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節
當然了。 后世的這類陶瓷并不是普通的陶瓷,而是表面噴聚脲涂層的多曲面金屬陶瓷。 這玩意兒在1850年咋搞呢? 看到這里,聰明的眾所周同學想必應該記起來了。 沒錯! 當初徐云在陰極射線實驗中,曾經給出過一個能夠將電信號轉換成聲信號的道具—— 壓電陶瓷。(303章) 壓電陶瓷在經過極化后,電疇會沿電場方向定向排列。 此時只要加入一些金屬,就能達到乞丐版防彈陶瓷的特性。 草蛇灰線,伏筆千里.jpg。 有了壓電陶瓷和蠶絲,一件簡易版的防彈衣便誕生了。 這種diy版本的壓電陶瓷防彈衣在后世能穩穩防下7.62mm的半威力步槍彈,連肋骨都不會傷,不過全威力彈就防止不下了。(油管有視頻) 不過7.62mm彈雖然在后世屬于標配,可在1851年嘛…… 米涅步槍用的子彈叫做米涅彈,有的時候因為音譯問題還叫米尼彈,是一種裸鉛彈。 這種子彈的裝藥量很小,殺傷力在于初始動能,所以威力存在三種區間: 一種是10米內,米涅彈的威力可以和7.62mm的全威力步槍彈比肩。 第二種是10-25米,相當于半威力彈。 但超過25米,它的威力便會呈現區間下降——因為這年頭彈道學實在是太原始了。 在遠距離的情況下。 除非是像早先那位肯尼迪一樣被爆頭或者擊中臟器,否則基本上不會立刻斃命。 當然了。 等后膛槍技術出現,米涅彈的威力就會得到大幅度的增強。 隨后徐云又送隨身的背包里取出了一頂鋼盔,五六斤重的樣子。 后世的鋼盔性能比較復雜,這玩意兒其實不是為了防御子彈,而是為了避免流彈或者破片。 不過1851前膛槍子彈射速有限,不是正面挨槍倒也勉強能說是個‘防彈鋼盔’。 一件防彈衣,加上這頂鋼盔,足夠徐云正面對敵了。 在徐云穿好防彈衣的同時。 靠在唯一一處沒被封閉的正面窗戶邊的伯恩輕輕抬起頭,朝外邊看了一眼: “注意,敵人距離大門只有十米了!” 說著。 伯恩高舉起了手中的刺刀,做防御狀。 過了幾十秒。 咔咔咔—— 軍靴的聲音逐漸從門外傳來。 從步頻的間隔不難判斷,對方顯然也顯得相當謹慎。 嘭—— 嘭—— 嘭—— 幾秒鐘后。 門外突兀的響起了三聲槍響。 大門處很快出現了三個洞口,不過沖入門中的子彈很快便被阻隔物擋住了。 同時隨著三聲槍聲的響起。 “呀?。。?!” 一位徐云不認識的貴族婦人忽然驚叫一聲,應激性的將手中的書冊朝還沒被重開的小門丟去。 啪—— 書籍砸到了小門之上,傳來一聲悶響。 伯恩見狀眉頭一皺,不滿的暼了婦人一眼: “蠢貨!” 此時明顯正處于試探階段,敵人其實并不清楚禮堂內具體有多少人,實際戰力如何。 此時能多拖一分鐘,就多一份勝算。 眼下那個貴族婦人先丟出了‘武器’,豈不是在告訴對面禮堂之內人心慌亂,如同驚弓之鳥? 果不其然。 在貴族婦人投擲出書籍后。 屋外的步頻都快了少許,并且毫不掩飾的傳來了一些交流聲: “3дecьoчehьвoлhyetcr!” “пprmoв?。?!” “蘇卡不列??!” 襲擊者沒有嘗試勸降,開口就是要殺光屋內的人。 阿爾伯特親王也沒像話本里本刺殺的那些權貴一般,高喊出‘你們收了多少錢我給你雙倍’這種話。 從襲擊者一開始的無差別殺傷以及他們的口音就能看出,今晚的這場戰斗不存在言語上的妥協,退無可退。 又過了一會兒。 砰砰砰—— 大門處傳來了一陣強力的敲擊聲。 畢竟從襲擊者的視角來看,此時面前的整扇門都是閉合狀態。 他們并不清楚小門和大門的阻擋物其實是不同的。 不過很快。 襲擊者們便嘗試到了小門的位置上。 “報告!這里,這里的音節有問題!防守似乎很薄弱!” 咚咚咚—— 門外又傳來了一陣敲擊聲,這是襲擊者在確定門后的阻擋物厚度。 幾秒鐘后。 砰—— 砰砰—— 小門的把手處傳來了一陣槍擊的聲響和震動。 雖然門鎖依舊穩固如初,但周圍連接的木塊卻出現了縫隙。 踹過柴房門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當一扇木門出現裂口的時候,即便它依舊上著鎖,暴力破解起來的難度卻已然下降了不知道多少個層級了。 很快。 屋外傳來了踹門的響動。 禮堂內的氛圍再次緊張了不少。 不過伯恩等人也沒干等著,只見他輕輕移動到小門邊,看準縫隙,將刺刀狠狠的朝外捅了出去。 完事不給對面反應時間,他便飛速將刺刀抽回。 一同被抽回灑落在地的,還有些許鮮紅以及屋外傳來的一聲慘叫: “蘇卡不列!我的手,我的手臂中刀了!” 雖然不知道伯恩刺傷的是否是對方的持槍手。 但既然受了傷,對方的作戰能力多少都會受到影響。 聽著外頭破防的怒罵聲,伯恩嘴角揚起了一絲笑意。 能在這時候給敵人添點堵,至少在心情上能夠舒緩一些。 不過很快。 他的耳邊便出來了一陣淅淅索索的聲音,聽起來像是…… 稻草在燃燒? “不好?。?!” 作為這個時代最強的單兵之一,伯恩對于這種聲音簡直熟到了骨子里。 只見他瞬間臉色一變,一把撲倒身邊的下屬,同時對阿爾伯特親王高喊道: “該死,他們點燃的是雷汞管!殿下,擲彈兵和冷溪衛隊都有內……” 轟—— 伯恩話沒說完。 屋外便傳來了一陣巨大的爆炸聲,大門連同墻體都被炸碎了。 入口處煙塵滾滾,伯恩等人不知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