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322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畢竟無論未來如何,世家要生存,名聲就不能壞;若是能得到很多百姓擁護,可以振臂一呼云集景從,那任何時候地位都有很大保障。 隨著問話的人聲音落下,包括陳詢等人在內,所有人都看向了趙七月。 他們眼神閃爍。 平心而論,這是個沒答案的問題。 他們沒有應對之策! 皇后能有辦法嗎? 她又能有什么辦法? 皇后會怎么回答? 能有怎樣的回答? 這個答案若是不能讓眾人滿意,守衛汴梁守衛中原乃至繼續國戰,都只是一句空談! 所有人都認為這個問題極難,難如上青天,皇后必然不好作答。 他們錯了。 錯得離譜。 趙七月沒有半點兒為難之色。 相反,她笑了一下。 笑得輕松、自信,明媚的像是春水初生、春陽初盛。 很多人都晃了眼,被觸動了心弦,情不自禁張了嘴發了愣。 他們這時候才意識到,原來皇后也是有絕美之姿的。 是天下罕見的美人! 而后,他們聽到了皇后的答案。 皇后回答道:“不瞞爾等,這時候天元可汗元木真已經去了晉陽。 “在那里,我趙氏修行者在大都督、河東節度使與趙寧的帶領下,已經做好了迎戰他的準備。今日之后,爾等就會知曉,任他元木真是天人境,此戰也敗了!” 此言一出,無異于晴天霹靂,震得所有人都失了神。 目瞪口呆、嗔目結舌這八個字,是陳詢等世家子弟,跟汴梁軍民的統一表情。 天人境的天元可汗會在晉陽戰??? 連大齊皇帝都贏了的天元可汗,會被趙氏的人戰勝? 這一刻,很多人如夢初醒。 他們記起了皇后的名字、出身。 大齊的皇后,姓趙,她出自趙氏! 她也出自趙氏! 出自那個守住了河東,讓北胡大軍連井陘關都攻不下的趙氏! 大齊的皇后娘娘,要主持汴梁戰事的皇后娘娘,跟在鄆州斬殺四萬北胡戰士的汴梁北面行營大總管趙寧將軍,是一母同胞的親姐弟! 是趙氏。 又是趙氏! 趙氏竟然這么強? 趙氏還要為大齊的江山社稷,為齊人的生死存亡,做多少事立過少功?! 無數軍民心悸難言。 看到這些人的樣子,趙七月笑得更明媚了些,她似是對這場面早有預料,淡淡道: “本宮貴為大齊皇后,難道你們覺得,本宮回汴梁來是為了送死?沒有守住汴梁的把握,本宮何必回來?” 聽了這話,無數人恍然大悟。 是啊,若不是有守住汴梁的把握,明明已經走了的皇后何必回來? 這一瞬,許多人心中對擊退北胡大軍,生出了極大信心! 第三八四章 扶大廈之將傾(5) 鄆州。 趙寧離開后不久,魏無羨便接到了汴梁戰報。 他立即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宋明等王極境高手。 元木真是天人境,皇帝戰敗逃走,整座汴梁城百十萬軍民無暇顧及,僅能保存數名王極境——聽到這些,宋明等人心神大亂。 片刻的失聲后,眾人沉默了下來。 只看他們變幻的臉色,魏無羨就知道,對方在思考去留。 他理解對方的想法,直言道:“陛下敗走,汴梁勢必人心崩潰,可以預見,這個時候北胡大軍渡河,王師必不能戰。 “楊柳城雖然還沒消息傳來,但失陷已經是不可避免,換言之,北胡大軍已經殺入中原了,汴梁與中原危在旦夕。 “我知道諸位在想什么:一旦中原不保,先前預定要支援鄆州的大軍,必然無法如期到來; “而若是中原失陷,本身就作為中原側翼存在的鄆州,更是會成為無根之木,基本只剩覆滅一條路。 “諸位都是王極境,天下頂尖修行者,與鄆州陪葬似乎沒有必要,這個時候想走,我并不覺得意外?!?/br> 被這樣當眾說穿并不光明的心事,宋明等人臉上都有些掛不住。然而宋明也僅僅是覺得不好意思,并沒有多少羞愧之情。 因為時局如此。只要不想死,他并沒有多少選擇。 不怕死的王極境不是沒有,而且不少,譬如說魯王宋真。 在為孫康等人斷后時,宋真為了宋氏的千秋大業,甘愿拼掉自己的性命,以求換得齊人的戮力同心與無保留效忠皇室,給宋治分分憂。 但宋明明顯沒有這個打算。 追根揭底,魯王宋真的死,并沒有起到應有作用。 在宋真戰死,而后西河城大捷的時候,效果的確是起到了,軍民感奮,斗志勃發。當日趙寧率軍連夜出戰時,宋治想起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壯,也的確是發自內心的感動。 可好景不長,且不說趙寧戰后血洗鄆州刺史府的事,短短幾日,天元可汗降臨汴梁,大手一揮,便輕而易舉摧毀了這一切。 大齊還沒燎原起來的鋼鐵戰心,霎時就被撲滅。光明世界不曾到來,大家反而墜入更暗沉的深淵。 無論人心還是人性,其陰暗面在這樣的絕望世界里,為了生存,只會無限擴大。 形勢如此,宋明等人又怎愿就這么把命丟在鄆州? “魏將軍說得不錯,中原失陷,鄆州就不能守。我看當務之急,是率軍撤退,為朝廷保留一股精銳戰力。迂回兗州取道徐州,避過北胡大軍兵鋒,去尋找陛下,輔佐陛下重整戰局,是最佳之選?!?/br> 宋明毫不避諱的說出了南撤的打算。 他這話有人贊同,有人不贊同。 不贊同的人沉聲道:“照這么撤軍,中原就會徹底淪落敵手,沒了中原大地的人丁,我們損失的力量就太多,往后要抗衡北胡,難上加難。 “與其南撤,不如開赴中原,跟北胡大軍殊死一戰,保住東京汴梁!” 這是個思路。 但宋明不認同,他瞥了說話的人一眼: “我們一走,河對岸的博爾術,肯定會大舉渡河追擊,到了中原,也是被兩面夾擊,如何能穩住戰局?屆時只會全軍覆沒!” 這也是可以推斷的事實。 第四個王極境沉吟道:“退保齊魯如何?齊魯大地,物豐民足......” 宋明冷哼一聲:“一隅之地,孤懸塞外,面對數十萬敵寇,如何能持久?” 兩個說話的王極境,再也無法開口。 他們把目光投向了魏無羨,想要看看這位兵部侍郎、魏氏的青年俊彥,是不是還有獨到見解。 魏無羨不客氣道:“今日我們固然可以退,但就算退到淮南又如何?元木真出手一回,戰局崩壞一回,我們就南撤一回,這萬里江山,總有退到盡頭的時候?!?/br> 宋明不說話了。 另外兩人也不說話。 沒法說話。 這是大家心里都知道的問題,只是一直避而不談。 因為談,就意味著要直面絕望。 根本沒有人能贏得了天元可汗,連勢均力敵的抗衡都是奢望。 這場國戰沒有未來,大齊皇朝的國祚沒有明天。 事到如今,無論愿不愿意承認,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國戰勝負已分! 作為天下唯一的天人境,元木真有吞吐天下的實力,他注定要統治九州萬方,奴役大齊八千萬戶百姓。 所有跟他作對的人,擋他路的人,下場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死! 這,就是修行者的力量,是最強修行者的恐怖之處! 魏無羨看到了宋明等人眼中的死灰般的絕望,那是萬年不化的冰雪,是腐朽千載的爛rou,沒有半點生機沒有絲毫希望,是人世間最冷寂的存在。 事到如今,如宋明這樣的人,都已經明白,戰敗不可怕,損兵折將丟城失地也不可怕,再多rou眼可見的艱難困苦都不可怕。 人世間真正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沒有希望,才是窮途末路。 除了死亡,別無他選。 作為大齊世家顯貴,王極境修行者,戰后必不容于北胡天下的存在,魏無羨本該也如宋明等人一樣心如死灰。 但他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