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節
否則以徐云對小麥的了解。 至少在原本歷史中,這個時期的小麥應該是沒有這么掛逼的——畢竟他才剛進劍橋還沒半年呢,只是個掛逼青春版。 不過另一方面。 小麥的板書倒也為徐云省了一些事,很多過程甚至比徐云預想的還要簡潔。 于是他順勢拍了拍小麥的肩膀,示意這個工具人回到座位,自己摘下了桃子。 隨后看向臺下眾人,說道: “各位同學,如你們所見,麥克斯韋的演示非常完美——沒錯,這就是我原先準備好的實驗方案?!?/br> “硬要說有什么要補充的,那就是分光鏡必須盛放在一塊光滑的大理石板上,下方充滿水銀,如此才能順利的cao控轉向?!?/br> “除此以外,即便是肥魚先生再世,也沒什么好添加的了?!?/br> 臺下頓時一靜。 幾秒鐘后。 啪啪啪—— 活動室內驟然響起了一道熱烈的掌聲,不少人的臉上甚至帶著一股與有榮焉的神采。 在這個時間線能被徐云這樣一位肥魚后人做出這種評價,基本上不下于后世貝利和馬納多納同時表示某個球員有球王之姿了。 待掌聲消退后。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馬克斯·克里斯蒂安·腓特烈·布魯赫又舉起了手,迫不及待的追問道: “羅峰同學,這個實驗什么時候可以開始做?” 徐云聞言笑了笑,朝他做了個稍安勿躁的手勢,說道: “布魯赫同學,你不要太著急了,這個實驗雖然簡單,但要用到的設備卻要求很高?!?/br> “例如用于散開光斑形成干涉圖樣的凸透鏡、長度最少12米、可以檢測到0.01倍波長變化的干涉儀懸臂等等……” “以上這些設備制備起來,能在半年內準備完畢都算快的?!?/br> “更別說調試也需要一定耗時,所以我初定的實驗時間,大概在今年的十月份左右?!?/br> 正如徐云所說。 歷史上的邁克爾遜之所以會找到莫雷合作,便是因為這個實驗需要用到的設備實在有些超綱。 那位莫雷的全名叫zuoai德華·莫雷,是一位專門建造實驗設備的行家,技藝之精湛在19世紀末首屈一指。 但即便是莫雷親自出手,他們也花了足足四年才搞定好諸多儀器。 眼下副本受徐云的影響,光學設備方面的工業生產力接近了1900年,比邁克爾遜他們的時代要高點。 同時又有艾維琳這個atm姬撒錢,半年內準備完畢應該不算困難。 當然了。 徐云準備的這套儀器是沖著那些權威去的,格物社內部倒是可以搞個簡易的干涉儀供社員們先試試手。 雖然簡易干涉儀很容易被找出一些‘漏洞’,但多多少少可以讓這些社員對‘以太’的信心產生一些動搖——否則枯等半年的話,有些社內環節恐怕就會遇到阻力。 因此徐云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 “各位同學,雖然精密的大型干涉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一時半會兒很難見到成品?!?/br> “不過如果大家有興趣,社團倒是可以給大家搞出來一套簡易的實驗設備?!?/br> “這套設備在理論上可能存在一些漏洞,光臂也只有一米左右,大概一周內可以搞定,不知道大家愿不愿……” 最后一個‘意’字還沒說完,臺下便響起了眾人的嚷嚷聲: “當然愿意!” “我要我要,短一點也沒關系,反正光路都一樣粗……” “整唄!” 三分鐘后。 徐云的提議全數通過。 畢竟對于這年頭的學生來說,社團能提供實驗的機會就不錯了。 至于精度這個概念至少在實驗開始之前,他們是決然不會去在意的。 至于試驗后嘛…… 大概就會提上褲子,說句一般貨色了。 安撫完眾人的情緒后。 徐云又環視了臺下一周,看向了休伯特·艾里: “艾里同學,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我早先和你說過的一句話?” 休伯特·艾里眨了眨眼: “格蘭芬多加十分?” “……” 徐云無語的瞥了眼這貨一眼,搖頭道: “之前你在提到光屬性的時候,我曾經和你說過——你的后半句話其實是錯誤的?!?/br> “你的那半句話除了以太之外,還包括了另一個概念?!?/br> “也就是光雖然疑似有波粒二象性,但在固定的情景下它只會表現出一種性質?!?/br> “例如牛頓亮斑,又例如光電效應?!?/br> 聽徐云這么一說,休伯特·艾里倒也記起來了這事兒: “哦哦……我想起來了,沒錯,你是說過這句話?!?/br> 說完他便驟然意識到了什么,驚詫的望向徐云,不確定道: “羅峰同學,莫非……” “你除了干涉實驗之外,還有其他的安排?” 徐云朝他點了點頭,嘴角忽然揚起了一絲玩味的笑容,對臺下眾人說道: “各位同學,不知道你們的手藝活怎么樣?” …… 第321章 玩的可真特么大(下) “……” 手藝活? 聽到徐云的口中冒出的這個詞。 會議室內頓時一靜。 臺下的眾多男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嘴角同時揚起了一絲心照不宣的笑意。 懂得都懂.jpg。 眼見現場似乎有向針線活交流會發展的趨勢,徐云連忙輕咳一聲,打斷了眾人向外飛散的思緒: “咳咳……各位同學,可能是我表述方面有所欠缺,這里重新聲明一下?!?/br> “我所說的手藝活不是捂槍挊棒,它指的是手工打磨金屬材料的意思?!?/br> 也不知是不是錯覺。 徐云總覺得自己這番話說完后,臺下隱隱傳來了幾道有些失望的嘆息聲。 其中拉爾夫·艾什利的聲音似乎最明顯? 隨后他搖了搖頭,調整了一番呼吸。 將心態擺正,繼續說道: “各位同學,現在請把注意力放回我們原先的那句話上——光雖然高度疑似具備波粒二象性,但它在特定情形下的性質必然是固定的?!?/br> “大家都知道,符合這句話的情景有很多,甚至當初牛頓爵士和肥魚先生所作的棱鏡色散實驗也是如此?!?/br> 臺下有不少社員跟著點了點頭。 徐云說的內容在如今這個時代,屬于標準到不能再標準的常識: 某某實驗之所以能證明光的某種性質,就是因為光在實驗中表現出了對應的屬性。 別看上面這句話看起來像是廢話。 當某個概念在邏輯上趨近于廢話的時候,同樣代表著這個概念的普適性……或者說覆蓋面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高度。 而徐云接下要做的,就是讓這句話構建成的‘廢話邏輯’徹底被摧毀。 隨后他另取了一塊黑板,在上面畫了個小點。 依舊標注上光源。 同時在光源右側再畫了個從左往右的箭頭,代表著光路方向是從左射到右。 接著轉過身,看向臺下眾人,問道: “各位同學,誰能簡單的描述一下光的雙縫干涉實驗?” 這一次臺下舉起的手就多了,一眼掃過去大概有十幾只。 徐云簡單環視了一圈,隨意點了點其中一位有些謝頂的男生,說道: “這位同學,就請你來說說吧?!?/br> 謝頂男生站起身,很是紳士的朝周圍同學微微彎腰示意,而后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