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575節
“所以,此戰對待荷蘭人,各部要殺敵務盡,讓這些西夷血債血償,為那些死難的義士和百姓報仇雪恨!” 副都督鄭芝虎、國防軍第十五軍總兵官鄭芝豹、副總兵甘輝,以及東洋艦隊總兵官楊耿紛紛抱拳,大聲說道:“血債血償!” 第八百二十七章 收復澎湖 澎湖群島又被稱為澎湖列島,位于福建與臺灣島之間。澎湖之名系以澎湖最大的本島與中屯、白沙、西嶼三島相銜似湖,外側海水洶涌澎湃,湖內波平浪靜。澄清如潮,故而得名。 澎湖在蒙元時期即設立巡檢司(即澎湖寨巡檢司),但在大明立國時被廢棄;直到荷蘭艦隊企圖占領澎湖,大明才派兵澎湖將荷蘭人驅逐。 但荷蘭人仍舊于1622年7月成功占領澎湖。1624年明朝派兵攻打澎湖,歷時八個月。 崇禎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澎湖外海。 東洋艦隊總兵官楊耿站在旗艦唐高宗號的指揮臺上,正舉著千里鏡望向遠處的澎湖本島。 自從大明在崇禎七年的時候出兵驅逐了荷蘭人之后,時至今日,荷蘭人又趁著滿清、流賊交替作亂的時機,出兵占據了澎湖本島。 如今根據情報,在澎湖本島駐扎著兩百多荷蘭士兵,另外還有戰船四艘,都是歐式的蓋倫船樣式,大概相當于大明新式驅逐艦的噸位。 “命令第一支隊出戰,半個時辰之內,將荷蘭人的戰艦全部擊沉!” “是!” 此時在東洋艦隊數百艘戰艦的后方,便是大隊的運輸船隊,上面是駐防軍第一營一萬多名將士,還有部分錢糧、兵 很快,東洋艦隊第一支隊的上百艘戰艦便展開陣型,不過對方荷蘭人的艦隊只有四艘戰艦,東洋艦隊自然不會全部出動,只是分出了第一支隊一分隊的二十艘戰艦,包括一艘戰列艦、七艘巡洋艦、八艘驅逐艦、四艘護衛艦,此時已經組成了戰列線,正在快速朝著荷蘭人的四艘戰艦靠近。 “敵艦已經進入射程!” “命令各艦準備齊射!” “放!” 分艦隊的二十艘戰艦紛紛開火,從戰列線一側噴涌出猛烈的炮火,瞬間就將遠處的四艘荷蘭戰艦籠罩住。 那四艘荷蘭戰艦雖然也奮力還擊,可是雙方的戰力相差太遠,只過了兩輪齊射,四艘荷蘭人的蓋倫船便被打得殘破不堪,其中兩艘當場沉沒,兩外兩艘也是傷痕累累,停在海面上已經無法動彈,隨即在東洋艦隊分艦隊的第三輪齊射中,這兩艘蓋倫船也被打得破碎不堪,沉入了海底之中。 一場短暫而沒有懸念的海戰過后,東洋艦隊總兵官楊耿下令觸動他第一支隊、第二支隊的兩百艘戰艦,開始對著澎湖本島沿岸轟擊。 兩百艘戰艦,裝備火炮最少護衛艦也有十五門火炮,而裝備火炮最多的戰列艦,則攜帶了六、七十門,甚至最多的有八十門火炮,這兩百艘戰艦一共集結了八千多門火炮,對準澎湖本島岸邊展開了猛烈的炮擊。 此時駐守在澎湖的兩百多名荷蘭人,基本上都駐扎在澎湖本島,并且在沿岸構筑了數個簡易的堡壘。 只是這些所謂的堡壘,此時在東洋艦隊的猛烈炮擊下,連半個時辰都沒堅持住,便被打成了滿地的狼藉,駐守其中的兩百名荷蘭人也死傷不少,至少數十人沒能逃出來,剩下的一百數十人也倉皇的朝著本島身處撤退,徹底放棄了澎湖本島沿岸的防御。 “命令運輸船隊上前,駐防軍第一營即刻登陸上岸!” “是?!?/br> 半個時辰之后,大批的運輸船??吭诮\水處,數不清的駐防軍第一營將士開始涉水上岸,大批的投擲手率先沖到前面,后面則是數不清的鳥銃手。 但是直到一個時辰之后,駐防軍第一營一萬數千名將士基本上全部登陸成功,可是卻始終沒有遭到任何阻擊,殘存的一百數十荷蘭人此時全部聚集在本島身處,距離岸邊一里多的一處高地上,岸邊的景象全部能夠看得清楚。 明軍一萬數千將士恢弘的登陸景象,讓這些荷蘭人徹底震驚了,他們哪怕是在歐洲戰場上,也從未見過這等恢弘的登陸場景,這已經遠遠超出這些荷蘭人的認知程度,也徹底擊潰了他們心中的抵抗意志。 當駐防軍第一營將士一部開始向本島內部推進的時候,殘余的一百數十荷蘭人便列隊從高地出來,然后向明軍將士投降。 “投降?” 東洋艦隊總兵官楊耿此時也登陸上岸,作為鄭成功制定的“前敵指揮官”,楊耿冷笑一聲,對部下說道:“誰同意這些白皮狒狒投降了?全都給我殺了!” “是!” 此時一百數十個荷蘭人已經被全部繳械,一名所謂的準尉還想著“體面的投降儀式”,卻見到一隊明軍鳥銃手前來,不由分說對著眾人就是一陣齊射,一百數十個荷蘭人在錯愕中,全部被當場射殺。 自此,明軍順利收復澎湖列島,除了本島之外的其余各處島嶼,也在隨后的兩天時間里,由東南都督府駐防軍第一營分兵占據。 尚在福州城外軍營中的鄭成功此時心情大好,收復臺灣之戰首戰告捷,對于明軍來說可謂是一大好事。 隨后鄭成功下令:將大軍的錢糧、軍備等各種物資轉運到澎湖本島去,將澎湖本島作為大軍的中轉之地。 畢竟從福州直奔臺灣島,途中變數較多,有了一處中轉地,便可以穩妥許多。 東洋艦隊總兵官楊耿當即領命,開始率領東洋艦隊進行護航,同時大批運輸船開始向澎湖本島運送各種物資,還將國防軍第十五軍各部將士運送到澎湖本島去。 與此同時,鄭成功也在數艘驅逐艦的護衛下,乘坐運輸船抵達了澎湖本島,并且將自己的都督府設在這里,準備臨陣指揮各部的行動。 就在鄭成功抵達澎湖本島的時候,在臺灣島南部的熱蘭遮城,荷蘭設立的臺灣總督揆一也收到了澎湖失守的消息。 “本土的艦隊什么時候才能到啊,明國已經出手了??!” 此時的揆一心急如焚,如今大明國勢日益強大,先后臣服了朝鮮國和日本國,已經讓荷蘭人的貿易利潤大幅下降,如今又突然出兵要進攻臺灣,憑借荷蘭在臺灣的三千多兵力,一萬多土兵是不可能擋住明國大軍的。 而且隨著派往日本國、朝鮮國,還有明國沿海的各種商賈、細作送回來的消息顯示,如今的大明已經是非常強大的帝國了,甚至荷蘭將本土的全部軍力都調集過來,雙方爆發生死國戰,荷蘭都是穩居下風的,更不用說只是出動一支艦隊前來支援了,明擺著就是必敗之局。 “看來還是要向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求援??!” 此時在揆一看來,就算是本土調集艦隊趕來支援,那也是來不及了,只能寄希望于駐扎在濠鏡澳的葡萄牙人,以及駐扎在呂宋的西班牙人的軍力維持局面,并且聯絡駐扎在巴達維亞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兵馬前來支援,如此才能堅持到本土艦隊抵達。 于是,揆一急忙親筆寫了三封求援信,分別派人乘坐快船前往濠鏡澳、呂宋島的馬尼拉城,以及爪哇的巴達維亞城。 只是揆一在派出信使前往這三個地方,向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東印度公司分別求援之后,再回過頭來看著眼前的軍報,只見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明國艦隊數百艘,全都是不輸于歐洲強大戰艦的存在……,明國火銃兵悍勇,裝備的火槍非常犀利,我軍難以抵擋……” 這些字眼無一不是在訴說著明軍的強大,讓揆一感到非常的頭疼。 “看來還是要加強臺灣各處的防御,各部士兵也要重新進行布防!” 打定主意之后,揆一當即下令,命令熱蘭遮城和普羅民遮城兩地立即開始布防,三千多荷蘭士兵分為兩部分,其中一千兩百人駐扎在普羅民遮城,剩下的兩千多人駐扎在熱蘭遮城。 另外,荷蘭人強征的一萬多土兵,也分為兩部分,五千人駐扎在普羅民遮城,剩下的八千多人駐扎在熱蘭遮城。 至于此時荷蘭人的戰艦,則只剩下七艘蓋倫船,雖然這七艘蓋倫船都算是主力戰艦,在火力和噸位方面,基本上都相當于大明海軍的驅逐艦,甚至有兩艘蓋倫船與大明海軍的巡洋艦相當了,可是數量太少,與明軍動輒數百艘戰艦的龐大艦隊相比,揆一心中沒有一點底氣。 于是為了集中兵力,揆一將這七艘蓋倫船全部集中在熱蘭遮城的港口內。準備在明軍撲向臺灣島的時候,用這七艘戰艦主動出擊,襲擾明國艦隊,試著能不能拖延時間。 一切都部署完畢之后,揆一便下達了命令:臺灣各處的漢族、高山族百姓,全都要向荷蘭人繳納大量的“戰爭稅”,以便集中錢糧抵御明軍即將展開的進攻。 同時揆一還派出小股荷蘭軍隊在各處巡邏,凡是發現企圖與明軍聯絡的百姓,一概就地斬殺,并且還要對其宗族、同村百姓進行屠殺,以震懾臺灣各地。 一時間,臺灣各地風聲鶴唳,而駐守在熱蘭遮城和普羅民遮城兩地的荷蘭人,此時也是緊張到了極點,不知道先抵達臺灣的,究竟是自己的援軍,還是那鋪天蓋地的大明艦隊。 第八百二十八章 封鎖臺灣 三天后,澎湖以東四十里外海域。 東洋艦隊總兵官楊耿舉著千里鏡望向前方,此時在東洋艦隊數百艘戰艦的前方,七艘荷蘭人的蓋倫船正在以戰列線編隊,從南向北快速航行著。 “荷蘭紅毛這是昏了頭嗎?竟然以區區七艘戰艦,就敢與我數百艘戰艦抗衡!” 此時楊耿心中充滿了怒火,下意識的認為這就是荷蘭人在藐視自己,殊不知這其實是荷蘭總督揆一的無奈之舉。 荷蘭人盤踞臺灣多年,在澎湖也有自己的眼線,可以說是樹大根深了。當東洋艦隊大舉東進的第二天,便有眼線乘船出海,將消息送到了熱蘭遮城內揆一的手上。 此時擺在揆一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要么坐等明軍艦隊打上門來,率部死守兩處城堡,七艘戰艦協同防御;要么就派出七艘戰艦在遠海迎戰,盡可能的周旋一番拖延時間。 在揆一看來,也許大明的艦隊很龐大,艦船大、火炮多,但是明國水手的技術肯定是比不上荷蘭水手的,在海戰中航行技術也是一大因素。 七艘戰艦迎戰數百艘明國戰艦,雖然看上去無異于以卵擊石,可是揆一堅定地認為,只要發揮出荷蘭水手高超的海戰技巧,還是可以取得一些戰果的,甚至可以讓明國將領新生畏懼。 于是乎,在揆一的命令下,七艘荷蘭蓋倫船便揚帆出海,出現在了東洋艦隊將近五百艘戰艦的前方。 “命令第一支隊以戰列線迎戰,其余各部繼續前進,不要為了這些雜兵而耽誤了大事!” “是!” 不管荷蘭人有什么企圖,現如今在方圓多少里之內,只有前方的七艘荷蘭戰船而已,楊耿自然不會為了這么一點兵力,而將整個東洋艦隊拖在這里。 于是東洋艦隊當即分兵,第一支隊的百艘戰艦開始以雙排戰列線成陣,并且朝著荷蘭人的戰艦快速靠近中。 而楊耿則率領東洋艦隊的主力,繼續朝著臺灣島的方向前進。 而在東洋艦隊的后方,第五支隊一部也正在朝著臺灣島的方向前進,并且一路護送一支龐大的運輸船隊,這支運輸船隊上面,就搭載著國防軍第十五軍將士! “可惡的明國人!” 此時率領七艘戰艦前來阻擊東洋艦隊的荷蘭指揮官,是一個名叫約翰內斯的中尉,在見到東洋艦隊分兵之后,頓時氣得大叫不止。 在約翰內斯看來,東洋艦隊分兵之后,自己和部下的犧牲就變得毫無意義,即便在出發之前自己就知道此戰必死無疑,但只要阻擊住明國艦隊,為援兵的到來爭取到時間,就沒有白白犧牲。 可是現在,約翰內斯明白,自己和部下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化作泡影了。 “傳令:立即脫離這里,朝著臺灣方向前進,一定要纏住明國艦隊的主力!” 約翰內斯當即下令,七艘蓋倫船也開始由戰列線編隊變為橫向編隊,朝著東面快速行進。 而東洋艦隊第一支隊的參將見狀,也當即下令進行追擊。 與此同時,剛剛分兵的東洋艦隊主力艦隊也發現了荷蘭人戰艦的動向,并且立即向旗艦做出稟報。 “真是難纏的狗皮膏藥!” 楊耿見狀不由得怒罵一聲,當即又從第二支隊中分出七艘護衛艦、八艘驅逐艦前去阻擊,將荷蘭人的七艘戰艦阻擋下來,會同第一支隊盡快將起步殲滅。 半個時辰之后,約翰內斯絕望的看著前方已經完成戰列線組隊的明國戰艦,又回頭望向浩浩蕩蕩航行過來的上百艘明國戰艦,此時區區七艘蓋倫船已經無路可走,即將面臨明國戰艦的兩面夾擊。 “上帝啊,這還是遠東嗎?恐怕在地中海,也沒有如此龐大的艦隊存在!” 約翰內斯所在的旗艦上,一個隨船的傳教士手持十字架,發出了絕望的感慨,其余的水手和士兵也是目瞪口呆。 面對明國海軍的絕對實力,再高超的航海技巧,此刻也仿佛是玩笑一般,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轟! 很快,東洋艦隊第一支隊,以及第二支隊的十幾艘戰艦先后開火,將夾在兩支艦隊中間的七艘荷蘭蓋倫船籠罩在炮火之中。 只見無數的炮彈從兩側呼嘯打來,即便約翰內斯聲嘶力竭的呼喊著還擊,可是七艘蓋倫船即便都是歐洲一級戰列艦一般的存在,此時也難以抵擋一百多艘戰艦的齊射轟擊。 荷蘭人的抵抗只持續了不到半個時辰,七艘蓋倫船就當場被擊沉了五艘,剩下的兩艘也是千瘡百孔,都已經在東洋艦隊戰艦的炮火中發生了傾斜,船上不斷有水手和士兵跳水求生,這兩艘蓋倫船沉入海中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此時東洋艦隊各艦并沒有救人的打算,而是開始重新編隊,朝著臺灣島的方向快速航行,以追趕主力艦隊。 當日下午時分,總兵官楊耿率領匯合后的東洋艦隊抵達了臺灣島南部外海,并且分出第一支隊在熱蘭遮城外海,自己率領主力艦隊,并且掩護著龐大的運輸船隊抵達了普羅民遮城外海。 此時鄭成功也乘坐小船上了東洋艦隊旗艦唐高宗號。 “真不知道荷蘭人的腦子是怎么長的,竟然派出七艘戰艦前來阻擊,現在好了,荷蘭人連襲擾我軍登陸船只的能力都沒有了?!?/br> 楊耿心情舒暢的笑談著,此時不但東洋艦隊已經分兵完畢,就連運送駐防軍第二營的運輸船隊,也已經與東洋艦隊第一支隊匯合,此時大戰隨時可以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