駐點報道就行了?!?/br> “部隊的駐點位置我不方便向您透露,不過離這兒也就一兩個小時的路程?!?/br> 李華聞言微微頷首,忽然出聲邀請道: “既然如此,曹少校,有沒有興趣旁觀一下重力梯度儀的組裝過程?” “不瞞你說,雖然咱們的結構零件有些簡易,但精度這塊在全球都算超一檔?!?/br> “說句不夸張的話,今天很可能會是國內測量……不,應該說國防事業足以載入里程碑的一個日子?!?/br> 曹毅再次一呆,愕然的環視了周圍一圈: “李工,您的意思是……在這兒組裝?” 李華看了眼身邊的葛同友,二人齊齊點了點頭: “沒錯,就在這兒組裝?!?/br> …… 第478章 梯度儀勇士,合體! 庫房內。 看著一臉“這么高大上的玩意兒就在這兒組裝?”表情的曹毅。 李華和葛同友不由齊齊一笑。 確實。 眼下這個看起來有些類似貨物車間的庫房,幾乎在任何時候都很難與重力梯度儀這種精密儀器結合在一起。 更別說比起普通概念的重力梯度儀,眼下這臺重力梯度儀的性質更加非比尋常: 雖然它只是一個乞丐版本,但卻很可能為華夏的國防事業開啟一道嶄新的大門。 實際上。 在從29所出發之前,曹毅就被29所的某些大佬,用很直觀的數據科普過這架重力梯度儀的意義: 目前國際上已公開的、最頂尖的重力梯度儀精度為10^-12m/s^2,這是明面上的世界紀錄。 霓虹、高盧、意呆利、瑞士這些一流國家擁有的重力梯度儀精度為10^-11m/s^2。 海對面可能擁有的重力梯度儀精度則為10^-13m/s^2量級,至多不會超過10^-14m/s^2——除非他們真的獲得了天頂星科技。 而華夏最最最頂尖的重力梯度儀精度卻只有…… 10^-9m/s^2量級。 這還多虧了黃大年教授回國后的付出,否則現在的精度恐怕連10^-8m/s^2都夠嗆。 而眼下徐云通過孤點粒子取代超冷銣原子的這臺重力梯度儀,最完美的精度足足可以高達10^-16m/s^2! 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