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62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那趙寧為何要幫助長興商號? 薛長興若有所思。 孫小芳掩嘴笑道:“趙大俠乃俠義之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豈不是很正常的事?” 趙寧不置可否。 方小翠拍了下手舉起來:“我知道!這是因為風云幫仗勢欺人,作惡多端,人人得而誅之!” 趙寧微微一笑,“那我打退唐風即可,為何要在事后宣稱會從此庇護長興商號,甚至不惜跟一州長史為敵?跟官府的人為敵,總是會有很多麻煩?!?/br> 孫小芳這次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不錯,趙寧確實做得太好了,好得有些超出限度,俠義之士又不是別人的父母,哪有為了別人的生存,把自己長時間禁錮在一城一地的道理? 伙計們都陷入沉思。 方小翠卻覺得這個問題毫無難度:“幫人幫到底,趙大哥是天下難得的大好人,當然不忍看到芳姐、薛伯在自己走后,陷入麻煩中不能自拔! “趙大哥陪我們來徐州城,不也是不想方家村在殺了張麻子之后,被對方報復嗎?” 經過這幾日的事,趙寧在她心目中已經是高尚的代名詞,如同天上下凡專門救苦救難的神仙,對方無論做出什么助人為樂的事,在她看來都是正常的。 趙寧笑笑不說話。 薛長興與孫小芳相視一眼,眾伙計面面相覷,臉上的思慮疑問之色并未消失,顯然方小翠的話在她自己看來道理十足,但并不能完全說服他們。 天下哪有專門利人,而不考慮自己的圣人? 難不成,趙寧是以“積德行善”為旗幟的金光教教眾? 薛長興拱手道:“趙大俠雖然年輕,但修為高絕俠義心腸,實在是世所罕見,長興商號雖然小,但薛某也愿以大客卿待之,商號一成盈利還望趙大俠不要推辭。 “否則,薛某與伙計們都會心中不安?!?/br> 人生在世,為了生存需要糧食,為了生活需要錢財,為了生活得更好需要大量錢財,所以大家都得追逐名利。 薛長興覺得,趙寧眼下這些話,是為了讓他給對方的襄助開出價碼,給予對方應有的報酬。 薛長興沒有覺得這不對,相反,他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若是趙寧不提待遇,那他才真會心中不安,因為那往往意味著對方另有所圖。 伙計們聽到薛長興的話,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支持。 以趙寧的修為,平日里肯定不用干活,大家都會把他供起來好吃好喝,只有在商號遇到強大修行者的時候,才需要對方出面,拿一成盈利可謂很高了。 孫小芳期待地看著趙寧,很希望對方能接受這個條件,這樣雙方從現在開始就是一條船上的人了。 ——之前趙寧雖然當眾允諾庇護長興商號,但一直沒有接受客卿的身份。 方小翠皺了皺眉,覺得薛長興不應該拿錢財來說事,在她心目中,趙寧完全不是看重錢財的人,薛長興的行為有侮辱趙寧的俠義之嫌。 果然,方小翠看到趙寧搖頭了。 他看著薛長興等人認真道:“如果是為求財,我何必要跟已經衰落的長興商號聯手,直接去找如日中天的風云商號不好?” 薛長興迷糊了:“這……” 趙寧嘆了口氣:“薛老板應該能想到原因的,畢竟我之前跟你提過?!?/br> 薛長興怔了怔:“難道真的……完全是因為正義?” 他不是沒想到這一點,他也相信趙寧的義氣,但這跟錢財并不沖突,哪有人只在乎正義完全不計較自身的名利得失的? 趙寧微微頷首:“不錯。若不是我在跟市場的那位故交的言談中,知道了風云榜的惡,與長興商號的中規中矩,我必然不會幫著你們對付風云幫。 “所以我不需要薛老板的一成盈利,也不需要其它錢財,我只希望長興商號的伙計們從今往后,能夠心存正義,力所能及的踐行正義。若得如此,我之前的幫助才算沒有白費。 “公平與正義是我的信仰,也是我的畢生追求,與之相比,余者皆不足論?!?/br> 薛長興愣住了,孫小芳睜大了眼,眾伙計無不是一副不可思議的模樣。 如果是別人說這番話,他們要么不信,要么會認為對方是瘋子。但在萍水相逢的情況下,幫助方家村解決了張麻子的麻煩,還護送方小翠等人來徐州城的趙寧,說這番話就很有可信度。 若不是這個理由,眾人就想不明白趙寧為何要在素不相識的情況下,幫衰落的長興商號對付實力雄厚的風云幫。 “你們不用懷疑什么,趙大哥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方家村的時候,就跟我們說起過他對公平正義的追求,而且還知道天下有地方已經基本實現了公平正義!”方小翠及時幫腔,充滿自豪地說道。 作為徐州第一批被趙寧傳教布道的對象,方小翠在這個時候,發揮了一個虔誠“信徒”應有的作用。 “公平正義這么不現實……這么難能可貴的東西,竟然還真有地方已經基本實現了?方姑娘,你可不要騙我們?!币粋€商號的伙計表示懷疑。 “當然有!世上有趙大哥這樣以公平正義為信仰和追求的大俠,自然會有實現了公平正義的地方!” 方小翠的道理順理成章,“不信你們可以問趙大哥!” 很多人聽到這里都是一臉若有所思,覺得有趙寧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在面前,天下說不定還真有那種地方,遂陸續向趙寧看來。 皮球適時被方小翠交回了趙寧手里,趙寧微笑著眉宇莊嚴地道:“確實有,就是河北河東?!?/br> “河北河東?大晉朝廷直接控制的地盤?” 薛長興明顯沒想到會是這個答案,“可據徐州官府布告以及大人物們的說法,朝廷倒行逆施,是非不分賞罰顛倒,對國戰與從龍功臣大肆罷免,還為了聚斂錢財不斷屠戮地方大族,煽動宵小之輩跟士紳地主作對,這些年河北河東烽火連綿,亂成了一鍋粥,不知道多少人死于非命,儼然已成煉獄,估計不用多久,大晉就要……就要亡了……” 薛長興的話讓孫小芳等商號伙計連連點頭,顯然這也是他們的認知。 趙寧輕笑一聲:“大晉倒行逆施即將覆滅,所以天下就該群雄并起,各鎮節度使就該不尊詔令各行其是,厲兵秣馬逐鹿中原?” 這……薛長興明白了趙寧的意思,武寧節度使是讓各級官府故意抹黑朝廷,這樣他擁兵自重割據自立就無可指摘,充滿正當性了。 “但我認識的官員,地方大族的人,也都是這么說的,有的還言辭鑿鑿,說他們的親朋好友經歷過河北河東亂象,活不下去逃過了黃河……”薛長興并不是消息閉塞之輩。 趙寧不以為意:“諸位請想一想,如果世間真的充滿公平正義,沒有弱rou強食,沒有權勢壓迫,沒有財富控制,哪些人會遭受最大損失? “薛老板,長興商號獲得徐州別駕的庇護,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前一個問題需要深思,后一個問題薛長興卻不用去想:“商號近半的盈利,都得交給別駕大人……” 提及這茬,孫小芳等商號伙計無不神色黯然。商號的盈利是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是他們的血汗,上交近半給徐州別駕,跟剜他們的心有何區別? 但又有什么辦法呢? “竟然這么多?”趙寧有些詫異。 薛長興苦笑一聲:“誰叫這是亂世……” 話至此處,他陡然停住,瞪圓了雙眼看著趙寧,臉色霎時數變: “趙兄的意思是說,像別駕大人這種有錢有勢的人,會因為世間充滿公平正義而損失巨大,所以跟節度使沆瀣一氣,共同抹黑大晉朝廷?” 趙寧點了點頭,肅然道:“每個人所見所聞所生活的天地就那么大,這方天地之外的事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樣,是由掌控了信息傳播途徑與輿論的人決定的?!?/br> 薛長興、孫小芳等人面面相覷,有震動有驚恐,有憤怒有無奈,到最后遍體生寒。 “重要的是,你們是否甘愿將商號一半的盈利拱手送人,還對人家卑躬屈膝搖尾乞憐,是否甘愿被風云幫這種惡勢力欺負壓迫,被對方奪走自己的事業與生存機會,而只能無能為力忍辱偷生?!?/br> 趙寧注視著薛長興等人,“如果你們真的想要公平正義,想要一個公平正義的世道,那我就告訴你們,大晉朝廷到底是什么樣,河北河東是什么樣! “我甚至可以讓你們中的一些人,親自北上去看一看?!?/br> 從未有任何一刻,長興商號的伙計們像現在這樣,如此迫切想要握住那份遙遠的公平正義,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的真正面貌,紛紛開口: “沒誰生來是賤骨頭,我們當然不愿被壓榨被脅迫,被拿走原本屬于我們的東西!” “如果不是現實所迫,誰愿對大人物卑躬屈膝?誰想做大人物的鷹犬誰去做,反正我不想!” “對,我們希望公平,希望自己的東西不被別人剝削!” “趙大俠,你快給我們說說河北河東的事吧,我們想聽!” “對,我們相信你,不相信那吃人不吐骨頭的狗屁節度使與官府!” “趙大俠……” 面對眾人熱切的目光,趙寧臉上浮現出由衷的笑容。 …… 接下來,之前出現在方家村的一幕,重復出現在了長興商號。 第六九八章 真面目(1) 從徐州蕭縣到宋州碭山縣,方圓百十里的范圍內,擺了二三十萬大軍。 對張京與武寧節度使而言,這是忠武軍與武寧軍的大會戰,千軍萬馬縱橫馳騁之下,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但對蕭縣、碭山縣及其周邊的百姓而言,這就是以排山倒海之勢席卷而來的兵禍,無數平民百姓為保身家性命,或主動或被迫背井離鄉。 為免跟武寧大軍有過多接觸,金光教徐州分壇派往總壇的信使,選擇沿汴河往西北而行。方墨淵緊隨其后跟著。 元神境初期修行者的趕路速度,對趙寧來說太慢了些,溯流而上的他幾乎是在閑庭漫步。只不過沿途所見的景象,讓他的心情并不那么閑適。 難民太多了些。 這些蕭縣的百姓在逃難的時候,沒有選擇近在咫尺的徐州方向,而是拖家帶口往宋州境內趕路。 很顯然,在他們看來,金光教的地盤對他們而言更加友好。去了金光教的地頭,他們能得到救濟、活下來的可能性更高。 這不是趙寧在胡亂猜測百姓的心思,而是發現了混在難民群中,幫助難民趕路給難民們指引方向,并不斷給他們打氣的金光教信徒。 自家百姓往對手地盤上逃,武寧節度使當然不樂意,他不僅派出了一些部曲沿途設卡,把讓騎兵把蕭縣百姓往回驅趕。 每當看到武寧軍將士出沒,蕭縣百姓便好似見到豺狼虎豹,驚慌無度的四下逃串,等到武寧將士從面前沖過,他們又會從各處冒出來,繼續向西北而行。 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人被武寧將士打殺,一些人被武寧將士趕了回去。 約莫是戰事緊張,武寧節度使應付得并不輕松的緣故,他派出的部曲并不多,又因為地域又相對廣闊,所以效果總是有限,大量百姓還是不斷往宋州方向聚集。 在一個規模不大的村子前,趙寧停下了腳步,皺眉向村子里望去。 一隊武寧軍精騎前不久沖入了村子,血腥味讓空氣似乎變得黏稠,各種哭喊著、叫罵聲、求饒聲漸漸弱了下來,雞飛狗跳的動靜很小了。 趙寧進入村中,才發現到處都是百姓尸體,男女老少皆有,死狀無不凄慘,很多人臉上都殘留著濃烈的驚恐,無聲訴說著死前一刻的極端情緒。 各種聲音入耳: “一群不知道好歹,不忠不義的東西,大爺為了保衛武寧在前線血戰,手足兄弟死了近半,來你們這找些rou吃,你們竟敢不立馬主動獻出來,還握著鋤頭菜刀跟我咋呼,真是該死!” “大爺跟忠武軍激戰多日,手指都被斬斷兩根也不曾退縮,性命隨時可能不保也沒當逃兵,現在不過是找你媳婦松快松快,你還敢阻攔?” “一群沒心沒肺的混賬,半點兒也不尊重我們,大軍在前方血戰,你們不拿著好酒好rou去犒軍也就算了,還想偷偷跑到宋州去資敵,大爺今日不殺了你們,就對不起在前方戰死的兄弟們!” “他娘的,在前方被忠武軍壓著打,早就窩了一肚子火,今日總算能出出氣了,殺,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