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節
“這份意向書里設計了一個重力梯度儀的高效模型,不過僅限于儀器結構方面,非結構的環節……比如測繪模組之類的問題都沒有解決?!?/br> “實際上,作為目前國內比較靠前的航天基地,我們每年都會收到不少類似的意向書或者合作書,而這一份嘛……” “來自今年的一月初?!?/br> 正如李華所說。 隨著各種需求的發展,如今的西昌衛星發射基地早已不是純官方職能的機構了——注意,這里說的是職能也就是執行的項目,它在關系上還是百分百屬于官方的。 如今基地的版圖已經擴展到了各個領域,比如說為東南亞地區或者國內企業提供衛星上天的運載服務,又比如說此前提及過的旅游等等。 除此以外。 西昌基地的還有一個涉及較深的領域,那就是與各大機構、高校合作進行儀器的研發或者技術輸出。 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就是平流層飛行器,目前國內很多高校都有相關課題組在鼓搗這玩意兒。 目前業內無論是飛行器升空還是懸停的技術,其中很大部分都來自西昌發射基地——因為西昌的價格老便宜了。 這輩子是行走的50萬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成飛的相關技術授權基本上都是五年大幾百萬級別的,其中有很多小項飛行器還用不上,買來相當浪費。 而西昌的價格一般都在幾萬上下,如果真的經費有限,甚至還可以小刀…… 當然了。 如果課題組經費不足,還可以發來意向書試著說服基地和你共同研發。 西昌衛星發射基地每年都會收到大量的意向書,基地方面會先對這些意向書進行一次初步篩選。 具備重大價值的會優先考慮,其余的則會堆積到預備區,在每個季度末的**會上進行討論。 根據李華的說法。 徐云手上的這番意向書發自一月初,也就是說它并沒有通過之前的初篩。 正常來說,它會在三月底或者四月初拿出來詳細討論決議,至于是通過還是否定就不好說了。 所以這事兒吧說巧也不算特別巧,又不是今天上午或者前兩天發來的,西昌這兒見到和重力梯度儀有關的圖紙或者規劃其實很正常。 徐云真正意外的點在于…… “李工,現在國內還有大學的課題組在做重力梯度儀嗎?” 聽到徐云這句話。 他身邊的潘院士也忍不住點了點頭。 重力梯度儀的重要性自不必說,某種意義上是比光刻機還珍貴的國之重器。 但既然是國之重器,同樣代表著它的技術壁壘非常的牢固,不是立刻就能有成果產出的項目。 因此在研究價值上,它是與大多數高校的項目相悖的。 所以國內搞重力梯度儀的官方機構有不少,例如三院的3xx所等等,但大學的課題組就比較少見了。 看著有些費解的徐云,李華思索片刻,反問道: “徐博士,既然你的課題組涉及到了重力梯度儀的測繪模組,那么你應該清楚國內研究重力梯度儀的專家權威吧?” 徐云點點頭: “略有耳聞?!?/br> 李華見狀伸出手指,在合作單位的吉林大學四個字上指了指: “看看這個,怎么樣,想到什么了嗎?” 吉林大學? 徐云頓時一愣,不過很快他便意識到了什么,猛然抬起頭看向了李華: “李工,您莫非是說……吉大的黃大年教授?” 李華有些感慨的點了點頭,接著嘆息一聲: “沒錯,這個課題組就是老黃原先帶過的學生們搞的,申請書上的黃雨婷,就是老黃的親生女兒?!?/br> “……” 徐云默然。 黃大年教授。 這是國內曾經頂尖的重力梯度儀專家,立下過驚天功勞的國之棟梁。(347章介紹過他,這里就不贅述了) 19年正式交付的山東艦的重力梯度儀,便是出自黃大年教授之手。 可惜在2017年1月8日。 黃大年教授因病救治無效逝世,次年被被評為2017年逝世的十位國家脊梁。 當初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徐云曾經為黃大年教授的離世惋惜了很久,科大也曾經派人參加追思會進行過悼念。 不過由于學校、專業之間都不存在太大關聯的緣故,徐云也確實不清楚黃大年教授逝世后相關研究的變動。 在他想來。 雖然重力梯度儀是個非常重要的研究,但其本身的性質并不適合作為大學的課題組,上頭看重的也是黃大年教授個人的能力。 因此在黃教授逝世后,這個課題組多半應該就散了,組內眾人各奔東西。 結果沒想到…… 黃大年教授的女兒黃雨婷居然女承父業,繼續扛起了自己父親的研究? 要知道。 這種研究可不是靠著情懷就能持續下去的。 黃大年教授逝世后無論是經費、政策還是課題組成員自身內部,都會出現很大的問題或者說分歧。 想到這里。 徐云身邊的潘院士似乎回憶起了什么,輕輕一拍額頭: “黃雨婷……哦,我想起來了,就是黃教授那個搞超高精密機械的閨女吧,她我有點印象?!?/br> “黃教授去世的時候她好像就已經博士畢業了,評過科院的百人a,現在應該三十五六了吧?” 李華拿起茶杯給潘院士倒了杯水,說道: “嗯,三十六了,之前在三院工作,和老黃的方向一樣?!?/br> “老黃去世后她就把工作關系調回了吉大,大前年評上了正高,現在是吉大新興交叉學科學部的副部長?!?/br> “不過科研這行大家都知道,情懷是一回事,成果是另一回事——而且很多時候,后者才是現實?!?/br> “吉大給黃雨婷提供了兩年資金,但課題組一直沒出成果,所以從20年開始就逐漸降低了扶持,不少課題組成員也相繼離開了項目組?!?/br> 眾人聞言默然。 雖然無論是國家還是吉大都給了黃大年教授很高的生前評價,但遺憾的是,這種評價并沒有辦法完全反饋到現實上。 就像歷史上的少主繼位,除非你是穿越者,否則不可能迅速平復各方的利益與訴求。 科研也是一樣。 黃大年教授去世后,黃雨婷除非快速顯露出自己的才能并且取得成果突破,否則無論如何都避免不了經費降低和人才流失的情況。 隨后李華頓了頓,又繼續說道: “不過黃雨婷一直沒有放棄這個課題,她的職稱雖然是正高,但類別卻不是教授,而是研究員——所以她可以有很多時間投入重力梯度儀的研究?!?/br> “我們基地收到的這份意向書,就是黃雨婷課題組最近的一次成果?!?/br> “當然了,據我所知,她不止把這份意向書發給了我們基地,還發給了酒泉、龍城那邊,算是一次廣撒網吧?!?/br> 徐云又把意向書拿到面前看了幾眼,稍作思索,對李華問道: “李工,不知道基地方面對這份意向書進行過論證嗎?” 李華點點頭,爽利的答但: “當然有,我們對黃大年教授的事跡非常敬重,所以在收到意向書的第一時間——甚至要比常規的初篩更快一些,就對意向書進行了論證?!?/br> “但遺憾的是,這份意向書主要針對的是重力梯度儀的機構設計,其余的測繪模組、平衡模組都沒有思路?!?/br> “客觀來說這個情況很正常,畢竟如果是完整的設計方案,那就用不著叫協作意向函了?!?/br> “只是對于我們基地而言,這個項目需要打磨的環節還是太多了,因此只能暫時把它放到了預備區,準備在下次**會上討論討論?!?/br> 徐云這才心下了然。 原來是這么回事…… 不過很快,他的心臟跳動頻率便微微加快了幾分。 李華的這番話看似在解釋意向書落地的困難,但實際上還透露出了另一個信息: 黃雨婷設計的結構是沒問題的——最少經得起初步論證。 否則李華直接說方案沒有可行性就行了,沒必要提到測繪和平衡這些后續環節。 而在重力梯度儀的研發中,儀器的結構設計其實也是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因為有禁運壁壘的存在。 由于禁運壁壘的限制,導致兔子沒法直接復制最新的作業,只能自己一步步的去嘗試。 目前的重力梯度儀一直在優化,所以結構也幾乎隔段時間就是一個樣。 比如山東艦上的重力梯度儀,使用的是3x7的分組構造,中繼線程是126,以此來達到合適的實戰參數。(這是可以公開的信息哈) 福建艦的重力梯度儀則要大一些。 分組構造為5x9,中繼線程高達324,同時還有防廣東人生啃的各種硬件等等…… 隨后徐云想了想,對李華問道: “李工,如果測繪模組和平衡模組都能解決,再加上黃研究員她的這個結構圖紙……” “您覺得有機會搞出一臺臨時版本的重力梯度儀嗎?” 李華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有些遲疑的嘖了一聲,沒有直接給出答復,而是確認道: “徐博士,你預設的使用情景是永陵對吧?——不瞞你說,我對永陵的情況不太了解,它周圍的山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