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大佬的雷區蹦迪[快穿]、重生飛揚年代、給反派當情感助理、花滑大佬穿書成炮灰美人、重生七零嫁大佬、我夫郎是二嫁[穿書]、我的系統是咸魚、情敵他愛慘我了[快穿]、替婚后和偏執大佬假戲真做了、八十年代雜貨鋪
大明的北京,風貌還是很原始的。 城外雖然也有不少村落,但是比起天下首善之地的京師還是要差了不止一籌。 入目所及,陳堪很少能看見散落在華北平原上的屋子有青磚白瓦的。 大多數村落都是土坯加茅草組成。 北京城郊外,給陳堪的第一感受是窮,且不是一般的窮,是極度的貧窮。 北方不像南方,得益于前宋自東南亞半島引進的占城稻被普及,江南的稻米每年都能做到至少兩熟,所以在糧食上總是不缺的。 而北方,尤其是華北平原幽燕之地,自古以來便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 哪怕前元曾定都于此,也是搜刮百姓多于發展。 走了一路,陳堪并未看見想象中的秋收萬顆子的豐收景象。 更多的是一群面黃肌瘦瘦骨嶙峋的百姓在田中補種北方傳統的農作物,糜子。 很難想象,朱棣就是在這樣一群,貧窮到連一件完整的衣衫都沒有的百姓的支持下,一路從北平邊疆之地打到了南京。 可惜陳堪來晚了,不然他真的很想去問問建文帝,他是怎么把一把好牌打得稀爛,完美的繞開所有正確選項的? 車隊出發的時間不久,一條波光粼粼的小河便映入眾人的眼簾。 小河的風光秀麗,河邊還能看見不少富貴人家的家眷在河邊納涼,與涿州附近田野上的貧窮百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條金水河,仿佛隔開了兩個世界,世界的參差在這里表現得淋漓盡致。 河道的盡頭處,一座巍峨的城池映入眾人的眼簾。 那便是正在營造之中的北京城了。 哪怕隔著老遠遠的距離,陳堪一行人也能看見北京城上空籠罩的飛灰和塵土。 顯然,如今的北京正在大規模的改造。 北京是一座坐北朝南,方方正正的城池金水河自城北流進城里,又從南南流出。 理論上來說,眾人想要到達新家,從城中間穿過去是最快的。 但看著城池上方的泥灰,陳堪決定繞路。 在方胥的帶領下,眾人從城池東邊的小路繞開,北京城的規模真的很大,順著城墻繞路,足足比眾人預料之中的時間晚了半天。 終于,波光粼粼的金水河又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與此同時,一座座順著河道兩邊修建的精美宅院也出現在了眾人的眼中。 顯然,北京是有富人的,只是他們全都聚集在了金水河上游。 這也不奇怪,沒有哪個有錢人會去下游與那些苦哈哈一起使用上游富人用過的河水。 而靠近了這片住宅區,河岸的風景也是陡然一變。 先是河道兩旁的濕地里出現了連綿不絕的荷花叢,宅子與宅子之間也被一簇簇的木芙蓉間隔開來。 公共區域上種滿了嬌貴洛陽牡丹,亭臺樓閣顯得古樸淡雅,以太湖石壘成的假山...... 變化最大的就是眾人腳下的泥土路變成了整齊光滑的大理石鋪成的小道,大理石鋪成的道路四通八達,遠的甚至延伸到了住宅區外面的田野里。 來到這里,陳堪便跳下車轅開始步行,對于這里的環境,陳堪是滿意的,雖然是在北方,卻也讓人有一種置身于江南水鄉的感覺。 唯一不美的就是沒有什么高大的樹木遮蔭,夏天肯定很熱。 云程湊在陳堪身后,為陳堪解說道:“侯爺,此處乃是前元時期北元貴族的居所,北元退回草原之后,陛下來北平就藩,便將此處的宅子賞賜給了王公大臣,所以住在這里的人非富即貴?!?/br> “哦!” 陳堪點點頭表示明白。 難怪這里沒有什么高大的樹木,感情是怕刺客藏匿其中。 沒一會兒,眾人便在方胥的帶領下走到一處大宅子門前。 門上的匾額已經換成了靖海侯府四個燙金大字。 而此時,陳堪麾下數里長的搬家隊伍也引起了許多人的圍觀,大多是管事小廝一類的打扮。 顯然,陳堪的鄰居們對陳堪這個新搬來的鄰居也很感興趣。 陳堪自動忽略了暗中投來的好奇的目光,命令方胥打開大門。 隨后便率先背著手走進了新宅子。 朱瞻基,花時,朱瞻壑則是一溜煙朝中庭跑去,準備尋覓自己心儀的臥房。 朱月瀾和云程指揮著侯府的下人和幫閑的閑漢開始將馬車上的東西朝府上搬。 而最先進門的便是陳堪和朱月瀾的大床。 沒法子,在南京時家里沒有床睡,便把侯爺氣得去青樓睡午覺,現在云程是真的不敢再犯這樣的小錯誤了。 所謂三進的宅子,就是由三個院子組成,其中前院是侯府的下人居住的地方,中庭是三位小郎君和云程這個管家的居所。 另外陳堪會客的禮堂和一家人吃飯的餐廳也在中庭,后院則是陳堪和朱月瀾的居所。 三進的院子加起來一百多間房。 雖說比起在南京的侯府規模稍微小了點,但考慮到一群人都是初來駕到,陳堪也沒有去挑什么毛病。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后院的花園里面竟然沒有湖泊,只有一個小水塘,水塘大概二三十個平方的樣子,水里還有些魚兒和王八。 順著院子繞了一圈,陳堪見臥房已經被下人們七手八腳的布置好,便打算先補個覺。 在船上漂泊了一個多月,哪怕陳堪習慣了坐船,但相比柔軟的大船,船上的生活還是遠遠談不上舒適。 呵欠說來就來,與呵欠一起來的還有云程那張令人厭惡的老臉。 “侯爺,門外有人求見,對方自稱是什么北京留守三千營指揮僉事?!?/br> 陳堪的腳步一頓,臉上露出古怪之色:“三千營北京留守指揮僉事?” 吧嗒了一下嘴,陳堪有些愣神。 雖說這一路上陳堪并沒有隱藏自己的行蹤,但這位勞什子指揮僉事也來得太快了吧? 三千營,京城禁軍三大營之一,最開始是由三千投效大明的蒙古人組成,因此得名三千營,另外兩營分別是五軍營和神機營。 不過三千營發展到如今,早已不止是建營之初的三千人,而是已經擴張到了夸張的七萬人。 再聯合五軍營和神機營,號稱二十萬禁軍。 同時,三大營也是直接由朱棣親自掌控兵權的直屬部隊。 歷史上的大明中后期,文官集團之所以能徹底壓制住皇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三大營的主力被那位堡宗皇帝葬送在了土木堡。 不然但凡三大營的其中一營還在,也輪不到那些江南豪族組成的清流在朝堂上躥下跳。 而目前三大營的主力都在南京拱衛京師,留在北京的只有三千營麾下的五千將士。 “那就去見一見吧?!?/br> 陳堪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他倒是想看看,自己這位名義上的副將來意如何。 背著手走出后院,繞過忙碌的侯府下人,陳堪在大門外看見了這位留守北京的禁軍指揮。 以及這位禁軍指揮身后的一車禮物和兩位扈從。 “末將周石見過侯爺?!?/br> 來人看見陳堪,迅速帶著兩個扈從上前行禮,滿臉恭敬的樣子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 陳堪眉毛一挑,指了指不遠處的涼亭:“周將軍免禮,本侯初來駕到,府中一片混亂,便不邀請周將軍進門做客了,周將軍若是不嫌棄,咱們去那邊說如何?” 此言一出,周石臉上頓時一僵,心里不由得生出一絲不滿的情緒。 他沒想到自己急吼吼的跑過來表忠心,結果連侯府大門都進不去,多少有點侮辱人了。 但他畢竟久居高位,很快便壓下心中的不滿,朝陳堪拱手道:“是末將唐突了,侯爺請?!?/br> 陳堪點點頭,背著手徑直朝不遠處的涼亭走去。 來到涼亭中間的一個石桌旁坐下,陳堪伸手示意道:“周將軍請坐?!?/br> 周石猶豫片刻,來到陳堪面前坐下。 剛要開口,陳堪便先聲奪人的問道:“周將軍今日此來,莫非是為了賀本侯喬遷之喜?” 第三百四十章 開個小玩笑 陳堪一開口,頓時把周石給整不會了。 因為他發現陳堪根本不按套路走,他在家中整理好的那些官場套路在此刻完全用不上。 但陳堪的話他又不能不回答,只得盡量將話題將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引:“三大營的將士聽說侯爺來了,全都翹首以盼,末將今日此來,一來是為侯爺賀喬遷之喜,二來也是問問侯爺什么時候打算去軍營看看,末將也好...也好...” 陳堪接過話頭,慢條斯理道:“也好早做準備,給本侯來上一個下馬威?” “???” 聞言,周石頓時驚呼出聲,眼神之中還透露出幾分不可思議。 這話是能直接說出來的嗎? 冷汗一下子就順著耳垂掉落,周石趕忙起身拱手:“侯爺恕罪,末將絕無此意?!?/br> “呵~” 陳堪嗤笑一聲,沉聲道:“你一個大老粗,有什么話就直說,別搞文縐縐的那一套,你應該知道本侯的老師是何人,官場那一套本侯比你清楚?!?/br> 一句話出口,周石當即色變:“侯爺在說什么,末將聽不懂啊?!?/br> 陳堪翹起二郎腿,看著神色劇變的周石,淡然道:“你今日來,不就是為了給本侯一個下馬威嗎?” 周石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末將真的不知道侯爺在說什么?!?/br> 陳堪不理會他的屁話,笑道:“讓本侯來猜猜,應該是有人給你出主意,告訴你本侯來了,你在北京作威作福的日子也就到頭了,京師的兵權都會被本侯收走,所以你才會急匆匆的備了一車禮物來見本侯。 其目的便是要告訴本侯,整個京師都在你周將軍的掌控之中,本侯的行蹤你也清清楚楚,妄圖以此讓本侯心生忌憚,來為你打點京師那邊拖延時間,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