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211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怎么動不了?” “皇帝忙著收世家的權,推事院正在大肆出動,他們需要高手坐鎮中央,穩住局面?!?/br> 楊佳妮深吸一口氣,“你對推事院怎么這么了解?” “我對什么不了解?” 楊佳妮不說話了。 這話雖然聽著沒什么道理,但從趙寧的嘴里說出來,就顯得十分有道理。 朝廷中樞高手不能輕動,地方官府鮮有元神境中期以上的修行者。而趙氏、楊氏跟一品樓的元神境中期高手,則有不少,加之敵明我暗,的確占盡優勢。 楊佳妮很快又接著說道:“時間一長,殺人過多,動靜太大,朝廷不會坐視,我們的力量終究有限?!?/br> 趙寧道:“僅靠我們自己當然不夠?!?/br> “你要擴大一品樓的實力?” “這只是一部分?!?/br> “光靠一品樓的確還不夠?!?/br> “所以我們要派人分赴各地,讓更多江湖義士,參與到此事中來?!?/br> “懲惡揚善這種事,愿意做的人確實不會少?!?/br> “幸好世道還沒壞到不可救藥的地步?!?/br> “人多了,遍地開花,就會形成風尚?!?/br> “風尚一成,大勢所趨?!?/br> “可人有善惡,多了就會魚龍混雜,免不得會有人借此興風作浪,殺人謀私?!?/br> “這是必須要付出的代價?!?/br> “你不管?” “我管一部分?!?/br> “另一部分呢?” “官府總是要做事的?!?/br> “......” 楊佳妮沉默著尋思片刻,還是無法抹去心頭的擔憂:“眼下畢竟是太平盛世,不是天下大亂,皇朝對天下的控制力強大。一品樓的事情做多了,朝廷早晚震怒,屆時燕平城高手盡出,萬事皆休?!?/br> “是?!?/br> “你還是不怕?” “不怕?!?/br> “為什么?” “你說的情形,幾年之后才會發生?!?/br> “那幾年之后呢?” “我只需要這幾年?!?/br> “幾年就夠了?” “足夠?!?/br> 楊佳妮再度沉吟下來。 趙寧所謂的幾年足夠,就是說幾年之后,跟北胡的國戰就會爆發。 她忍不住問:“你對北胡入侵的規模和時間,就這么有把握?” “這是一個很費腦筋和時間的本事,你要不要學?” 楊佳妮果斷擺手,“我學這些干什么,有你就足夠了?!?/br> 趙寧端起茶碗喝茶。 楊佳妮又目不轉睛的看著他:“用江湖修行者以懲惡揚善的方式,匡扶正義震懾邪惡,影響力終究有限,而且時效也不會長,一旦停止了也就沒作用了?!?/br> “我何嘗不知?但眼下我能做的,只有這么多。接下來這幾年我們若是做得好,也夠用了。至于時效的問題,我要的,只是撐過下一場北胡大舉入侵而已?!?/br> “撐過這場入侵之后如何?你會不會嘗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楊佳妮追問。 官員以權謀私,富人壓榨平民,地主土地兼并,惡霸魚rou良善,這不是靠江湖俠客行俠仗義就能根本解決的問題。 趙寧沒有回答。 楊佳妮也沒有再問。 只是端起茶碗喝茶。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也不用回答。 要徹底扭轉世風人心,改變世道面貌,整肅江山社稷,重新分配天下利益,讓窮苦平民擁有土地糧食,令所有百姓都能安居樂業,又豈是一個世家公子、將門家主能做到的? 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掌握天下的絕對大權。 第二五一章 一方樂土 大雪停了半日,日頭竟然冒了出來。 坐在城樓飛檐上沐浴明媚陽光的尺匕,身上就多了幾分光明圣潔的味道。 李大頭找機會換了褲子,但心情并沒有變好,那泡狗屎他當然不用吃,但伙計們幸災樂禍的嘲笑與戲謔,還是讓他的心頭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霾。 他們這些伙計平日里雖然經常廝混在一起,看起來分外熟絡親近,實則都是表面之交,所以在有機會拿他人取樂讓自己開心的時候,所有人都極盡挖苦之能。 最讓李大頭不能接受的是,在那泡狗屎之前,他今天已經兩度成為伙計群的中心人物,體驗到了被關注和一點點被追捧的快感,正是飄飄然的時候,突然之間就被眾人翻臉踩在腳下,這讓他對左車兒痛恨到了極點,連帶著覺得午后的陽光也分外丑陋,嘟囔著狠狠罵了幾句鬼天氣。 依照李大頭的暴躁性子,他本來想去找左車兒的麻煩,將怒火發泄到這個讓自己丟臉的“罪魁禍首”身上,但沒等他走過去,就看到左車兒身前多了一名青衣人,正在跟對方交談著什么,看得出來左車兒很激動,興奮的臉都紅了。 最后那名青衣人還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似已經成了朋友一般。 這讓李大頭投鼠忌器,不得不停住了腳步。 恨意這種東西,剛開始冒出來的時候或許不大,無論用哪種方式,只要是及時消解了也就沒了,但如是被壓抑下去,那就會很快變得濃烈,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就是這么個道理。 在太陽即將落山的時候,李大頭對左車兒這個小了他不少,在他看來就是個乳臭未干的小子的家伙的恨意,已經變成了仇恨,他發誓,不找機會狠狠揍對方一頓絕不善罷甘休。 但還沒等他去找左車兒的麻煩,麻煩首先就來找到了他。 當李大頭看到劉婆婆的小孫女,被一個美得不像話的富貴女子拉著,出現在鐵匠鋪前的時候,他就意識到了危險,因為小丫頭看他的眼神充滿了恨意。這時候,李大頭驟然回憶起小丫頭被瘦虎兒帶走時,因為他對劉婆婆一家人刻薄無恥的編排,回頭看他的那個眼神。 他就感到大禍臨頭了。 彼時他之所以敢通過肆無忌憚編排劉婆婆一家人,來達到嘩眾取寵的效果,就是認準了不會有人能來找他的麻煩,可現在小丫頭不僅自己回來了,還來到了幾名威壓深重的青衣人。剎那間李大頭悔得腸子發青,恐慌讓他忍不住雙股顫栗,很想回到過去避免這件事的發生。 他當然不能回到過去。 所以在扈紅練跟小丫頭確認了目標無誤后,就冷漠的宣告了李大頭的命運:“老天給了你這張吃飯的嘴,你卻用它來噴糞,既然如此,我看你也不用吃飯了?!?/br> “大俠饒命,大俠饒命,我錯了,饒命??!”李大頭噗通一聲在小丫頭面前跪下來,連連向扈紅練磕頭。之前他有多囂張惡毒,此刻就有多悲戚驚恐。 上前來的青衣人并沒有理會他的求饒,一把將他揪了起來,二話不說,一巴掌就扇在了他臉上。李大頭嘴里的牙齒立即飛出去好幾顆,半邊臉頓時腫了起來,不等他慘叫出聲,青衣人的第二巴掌又甩在了他另一邊臉上。 這下他的臉腫得非常對稱了,體現出青衣人對力量的精準控制,而他滿是鮮血的嘴里,牙齒已經不剩幾顆。就這樣,青衣人一巴掌接一巴掌,直到將李大頭的牙齒全部抽飛,將他的嘴抽得快要爛掉,這才將他丟在地上。 李大頭被抽得渾身沒了力氣,癱坐在地發呆,好似傻了一般,好半響,他回過神來,想要捂住流血的嘴,卻一碰撕心裂肺的疼。 周圍各個店鋪的伙計們,在第一時間就靠了過來,看到李大頭被打得沒有人樣,他們無不是臉色大變,看青衣人的眼神充滿畏懼,有的人甚至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生怕它掉了一樣。 從這一刻開始,他們已經默默下定決心,再也不嘴碎嘴毒肆意嘲諷謾罵別人,否則,指不定哪天就落得跟李大頭一樣的下場,這可就太慘了些。 扈紅練來的突然,抱起小丫頭走得也快,但他們給看到這一幕或是知曉這一幕的人,留下的心理沖擊卻是持久不散。這些人都已經意識到,青衣人不僅會殺那些無惡不作的人,就連李大頭這種行為也是會管的。 這讓他們在日后不得不收斂自己的言行。 第二日,青衣人就消失在松林鎮,而對他們充滿敬重的談論,卻持續了很久很久。 李大頭從此不敢再發驚人之語,變得沉默寡言,整個人都頹唐了許多,也安分了許多,就是嘴上的傷三五日好不了,牙齒也沒了,每日只能忍著疼喝稀粥,漸漸就消瘦了下來。 但他心中的怨恨并沒有消散,反而愈發濃郁,不過他不敢明目張膽表現甚么,也不敢對青衣人報以怨言,只能把怨忿集中在左車兒身上,打算在確認青衣人已經離開這片地界,不會再出現后,找個機會去好好教訓對方一頓。 起初他倆之間的嫌隙,不過是李大頭自慚形愧、惱羞成怒的嘲諷罷了,到了這個時候,兩人都沒照過面,李大頭卻已經恨不得將對方弄殘。 在幾乎所有人都在贊頌青衣人的時候,李大頭卻逐漸痛恨他他們。他希望官府能將他們都抓住,把他們都砍頭,如果有那一天,李大頭一定會到刑場拍手叫好。 他無數次告訴自己,這不是因為對方打了他,而是因為對方目無王法,私刑殺人,官府的布告上都是這樣說的,他覺得自己作為一個正直的人,應該痛恨這些罪犯。 可惜的是,李大頭沒有找到對左車兒動手的機會,而且也一直不會有機會。 酒樓的東家換了人,新東家也不知為何,對左車兒格外器重,竟然讓只有十幾歲的左車兒做了酒樓的二掌柜。 酒樓之所以是酒樓而不是酒鋪,首先得有樓才行,因為酒樓規模比較大,在這條街上鶴立雞群,所以左車兒雖然是二掌柜,但其他店鋪的掌柜見了,也會客氣幾分,這就算是出人頭地了。 李大頭這種小伙計,已經跟對方有了很大的地位差距,完全失去了找對方麻煩的條件,他要是得罪了左車兒,吃虧的只會是他。李大頭雖然不甘心,卻也只能按下仇恨小心做人。 當他跟左車兒在同一層面時,他仗著對方年紀小,還敢欺負對方,但當兩人地位不同之后,他對左車兒就漸漸有了畏懼。 在此之后,沒用多長時間,左車兒就成了松林鎮小有名氣的俠義少年。 他之前就是個善良正義的小伙子,要不然也不會給流浪的土狗喂食,想要去鏟除瘦虎兒這個惡霸,而今成了酒樓二掌柜,兜里有了些許銀子,認識他的人多了,他能做的事也就更多。 幫貧苦人家修房補窗,為被東家欠錢的伙計討薪,給家境貧寒的老人送棉衣被褥,在街上碰到有人打架就勸和,看到有人欺負弱小就出頭....... 那些沒有犯下多大惡事,但卻游手好閑偷雞摸狗的地痞,就時常被左車兒教訓,在七八個流氓找了個機會設下埋伏,一擁而上準備報仇,卻被左車兒全都揍趴下后,左車兒名聲大振。 這時候小鎮上的人才知道,原來左車兒已經是鍛體境的修行者! 人有了名氣,自然就不缺朋友,地位跟許顯生前差不多的差役,都愿意跟左車兒結交,平日里也賣他面子;人有了實力,自然也不會缺追隨者,有兩個被左車兒揍過的地痞,竟然對他一口一個大哥叫得親熱,并且改邪歸正,雙方算是不打不相識。 那些之前跟左車兒關系不差的其它店鋪伙計學徒,也都開始有意無意圍繞在左車兒身邊,出了事請他拿主意,有麻煩請他幫忙,在他需要人手的時候,也樂意給他跑腿。 經過青衣人事件,小鎮的惡霸勢力遭受沉重打擊,雖然官差有補充,但為非作歹的事明顯少了很多,尤其是動輒害人性命的事更是幾乎絕跡。 如今左車兒崛起于市井,無形中接過青衣人手中主持正義的旗幟,就鞏固了青衣人除惡揚善的成果,他做的雖然多是小事,但正是這些日積月累的小事,讓松林鎮的風氣持續好轉。 就這樣,左車兒名聲愈發大了,后來更是成了松林鎮年輕一輩中的領袖人物,號召力非凡。平民百姓遇到難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會是左車兒,而左車兒也從來都不推辭,無論碰到多大的事都不曾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