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541節
如今所有在大明、朝鮮國、日本國、琉球國,以及南洋一帶經商的西方商船,都要向大明海軍部購買號旗,否則安全便得不到保證,會被大明海軍視為“走私船”。 這給海軍部每年都要貢獻一筆不小的收入,同時海軍部也給這些西方商船發布了一些規矩,這雙色信號旗就是其中之一。 大明海軍用雙色號旗發布的各種信息、信號,西方的商船必須牢牢記住,并且要實際遵守,否則就會被大明海軍視為“不法”。 可即便有這么多的規矩和限制,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甚至是一小部分的英國商船,都爭先恐后的經營著大明與朝鮮國、日本國、南洋呂宋島等地之間的短途貿易。 因為大明有絲綢、瓷器、茶葉、精鹽、各種精良鐵器、肥皂、琉璃、燈具等非常暢銷的商品,朝鮮國則有人參、皮貨,日本國有銀礦、硫磺等物產,這些都是可以在西方換取海量收益的貨物,就如同是后世的高精尖技術,以及各種暢銷奢侈品一般,西方人對于這些是沒有一點抵抗力的。 此時薊州號發出命令之后,前方的荷蘭商船果然收起了船帆停下,千總鄭云聰隨即派人乘坐小舢板過去,上船進行例行檢查。 在等待海軍將士檢查的過程中,朱慈烺和劉盛都在船舷上用小號千里鏡觀察著,荷蘭商船上面的人和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這就是荷蘭人?” 劉盛是第一次見到西方人,此時非常好奇的說道:“黃色的頭發,大鷹鉤鼻子,真是丑??!” 朱慈烺則是見到過西方人,曾見過不少的傳教士,也見過傳教士的家眷,此時玩笑的說道:“歐人的男子雖然樣貌丑陋,但是佛郎機女子卻是別有一番風味??!” 劉盛笑了起來,十二歲的年紀自然沒有別的想法,不過在軍中幾個月的歷練,也讓其“粗獷”了許多,就連身為太子的朱慈烺也開起了葷段子。 隨后劉盛說道:“這些荷蘭人不遠幾萬里到我大明的家門口做生意,可見其國開拓進取之精神,已經深入全族骨髓了,這一點是我大明需要學習的!” 朱慈烺聞言不禁點頭贊同,說道:“是啊,幸好我大明有閣老領路,如今也開始目光向外。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大明的商船和戰艦,一定也可以推到西人家門口去!” 一旁,千總鄭云聰也聽到了二人的對話,隨即點了點頭,這兩位大神鍥而不舍的精神已經贏得了眾人的敬佩,而現在二人的眼界,更是讓鄭云聰贊嘆:不愧是皇家太子,不愧是國公長子,這番眼界就是不一般,有高度! 于是鄭云聰說道:“那些荷蘭人現在已經式微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哦,就是我大明以前所統稱的佛郎機人,他們的國力已經后來者居上,超過荷蘭人了?!?/br> “現在的南洋,西班牙人占據了呂宋古國,荷蘭人占據著更南面的巴達維亞等地,已經將伶仃洋以南的大片古國瓜分殆盡了,所以我大明如今面對的局面,可以說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朱慈烺聞言說道:“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句話我曾聽閣老提起過?!?/br> “對,這就是閣老提出來的,軍中例行學習中,我們都學習過?!?/br> 千總鄭云聰如是說。 “所以了,我大明也必須要奮力向前,絕不能落后于人?!?/br> 鄭云聰說道:“我大明強盛的話,那些西人就會安安分分的做生意,西人的傳教士也會為大明效力一展所學,南洋的西人兵艦也會各守界限?!?/br> “可一旦我大明衰落下去,那些西人就會搖身一變,從和藹的文明人變成吃人的惡狼,不但南洋的西人兵艦會一擁而上到我大明瓜分一場,那些傳教士也會變成面目可憎之輩,在大明各地為非作歹,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朱慈烺和劉盛聞言都是心中驚醒,對于這些西人,二人從心里就沒有什么好感,如今聽了鄭云聰的話,二人更是如此認為。 劉盛說道:“在府學的時候,先生曾教導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些西人與華夏子孫樣貌不同、習俗不同、信仰不同、服飾不同,就連同樣學習儒家的朝鮮國、日本國等都是心懷鬼胎,就更不用說這些白皮狒狒了!” 朱慈烺說道:“現在我才真正懂得,閣老為何要力排眾議,花費浩大的錢糧來打造新式艦隊,并且設立海軍部了,當真是高瞻遠矚??!” 就在三人談論的時候,負責檢查荷蘭商船的將士已經開始往回走了,很快就回到薊州號上,向鄭云聰稟報道:“啟稟大人,那艘荷蘭商船手續齊全,是從臺灣南部出發,前往朝鮮國采購貨物的?!?/br> “放行!” “是!” 隨著旗手發出號令,荷蘭商船隨即揚帆出發,只是朱慈烺和劉盛、鄭云聰的臉色卻很不好,因為那艘荷蘭商船是從臺灣出發的,那是大明疆土! 鄭云聰說道:“當初海軍部鄭尚書還在福建的時候,已經拿回了臺灣北部,只不過后來天下大事突變,沒有來得及收回整個臺灣,便留下這等遺憾!” 朱慈烺說道:“這不是遺憾,國朝早晚都會拿回整個臺灣的!” 劉盛更是狠聲說道:“不止是臺灣,還有伶仃洋以南,我大明一定會將那些白皮狒狒全部趕出去,早晚而已!” 此后朱慈烺、劉盛在海軍中的受訓繼續下去,長時間的風吹日曬,讓二人的皮膚也變成了古銅色,完全褪去了之前的書生氣和貴族氣,遠遠看去就如同是兩個海軍老兵一樣。 轉眼到了五月初二,鄭云聰接到了海軍部送來的公文,得知朱慈烺和劉盛的受訓終于結束了,于是便在北洋艦隊基地內舉行了一場宴會,當然參與者都是薊州號的將士。 眾人與朱慈烺、劉盛把酒言歡,為二人送行。 五月初三清晨,朱慈烺、劉盛登上了前來迎接的馬車,與鄭云聰等將士告別,踏上了返回北京城的路途。 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外有什么? 五月初四,朱慈烺與劉盛乘坐馬車抵達北京城,馬車從朝陽門入城之后,先將劉盛送回了魯國公府,然后便載著朱慈烺返回宮中。 聽聞朱慈烺終于從天津府回到宮中,周皇后非常高興,急忙趕到御書房內,只見朱慈烺正與崇禎帝在談論這幾個月的所見所聞。 “父皇、母后,此番幾個月的受訓,我才知道大明將士的辛苦和不易,他們每日都要經歷嚴苛的cao練,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犧牲了很多,遠非那些文官所說的,只是一些沒有頭腦的武夫而已?!?/br> “相反的,如今我大明軍中都有訓導官,平日里都會給將士們上課,讀書識字只是等閑,軍中將士還要學習天文地理、歷朝歷代的史料,還有各種的實用技術??梢哉f但從學識上來講,我大明將士絕不比一般的書生差,甚至比一些秀才都要強!” 聽著朱慈烺的話,周皇后笑著說道:“看來我們的太子真的是長見識了,這也算得上是體恤民情了吧?!?/br> 而崇禎帝則是陷入了沉思。 如今大明軍隊可以稱得上是脫胎換骨,不管是戰力、知識、眼界還是裝備,都可以說是強悍,比大明開國之時的軍力,還有永樂盛世之時的軍力都不逞多讓,不,應該是更強。 可以想象得到,將來大明將在這樣的軍隊護衛下,愈發的強盛,這才是崇禎帝最希望看到的。 崇禎帝感慨了一番,隨后說道:“這幾個月的歷練過后,太子有什么打算?” 朱慈烺思索了一下,說道:“兒臣準備將這段時間的得失整理一下,作為日后的經驗之談。以后與父皇處理政務的時候,也好可以更有針對的做出決斷?!?/br> 崇禎帝卻苦笑一聲,說道:“呵呵,只怕將來咱們父子也沒有什么政務可以處理了?!?/br> 此話一出,朱慈烺和周皇后都不說話,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 崇禎帝繼續說道:“朕也知道,如果以朕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將大明從敗亡的邊緣拉回來的。大明有進入的強盛,都是閣老劉衍的功勞,這是不可否認的?!?/br> “不過作為大明皇族,國朝的權柄始終被內閣把持,這也是一個天大的問題!” 朱慈烺微微皺眉,看向崇禎帝,遲疑了一下,隨后說道:“父皇,此事兒臣以為……” 崇禎帝揮手制止,然后說道:“不必再說了,這也只是朕的一時感慨,咱們父子知道就可以了?!?/br> 朱慈烺見狀也只好作罷,嘆息一聲點頭認下。 與此同時,在魯國公府內,王蕓禾做了滿滿一桌子美味佳肴,笑呵呵的看著劉盛狼吞虎咽的吃著。 這么長時間不見,劉盛曬得更黑了,但是也更為強壯了,特別是精神也更好,原本的書生氣褪去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武人的英氣。 “盛兒回來了?” 劉盛正吃著,便看到劉衍大步走了進來,王蕓禾當即白了劉衍一眼,說道:“是啊,兒子回來了,你看看兒子都曬成什么樣了?!?/br> 劉盛起身行禮,劉衍哈哈大笑著將兒子摟入懷里,然后說道:“是黑多了,不過男人嘛,黑點有陽剛之氣,挺好!” “哼!” 王蕓禾哼了一聲,然后便招呼劉衍也坐下吃飯,又說起尚善、若水正在照顧兩個女兒,已經派人送飯過去了。 劉衍也大口吃了起來,與王蕓禾一起聽著這幾個月劉盛的所見所聞,心中很是滿意,也很欣慰,自己的兒子終于是長大了。 一家人吃飽喝足之后,天色也已經暗下來了,一家人便在庭院里休息。 “父親,我這次去天津府雖然沒有見到北洋艦隊的龐大艦隊,但是也認識到我大明海軍的責任,那就是護衛華夏海疆,讓那些西人不敢小覷華夏!” 劉盛隨后便說起在海上遇到的荷蘭人商船,說道:“父親,我聽北洋艦隊的千總說起過,西人的國家與我大明相距數萬里之遙,可他們卻可以泛舟而來,可見其國的精進之志?!?/br> “而且西人的國度不只是荷蘭、西班牙、葡萄牙這幾個國家,還有許多,而且大多都是擅長火器、擅長航海,所以未來我大明的強敵,便是這些西人了。當真是這樣嗎?” 王蕓禾見父子二人開始討論起國家大事來,便起身笑著說道:“我去準備一些茶點來,你們父子先聊著?!?/br> 隨后劉衍說道:“是啊,這些西人便是我大明未來的強敵了,而且還是生死之敵。我大明想要長久的興盛下去,華夏想要繼續傳承千年,就一定要與這些西人進行競爭,并且將他們打敗,驅趕出華夏的勢力范圍去!” 劉盛疑惑的問道:“那就是說,我大明的軍隊也要繼續對外開拓,就像那些西人一樣,用戰艦開到四海去?” “是啊?!?/br> 劉衍說道:“大明之外的世界還很大的?!?/br> “那大海之外有什么?” 劉衍望著天上的點點繁星,思索了一下,然后說道:“有大明與華夏的未來!” “未來嗎?” 劉盛似懂非懂的看向劉衍,雖然此時劉盛還不知道所謂的未來是什么,但是心中已經有了一絲明悟,知道這個所謂的未來,一定是大明與西人爭相討要的東西,你不去爭取,就要被別人拿到,所以大明一定要不斷奮進,去與西人爭斗一番的。 于是劉盛正色說道:“父親,我到了年齡之后,要加入海軍!” 雖然出于一個父親的身份,劉衍并不贊同讓兒子參加海軍,但是身為大明的內閣首輔,劉衍自然不會出面干涉,甚至還會在背后支持劉盛。 劉衍說道:“好啊,有這個理想和勇氣就很好,所以努力去做吧,華夏的未來是你們的,也要靠你們去爭取了?!?/br> “好!” 次日一早,劉衍來到內閣官署,沒過多久,內閣各部尚書便陸續到齊,一場內閣會議隨即開始。 劉衍說道:“東征琉球國的行動已經全面展開,現在各部都說一說具體的進展吧?!?/br> 國防部尚書田輝敘說道:“國防軍第十六軍將士已經從北京城開拔,前天已經抵達了登州府,隨時可以從登州府登船出海,參加對琉球國的戰事?!?/br> 海軍部尚書鄭芝龍說道:“北洋艦隊已經在登州府集結完畢,大批的運輸船和補給船也已經到位,隨時可以出擊拿下制海權?!?/br> “同時,東洋艦隊和南洋艦隊也已經進入戰備狀態,分別對臺灣島南部的荷蘭人,以及伶仃洋以南的西班牙人、濠鏡澳的葡萄牙人進行監視,防止這些西人勢力可能的干預?!?/br> 財政部尚書岳明說道:“東征海路大軍所需的錢糧已經調集到位,后續的錢糧補給也在按照計劃籌集、調配中。東征大軍在至少六個月內不必為錢糧補給發愁?!?/br> 裝備部尚書荀景云說道:“裝備部臨時為北洋艦隊補充了全額的彈藥,另外還調配了七百門重炮作為補充,各部所需的彈藥也全部齊備?!?/br> “同時,裝備部也在登州府部署了大批的后備彈藥、兵備,足以應對此戰所需的消耗?!?/br> 陳新甲則是直接拿出一份作戰方略遞給了劉衍,說道:“閣老請過目,這是參謀部擬定的作戰方略。大體上,是以北洋艦隊迅速擊敗琉球國弱小的水師力量,然后向北警戒日本軍力,并且搶占那霸港,為國防軍第十六軍登陸打下基礎?!?/br> 后面的方略就簡單了,以國防軍第十六軍的強大戰力,在最短的時間內攻占琉球國全境。以一個國防軍四萬八千余人的強大兵力,再加上北洋艦隊的強大實力,琉球國是沒有還手之力的。 所以此番大明如此大動干戈,其實并不是完全應對琉球國,而是為了防備日本國極為可能的干預。這也是萬全的應對。 劉衍聽完了相關各部尚書的稟報,詳細看了參謀部擬定的作戰方略,滿意的點頭說道:“好,看來諸位都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此戰我大明將士一定可以勢如破竹,打成預定作戰目標!” 這時參謀部尚書陳新甲問道:“閣老,這份方略中并沒有提到日本出兵的應對,今日是不是商議一下,也好將這份作戰方略完善一下?” 劉衍大笑起來,說道:“如果日本人不知死活出兵參與進來,那就一個字:打!其實本公還有些期待,如果日本人真的出兵了,那就可以順勢摟草打兔子,將日本也一并拿下!” 陳新甲隨即說道:“閣老,如果是這樣,那東征的兵力就不夠了?!?/br> 劉衍說道:“所以這份作戰方略只是此戰的其中一個,參謀部要另外擬定一個作戰方略:命安東都護府做好戰斗準備,同時調國防軍第八軍到安東都護府待命。一旦日本人出兵參戰,便以安東都護府的所有兵力,加上國防軍第八軍一起參戰,從朝鮮國泛舟出海,直接進攻日本本土?!?/br> 陳新甲問道:“那朝鮮國出兵的一路,以安東都護府都護苗紹為統帥?” 劉衍點頭,說道:“就讓苗紹為統帥吧,朝鮮國的一路,登州府出發的一路,兩路兵馬互不統屬,以朝鮮國一路為主攻,登州府出發的一路為策應即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