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大佬的雷區蹦迪[快穿]、重生飛揚年代、給反派當情感助理、花滑大佬穿書成炮灰美人、重生七零嫁大佬、我夫郎是二嫁[穿書]、我的系統是咸魚、情敵他愛慘我了[快穿]、替婚后和偏執大佬假戲真做了、八十年代雜貨鋪
這一幕別說三個小孩子,就連陳堪和朱月瀾都看直了眼睛。 陳堪說要有大狗,于是陳堪面前就多了一條大黃狗,陳堪說要有雪車,于是陳堪面前多出來一架雪車。 云程很自覺的發揮出了身為侯府惡奴的本質。 被侯府買走雪車和大黃狗那戶人家的孩子,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樣子,滿臉屈辱之色。 但,誰叫北京地面上現在陳堪和朱月瀾的身份最高呢,沒有人愿意為了一條狗和一架雪車得罪陳堪。 所以,那個孩子的父親滿臉諂媚的看著陳堪,順手將一臉屈辱的孩子揍了一頓。 聽著熊孩子的哇哇大哭聲,陳堪的心情更好了。 “我記得你,你是霸州推官徐大人?!?/br> “是,侯爺真是好記性,下官正是霸州推官徐肅?!?/br> 那中年人朝陳堪拱拱手,臉上滿是受寵若驚之色。 他沒想到陳堪竟然還能記得他一個七品的推官,要知道他和陳堪當日在酒樓上也不過只有一面之緣罷了,并且,他還只是北京地面上眾多小官當中非常不起眼的那個。 陳堪笑著罷罷手:“今日大家都是出來尋開心的,不必如此拘禮?!?/br> 陳堪話說得隨意,但徐肅的態度可不敢隨意,急忙拉起孩子為孩子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摁著孩子的頭道:“給侯爺行禮?!?/br> 小孩子被自家老爹摁著,掙脫不開,只得翁聲道:“小子徐正見過侯爺?!?/br> 陳堪嗔怪的看了徐速一眼:“都說了不必多禮,孩子很懂事,讓他去玩吧?!?/br> 得到陳堪的夸獎之后,徐肅的老臉上頓時笑出了褶子:“下官與犬子就先告辭了?!?/br> “去吧,沒事來府中串門!” 陳堪罷罷手,轉身朝河道中心走去。 徐肅則是一臉憨笑的拉著小兒子走遠,他知道,有了陳堪這句話,將來這個小兒子的仕途算是穩了。 這個時代就是這樣,大人物路過時帶起的一陣風,都能將地上的塵埃吹到高處。 陳堪過來時,朱月瀾已經帶著一三個小屁孩玩瘋了。 她cao縱雪車的手法很熟練,顯然前些年在北京的時候也沒少玩。 雪車的速度很快,但陳堪沒什么擔心的。 就算摔跤,無非也就是摔個包出來罷了,這樣的速度還不至于鬧出生命危險。 所以陳堪也就由得他們去鬧。 不遠處的冰河上,有許多匠人正在雕刻。 雕刻所用的冰塊都是從金水河就地取材。 陳堪看著有趣,便稍微走近了一點。 云程在適時的時候站出來開始扮演他萬能管家的角色,為陳堪解釋道:“侯爺,這些匠人是在為元正的等會做準備,屆時這些巨大的冰塊都會變成一座精美的雕塑供人北京城內外的貴人欣賞?!?/br> 陳堪頷首,冰雕的藝術他還是知道的,他還知道在后世有一個叫做哈市的城市,一年當中有半年都能欣賞到精美的冰雕。 云程繼續說道:“咱們這里住的都是富貴人家,這些匠人也都是金水河兩岸的人家請過來的,咱家是否也需要準備些什么東西?” “原來如此!” 陳堪臉上露出了然之色,隨后淡然道:“你看著準備吧,咱家既然從江南來到北京,那就要入鄉隨俗?!?/br> “是,老奴這就去辦!” 待云程走遠,陳堪又站在原地看了一會兒。 只不過現在的雕塑還沒有成型,看了幾分鐘后陳堪便也覺得無聊起來。 回到岸邊,陳堪開始看著一群常寧帶著三個小家伙胡鬧。 “侯爺!” 陳堪回首,見是自己府中的下人,便淡淡的應道:“何事?” 下人稟報道:“周石將軍來訪,現在正在府中等候?!?/br> “周石?” “他怎么又來了,這大雪天的?!?/br> 好不容易帶著老婆孩子出門玩耍,陳堪現在實在是不想因為其他事情分心。 但周石來訪,他也不好得不見。 片刻后,陳堪還是決定回去看看周石有什么事情。 陳堪對著不遠處的親衛頭子招了招手,這是方胥和張三走后,接替他們位置的李四,也是最先跟著陳堪的老人手了。 李四小跑過來,問道:“侯爺,有什么吩咐?” 陳堪道:“你去和夫人他們說一聲,我有點事情先回去了,另外,看護好他們?!?/br> “是,屬下定不辱命?!?/br> 李四的性格有些木訥,但為人是極穩妥的。 留他在這里,陳堪也放心。 回到府中,周石沒有片刻耽擱的說明了來意:“侯爺,往年大雪之時,咱們三千營都會有cao練任務,今年是否依照常例?” 陳堪走到諸位坐下,面無表情的問道:“往年平安是怎么給你們制作cao練計劃的?” “往年平安將軍都是帶著兄弟們訓練雪夜奔襲,一般是從北京出發至大同邊境,與大同守軍聯合cao練,又用一夜時間折返?!?/br> “雪夜奔襲?” 陳堪眉頭一皺,倒不是說雪夜奔襲有什么問題,而是大明的軍隊有一個規矩,邊軍是不能擅自離開自己所守衛的轄區的。 唯有藩王的衛隊例外。 而三千營是禁軍,更不可能隨便離開北京踏上大同守軍的地界上。 周石見陳堪沉默,忽然拱手道:“侯爺,往年咱們三千營都是和大同守軍聯合cao練,這么多年下來已經習慣了?!?/br> 此話一出,陳堪的眉頭皺得更深了。 不用說,這個習慣肯定是朱棣還是藩王是留下來的。 但現在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藩王領兵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軍隊和軍隊之間,還是相互保持點距離比較好,尤其是禁軍和地方軍隊之間,最好不要牽扯太深,否則就容易滋生各種各樣的利益牽扯。 想了想,陳堪搖搖頭:“今年就不必和大同守軍一同cao練了,這么大的順天府,足夠將士們奔襲cao演?!?/br> 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棣的態度 陳堪做出決定,周石雖然有些不甘,但也沒有反對。 他是個武將,但不是個傻子,沒有陛下的命令,部隊短暫的離開駐守防區,一兩次或許沒有問題,但時間長了陛下肯定會心生不滿。 現在已經不是藩王戍邊的時代了,一切都要以朝廷的命令為準。 送走周石,陳堪便開始準備下一階段教學需要的教材。 以大明的科學技術和生產力,陳堪最多能帶著三個小家伙實踐到后世初中程度,再往上就只能先教學理論了。 至于理論在什么時候才能變成現實,那就不是陳堪能夠掌控的了。 任何一個領域的突破,都是由第一個天才挖下地基,再由無數的天才添磚加瓦才能成為一座高樓。 陳堪并不認為憑他自己一個人便能將所有事情做完。 他唯一能做的,便是播撒一份種子,將世界盡可能的變得花團錦簇。 讓每個人都能有機會成為推動時代的助力。 朱家兩兄弟和花時,就是陳堪播下的第一代種子。 陳堪不想去做自下而上那種流血犧牲的變革,所以他選擇直接從源頭上進行改變. 朱瞻基接受了陳堪的新式學問,將來他登基為帝時,才是大明真正百花齊放的時代。 一連三天,陳堪在書房埋頭苦干,終于將腦海中那些已經久遠到快要忘記的初中知識變成了一沓厚厚的手稿。 這三天時間,陳堪也在思考如何針對三人進行發掘式教育。 最終,陳堪得出結論,朱瞻基和花時還是要按部就班的進行教育,至于朱瞻壑,先交給他理論知識,再由朱瞻基和花時帶著他去實踐。 三個人教一個人,就比陳堪一個人教育他要輕松得多。 第四天,陳堪走出書房時,天上又開始飄起了雪花。 陳堪負手走到雪中,伸出手,任由雪花落在袖子上,心思不斷變換。 元正將至,不知不覺,離開京師已經半年了。 陳堪也不由得有些想念遠在京師的方孝孺。 這些日子,京師的來信極為頻繁,朝局之動蕩遠超陳堪的想象。 自從五城兵馬司沉寂下去,陳瑛便配合紀綱將朝堂上除了六部尚書與侍郎之外的中等官員全部換了一遍。 新換上來的那些官員,已經被好事者稱之為紀黨或是陳黨。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被稱之為太子黨或是漢王黨。 而朱棣,自始至終都沒有對這些事情進行干涉。 也就是說,這些事情都是朱棣默認的。 在院子里站了一會兒,想了些京師的事兒,再回過神時,陳堪身上已經堆滿了厚厚的一層積雪。 搖搖頭,將那些與自己無關的事情趕出腦海,抖掉身上的積雪,陳堪緩緩的朝中庭走去。 與蕭條的后院相比,侯府的前院和中庭就很熱鬧了。 中庭里,三個小屁孩在一群侍女的照看下可著勁兒的撒歡。 下雪之后,燒水泥的事情暫時做不了,朱瞻基和花時每天唯一的任務就是給朱瞻壑補兩個時辰的課業,剩下的時間都可以隨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