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大佬的雷區蹦迪[快穿]、重生飛揚年代、給反派當情感助理、花滑大佬穿書成炮灰美人、重生七零嫁大佬、我夫郎是二嫁[穿書]、我的系統是咸魚、情敵他愛慘我了[快穿]、替婚后和偏執大佬假戲真做了、八十年代雜貨鋪
“倒也不是?!?/br> 陳堪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讓朱棣瞬間看見了希望。 他也不敢再小看這件事情。 將朱瞻基放下來坐好,問道:“怎么解決?” 陳堪說出了心中早已經打好的腹稿:“很簡單,讓寶鈔恢復他應該有的價值,將寶鈔和金銀掛鉤,用新鈔取代舊鈔?!?/br> 朱棣有些茫然:“什么意思?” 陳堪解釋道:“陛下可知,寶鈔為何會大幅度貶值的原因?” 朱棣搖了搖頭。 陳堪也不再賣關子,問道:“陛下可知前宋時期交子的運行原理?” 這道題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送分題,對于朱棣來說也不例外。 他若有所思道:“交子,自然是同樣面值的交子能夠換取等額的金銀?!?/br> 聽完朱棣的回答,陳堪滿意的點頭道:“不錯,交子能夠換取等額的金銀,但咱們大明的寶鈔卻不可以?!?/br> “這又是什么緣故?” 朱棣的好奇心現在已經被陳堪完全的勾了起來。 而陳堪見引導朱棣思考的目的已經達到,便也不再賣關子。 他淡淡的說道:“交子之所以能夠換出等額的金銀,是因為交子本身便和金銀掛鉤,舉個例子,一個商號發行多少交子,取決于他的手上有多少銀兩,而寶鈔則不是?!?/br> 頓了頓,見朱棣臉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陳堪繼續說道:“寶鈔就是一張紙,并不和金銀掛鉤,他依托的是朝廷的信用體系,說得簡單一點,寶鈔其實并不具備價值,它之所以能被當作錢在市場上流通,是因為百姓相信朝廷?!?/br> 陳堪盡量用朱棣聽得懂的大白話將交子和寶鈔的區別給說了出來。 朱棣不由得問道:“你的意思是,若是寶鈔能和金銀掛鉤,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是嗎?” “正是!” 陳堪點點頭。 一旁的朱瞻基不由得小聲的問道:“如果寶鈔要和金銀掛鉤,那和取締寶鈔有什么區別?” 朱棣也是愣了一下:“是啊,有什么區別?” 錢從哪里來嗎,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朱棣雖然隱隱覺得兩者之間肯定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區別,但他想不出來,只好將疑惑的眼神看向陳堪。 朱瞻基提出來的問題,對于陳堪來說并不算什么問題。 他雖然沒有學過金融,但是生活在后世那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更是經歷了軟妹幣的幾次更新迭代。 這些知識放在后世不算什么,隨便一個小學生都知道,但放在這個時代那就是降維打擊。 所以陳堪絲毫不慌。 他看著朱瞻基問道:“殿下可知寶鈔為何會貶值的原因?” 朱瞻基小臉皺成了包子,小聲道:“難道是因為寶鈔無法換成等額的金銀?” “是,也不是?!?/br> 陳堪摸棱兩可的回答顯然并不能使朱棣滿意,他皺眉道:“別再給朕賣關子?!?/br> “陛下莫急,且聽微臣細細道來?!?/br> 說完,陳堪從懷中掏出一疊寶鈔和兩顆銀裸子,將寶鈔和銀裸子放在桌子上。 他打算先將寶鈔貶值的原因給兩人說清楚,不然自己即便有再多精妙的想法,朱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也是白搭。 “陛下請看,假如微臣代表朝廷,臣手里有兩張面值一貫的寶鈔和二兩銀子,現在寶鈔與白銀的價值是相等的?!?/br> 說完,陳堪又抽出兩張寶鈔。 “現在臣又發行了兩張寶鈔,但臣手中的銀子并沒有增加,于是,現在二兩銀子就等于四貫寶鈔?!?/br> 陳堪又抽出兩張寶鈔:“現在,二兩銀子等于六貫寶鈔?!?/br> 朱棣只見陳堪手上的寶鈔越來越多,而銀子卻永遠只有那二兩銀子,臉色不由得有些蒼白起來。 “可以了,夠了,朕已經知道了寶鈔為何會不斷貶值的原因?!?/br> 最終,朱棣出言打斷了陳堪的演示。 因為他仿佛已經看見了百姓們拿著寶鈔,卻買不回來任何物資,然后一窩蜂朝著皇宮沖過來的樣子。 陳堪收回寶鈔和銀子,淡然道:“這便是寶鈔貶值的原因,朝廷發行的寶鈔越多就越不值錢?!?/br> “正如臣剛才所說,寶鈔本身是沒有任何價值的,百姓們之所以承認寶鈔可以當作錢使,是因為他們相信朝廷,相信陛下?!?/br> “而現在,每多發行一張寶鈔,百姓對朝廷的信任就降低一分,直到有一天,寶鈔徹底變成了廢紙,百姓也將對朝廷徹底的失望?!?/br> “朕該怎么做?” 朱棣有些慌了,寶鈔這個東西,真正的作用竟然是用來掠奪百姓手上的物資。 這太令人驚懼了。 “成立大明皇家銀行,依托皇家的信用,設立儲備金,制造出新的,讓人一看便很值錢的寶鈔,并開通寶鈔與金銀的兌換渠道?!?/br> 陳堪迅速說出了解決辦法。 朱棣聞言,問道:“若是所有百姓都拿著寶鈔來兌換金銀,朝廷哪來的那么多錢兌換給百姓?” 還是那句話,錢從哪里來? 陳堪笑道:“不會,臣方才已經說了,新鈔的發行需要依托皇家的信用,當初太祖爺能夠發行寶鈔,不正是因為百姓信任太祖爺嘛。 況且,臣也沒說一次性將金銀兌換出去,只是暫時先用京師做一個試點,整個京師能有多少寶鈔? 有城外那一百萬兩銀子,已經足夠了,陛下不必太過憂心?!?/br> 朱棣憂心忡忡的說道:“城外的銀子只有一百萬兩,而在京師市面上流通的寶鈔絕對不會少于五百萬兩,五倍的差額,怎么可能夠?!?/br> “陛下,這就是您想得太多了,那些百姓手上能有多少寶鈔,就算讓全京師的百姓來兌,也不可能將那一百萬兩銀子兌光。 真正的大頭是官員和商人。 但若是官員和商人能拿著寶鈔去購買到與寶鈔面值一致的物資時,他們又何必要將寶鈔兌換成金銀呢? 要知道,寶鈔可比金銀容易攜帶得多?!?/br> 朱棣還是有些疑慮:“你怎么保證讓寶鈔和金銀的價值相等呢?” 陳堪張了張嘴,合著他這么多口水都白費了? 關鍵時候,小朱瞻基忽然恍然道:“我懂了,是不是你說的那個什么皇家的信用?!?/br> 朱棣的心思太雜,反倒不如朱瞻基一個小孩子容易想透這些事情。 陳堪笑著點頭道:“不錯,依靠皇家的信用,陛下說新的鈔票和金銀是一樣的,那就是一樣的,就算不一樣,當百姓多兌換幾次之后,他們也會逐漸認同?!?/br> “陛下,試問當有一種紙能夠當錢用,還能隨時換成等額的金銀時,您是會選擇使用金銀,還是使用紙?” 朱棣眨了眨眼睛,顯然還是不太能搞懂皇家的信用和寶鈔之間有什么關聯。 但是這個問題,并不需思考他便能得出答案:“那自然是使用紙?!?/br> “慢著,小子,那假如朕用紙換不出來等額的金銀呢,又該怎么辦?” 陳堪不懷好意的看著朱棣,jian笑道:“這是皇家的事情,您想想,若您是百姓,拿著紙去到皇家開設的錢莊里,卻兌不出相應的金銀,您會如何?” 聽完陳堪的解釋,朱棣的臉色突然就黑了下來。 然后氣急敗壞道:“好小子,你這是要讓朕背負上千載的罵名嗎?” “你好大的膽子!” 朱棣懂了,感情百姓兌不出錢來,他這個皇帝就要挨罵。 喵了個咪的,虧得自己還給他封貫賜爵的,結果這小混球竟然給自己出了這么個生兒子沒屁眼的的主意。 眼見朱棣有要發飆的趨勢,陳堪趕忙低頭拱手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渾蛋,絕對不行!” 一想到皇家有可能背負上千載罵名,朱棣就恨得牙癢癢,還好自己沒有聽信這小混球的蠱惑,不然,自己豈不是死了都不得安寧? “哼!” 怒哼一聲,朱棣看著陳堪的眼神頓時變得不善起來。 陳堪趕忙拱手道:“等等,陛下,臣還有話說!” 朱棣不善的盯著陳堪,陰惻惻地問道:“你還有什么話?” “陛下,臣還想問您一個問題?!?/br> “什么問題?” “咱們大明為何會缺錢?” 這個問題不用朱棣回答,小胖墩便替朱棣回答了:“那還用說,咱們大明缺銅唄,還有金銀也缺?!?/br> “然也?!?/br> 陳堪打了個響指:“還有一個問題,中原的財富在北元退回草原之時帶走了很大一部分,這才是導致太祖先皇帝為何要發行寶鈔的原因?!?/br> 朱棣蹙眉道:“所以,這和寶鈔又有什么關系?” “陛下應當知曉,我大明的銅錢鑄造精美,不僅是大明,咱們大明周邊的小國也在用咱們大明的銅錢?!?/br> “假如,臣是說假如,咱們新造出來的寶鈔能夠取代大明銅錢在周邊這些鄰國之中的地位呢?” 第二百六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 大明的銅錢能夠成為周邊小國之間流通的錢,寶鈔自然也可以。 朱棣還是沒能理清這其中的彎彎繞繞,他黑著臉問道:“咱們大明的金銀發行出來的寶鈔還不夠大明自己用,為何還要讓寶鈔流通到周邊的國家?” 陳堪一拍腦門,無奈道:“我的陛下啊,既然他們要用咱們的寶鈔,難道不該給咱們繳納一筆保證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