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大佬的雷區蹦迪[快穿]、重生飛揚年代、給反派當情感助理、花滑大佬穿書成炮灰美人、重生七零嫁大佬、我夫郎是二嫁[穿書]、我的系統是咸魚、情敵他愛慘我了[快穿]、替婚后和偏執大佬假戲真做了、八十年代雜貨鋪
“讓他們給咱們繳納保證金?” 朱棣的腦門之上浮現出大大的幾個問號,人家憑什么要給大明繳納保證金? 陳堪點頭道:“不錯,大明周邊的各國,每年都要從咱們大明采購回去大宗的物資,咱們便可以要求他們用寶鈔結算,但他們又沒有寶鈔,這個時候怎么辦呢?” “讓他們拿金銀來換寶鈔?” 朱棣總算聰明了一回,都學會搶答了。 陳堪壞壞一笑道:“不錯,這樣下去,時間一久,各國的金銀都會流進大明,那個時候大明還會缺少金銀嗎?” “嘶~” 聽完陳堪的解釋,朱棣忽然像是牙疼一般倒吸一口冷氣,臉色忽然開始擰巴起來。 他似乎已經看見大明的寶鈔流向世界,換回來無數真金白銀的畫面。 用一張紙,去換回來無數的金銀,這樣的事情,簡直就是絕戶計。 他滿臉難以置信的問道:“小子,這樣的黑心的主意,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陳堪不可置否的攤了攤手:“陛下此言差矣,有大明周邊的各國與大明一起分攤風險,總好過我大明的百姓獨自承擔吧?” “更何況,咱們也不是要將大明周邊國家的金銀搜刮干凈,他們繳納的保證金,只要他們有足額的寶鈔,依然是能夠換回去的?!?/br> “換回去?” 一聽見陳堪說各國還能將他們的保證金換回去,朱棣忽然炸毛了:“絕對不行,朕不同意,朕已經給了他們寶鈔,他們不能如此貪心!” 很好,朱棣已經成功化身守財奴。 這寶鈔都還沒有研究出來,朱棣已經將各國的金銀視為自己的禁臠了。 就朱棣這種態度,陳堪覺得,想要在大明再現一次貨幣霸權,似乎也不是沒希望的事情。 “這么說陛下是同意咯?” 陳堪目光灼灼的盯著朱棣,只需要他點頭,陳堪便打算用他淺薄的金融知識在大明來上一次貨幣戰爭。 大明這么大,人口這么多,錢少了怎么行。 朱棣從幻想中清醒過來,他蹙眉道:“朕有三個疑問?!?/br> 陳堪今天就是來給朱棣回答問題的,聞言,他拱手道:“陛下,但講無妨?!?/br> “第一,你怎么保證你制作出來的寶鈔不會被偽造?” “第二:若是有人大批量的兌換金銀,錢不夠該怎么辦?” “第三:若是你做出來的寶鈔也貶值,導致各國向大明發起聲討,該如何應對?” 這三個問題,說白了依舊是老生常談,陳堪早有腹稿。 他笑道:“寶鈔一旦與金銀掛鉤,被偽造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微臣能給出的解決辦法,無非是加大市場的監管,以及隨時升級寶鈔的制作工藝?!?/br> “在臣看來,這個問題幾乎算不上問題,相比發行寶鈔的帶來的好處,這樣的代價,臣覺得大明是可以承受的?!?/br> “當然,這第一版寶鈔,臣會去想辦法盡量做到別人難以仿制的精美程度,就算做不到百分百防偽,至少也要做到短時間內別人不劃算仿制?!?/br> “等市面上找到低成本仿制偽鈔的辦法時,第二代寶鈔技術也該浮出水面了?!?/br> 聽完陳堪的解釋,朱棣面露沉思之色。 自古以來,偽造金銀的事情都是數不勝數,更別說偽造寶鈔了。 就拿現在朝廷發行的寶鈔來說,市面上便不乏小作坊偽造。 這樣的事情確實沒辦法避免。 畢竟是利益動人心啊。 想通了其中的關節,朱棣輕輕頷首,算是認同了陳堪的解釋。 他看向陳堪:“那么第二個問題呢?” 第二個問題,朱棣怎么也想不到如何解決。 朝廷既然開通了寶鈔與金銀的兌換的渠道,一旦有人大批量兌換金銀,總不可能不兌換給人家吧? 要是兌不出來,那朝廷的信用受損,寶鈔依舊會淪為一張廢紙。 要是兌換,還是那句話,錢從哪里來? 但在陳堪面前,這叫問題嗎? 他沒有回答朱棣的疑問,而是問道:“陛下覺得,什么叫做大批量的兌換金銀?” 朱棣一愣,隨后沉吟道:“若是有人忽然拿著數萬乃至數十萬的寶鈔上門要求兌換金銀,你覺得就鄭和從倭國帶回來那一百萬兩銀子,夠堅持幾天呢?” “那此人定是不法之徒,臣建議,嚴查此人三代,家中財產充公?!?/br> 陳堪此言一出,朱棣頓時一頭黑線:“胡鬧,要是這樣做,豈不是視我大明朝的律法如兒戲?” 不得不說,這個提議很誘人,就連朱棣都有那么一瞬間心動了。 但他終究是俯視天下的帝王,這等小人行徑,他是絕對不可能同意的。 朱棣忽然變臉,陳堪也不在意。 這說明朱棣是個有節cao的人,朱棣要是不變臉,那才是有鬼了。 要是朱棣不問緣由便同意了他這個提議,他便打算銀行一開起來他就大撈一筆。 帝王,多少還得有點節cao在身上才行。 但陳堪既然說出了這句話,那這句話就一定是可以解決問題的。 陳堪也不再繼續賣關子,問道:“陛下覺得,以寶鈔現在的價值,什么人手上還會存著數萬貫乃至數十萬貫的寶鈔,商人還是官員?” 果然,陳堪此話一出,朱棣便瞬間通透無比。 他緩緩的點點頭:“如此說來,此人果真是不法之徒,就算不是不法之徒,也定然是投機倒把之輩,該殺!” “陛下明鑒?!?/br> 陳堪小小的拍了個馬屁,隨后笑道:“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br> 這個問題,陳堪早就已經想過了無數遍。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不管是官員還是商人,都不會在手上囤積大量的寶鈔。 而是在得到寶鈔的一瞬間,便將寶鈔變成物資。 因為寶鈔的貶值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先是朝廷,其次是官員,然后是商人,最后是百姓。 朝廷使用一貫寶鈔,能從市面上買回一貫錢的物資,因為沒有人敢不賣給朝廷。 而到了官員手上,寶鈔便會大幅度貶值,一貫錢只能買到八百文的物資。 當流落到商人手上的時候,一貫寶鈔就只能買到五百文乃至更少的物資了。 而這些物資,無一例外,都是由大明朝淳樸的百姓用勤勞的雙手制造出來的。 一貫寶鈔從朝廷,官員,商人手上過了三道手之后,到了百姓手上,或許只能買到三百文的物資了。 整個過程,朝廷是不會虧的,官員和百姓也不會虧,那么虧的只能是百姓。 前三者用一張紙,便換走了百姓手中大量的物資。 百姓辛苦忙活一年,到最后很可能因為寶鈔貶值一事,導致連吃飯都成問題。 這便是所謂的經濟泡沫。 并且,隨著朝廷還在不斷的增發寶鈔,寶鈔的價值還會再一貶再貶。 而商人和官員,自然不可能把寶鈔留在手中貶值。 所以,百姓反而成為了持有寶鈔最大的群體。 但百姓手上的寶鈔就算再多,有個幾十貫上百貫也就頂天了。 手上有數萬乃至數十萬的寶鈔的百姓,那已經不叫百姓了。 所以陳堪才會告訴朱棣,如果有人要一次性兌換大批量的金銀,將他抓起來是絕對沒毛病的。 如果朱棣不同意,陳堪便打算這么做,趁百姓和自己的信息不對稱時,去百姓手上大批量收購寶鈔,然后拿到銀行兌換大賺一筆。 第二個問題解決了,朱棣話音一轉,問道:“還有第三個問題呢?” 陳堪無所謂的聳了聳肩膀:“那是他國之事,與我大明何干,我大明雖是宗主國,但也沒有貿然插手他國內政的權力吧?” “什么意思,給朕好好說話?!?/br> 不知道為何,每次看見陳堪這種輕佻的樣子,朱棣總是忍不住莫名的火起。 陳堪眨巴了一下眼睛,正想說話,便聽見一旁的小胖墩嘀咕道:“死道友不死貧道唄?!?/br> 陳堪和朱棣同時轉頭,小胖墩瞬間縮了縮脖子:“我說錯了嗎?” 陳堪趕忙朝他伸出大拇指:“沒錯,殿下此言,話糙理不糙?!?/br> 得到陳堪的夸獎之后,小胖墩心里一下子便有了底氣:“皇爺爺,孫兒覺得陳堪說得對,咱們大明只是宗主國,又不是他們的爹。 那些小國家的事情與咱們大明何干,反正金銀都在咱們的手里,大不了咱們到時候再取締寶鈔,給百姓發放金銀,大明的百姓照樣能活?!?/br> “嘶~” 陳堪和朱棣同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朱棣是被小胖墩小小年紀便如此冷酷的樣子給嚇到了,陳堪則是在驚嘆于朱瞻基的悟性。 瞧瞧這覺悟,你朱棣好歹也是赫赫有名的永樂大帝,堂堂千古一帝的守門人,這覺悟,咋就比不上一個小孩呢? 朱棣的臉色黑如鍋底,一把將朱瞻基攬入懷里,蒲扇大小的巴掌瞬間就朝著朱瞻基的小屁股打去。 “小混球,誰教你的如此漠視天下蒼生?” 朱瞻基驚呆了,他想不明白,為什么他只是說了幾句實話,皇爺爺干嘛要打他? 難道他說錯了嗎? “啪~” 朱棣的巴掌狠狠的落在小胖墩的屁股上,看得出來,他確實很生氣,這一巴掌沒有絲毫打折。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