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節
畢竟如果923.8gev量級的粒子不存在,卡洛·魯比亞肯定也就拿不到最理想的籌碼去說服成員國理事會了。 當然了。 這抹情緒只是轉瞬即逝,潘院士的臉色很快便變得有些凝重了起來。 隨后他與侯星遠對視了一眼。 得到侯星遠的示意后。 潘院士拉下耳返,對著麥克風說道: “lhc加速器的工作人員,現在進入設備啟動前的最后確認環節,如果設備一切正常,請回復可執行信號!” 片刻過后。 一個巨大的英文單詞出現在了屏幕上: 【ready】。 這個單詞的后方還跟著一個【^^】的小顏文字,讓現場有些緊張的氛圍輕松了不少。 見此情形。 潘院士也不再猶豫,再次深吸一口氣,說道: “開機!” 隨著潘院士一聲令下。 數萬公里外。 瑞士。 總部中的lhc對撞主控室內。 一位額頭锃光瓦亮的中年白人男子,同步按下了啟動按鈕。 轟轟轟—— 不同于其他對撞機。 作為當今世界上量級最高的對撞設備,lhc的隧道長度也是全球當之無愧的第一——它足足有27公里長。 這次被啟用的是cms……也就是緊湊渺子線圈,是一種通用型的粒子偵測器。 隨著設備的啟動。 cms的中段區域開始注入了液態氦,用以保證超導磁鐵不會超過運作溫度。 緊接著。 一個質子同步推進器開始對鉛離子束進行了加速。 這是一個小型的直線加速器,又黑又硬但卻很細,不停的發出啪啪啪的聲音——這是超導磁鐵進入超導態的動靜。 片刻過后。 一道濃密的離子束從質子同步推進器的管口噴射而出,徑直的打入了主加速環那達到運作溫度的溫潤腔道內。 49個微秒內。 主加速環便被灌注滿了數以億計的小微粒。 接著很快。 離子束中的總能量達到了600百萬焦耳量級,如同蓄滿了力的弓箭似的,從注入口發射了出去。 26納秒后。 兩道離子束便狠狠的對撞在了一起。 眾所周知。 原子核形狀近似為球體。 但原子核被加速到接近光速時,其在運動方向由于洛倫茲收縮變的非常窄,對撞時系統的形狀為橢球狀。 于是乎。 無數對相向而行的橢球形原子核,重重的撞在了一起。 嘭—— 無數粒子瞬間炸裂開來,各種基礎微粒四散而出。 如果說這些離子束是一個文明,那么此時就是文明的毀滅之日。 同時由于能級遠高于此前的11gev碰撞的緣故,此次碰撞的事件切割要更為明顯——因為能級越高,溫度就越高。 每次粒子的碰撞大概可以粗略切割出10萬個事件,接著由圖形處理單元進行下一階段的處理。 隨著時間的推移。 大量磁性粒子的軌跡噴注出現在了統計后臺。 隨著化學勢的增加,四階矩在cep附近出現了先下降再上升的情況。 與此同時。 方面也沒閑著。 集體橢圓流的ncq標度…… 輕核產額比…… 臨界行為局域熱平衡系數…… 雙輕子產額…… 這些數據被一一記錄。 雖然這些數據與待測粒子沒有太大關系,但卻能為其他一些研究提供參考的案例——這種量級的對撞,即便是也無法奢侈到天天進行。 實際上。 上一次進行這種量級的對撞,還是在6個月前呢。 10分鐘…… 15分鐘…… 20分鐘…… 隨著時間的推移。 方面收集到的案例也越來越充足。 徐云……潘院士……侯星遠……周紹平……楊老……威騰……特胡夫特……波利亞科夫……希格斯…… 就連鈴木厚人以及遠在霓虹的小林誠等人,也目不轉睛的盯著直播畫面。 他們在等待著一個答案。 如果實驗失敗。 那么科院的發布會雖然依舊堪稱史無前例的巨大成功,但多少都有些不夠圓滿。 就像一位囚徒,他脖子上的枷鎖被打開了,但腳上的腳鐐卻仍舊存在。 同時…… 威騰的威望也將一落千丈。 但如果實驗成功。 那么華夏高能物理就將如同逃出肖申克監獄的安迪一樣,自由的站在大地上,展開雙手,盡情擁抱著天空。 25分鐘…… 33分鐘…… 47分鐘…… 終于。 在實驗進行到第59分鐘的時候。 唰—— 主屏幕上忽然出現了一張被篩選放大的事例表。 事例表的編號備注是…… 234491835。 按照一次撞擊切割出10萬個事件的比例來看,這是順序第2300次左右的撞擊。 別看這個撞擊序列不大。 早先曾經介紹過,一個團簇中能有30對粒子相撞,都算是很高的比例了。 見到這個事例表的瞬間。 唰—— 所有與會者近乎同時從座位上站起,身子前傾,面帶震撼的看向了主屏幕。 第一排處。 鈴木厚人忽然一個踉蹌,重重跌坐到了最近的一個座位上,用力喘著粗氣。 希格斯嘴巴微張,表情驚訝。 潘院士下垂在身邊的左手,驟然握成了一個拳頭。 威騰臉色一滯,旋即便被一股驚喜取代。 徐云瞪大了眼睛,臉上亦是涌起了一抹紅潤。 只見此時此刻…… 大屏幕的事例表上。 在950gev這個區間附近,赫然存在著一個…… 筆直的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