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紅年代的悠閑生活 第197節
這年月的東北農村,對這些癡信不已。 黃大仙在這個年月里的威信,也達到了頂峰…… 李源想了想,倒沒有一味的拒絕,道:“這里是打虎莊,薩大哥以前還打過獵,不知有沒有虎骨之類的東西,可以入藥……” 薩本昌實在的多:“虎骨有,虎鞭也有,李大夫,我都給你裝上!” 看這李大夫也不算壯,估計能用得到…… 李源一時都舍不得說不要,都是好東西??! 他好好庖制一番,一根虎鞭入藥,將來十塊狗頭金都趕不上! …… 李源的名聲就這樣一點點在工人百姓間傳播開來,這使得他白天上班看病不說,到了晚上,也基本上不得閑,被馬拉爬犁接上各處跑著出診。 半個月后,李源已經能自己趕著馬拉爬犁,前往各公社、生產隊復診了。 “駕,駕駕?!?/br> 夜色漸深,趕著會戰工人醫院的一架馬拉爬犁,從林甸縣往薩爾圖區折返。 東北的冬天夜晚和關內的不一樣,只要是晴天,晚上有月亮,那夜色看起來也就比白天暗一些。 月亮好像比馬燈還明亮,月光灑在雪地上這么一襯,一切都是明晃晃的,別是一番滋味。 不過夜路走多了,總還是會遇到一些意外…… “聿聿聿!” 高頭大馬走著走著,忽然就不肯再往前走了,焦躁不安的打著響鼻。 李源就知道,前面指定有東西。 他拿起爬犁上放著一把火器,還是當初繳獲小鬼子的三八式步兵槍,如今都是民兵連在用了。 李源會使用火器,這年月別說讀書軍訓的時候要練習,因為和老毛子關系緊張,全民備戰的時候,婦女兒童都要練習開槍。 這也是工廠醫院放心他一個人邀著爬犁趕夜路的原因,有火器在,一般不會出問題。 是狼。 一雙雙綠油油的眼睛,在月色下顯得格外的明顯。 一共六只,李源是到了東北和老鄉們聊天后才知道,話本小說里常見的百余狼群都是扯犢子玩意兒。 超過十只的狼群都是極為少見的,一般都是十只以下,以四五只居多。 這次遇到六只,看來是將他當成肥羊了。 李源不驚反喜,不過他沒有開槍,將馬拉爬犁的韁繩捆在木棍上,然后將木棍深深扎進地面后,手中憑空出現了一把劍,看著幾匹似乎有些懵逼的狼獰笑道:“用八極大槍都算欺負銀,你們見了估計得跑。打穿越過來就開始練五禽戲,練了幾年,又開始練拳,之后又練劍。辛苦這么多年,連裝逼的機會都找不到,今兒遇到你們,算是遇著了!寶子們,看劍!” 見他這么亢奮,狼群都嚇了一跳。 臥槽,這人是什么情況? 打它們祖輩起,就沒見過這么莽的人。 牧民們雖然每年五月都會騎上高頭大馬,拿著馬棒和套馬桿成群結隊的找狼群打狼。 可那是大部隊行動,單個的試試看?打的還都是狼崽子。 眼前這人到底怎么回事? 狼群正不安,李源卻踩著八卦步,翻天兮驚飛鳥,滾地兮不沾塵,雪沙飛揚,手中劍一直未見,直到一擊出手。 月夜下,狼群只見一道劍光橫空出世,如閃電般落在一匹狼腰身上。 隨后就是一聲凄厲之極的慘叫聲響起。 偌大一匹狼,居然生生被斬成了兩截,上半截的狼躺在雪窩里慘嚎著,下半截兩只后腿還在亂蹬…… 其他幾匹狼看到都快嚇瘋了,這玩意兒到底是嘛呀? 一時間頭也不回的四散逃走,李源追之不及。 李源自己也嚇了一跳,他知道自己氣力大,但沒想到用劍能造成這樣的戰果。 他拿的是劍,不是斧頭,也不是砍刀啊。 走到已經沒多少力氣掙扎哀嚎的狼跟前,李源用腳踹了下腦袋,算是給了個痛快。 狼皮毀了,只能把狼牙給撬下來。 倒也不用收拾其他,過不了多久,其他狼會回來吃了這匹狼的尸體的。 裝逼沒盡興,收起從王世襄那里淘來的寶劍,李源解開馬韁,邀著爬犁回去了。 不過很快又高興起來,這樣的經歷,估計這輩子也就這一回了…… …… “去哈市?” 轉眼又是一個禮拜,李源剛從外面出診回來,忙了一天飯都沒功夫吃,就被肖照成找到,通知他一起去哈市,給一個病人會診。 大慶到哈市坐火車也要三四個小時,一來一回一天時間就沒了。 稍微一耽擱,幾天回不來都正常。 眼下油田上因為水土不服倒下的人成片成片,李源名聲打開后,找他看病的人一波接一波。 藿香正氣散配不出來,但他還能用針灸來拔寒祛濕,調理腸胃,雖然慢些,可效果不錯。 病人得愈了,他覺得自己的針灸水平又一次快速提高。 兩年多沒好好針灸了,退步談不上,沉淀后還是有一定的提高,但提高的有限。 而現在大量的接診,讓他迎來了久違的快速進步,也讓李源覺得這次出差不虛此行。 看來手藝活,終究還是靠實踐才能提高。 只是沒想到,還是有計劃之外的事出現,打亂了他每天的日程安排。 李源婉拒道:“肖干事,我就不去了。這邊排隊等著看病的工人我就算不吃不喝一個月都治不完,還有一些鄉親們也來看,我這實在走不開。再說了,我就一年輕小大夫,會診都是專家會診,在軋鋼廠醫院我都排不上號,更別說和那些專家們一起出診了,讓人笑話?!?/br> 這是同來的一些名醫們的原話…… 肖照成笑著安撫道:“李大夫,在哪都有論資排輩的現象,都有說人是非長短的人。別說您了,王進喜王主任都有人說是非,可王主任從來都不理會。聽蝲蝲蛄叫喚,還不種莊稼了?您的水平如何,群眾們最有發言權。不就是他們沒看好的病,下了無法救治的病人讓你給救回來,結果得罪人了嗎?這也叫錯?李大夫,真不是我為難你,是哈市那邊點了你的名……” 李源奇道:“哈市那邊怎么會知道我?” 肖照成道:“高衛紅你肯定還記得吧?她說你很有水平?!?/br> 李源無語道:“人家就說了一句話,我就得幾百公里往返跑一趟?在火車上我已經給高衛紅解釋清楚了,我確實水平不夠。肖干事,您見諒?!?/br> 肖照成棘手道:“我見諒什么啊……”可見李源態度堅定,他道:“那萬一人家非要找你看呢?李大夫,病人身份可是不簡單……” 自然不簡單,大慶會戰是能影響國運的大事,敢插手到這里面來,抽調重要的醫療力量,簡單的人能辦得到么? 李源呵呵道:“我想不會,人家什么樣的大夫找不到?當然,如果真得非找我看不可,那就到大慶來嘛,我可以破例給她加個號,晚上幫她看。至于身份不簡單,肖干事,我們是工人和農民當家做主的國家,什么樣的身份比光榮的工人階級更不簡單?” 看著肖照成敗退的身影,李源心里哂然。 他一不求升官,二不求發財,組織關系還在四九城,怕個蛋! 況且,不管這個火紅的年代有多少問題,但有一點是無法反駁的。 從古至今,縱觀五千年歷史,大概也只有當下,他才能把這句話說的如此有底氣。 可惜了…… …… 第163章 好人,應該有好報! “王主任,您這個胃病,我現在給您開了方子,吳茱萸湯,喝了能緩解,但根治不了?!?/br> “因為您這飲食忒不規律,又常在冰天雪地里對付著吃涼的,為了抗寒還大口吃辣椒……” “您這樣反反復復的搞,是要出大問題的?!?/br> 會戰指揮部醫院內,李源給王進喜診脈后勸說道。 元時空,這位拖著病體用自己當攪拌機攪拌水泥的鐵人,就因為胃癌,只活了四十多歲就早早去世了。 但李源也知道,他的勸說是無力的。 對于一個一心奉獻的石油人來說,“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號絕對不只是口號。 相比于前世的某些人將口號當成他們自己都不信的空話屁話,當下的人,當成信仰并用生命去實踐。 哪怕李源告訴他,十來年后,他會被惡疾帶走生命,估計王進喜也會哈哈一笑,說再奉獻十年就夠本了。 李源想幫助這樣的人,卻也有些無從下手。 王進喜忙起來連飯都忘記吃,更何況是藥? 見他無可奈何的關心模樣,王進喜布滿皺紋黝黑的臉上露出笑意來,道:“小李大夫,我聽人說你清高的很,不愿給干部看病,只給工人、農民看病。你咋來給我看病了?不拿我當干部?” 李源聞言驚訝道:“這是誰造我的謠???干部也是人民群眾的一份子,我本身就是干部身份啊?!?/br> 王進喜哈哈笑道:“那你咋不去哈市會診呢?” 李源道:“這事兒都傳到王主任您這里了?呵呵,看來罵我沽名釣譽的人不少啊。我當時沒別的想法,排隊等著看病的工人兄弟們那么多,實在走不開。再說了,那么多名醫過去就行了,我一個小大夫,去了也是白去?!?/br> 王進喜粗糙的大手拍了拍李源的肩膀,道:“你做的很對!大慶會戰意義重大,怎么重視都不為過,這是我去京城見到老人家的時候,他親口說的!所以從今往后,誰也不能再調動大慶會戰指揮部的人去干別的事?!?/br> 旁邊一位干事道:“小李大夫,這一次王主任破例沒有追究私自調醫療專家組去哈市的事,你知道為什么嗎?” 李源搖頭,道:“不知道?!?/br> 干事笑道:“是為了保護你?!?/br> 王進喜擺手道:“也不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同志,我特意了解了下,對面的確有個得了重病的丫頭子。不過也是亂彈琴,在四九城看病不好好在那養病,跑幾千里回哈市,半路上又犯病了,這不是瞎折騰么?” 李源心中大為感動,能為麾下人想到這一點,絕對算得上厚道人了。 年輕干事嘻嘻笑道:“王主任,您還說人家呢,那姑娘得的也是胃病,您也是胃病,您讓人家休息,您自己卻不休息?!?/br> “去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