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拋棄竹馬三年后我逃不掉了、閃婚后瘋批少爺被救贖了、東宮明珠、和大佬前任上戀綜后復合了、月光遺落
“外婆,我們來到青竹鎮才是‘回來’,去國外是‘出去’?!?/br> 邢望正思緒萬千,便聽見了俞冀安的話,老太太顯然沒有料到大外孫會這么回她,眉眼彎彎、笑了出聲:“是啊是啊,冀安說得對,是外婆想岔了,外婆身邊就是你和小希的家,想在家里待多久就待多久,只是別跟這次一樣,回來了也不和外婆說一聲?!?/br> 明明是看起來一貫冷漠淡然的人,現今在老太太面前卻認錯似地跟著笑了起來:“那不是歸心似箭嗎?” 熱氣氤氳在眼睫,入口的茶有些微苦,邢望卻覺得身心都暖了起來,眼前溫情的畫面被眼睛收錄,從心底汩汩冒出甘泉。 相比同樣寡言少語的自己,兄長的話語實在充滿了奇妙的魔法。 正感嘆著,便聽外婆驀地朝自己問道:“小希呢,今年怎么不是和哥哥一起回來的?” ? 這個問題不是已經問過他了嗎?當時他是怎么和老太太說來著? 好像是以俞冀安工作忙為借口,談起自己畢業了,在兄長身邊閑著讓他cao心不說,還幫不上什么忙,又剛好想念外婆外公了,所以就先回家了。 的確是個好理由,但是那得是在俞冀安不在場的時候,邢望才能答得順其自然。畢竟不論如何粉飾,他都深知自己突然回國的原因,而那是無法同家人言說的。 許是看出來他剛剛心不在焉的樣子,俞冀安便不著痕跡地轉移了話題。 誰知今早外出了一段時間的馮老先生正好回來,和外婆提起另外一件事。 青竹鎮有舊俗,年末祭祖,辭舊迎新。 近幾日鎮上其實已經能時不時聽見幾聲爆竹聲了,年前祭祖燃放爆竹,也是此地傳統。 臨近除夕,這也確實是件急需安排上的大事。 只是提到祭祖掃墓,難免令邢望回想起一些往事。 縱使家中氣氛和睦融洽,時間也已經向前行走了多年,有些傷痛仍然難以抹平,舊時父母伉儷情深的畫面時常涌上心頭,即便沒有人刻意提起,他們也默契地想起了那二人。 那時外公外婆白發人送黑發人,他在雨中哭得仿佛要和老天爺較量個高下,最終在兄長堅硬溫暖的擁抱下得到庇護,只是悲愴的思緒是任何城墻都無法隔絕的,那是在一個又一個不眠黑夜里愈發沉重的感情,是至今都未釋懷的存在。 邢望放下杯子之后,手指不由自主地想要緊緊攥起,卻未料他又聽見了俞冀安的聲音。 “我回鎮上之前,已經去曄城看過爸媽了?!?/br> 聞言,邢望抬頭看向俞冀安。 “近日雨雪天氣頻發,道路冰封受阻,現在趕回曄城顯然是不太明智的決定?!庇峒桨渤险f道,“所以我下了飛機后,便先去墓園看了爸媽,” “在我之前,已經有人在墓前放下了一束花,是束粉色郁金香?!?/br> 說這話的時候,俞冀安的視線便只落在邢望身上了。 畢竟只有他們知道,天性浪漫的mama最是鐘愛粉色郁金香,于是爸爸愛屋及烏,但這是他們一家人才知道的事,即便是外公外婆,大抵也以為女兒喜愛的是兒時栽種的那株清曇。 就像是心有靈犀一般,回國之后,邢望同樣去了一趟墓園,挑選了一束粉色郁金香的永生花,放在終年冰冷的墓前,希望那熱烈且永恒的愛意化作具象,代替他與兄長,陪伴長眠于地底的父母,度過這個寂寥的寒冬。 天氣稍斂,剛看過天氣預報的馮老先生一副說干就干的架勢,打算讓兩位晚輩第二天跟著去祭祖。 翌日天氣晴朗,過了這天要連著幾日降雨,之后便是除夕了。 今年祭祖倒是和往年沒有什么不同,不過多少受了之前雨雪天氣影響,去的地方怕是沒有往年多。 深山之中,舊時都是流行土葬,墓地零散,祭祖之時都是要上山的。 在曄城長大的年輕人對此經驗匱乏,邢望雖知曉這一習俗,卻沒有和長輩同行過,反倒是年長他好幾歲的俞冀安偶然去過。 山路其實并不陡峭,馮家資產頗豐,將路修整得比一般山路平整安全許多,至于為什么沒有遷墓,邢望扶著老太太,心想估計是老人家有他們的考究。 青竹鎮是外婆故土,外公年輕時雙親撒手人寰,那邊的親戚也斷了聯系,而二老年輕時不常在青竹鎮居住,故而即便鄰里之間多為親戚,也少有走動。 時間有些倉促,所以這次跟著二老同去祭祖的只有邢望和俞冀安,人少了反而讓邢望更自在了。 路上偶有陡坡也很正常,跟平常爬山一樣,更遑論青竹鎮景致不錯,雖逢深冬,整座山卻并沒有徹底進入冬眠,茂林修竹在一片空茫間更是打眼。 二老身體康健,走起山路來和平日相比沒有區別,一開始邢望還上前攙扶著,過了會兒老太太就不樂意了,讓邢望和他哥一起,拿好祭拜用的東西就行了。 深山草木奇多,邢望從小就難以抵擋此間奇花異草的魅力,那時遇到不認識的就纏著知識淵博的外公問,外孫好奇心強和自己說話也多了,老先生面上看不出來,心里自然是高興的,但是奈何小時候的邢小希太磨人,看到喜歡的花花草草便想挖了回家種上,偏生馮家蒔花弄草的基因是一點都沒遺傳上,導致家里的花花草草死的死枯的枯,二老想救都沒能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