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大佬的雷區蹦迪[快穿]、重生飛揚年代、給反派當情感助理、花滑大佬穿書成炮灰美人、重生七零嫁大佬、我夫郎是二嫁[穿書]、我的系統是咸魚、情敵他愛慘我了[快穿]、替婚后和偏執大佬假戲真做了、八十年代雜貨鋪
陳堪翻了個白眼道:“學生攤牌了,學生現在就是個睜眼瞎,明知道那人已經到了京城,卻沒辦法找出他來,還請老師施以援手?!?/br> 聽見陳堪終于不再嘴硬,方孝孺的表情緩和下來。 他看了一眼茶杯,陳堪很有眼力勁地為他續滿。 方孝孺品了一口茶,瞇著眼睛沉聲道:“白蓮教不是那么好根除的,否則先帝也不會放任那么久了?!?/br> “嗯嗯!” 陳堪小雞啄米一樣的點頭。 方孝孺沒好氣道:“先帝在位時,曾讓盛庸和平寶兒帶兵去剿滅過江浙一帶的白蓮教據點,另外,老夫叫人整理了一些東西,過幾天應該能匯總起來了,到時候老夫讓人給你送去?!?/br> 陳堪大喜,朝方孝孺一拱手:“多謝老師,學生這就去找盛大將軍?!?/br> 見陳堪一秒都不愿意多留,方孝孺也不介意。 “將門給老夫帶上!” 喝罵了一聲,方孝孺忍不住莞爾一笑。 這個學生風風火火的性格,還真像他父親。 與親衛匯合,陳堪帶著人浩浩蕩蕩地朝歷城侯府而去。 盛庸,算是洪武朝碩果僅存的幾位老將軍之一了,也是朱棣奉天靖難時最大的對手之一。 而且陳堪記得,歷史上的盛庸應該也活不了多久了。 明年他就會被錦衣衛誣告,被酷吏陳瑛彈劾,然后自盡于家中。 看來到時候自己還得出手保他一條狗命,還有平安平保兒。 這兩個人的死,在歷史上都和錦衣衛以及陳瑛脫不了關系。 歷城侯,這個爵位乃是建文帝朱允炆賜下的,朱棣上位之后也未曾收回,不知道是忘記了還是故意的。 但自盛庸投靠朱棣后,便一直被閑賦在家,盛庸不受朱棣所喜,這是不爭的事實。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盛庸的告誡 侯府大門緊閉,一無門童二無家丁護院。 就連路過的百姓都下意識的遠離府門。 偌大的侯府,從大門處就能看出來蕭條二字,里里外外無不透露出一股盛庸不被朱棣所喜的感覺。 陳堪來到大門處,輕輕敲動了銅門上帶著銹綠的銅環。 然后便靜靜的等待著盛庸來開門。 來開門的,也只能是盛庸了。 正所謂樹倒猢猻散,前朝赫赫有名的大將軍,到了新朝,別說朱棣記恨他,就連同出將門的新貴們,也不再將老一輩的名將放在眼里。 “吱呀~” 老舊的木門似乎在訴說著主人家的窘迫,一臉憔悴之色的盛庸從內里拉開房門。 盛庸,陳堪只在朱棣登基的時候見過他一次,那時候的盛庸精神狀態雖然不好,但好歹還能看得出那股與生俱來的肅殺之氣。 而現在的盛庸,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便已白了頭發。 陳堪這個朱棣面前的當紅炸子雞,盛庸也是認識的。 他拉開大門之后,看著陳堪帶著上百人而來這個陣勢。 恍若認命一般,用毫無感情色彩的聲音問道:“陳大人這是奉了陛下的命令來抄本侯的家嗎,進來吧?!?/br> 人情冷暖,這些日子盛庸深有體會,見到陳堪,他說意外也意外,說不意外也不意外。 他以為,來的會是錦衣衛,孰料竟然是陳堪。 來了也好,省得家人提心吊膽的活著。 盛庸后退一步,伸出一只手道:“陳大人,請開始吧?!?/br> 陳堪打量著眼前這位曾為大明立下了赫赫戰功的老將軍,心知他誤會了自己,也不開口解釋。 只是心里面有些唏噓。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br> 這句話,用在大明朝的君臣身上實在太合適不過。 都說宋朝的武將慘,但宋朝的武將好歹還有榮華富貴可以享受。 大明的將軍呢,從大明立國一直到大明亡國,所有的皇帝皆是刻薄寡恩的主,包括被文人們吹爆的孝宗皇帝朱佑樘。 見陳堪沒有動作,陳堪帶來的人也守在門外沒有絲毫冒犯的意思,盛庸好奇道:“怎么,陳大人還不動手?” 陳堪搖搖頭道:“侯爺誤會了,本官此來,是想向侯爺請教一些事情?!?/br> 盛庸淡然道:“陳大人說笑了,老夫一個行將入木的糟老頭子,哪里能教得了大人什么事情,大人若不是來抄家的,還請另尋高人請教吧?!?/br> “侯爺就不問問本官有什么事情向侯爺請教?” 面對陳堪的反問,盛庸平靜道:“不論什么事情,老夫都教不了?!?/br> 陳堪直言道:“這事兒還真只有侯爺才知道,本官這些日子與白蓮教對上了,但對方滑得很,本官實在是抓不住,這才不得已前來叨擾侯爺?!?/br> “白蓮教?” 一聽見白蓮教這個名字,盛庸一雙古井無波的眼睛里陡然露出一絲鋒芒。 但很快又沉寂下去。 他淡淡的說道:“老夫早些年確實與白蓮教打過交道,但這些年來,老夫疲于奔命,現在又淪落到這種地步,若是要老夫出手對付白蓮教,請恕老夫無能為力?!?/br> 對于盛庸當下的尷尬處境,陳堪也能理解,要他出手,實在是強人所難。 但陳堪今日所來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請這位老將軍出山。 他整理了一下思緒,問道:“不知侯爺當初清剿白蓮教徒,進行到了什么地步?” 盛庸眉頭一皺,問道:“方大人讓你來的?” 陳堪也沒有隱瞞,點點頭道:“本官一頭霧水,便去向老師請教,老師為本官指了一條明路,就是來見侯爺您?!?/br> “既然如此,跟老夫來吧?!?/br> 盛庸的聲音一如既往的平淡。 陳堪跟著他一路走到書房,盛庸從書架的角落里抽出一張看起來有些年頭的紙張。 吹掉紙上的灰燼后,將泛黃的紙張遞給陳堪道:“當年老夫與平保兒受太祖爺之命,清剿江浙一帶的白蓮教徒,可惜,還未等到本將功成,先帝便駕鶴西去,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這是當年老夫與平保兒的軍事部署圖,以及麾下二郎們收集的白蓮教據點分布圖。 也不知道這些年過去,白蓮教的這些據點還在不在,既然你最近在忙這個事情,這份圖在老夫手里也沒用,你拿去吧?!?/br> 說完之后,見陳堪伸手接過泛黃的紙張,盛庸又繼續在角落里翻找著什么。 等陳堪打開圖紙,看著紙上記載的各種地名,盛庸也翻出一本厚厚的卷宗。 他翻開卷宗,淡然道:“白蓮教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末時期,這本卷宗上詳細記錄了白蓮教的發展歷程以及各種分支教派。 另外,老夫要告訴你的是,白蓮教能在歷朝歷代的圍剿中發展到現在,絕對不能等閑視之。 老夫當時只查到白蓮教在京師之中是以皮rou生意為生便斷了線索,你不妨細細的查一下秦淮河上的那些畫舫?!?/br> 陳堪從盛庸手上接過卷宗,面色肅穆的點點頭。 到了現在,陳堪早已收起了當初對于白蓮教的輕視之心。 “侯爺放心,在白蓮教手上吃了個大虧,本官重視還來不及,怎么可能輕視白蓮教?!?/br> 拜別了盛庸之后,陳堪出了侯府與親衛們匯合便打算回衙門。 平安在朱棣登基之后,去了北平出任北平都指揮使,所以陳堪能拿到的資料也只有盛庸手上的一份。 剛剛跨上戰馬,陳堪忽然想起路過富樂院時看到的那個女子。 又聯想到盛庸說的,白蓮教的教徒在京師之內以皮rou生意為生。不知怎地,陳堪下意識的便想去富樂院看看。 對于心里這種沒由來的沖動,陳堪一向都是選擇跟隨本心。 于是他改變了主意,對著親衛們下令道:“去富樂院?!?/br> 方胥與張三聞言一愣,正想感慨一句大人不愧是大人,在這種時候還有心思去青樓。 但話還未出口,便見陳堪已經宛如離弦之箭一般打馬沖了出去。 兩人面面相覷的對視一眼,只好打馬跟了上去。 第一百六十七章 定要你們血債血償 來到富樂院門口,陳堪毫不猶豫的下馬帶著一大票人呼啦啦涌進了大門。 守在門口的大茶壺(龜公)剛剛迎上來,便被陳堪一把推開。 “本官剛剛路過門口,三樓上一個臉型嬌小,右眼下方有一顆小痣的女子引起了本官的注意,讓她來見本官?!?/br> 能在秦淮河岸開一家這么大的青樓,背景都不會差,更何況富樂院本身就是教坊司的產業。 那大茶壺一見陳堪這種架勢,心知這是遇到來找事的人了,連忙好言安撫道:“公子稍等,小人這就讓人去給您找?!?/br> 隨后不停的給一旁的小廝使眼色。 那小廝也是個有眼力見的,一溜煙便跑了。 沒一會兒,老鴇子與酒樓明面上的掌柜便從內廳氣勢洶洶地走了出來。 兩人一開始還好奇,什么樣的人敢在富樂院鬧事,但是一看見陳堪那張年輕得過分的臉,頓時慫成了鵪鶉。 怎么會把這個殺神招來? 兩人臉上笑嘻嘻,心里馬麥皮,看著大茶壺的眼神,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