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節
要知道。 這玩意和華盾生科目前的畫風截然不同,找不到哪怕一絲一毫的重合點。 像此前的mr技術啦、凝血明膠啦,算力模組啦,都是符合華盾生科現有或者未來的發展方向的——大不了等上一年半載罷了。 還有此前的吡蟲啉和微粒軌道,也可以用靈光一現來解釋。 可重力梯度儀卻不一樣。 這玩意兒即便你等個兩年三年,也很難解釋清楚它的來路。 靈光一現的說法就更別提了,即便是宋徽宗那智商都不會信。 “那該怎么辦呢……” 徐云皺著眉頭思索了好幾分鐘,依舊毫無頭緒。 于是他只能暫時把這個念頭拋到腦后,繼續將注意力放到了面前的光球上。 14個光球,如今只剩下了…… 四個。 看著這四個光球,徐云一邊從左往右點數,一邊哼起了一首歌: “我們阿森納,是不可戰勝的~~” 他前后這樣哼了兩遍,手指最終停到了從左往右的第二個光球上。 ?!?/br> 光球緩緩破碎。 片刻過后。 一塊大概普通平板大小、通體黑色的金屬板浮現在了徐云面前。 徐云伸手一握,發現金屬板的材質很輕盈。 與此同時。 相關的解釋再次出現在了他面前。 【小型生物電池】: 【一種特殊的新型電池,依靠內部細菌發電,干燥環境下細菌會處于休眠狀態,加入葡萄糖液后會被喚醒并且進行呼吸作用,過程中釋放電子與質子,電池的硝酸銀陰極就會補捉這些電子產生電流,可用于簡易小型發電】 【圖示.jpg】 “……小型生物電池?” 徐云用手指輕輕敲了敲這塊金屬板外科,嘴中輕輕的嘖了一聲。 原先他以為這次最快能夠投產的獎勵應該是止血明膠,但如今看來似乎定義下的有些早。 微生物發電。 這是一個2022年很常見的科學概念。 這項技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國植物學家馬克·皮特發現了一個情況: 有幾種細菌的培養液能夠產生電流,于是他以鉑作電極,放進大腸桿菌或普通酵母菌的培養液里,第一個細菌電池就這樣在他手中“出生”了。 接著到了1984年。 一種能在外太空使用的微生物電池在海對面誕生,其燃料為活細菌以及宇航員的尿液。 因此一直以來,微生物電池都被視作一種很有前景的未來能源,比如說給汽車提供動力等等。 但截至到2022年。 微生物電池依舊是個偏理論的技術,即便是實驗室的最高功率也才0.66毫瓦/平方厘米。 因為它的難點實在是太多了。 例如微生物燃料電池和普通電池一樣,由生物陽極與化學陰極構成。 由于這兩部分目前都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導致整個電池的功率密度、電流密度,較比較成熟的燃料電池體系差距懸殊。 不用工程菌的話。 一個標準的mfc雙室電池——鐵氰化鉀陰極,碳布電極,130ml雙室,產生的電勢能有500mv都是非常優秀的的結果了。 而一個普通的南孚7號電池則是…… 1.5v。 所以這么低的電壓產業化起來非常困難,頂多用來做污水處理。 但在污水處理這塊,厭氧發酵產甲烷的工藝卻已經相當成熟,效率比微生物燃料電池高多了。 所以說句實話。 想要將微生物電池突破到可以作為常規動力的層次,難度恐怕不比mr技術小多少。 但另一方面。 如果眼界不放那么高,只是像光環顯示的這樣,把這項技術生產出一個小型便攜電池,給手機、筆記本、剃須刀、震動棒之類的小型設備充充電…… 那么它的難度就無疑要小很多了。 雖然發電菌種的選擇、還是保存室的制備,亦或是捕捉電子的效率都是待解決的問題。 但這些并不是無跡可尋。 例如發電菌種。 目前在這方面使用的大多都是奧奈達湖桿菌或者哈夫尼希瓦氏菌,理論上只要慢慢去按照條件實驗篩查就行了。 反正做這事兒的是裘生又不是他,累點也無所謂,咳咳…… 外加有光環獎勵提供的部分關鍵節點協作,這項技術徐云有信心在短時間內完成突破。 而微生物發電恰好也符合化盾生科的研究方向,突破后甚至可以不需要冷卻期就無縫上線。 某種意義上來說。 這個金屬板,應該是徐云迄今為止得到的最符合量產條件的設備。 看來光環是真覺得自己是個窮逼了…… 隨后徐云將金屬板收起,臉上逐漸變得鄭重了起來。 如今在他面前,只剩下了三個光球。 不。 應該是…… 兩個光球。 因為三個光球之中,必然有著那個東西。 與此同時。 徐云的心中毫無征兆的冒出了一股預感: 除了可以確定獎勵的那個光球之外,剩下的兩個光球里…… 存在的恐怕都不是技術類的獎勵。 只見他沉默片刻。 將手指戳向了最右側的那個光球。 ?!?/br> 隨著一道比此前光球多一個波浪號的聲音響起。 徐云的面前忽然出現了一本厚重的英文書籍。 這冊書籍大概五厘米厚,長一尺,寬半尺,書名叫做…… 《classical physics》 在看到這本書的瞬間,徐云便明白了它的來歷。 畢竟在過去的整整一年里,他可沒少和它接觸過。 隨后徐云輕嘆一聲,將它拿到了手里。 【《經典物理》】 【艾維琳·艾斯庫從不離身的書籍,曾經讓希爾芙感受過知識的力量,別看它有些像是某個笨蛋作者因計算錯誤而拿來湊數的紀念品,某些情境下或許會有大用】 【備注:可添加撞角或者鐵鏈,以理服人才是王道】 果然。 這就是那本艾維琳自見面開始,便時刻抱在懷里的《經典物理》。 徐云又隨意的翻動了幾下書頁。 書中除了印刷的文字外,還有不少艾維琳娟秀的隨筆感悟,字跡看上去很舒服。 雖然比起此前的諸多獎勵,這本書幾乎沒有任何價值可言。 但對徐云而言,這卻是一個珍貴異常的寶物。 十多分鐘后。 徐云將這本書收好,手指伸向了…… 左邊的一顆光球。 ?!?/br> 光球應聲而碎。 第349章 它很孤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