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紅年代的悠閑生活 第226節
一間十來平米的小小房間里,既是臥室,也是廚房,還是客廳…… 而臥室也不是一個人的臥室,而是全家老老小小,少則五六人,多則十來口人的臥室…… 李源記得前世看新聞,網上鋪天蓋地對港島籠屋的嘲諷,卻不知四九城胡同里的老住民們,對此有沒有感同身受。 趙春菊家的條件相對好一些,一間十平米的房間內,原本只住了一家五口人。 父親去世后,剩下母親、她,還有兩個弟弟。 現在,只有趙春菊的母親,和兩個弟弟了。 當得知李源剛才將殺人兇手抓住,案已經破了,趙春菊的母親帶著兩個弟弟非要給李源磕頭。 滿目凄涼,使人淚下。 好在趙春菊的二弟已經滿十五歲,三弟也十二了。 二弟可以進廠接班,醫學院那邊也有補助,同學們還有捐贈…… 總的來說,日子還能過的下去。 而或許是因為案子破了的消息讓趙春菊母親心里放下一塊石頭,并沒有出現邱蕊擔心的心疾復發。 等兩人告辭離開了東揚威胡同后,邱蕊沒急著坐車回學校,而是以商量的語氣說道:“我想安排趙春菊的二弟去當兵,你覺得行不行?” “……” 李源看了看天際邊的云朵,一時無言。 牛逼啊…… 當兵為什么在這個年代如此受人推崇? 其實就和后世公務員差不多,甚至更好。 后世公務員旱澇保收,而眼下當兵,至少能吃飽。 越是艱難的時候,越不會讓軍隊餓肚子…… “能吃飽”這三個字,在現在乃至今后的二三十年里,特別是對農村百姓來說,都極具吸引力。 人家能隨口去安排一個人捧上金飯碗,誰敢說不牛逼? 聶雨都未必有這個能量,畢竟不是直系,可動用的資源無法讓她這樣揮霍…… 見李源沒反應,邱蕊不滿道:“問你話呢?!?/br> 李源笑了笑道:“能去當兵,當然是件好事。在部隊里好好干幾年,出來轉業都能找到一個好工作。這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好去處,不錯。趙春菊有你這個好朋友,是她的幸運?!?/br> 邱蕊反應過來,看向李源道:“你家里人口也多,要不要……多了沒法安排,兩個……三個應該可以?!?/br> 其實五個也行,李源家根正苗紅,是地地道道的貧農,出身沒問題,其他問題對她來說,都不算大問題。 只要李源開口,她就會答應。 這次抓捕罪犯,李源帶上了她的名字,起碼能立一個個人二等功。 事關幾十個女子的清白和性命,幾乎可以號稱建國以來民間第一大案了。 這個人情,她想還。 個人二等功對沒有背景的人來說,算是不錯的功勛章。 對她這樣的人來說,卻是一道通天之梯,含金量相當的高。 李源能猜到她的心思,想了想后,也沒矯情,將家里三個只上到初中的侄子的名字報給了她,且先讓她試試。 不過連他都沒想到,治安局的獎勵還沒下來,李家就收到了三張入伍通知書。 甚至連名義都是公開的,李源同志破獲了建國以來的第一民間大案,他以自己的功勞,舉薦了李堂、李增、李址參軍,努力為祖國力量做貢獻…… 這個樸實的年代,居然沒人提出什么異議…… 經過這件事后,李源和邱蕊的關系,倒是變得正常了許多。 至少李源不再常常感受到覬覦的目光…… 果然,利益交換才是感情萌芽的第一殺手。 …… 時間飛逝。 到了周末,李源帶著老婆、兒子、大姨子去了清華園,見了高衛紅和陸朵朵。 給陸朵朵推拿施針,并拿出七日服用的藥包后,兩人帶著李源一家四口游覽了這座名校風景。 婁秀和高衛紅相談甚歡,婁曉娥居然和陸朵朵相處的也不錯。 團寵自然還是李幸同學。 高衛紅甚至拿帶了相機出來,一行人留下了整整一膠卷的底片…… 婁曉娥還邀請了高衛紅、陸朵朵到家里做客,婁秀也很喜歡。 兩人都看得出,李源對高衛紅確實有尊敬在其中,和別人不同。 看到妻子能交新朋友,李源自然是高興的。 站在清華園里,他靜靜的留意著每一處細節。 好多建筑,其實一直延續到六十年后…… 但相比于那時的老破舊,現在還很有氣勢。 在這種差異中,李源細細品鑒著歲月的味道…… 二月末,大掌柜做了《目前經濟情況和克服困難的若干辦法》的報告,得到了一致認同,無數商業人士因此精神振奮。 婁振濤險些沒壓抑住重新出山的沖動,最后李源帶著婁秀、婁曉娥姊妹倆很嚴肅的和岳父老泰山談了一場后,才算勉強壓了下去。 對了,二月二十四號,南邊兒傳回消息,胡適病逝…… 這位和俞敏洪長的幾乎一模一樣,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而聞名于世的文學家、哲學家,在最后一次登臺演講引發軒然波瀾,最終一世英明盡毀的風云人物,含恨而終。 他講的什么呢? 很簡單,從根本上否決了中國文化精神,或者是整個東方的文化精神,因為他連三哥也捎帶上了…… “我認為我們東方這些老文明中沒有多少精神成分。一個文明容忍像婦女纏足那樣慘無人道的習慣到一千多年之久,而差不多沒有一聲反抗,還有什么精神文明可說?一個文明容忍‘種姓制度’到好幾千年之久,還有多大精神成分可說?” “試想像一個老叫花婆子死在極度貧困里,但臨死還念著南無阿彌陀佛,臨死還相信她的靈魂可以到阿彌陀佛所主宰的極樂世界去,試想像這個老叫花婆子有多大精神價值可說?!?/br> 這下算是捅了馬蜂窩了,無數人納悶,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就無精神價值了,那么你個大明白怎么不談談西方一口一個“上帝保佑”算不算精神價值? 消息傳到阿三那里,作為網上罵戰的祖宗級人物,那邊更是將胡適噴出了一個新高度,甚至噴的心臟病復發,送去醫院急救。 最終,一世英名盡毀的胡適死在了一片滾滾罵聲中。 李源看了報紙后,也只是一笑而過。 不評判。 三月,丞相在粵州做了題為《論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報告指出“12年來,我國大多數知識分子已有了根本的轉變和極大的進步”,重新肯定了我國絕大多數知識分子是屬于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恢復了1956年知識分子問題會議對知識分子的正確估計,并強調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要發揮科學和科學家的作用。報告還指出,破除迷信不是破除科學,而是同尊重科學相結合。 無數知識分子當真是淚流滿面,狂喜雀躍! 這一刻,幾乎所有人對國家的未來都充滿了希望。 因為對知識的尊重,對科學的尊重,就意味著一個民族強悍的生命力! 建國前一年中研所評選出的八十一位學部院士,只有九位去了南邊,十一位去了美國,其余六十一位都留在了大陸。 原本,只要給這六十一人足夠的空間和條件,中國的科學事業,就一定會有長足的發展! 可惜,一言難盡吶。 隨著事情進展,不少人被抓起來抄家判刑,這一刻,婁振濤才算終于清醒了過來。 對重新出山的熱情,仿佛一夜之間被西伯利亞寒流凍成了冰渣。 有志之士們,多暗自一聲嘆息。 秋風秋雨愁煞人…… 嘖! 李源就在他平凡普通但相對廣大人民群眾而言,又十分悠閑的日子里,看這世間紛紛擾擾,潮起潮落,一九六二年,結束了…… …… 一九六三,是個平年。 這一年好像沒什么特別的事發生……當然,也不是什么都沒發生。 盛海完成了世界第一例斷肢再植術,以及老美有個叫馬丁路德金的家伙發表了《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 還有,這一年中國宣告石油基本完成了自給自足。 李源的兩個侄子李城、李域,去了大慶,侄女李梅則和哥哥李坤一起去了東北發電廠。 對了,也是這一年,上面批準了《關于停演“鬼戲”的請示報告》。 報告提出全國各地,不論城鄉,一律停止演出“鬼戲”。 建國后不準成精,不準有鬼的規定,從此年起…… …… 又是一年四月初。 平京的桃花正盛…… “咕咕咕……” “咯咯咯……” 又逢禮拜天,四合院中院房頂上不知哪來的野鴿子在鳴叫,似乎也在為下面正在對弈的人鼓勁。 李源連續三盤都是以連環馬臥槽,將一大爺易中海將的死死的,看著老易那張怒氣憋于心快要爆炸的樣子,李源哈哈大笑起來。 看到小人如此得意,易中海老臉更是黑成鐵鍋,心口隱隱作痛。 可又自忖實在沒招破這連環臥槽馬,便問一旁的劉海中道:“老劉,我今兒精神不大好,要不你來?” 劉海中拿捏了稍許,搖頭道:“昨晚有些鬧肚子,算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