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案齊眉,終是意難平(快穿) 第109節
書迷正在閱讀:滿級女配,在線改命[八零]、重塑千禧年代、九零村花美又白,便宜村里的小糙漢、萬人嫌神探憑億近人、驚!內卷小師妹是毛絨控、當明星從跑龍套開始、穿書后,我被反派太子攻略了、如何在柯南世界成為海王nph、廢婿崛起
但是家人對他的重要性高于一切。 彭城王獲罪,其親信黨羽自然也逃不過被清算。 消息傳出,遠在郢州的侯異當即舉兵反叛。 當然,他打出的旗號是“清君側”。朝中有jian邪小人,蠱惑陛下手足相殘,他雖遠在郢州,卻不忍見此慘狀,故而起兵諫言。 旗號當然是冠冕堂皇的,但是反叛卻是事實。不管是為了平叛,還是為了報私仇,顧易都沒道理推脫。 當年五月。 顧易領命出征平亂。 …… 郢州連戰連捷,陳帝的心情卻談不上好。 其一當然是前段時日太子巫蠱之事后續影響。 多年毫無保留的疼寵偏愛,讓陳帝在出事后的第一時間選擇“保太子”。但是當這件事情真的過去,太子真的被保下,他又覺得心底膈應。 像是一根刺扎在rou里,碰到就疼一下。 是以太子沒因為巫蠱之事怎么樣,反倒是在那之后,接連因為一些小事被陳帝訓斥責罵,再無昔日儲君的威風。 家事煩心,國事也沒能讓人多松快。 郢州的戰報被呈過來,陳帝卻連看一眼的意思都沒有,只說了一句“放那罷”,就讓人擺在了案上。他自己則是站在一個展開的畫軸旁,一副專心致志鑒賞畫作的模樣。 通傳的內侍不想自己居然趕得這么不巧。 大捷之喜是能討得賞錢的,但擾了陛下看畫的興致卻是大罪。 他心有不甘,但衡量過后也只能自認倒霉。遵著皇命把戰報放在案上,這才輕手輕腳地退出去。 馮力德看得在心底直搖頭。 這大捷啊,在陳帝這邊還真不一定是“喜”。 也虧得這次通傳的人是個謹慎又安靜性子,要真是咋咋呼呼說“勝了”,怕是這會兒早被陳帝找由頭拖出去了。 殿內安靜了好一會兒,許久,陳帝才慢悠悠地開口,“可是又勝了?” 馮力德當即頭皮一緊,但皇帝的問題不能不答。 他只能硬著頭皮接話,“自是勝了!陛下圣德庇佑,四海多年宴平,郢州荒僻之地,不通國之教化,才會起兵反叛,一群烏合之眾,至多不過是盜匪山賊之流,陛下發兵去討,哪里有不勝的道理?” 總歸都是皇帝的功勞,跟領兵的將軍沒什么關系。 陳帝眉頭展了展,輕笑了聲,“就你會說話?!?/br> 馮力德這口氣剛剛半松,又聽陳帝接著,“你說這次顧易平叛回來,該怎么封賞呢?” 馮力德剛呼出的半口氣一下子滯住了。 他定了定神,一邊緩緩地把那半口氣吐出來,一邊放輕了聲音:“朝中之事,奴一個閹人哪里敢妄言呢?” 陳帝目光淡淡地瞥過來,“哦?朕瞧著你平日里對政事頗有見地啊?!?/br> 馮力德只覺得腦子里嗡了一下,但是嘴巴卻飛快接上,“奴哪有什么見地?不過是平日在陛下身邊呆得久了,撿點陛下牙慧。這點陛下不要的殘炙,放在外面也是金科玉律了?!?/br> 馮力德心跳得極快,但面上的神情卻是極盡諂媚,讓自己顯得像個沒腦子只會吹捧君上的小人。 彭城王被問罪,朝中無制衡顧易之人,陳帝需要一把新的刀。血緣紐帶的胞弟沒了,依附皇權的宦官就成了下一個選擇。 馮力德當然想要好處又想攬權——他一個沒根沒后的閹人,人生在世不就是這點追求么——但是這也有“能攬”和“不能攬”的。以如今顧易在朝中的地位,碰上去、刀得先折了。 陳帝有無數的刀可以換,可他的小命就一條??! 氣氛微微凝了下去…… 最后,是外面通傳聲打破凍住的寂靜:珍淑儀求見。 珍淑儀正是這段時日盛寵在身新歡,就連前段時間人人自危的太子巫蠱之禍都沒影響這位的連連加封,短短數月的時間,已經從一介宮人到位居九嬪,更被皇帝親賜封號“珍”,得帝王歡心可見一斑。 珍淑儀受寵是宮里人有目共睹,如今一來求見,外面的人當然忙不迭地通報。 陳帝倒是不介意讓宮妃來正殿來一段紅袖添香,興致來了直接寵幸都是有的。但是他今日顯然沒這心情,隨便找了個理由讓人回絕了。 不說外面的人是何種心思,這珍淑儀疑似失寵的跡象卻讓馮力德卻心中大呼“不好”。 偏偏這時,陳帝正正讓開了位置,讓馮力德看見了那幅畫。是命宮廷畫師畫的珍淑儀,但是陳帝顯然說了別的要求,畫出來的并不太像,反倒像是另一個人。 上首幽幽一道聲音:“這畫終究還是缺幾分神韻,你覺得呢?” 馮力德心底一緊,終究還是一點點躬下了身,“是?!?/br> 不想當刀子,那就得有別的用處。 彭城王在金陵經營多年,侯異作為其鎮守在外的心腹和后手,能夠勾連京中之人不足為奇。他暗中遣人潛入顧府,欲擄掠前線主將的妻兒以作要挾。 ——聽起來非常合情合理,讓人挑不出錯來。 但這“擄掠”之事在顧府其實沒激起太大的波瀾。 顧易對家里一向上心,就算領兵在外,也在府里留下了足夠的人手。府上家丁護衛日夜巡邏,那賊人連內院還沒進就被發現了。護衛們還以為是普通的小毛賊,都沒有為此驚擾到主家睡覺,早上宵禁一開就扭送了官衙,對著上司也只普普通通的上報了一句,沒覺得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可是半天沒過,侯異派人“陰入顧府、欲謀不軌”的事已經傳得滿城風雨。 盧皎月竟是從外面知道的,她還沒在府里把這事問清楚呢,宮內就傳來問候。 而與“問候”同時來的,是詔令她和兒子入宮的皇命。 昨夜值守的護衛還在解釋當時的情況,盧皎月已經擺擺手讓他不必說了。 是賊還是別的什么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份入宮詔令。 帶兵在外將領的家眷,永遠是個高危職業。遇到一個猜疑成性的君主,那就更是如此了。 宮中。 陳帝掀了眼皮瞥了馮力德一眼,“這就是你的主意?” 把人帶到宮中又怎么樣?將士在外作戰,他難不成還真能臨幸主將之妻? 宮里的消息是難往外傳,但又不是一點都泄露不出去。他要是真這么干了,以后還有人替他征戰嗎? 馮力德賠笑:“陛下息怒,這盧氏一向體弱,此次遇襲又受了驚。陛下仁厚,這次接人入宮,也不單單是為了護人免遭賊手,更是方便太醫診治?!?/br> 治著治著就“治死”了,這事在宮里太常見了。 見陳帝眼神微動,馮力德又接著:“顧將軍從金陵之后,已經為夫人請過幾次太醫了,脈案還在太醫署備著呢?!?/br> 這位是真的體弱,京中知道的人不在少數,真的因為受驚病逝也合情合理。到時候隨便找具尸首充數,等顧將軍回京、難不成還能開棺驗尸不成? 馮力德覷著陳帝面有動容,又趁熱打鐵道:“陛下不是上次還說如何賞賜嗎?顧將軍新喪夫人,正是需要個可心人安慰的時候,陛下不管賜下美人還是許配公主,都是極好的。正是一舉多得的道理?!?/br> 陳帝摸著手上的扳指,狀似沉吟。 許久,面色終于緩和下來,帶著點嘉賞的笑意,對一邊的人說了句,“善?!?/br> 馮力德忙堆出笑臉躬下身。 第98章 結發37 宮里的這份旨意寫得很“家?!? 先是溫情問候府中的主人有沒有被賊人驚到,又說了對賊人的嚴懲處置,再憂心忡忡地表示了如今戰事正酣、金陵城內也不安全, 顧易征戰在外、府中防衛空虛, 未免相似的事再發生,府上的人最好搬到宮里。 比起冷冰冰的旨意, 更像一封家常的問候信。 但里面的內容再怎么溫情脈脈,盧皎月也沒打算這么聽命入宮。 彭城王一倒, 顧易在朝中無人壓制,以陳帝那個猜疑成性的性格,能容得下他才怪。偏偏這會兒郢州叛亂,顧易帶兵平叛,眼見著又要立功。陳帝在這個時候讓顧易的家眷入宮, 還是想這種冠冕堂皇的借口, 明顯是來者不善。 去是不可能就這么去的, 盧皎月婉言謝絕了宮中的好意,但送走了宣旨的宮人后,神色卻沒松下。陳帝真的想要顧易的家眷入宮, 不會因為一次回絕就罷休的。 盧皎月正想著怎么把這事敷衍過去,卻聽一旁的朱興賢道:“還請夫人收拾好東西, 帶上著小郎君, 隨屬下離開?!?/br> 盧皎月聞言一愣。 朱興賢也意識到這話有點突然,連忙解釋:“回夫人,這是將軍的吩咐。若是陛下命人入宮,便由我等護送夫人和小郎君入軍中?!?/br> 盧皎月怔住。 顧易知道這么做意味著什么嗎? 抗旨, 抗的還是這種旨意。若說陳帝詔人入宮還可以說是一個試探性的行為,顧易這做法相當于直接撕破了臉皮, 平亂未定,他自己就成了“亂子”了。 見盧皎月沒有動的意思,朱興賢不由急聲,“夫人,這事耽誤不得,咱們先走!有什么話、屬下路上再跟您解釋?!?/br> 盧皎月被這聲音提醒得回神。 她轉念間想明白了情況,口中果斷道:“你帶青奴走,我留下?!?/br> 朱興賢一愣,下意識想要反駁。 看一個“不”字剛剛出口,抬頭對上一雙鎮定又冷靜的眼睛。 他不禁想起來,這位并非什么都不懂的閨閣女子,她看得比他還要明白。 看得這般清楚明白,卻仍舊要留下…… 朱興賢咬了咬牙,“屬下知道夫人不愿意讓將軍身陷不義,但是您的安穩要緊。將軍也是這么吩咐的?!?/br> 盧皎月搖頭,“我知道。但是事情還不到這種地步,我要是這個時候走了,知改才是沒有退路了?!?/br> 朱興賢:“但夫人留下,萬一有什么……” 那留下的人就不是‘沒有退路’,而是‘沒有生路’。 他這么說著,語氣已經漸漸急躁起來,但上首的人依舊平靜又鎮定。 對視間,那平靜神態好像一瓢涼水兜頭澆了下來,把那些焦躁的情緒都給澆滅了個干凈,朱興賢結結實實打了個激靈,回神只覺得喉腔酸澀,剩下的話沒法再說下去了。 這些話并不必他跟對方解釋,夫人心下清楚。 他不由低道:“……夫人?!?/br> 語氣帶著些懇求的阻止勸慰。 盧皎月被對面那仿佛“下一秒就要壯烈”的眼神看得毛毛的。 實際上,情況還遠沒有惡劣到那個地步。陳帝是個很愛面子的皇帝。他忌憚又猜疑,卻還想要維持住寬宏大度的明君表象,不會先撕破臉做出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