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萊堡的冬日(二)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今天掉馬進度百分百了嗎、性福的快穿之旅(NPH)、高閣之囚
Schwarzwald是德國最大的森林山脈,龐大的山體被茂密的松樹、杉木以及少部分經濟林所覆蓋。正因如此,遠遠望去它就是黑壓壓的一片,所以被人們稱為“黑森林”。 黑森林是著名的格林童話中白雪公主、灰姑娘和小紅帽的故鄉。 它的腳下是浪漫的萊茵河谷,河谷兩岸點綴著無數的神秘古堡。這里有被譽為“葡萄酒之鄉”的阿斯曼豪森小鎮、紀念德意志統一的尼德瓦爾德巨大紀念雕塑,還有歐洲最大的沙夫豪森瀑布、以及“黑森林中最美的一滴眼淚”蒂蒂湖。 弗萊堡,坐落于德國的西南邊陲,靠近法國與瑞士,它就是一座位于黑森林中的古老之城。 這里沒有高樓大廈,有的是古色古香的城市結構、色彩斑斕的鵝卵石小路、哥特和羅馬式的大教堂、裝有大時鐘的古城門和高墻、環繞城市街巷的人工水渠,終年不斷地流淌著清澈的泉水…… 人們都說,弗萊堡是德國最溫暖、陽光最燦爛的城市,但這與瑪歌對它的印象大相徑庭。 瑪歌是跟隨一群往返于德法邊境的猶太商人抵達弗萊堡的,她幾乎花光了所有的錢。舟車勞頓、語言不通、食物和水分的缺乏使她倒在了一個不知名巷口。 她想從水渠里舀一點水喝,由于體力不支,就踩進了溝里。 那個裹著厚重羊毛大衣,套著皮革長靴的少年出現在巷口,緊了緊背在身后的工具箱,搓著凍得通紅的耳朵,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視著她…… 小弗蘭茨,是一個擦皮鞋匠,但后來瑪歌發現他皮鞋擦得還不如自己干凈。 他是個小書蟲,什么書都喜歡讀,尤其喜歡哲學,總是在工具箱里塞兩本哲學書。他說因為他的父親老弗蘭茨是一位光明正直、又充滿童趣的哲學教授,生前在弗萊堡大學任教。 老弗蘭茨與德國久享盛譽的偉大哲學家、思想家——馬丁·海德格爾,是莫逆之交。他們年少同窗時就經常徹夜探討人類存在、本體論、存在史等一系列哲學問題,常常爆發激烈的爭吵,但第二天又會大笑著擁抱彼此,感嘆道“老伙計,沒有你,在這塊貧瘠的哲學土地上我可真是孤單極了”。 因此,當海德格爾站上弗萊堡大學的哲學教席之后,立即向老弗蘭茨發出了誠摯的邀請,老弗蘭茨一收到信,就連夜收拾行裝,帶著一家老小欣然前往。 他們徹夜長談,“拯救大學”成為他們的話題重心。海德格爾認為20世紀以來德國的大學迅速衰落。專業的肢解,不斷增加的課堂教育以及對教學自由的濫用,職責范圍不明確,以至于對那些瀆職的教師也沒有相應的處罰政策…… 魏瑪共和國的民主制度是虛弱且無力的,它無法給日益沒落的德國大學教育創造一個再次走向輝煌的良好環境。 此時,正值1933年,他們迎來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改革機會。 1月30日,希特勒元首在柏林中心區的德國國會大廈發表了他的就職演說。納粹黨的上臺并非政變,它是經過合法的民主程序,在德國民眾的歡呼聲中被選上臺的。 海德格爾雙眼炯炯有神,他握著老弗蘭茨的手,難掩興奮道:“大學的新時代即將到來?!?/br> 老弗蘭茨卻顯得憂心忡忡,他認為真正的學術思想碰上強權政治,很有可能遭到強jian。他的想法很快便得到了印證…… 海德格爾逐漸以一種十分好戰的姿態出現。他在德國的諸多大學內廣泛發表演說《新帝國下的大學》,其中頗多說詞幾乎就是為納粹黨去聲討那些保守的教授們,對他們的中立進行大力鞭撻。 他說傳統的大學已經死亡,他以強烈的語句提出要摒棄“人性化的、基督教的”觀點,呼吁人們為國家而工作,必須全身心投入其中。 弗萊堡大學的標志性建筑塔樓,西側紅墻上鐫刻著古老的校訓:Die Wahrheit wird euch frei ma(真理必使你們得以自由)。 如今,也被主樓上新出現的文字所替代:Dem ewigeschtum(致永恒的德意志)。 老弗蘭茨怒不可遏,舉起那些厚重的哲學書一遍遍地拍在書桌上,歇斯底里道:“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政權或者機構能為真理指明前進的方向!” 但這沒有任何意義,事態愈演愈烈。 1933年末,德國學術界公開支持希特勒選舉集會,海德格爾便位列其中。在弗萊堡大學內,根據校長馬丁·海德格爾提出的《再提專業公共服務法令》,校內猶太籍師生正式遭到驅逐。 老弗蘭茨得知此事,痛哭流涕。是的,他就是一位猶太裔德國人,他多次在公共場合表現出親猶主義之后,禍事終于降臨。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日,路上還留存著厚厚的積雪。 元首的親信黨衛隊青年們帶走了老弗蘭茨,老弗蘭茨很平靜,甚至沒有跟家人作告別,他只在書桌上留下了黎明時寫下的手札: “在一個多巖石的、寬闊的高原山頂上,同時代的哲學家們見面了。他們從那里俯視著雪山、人類群居的幽深河谷,以及天空下、處于廣闊地平線上的所有一切……但沒有一個猶太人能站在那里?!?/br> “請你們理解和允許我保持沉默,因為我的靈魂沉默了。在這個世界上我不能和哲學一起‘毫無尊嚴’地存在,而是應當……” 父親離開后,小弗蘭茨開始東躲西藏,他再也無法去教堂做撒彌、無法和伙伴們坐在教室里一起讀書、無法進入父親藏寶室一樣的書房里探險……因為他的國家嫌棄他體內流著邪惡的血液,所以要將這一切都奪走。 小弗蘭茨只能開始走街竄巷地為紳士們擦皮鞋,賺取一些辛苦錢,養活自己。 直到,他在家門口撿到一個餓昏的東方少女,她像一只在林中迷失的小麋鹿,有著一雙濕漉漉的眼睛。 —————————————————————— ps: 1.馬丁·海德格爾為真實歷史人物,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先驅,擔任弗萊堡大學校長期間,短暫的支持過納粹政權;納粹政權垮臺后,清算委員會將其判定為納粹的追隨者,但進行了寬大處理,沒有予以制裁。 2.老弗蘭茨是杜撰的,但參考了另一位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的形象,他與海德格爾的“愛恨情仇”也跨越了半個世紀;老弗蘭茨在文中說的一些話,也出自雅斯貝爾斯的自傳或手札。 3.涉及歷史部分,盡量做到貼合現實,如有不妥,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