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66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所以他從一開始就明白,“趙安之”這個名字是假的。 “趙安之......” 聽到這三個字,楊佳妮不由得怔了怔,旋即眼簾低垂,目光銳利,聲音凝重,“此人長什么模樣?詳細說來?!?/br> 雷闖不知道趙寧與陳安之的關系,不理解楊佳妮為何聽到這個名字,就陡然變得極為鄭重其事,好似沙場對壘的兩軍已經開始決戰。 但他能意識到問題可能很是嚴重,連忙如實描述。 雷闖還未說完,楊佳妮已然消失在原地。 她只留下了一句話:“你們的行動完了?!?/br> ...... “是生是死,自己選一個吧?!?/br> 這話霸道歸霸道,但如果是平日里別人說出來的,落在常懷遠耳中就只會讓他在大感受辱之余暴跳如雷。 但眼下他不敢。 身為一方諸侯,早在乾符末年就因為軍功出任武寧節度使的存在,常懷遠當然知道、認識昔日威震四方的大齊戰神。 在看清屋頂飛檐上來人的面容后,他的第一個感受便是驚懼。 這天下名義上仍是大晉的天下,雖說魏氏、楊氏相繼自立為王,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可那畢竟是王國,不是皇朝帝國。 就連魏崇山與楊延廣,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這個時候擅自稱帝。 他常懷遠不過是一鎮節度使,莫說比不了魏崇山、楊延廣,連張京都遠遠不如,哪有膽子在堂堂大晉太子面前硬氣? 更何況,對方還是王極境后期的絕頂高手。 “卑......卑職常懷遠,參見太子殿下!” 常懷遠的第一個反應,是近乎本能地俯身見禮。 趙寧負手遠眺城南方向,沒有去說那句“免禮”,淡淡地道: “身為大晉臣子,不遵皇命擁兵自重,對朝廷詔令陰奉陽違;作為一地軍政主官,不能履行保境安民之職,致使無數徐州百姓流離失所。 “常懷遠,你還不知罪?” 趙寧這番話雖然說得平靜,常懷遠卻領略到了其中的冰冷殺氣,生死一線之間,他心頭一顫,差些當場腿軟地趴下去, 好歹守住心神,常懷遠低著頭道:“卑職知罪?!?/br> “既然知罪,可愿痛改前非?”趙寧依然看著城南方向,沒去瞧常懷遠一眼,態度淡漠,好似并不在乎對方怎么想怎么做。 常懷遠雖然恐懼深重,但心思卻不禁活泛起來。 徐州對中原之爭十分重要,而他是武寧節度使,只要手里還握著藩鎮軍握著武寧數州大權,便有左右逢源觀時待變的本錢,最不濟也可待價而沽。 趙寧要是簡簡單單把他殺了,只會讓群龍無首的徐州陷入混亂。而如果趙寧不會輕易殺他,那么他就有了坐上談判桌的資格。 常懷遠心念百轉思緒萬千,正在抓緊權衡利弊,就聽見趙寧漠然的聲音再度響起: “孤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以為自己手握武寧的軍政大權,就能在亂局中謀取更多自身利益? “你錯了。 “常懷遠,武寧已經不在你的掌控中,城中地方大族也好,你的嫡系官員也罷,乃至軍中將領,過了今夜都將不再跟你是一條心,也不會再聽你號令受你制約。 “眾人各奔前程,你這個節度使不過就是個空架子而已。 “死到臨頭,猶不自知,那才是真的愚蠢。 “常懷遠,你可別告訴孤,你對城中各方勢力一點監控力度都沒有,對徐州正在發生的大事毫無知覺。 “如果真是那樣,今夜你必死無疑,孤都懶得給你一條生路?!?/br> 聽罷趙寧的話,常懷遠心里不由得七上八下。 趙寧話音方落,常懷遠的左膀右臂,節度使府的掌書記倉惶奔來,看到常懷遠便噗通一聲跪下。 ——趙寧并未威壓整個府邸,用氣機封鎖各處。 “廉使,大事不好!卑職剛剛得到消息,唐玨、張名振他們......” 掌書記說到這里,才發現屋宇飛檐上站著一個陌生人,頓時滿頭霧水,下意識閉上了嘴巴,只睜大雙眼看著常懷遠。 常懷遠雖然還沒聽到具體消息,但僅僅“大事不好”四個字,已是讓他禁不住手腳發寒。 第七四零章 深夜造訪(6) 一條客船在鄆州城外燈火依稀的碼頭靠岸,早早在碼頭等候的幾個人連忙迎了上去。 船剛剛停穩,艙房里便有人走了出來,借著氣死風燈的光亮,迎候的人連忙見禮:“黃先生,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br> 黃遠岱張開缺了兩顆門牙的嘴,露出帶著幾分復雜之色的笑容: “鄆州本是我的故鄉,如今回到這里,竟然還要被陳統領當作客人來迎,真是讓人心生感慨?!?/br> 長河船行大當家陳奕笑著道: “大軍未到而先生先到,怎么都當得起辛苦二字,陳某可沒有別的意思。先生如今是榮歸故里,在鄆州依然是主家,我們都得聽從先生的吩咐行事?!?/br> 黃遠岱下了船,站在碼頭上看著鄆州巍峨雄闊的城墻影子,不甚感慨: “昔年跟隨太子離開鄆州游歷天下,沒曾想世事浮沉多有艱難,轉眼便是十多年過去,而今能活著回來已是大幸,是不是榮歸故里并不重要?!?/br> 說到這,他頓了頓,“我還算好,周鞅那廝被困在中樞,日日事務繁忙,想要回到鄆州來,恐怕真得等到告老還鄉的年紀。 “也不知到了那時候,他在鄆州城里的老相識,還能有幾個喘氣的?!?/br> 這番話讓陳奕頗為動容,嗓音不自覺厚重了幾分: “兩位先生先是為了國戰夙興夜寐,而后又為天下蒼生嘔心瀝血,之前十幾年之后十幾年,半生心血都奉獻給了國家,給了無數素不相識的百姓,這份功勞應該流芳百世!” 黃遠岱擺擺手:“我死之后,世間之事與我還有何干系?流芳百世并不能讓我得到什么,我也不在乎。 “這一生能有機會盡情施展抱負,與太子并肩奮戰,大丈夫意氣已至巔峰,不枉來世間走一遭,心中再無遺憾,此番縱死不悔?!?/br> 說到這,他看著鄆州城的目光陡然變得銳利,“最近一次接觸耿安國,對方是什么態度?” 陳奕慚愧道:“模棱兩可?!?/br> 雷闖想讓耿安國對抗大晉,陳奕想讓耿安國效忠大晉,兩人多番努力至今都沒能達成目的,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失利。 “中原風起云涌,三軍蓄勢以待,大戰一觸即發,越是這種時候,身在局中的人越是容易急切慌亂,他耿安國倒是沉得住氣?!?/br> 黃遠岱輕哂一聲,“這大概是想待價而沽,把鄆州賣個好價錢?” 區區鄆州,雖然位置重要,但自身實力尋常,跟徐州相差不大,在中原這場紛爭亂局中,他們想要趁機做大逐鹿天下,無異于癡人說夢,若是到了現在還連這一點都看不透,只會死無葬身之地。 他們能夠想一想的,是借此時機抬高自己的身價,讓自己擁有更好的前程,更多榮華富貴。 陳奕回答道:“大抵如此。不知太子有何吩咐?” 趙寧既然到了中原,自然就是大晉朝廷主持中原大局的人,他們往后的行動如何展開,得看趙寧怎樣安排。 黃遠岱邁開腳步,讓陳奕帶他去落腳點,路上邊走邊道: “太子當然不會讓我們殺了耿安國,義成軍若能成為大晉之兵,當然比成為楊氏、魏氏之兵要好得多。 “想要耿安國乖乖臣服朝廷,首先得讓他沒有選擇,但凡楊氏的人到了鄆州,事情就會起很多變化。 “太子與楊佳妮同為王極境后期,屆時若在鄆州相持不下,主動權就完全落在了耿安國手里,他想怎么選就能怎么選。 “那樣一來,我們——主要是我,就幾乎沒了用武之地?!?/br> 聽到這里,陳奕恍然大悟:“原來太子殿下去徐州,就是要把楊氏的人擋在徐州,使鄆州沒有楊氏高手,叫耿安國無法投靠楊佳妮?” “那是自然?!秉S遠岱步履不停。 趙寧在中原的一切作為,都是事先跟包括黃遠岱在內的有才之士謀劃的結果,看似隨性而為,實則形散神不散。 不等陳奕說出佩服之言,黃遠岱繼續道: “徐州是楊氏渡過淮河北上的第一站,若是楊氏的高手被太子拖在彼處,連來鄆州都做不到,大晉跟楊氏到底誰更強一些已是不言而喻。 “他耿安國還能棄強投弱不成? “退一步說,就算他想,得不到楊氏高手的實際支持,也根本無法辦到。如此一來,我們就想要拿捏耿安國,就要簡單太多?!?/br> 陳奕聽得心服口服:“太子與先生都是世所罕見的大才,論智謀布局,我等就算是打破腦袋也難以望其項背! “鄆州是我大晉王師進入中原的第一個關鍵,而徐州是楊氏大軍北上的第一站,家門口的這兩個地方,大家必然要全力爭奪,不能容忍門檻前就是絆腳石。 “如今楊佳妮沒到鄆州,而太子已在徐州多時,楊氏在鄆州毫無建樹,但太子已在徐州多有基礎。 “就目前而言,我們已是贏了楊氏不少!” 黃遠岱再度露出笑容,“這你就得感謝太子了。 “論多謀善斷料敵于先,沖鋒陷陣在對手手里搶占戰機,魏無羨、楊佳妮哪里是太子的敵手?” 陳奕由衷道:“大晉真是多虧有太子殿下!” ...... 徐州。 唐玨不是太能理解那番話,不懂什么叫“你們其實已經投靠了我們”,但他能夠看出來,這伙新出現的高手強者,跟左車兒不是一路。 這讓他充滿喜悅。 在此之前,他們已然陷入絕境,就要任人宰割,而今有人點破左車兒等人的身份,還表露出跟他們同路的意思,足以讓他走出絕境。 說話的那個人實力很強,放出的修為氣機讓唐玨一下子就確認,對方有著王極境的修為境界! 只要對方想,那就能成為他們的救星。 事實證明唐玨所料不差,隨著那人出聲,在已經現身的大晉修行者身后,更多修行者飛身而至,將左車兒的人隱隱包圍。 唐玨瞪大了眼睛。 這里面竟然還有一個王極境! 他有些不能置信。他唐玨雖然是徐州長史,手里握著不少權力,但何時有過讓兩名王極境出面的待遇? 兩名王極境,對上城中的徐州本地大族——所謂的小世家們,如果不考慮血腥屠殺會引起的地方動蕩,那完全可以是碾壓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