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節
不過此時由于未建工的原因,草地上并沒有球門和鞠球,但卻擺放著…… 一架飛機。 或者準確點說。 一架結構完整的雙翼機。 沒錯。 雙翼機。 看到這兒,想必有些同學已經猜到了。 是噠。 徐云這次準備仿制的機體外形,便是赫赫有名的波-2?。ńㄗh大家去搜一下圖片,會比較有代入感) 木頭骨架,帆布蒙皮,木頭定距槳。 簡易到了全部cao縱鋼纜都直接暴露在機身之外,粗狂的完全不符合現代審美。 稍稍學幾天木匠,就能自己解決各種零部件的問題。 但另一方面。 這也是后世國內外銷售以及自制數量最多的一種機型,很多人閉著眼睛都能還原出精確系數。 后世一臺波-2的價格你猜猜多少? 華夏幣3萬塊錢不到! 同時由于自己玩波-2的人實在太多。 某些大毛還專門開廠生產起了波-2的發動機,訂購電話+7-913-714-4883。 雖然這種機體設計沒有任何防御性可言,但在眼下這個時代,飛機也壓根就不需要考慮到防御問題。 哪怕真上了戰場。 地面上的弓箭也壓根不可能射到機體。 況且你別看波-2在后世人們的眼中好像有些low逼。 但對于眼下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這無疑已經是個賣相驚人的怪物了。 比如此時的小趙和老蘇。 在見到了這么個物件后。 小趙這位已經具備了些許龍虎之氣的大宋準帝,神色頓時變得有些驚詫起來,饒有興致的打量起了這個大個頭。 老蘇更是壓制不住心中的好奇,快步走到波2邊上。 主動上手摸了幾下,轉身對徐云問道: “小王,此物……可以飛天?” 徐云點點頭,正準備說話,眼角的余光卻瞥到了什么,笑著一指天空: “殿下,老爺,您看那邊?!?/br> 小趙和老蘇下意識的轉過頭頭,朝徐云所指的方向看去。 看清情形后,二者同時深吸一口氣,瞳孔驟縮! 只見二人側邊原先的視野盲區中,正有一架波2悠悠然朝這里飛來。 沒錯,另一架波2: 出于容錯考慮,徐云這次一共建造了兩架波2,發動機則制造了三臺。 畢竟是兔子嘛,老穩逼了。 波-2飛行的高度并不高,目測可能也就兩百多米的樣子,嘟嘟嘟的跟三蹦子似的。 沒幾分鐘。 這架波-2便緩緩的落到了草地上,輪子在草面留下了一道長長的劃痕。 又過了一小會兒。 飛機的側門打開,前后兩個駕駛座上走下了兩位戴著鐵質頭盔的男子。 只見他們先在原地蹦了兩下,松了松筋骨,隨后摘下頭盔,露@出了王稟和王越哥倆的面容。 一個多月前,在通過了層層篩選后,王稟兄弟二人最終成為了首批被培訓的駕駛員。 看到這兒或許有人會問: 不對啊。 飛行員的培養不是應該花費很長時間嗎? 為啥王稟哥倆這么快就能上手了? 原因很簡單。 先前就反復提及過一件事,也是整個環節的核心: 徐云設計的飛機,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小趙的登基大典,不需要考慮續航和量產。 非但發動機壽命較短,飛行高度的設定也要遠低于后世的飛機。 畢竟你如果飛太高,地面上的民眾看不清楚,反而會影響到飛天的宣傳效果。 徐云預想的飛行高度,也就300-500米左右,頂天不超過800米。 所以在設計飛機的時候,他參照了萊特兄弟的做法: 只在cao作臺上放置了一塊秒表、一個風速計和一個轉速表,點火方式無限類似于汽車的啟動模式。 設備簡單,高度有限。 實cao環節自然也就容易很多了。 考過私人飛機駕照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國內私人飛機駕照在脫產學習的情況下也就三到六個月,其中真正上手的時間就更少了。 一般是飛行訓練40小時+20小時的帶飛。 然后再加幾個小時的轉場、夜航和儀表。 最后就是10小時的單飛。 也許有些地方會多點,有些地方會少點,但總體上差不多就是這數兒。 更別提波2自身機體的性能了…… 當年老大哥的一票女灰行員每晚灰此機去sao擾德軍,直接制造了一批戰斗出擊次數超過1000次的超級女漢紙灰行員…… 因此在化簡了cao作流程后。 跳傘培訓反倒是成為了難度最高的環節。 當然了。 簡單歸簡單,王稟王越兩人能從候選士兵中殺出,天賦肯定是有的。 要知道在候選人里頭,可是包括了張書夜這位林沖原型呢。 下了飛機后。 王稟哥倆快步走到了幾人身邊,對小趙鄭重的一行禮: “末將王稟(王越),拜見殿下!” 小趙連忙做了個扶起的動作,看得出來他還沒完全適應帝王的身份,隨后略顯好奇的問道: “王校尉,不知飛……飛機可還穩定?” 王稟此時剛下飛機,臉上還帶著一股紅暈,聞言連忙點頭道: “回殿下,末將等人先后已進行了六次試飛,尚無發現任何異常!” 一旁的老蘇見狀,不由插嘴問道: “正汝,空中可能看到地面景象?” 王稟眼中不由閃過了一絲震撼,感慨的贊嘆道: “當的是壯美無比,自天際俯瞰地面,萬物皆如砂石般渺小?!?/br> “飛機上一眼便可看至無窮遠處,山河美景,盡收眼底!” 老蘇聞言,臉上頓時揚起了一抹強烈的羨艷。 隨后他看向徐云,試探著問道: “小王,不知老夫可否……” 結果不等他說完,徐云便搖頭道: “老爺,還請多忍耐幾日,待一切調試完畢后您再上去不遲?!?/br> “……” 老蘇幽幽嘆了口氣,只見他像是個孩童般的嘟囔著: “……得,還是輪不到老夫……” 徐云則在心中微微的搖了搖頭。 實際上。 他早在兩個多星期前,便調試好了波2所有的數據。 畢竟機體方面有后世的模板在,實機參數并不存在太多需要校正的地方,齊格飛的手藝也相當可靠。 甚至波2的第一次上天,便是由他單人完成的。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讓王稟和王越去進行試駕——讓兩位民族英雄去做高風險的實驗,這不得被戳斷脊梁骨? 徐云阻止老蘇上機,有且只有一個原因: 他擔心老蘇在體驗好飛行后,任務便會當場進行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