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540節
在宿舍內休息,朱慈烺和劉盛心中都有些失落,這次北洋艦隊之行跟二人想象的根本不一樣,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就連宿舍里面也只有二人,顯得能居住十幾人的屋子里面非常的空曠。 “哥,你說咱們在這里受訓幾個月,能干什么?都見不到戰艦成行的景象?!?/br> 朱慈烺嘆息一聲,說道:“至少也能泛舟出海吧,畢竟咱們之前也沒見過大海,更沒出過海?!?/br> “唉!” 二人同時嘆息一聲,當晚便再沒有別的話語了。 次日一早,千總鄭云聰便早早的來到基地宿舍區,他指揮的薊州號雖然是新船,人員也都是新招募、訓練的,但其實跟在主力戰艦后面開火出戰,也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沒聽說琉球國還有什么戰艦、海軍之類的。 可是因為太子朱慈烺和長公子劉盛的到來,鄭云聰的這艘戰艦就被勒令留在基地,作為“訓練艦”使用了,讓鄭云聰很是郁悶。哪怕總兵官施瑯已經許諾,會給鄭云聰留一個三等功,雖然不能憑借此功勞升官,但也能換取一些賞賜,但鄭云聰依然有些失落。 如今按照國防部和海軍部下發的《軍功審核條例》,所有明軍將士的軍功都分為三等九級。 具體為一等功上、中、下三級,二等功上、中、下三級,三等功上、中、下三級。 其中陸軍的軍功是以首級為評判標準,所有將士在內,斬首一顆首級,算是最低等的三等功下級,隨后每增加一顆首級,便晉升一級,如果在一戰之內可以斬首九顆首級,便是一等功上級。 當然,如此敘功有一個大的前提,就是戰斗必須取勝,并且斬首數要超過該部兵力的三成,自身傷亡人數必須少于斬首數才可以,否則便會認為戰功不成立。 海軍的軍功是以擊沉敵軍戰艦數量為平叛標準,擊傷一艘為三等功下級,每增加擊傷一艘敵艦便晉升一級。擊沉敵艦一艘等同于擊傷三艘。 海軍敘功的大前提是,戰斗必須取勝,擊沉、擊傷敵艦數量必須超過該部艦隊戰艦數量的三成,自身毀傷戰艦數量必須少于敵軍毀傷戰艦數量,否則戰功便不成立。 而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三等功只能換取賞賜錢財,二等功只可以升一級,其中上級、中級、下級的區別只是賞賜錢財的數額多少。一等功則可至少升一級,其中每一級可以升一級,一等功上級可以升官三級。 這邊,當鄭云聰抵達朱慈烺、劉盛的宿舍外面時,基地內也已經響起了起床號。鄭云聰并沒有等候太久,二人便已經整理好內務,穿戴齊全的開門出來了。 “屬下見過千總!” 此時朱慈烺和劉盛都是鄭云聰手下的“實習兵”,所以便紛紛自稱屬下。 鄭云聰正色說道:“今日咱們便要上船了,不知道二位是否會游泳?” “額?” 朱慈烺和劉盛頓時愣在當場。 基地港口的三號棧橋上,朱慈烺和劉盛第一次見到了此時大明的新式戰艦,也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海,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久久說不出話來。 此時在薊州號上已經有不少水手和隨船將士在準備出海事宜,各種物資和物品正在被運送到戰艦上,眾人都很忙碌。 鄭云聰隨即帶著二人上船,當朱慈烺和劉盛走上搭在船舷的木板上時,看著腳下戰艦與棧橋的縫隙下面,海水正在不斷拍打著棧橋的柱子,二人的心中頓時都緊張了起來。 上到了戰艦上,鄭云聰一邊帶著二人在戰艦上四處看著,一邊給二人介紹起來。 “這是主桅桿,那邊是尾桿,” “咱們在最上面便是炮甲板了,兩側各部署有火炮五門,另外在艦首還部署了兩架投石器,用來投擲火罐和震天雷?!?/br> “戰艦下面還有兩層,最下面一層是水密隔艙,用來裝些壓艙石,上面一層是所有將士居住的地方?!?/br> 這時,鄭云聰停下來,問道:“對了,你們知道什么叫水密隔艙嗎?” 朱慈烺開始搖頭,而劉盛則是點頭。 “嗯?那你說說看?!?/br> “水密隔艙就是將船下面全部隔開,變成一個一個的小格子。如果戰斗中被敵軍戰艦擊中,也只會有部分格子破損,戰艦不至于直接沉沒?!?/br> “嗯,就是這樣?!?/br> 鄭云聰點了點頭,繼續帶著二人四處查看。 “戰艦每天都要打掃兩次,早晚各一次。戰艦上面的所有物品都要整齊擺放,所有人必須遵守上下尊卑,戰艦一旦出海,任何人不得質疑上官命令,否則殺無赦!” 隨后鄭云聰開始給二人宣布戰艦上的各種規矩,并且遞給二人一本小冊子,說道:“這是所有的軍令條例,你們要在兩天之內背熟,兩天之后我會對你們進行考核,不合格的話,會受到懲罰?!?/br> “是?!?/br> 朱慈烺問道:“千總,那我們在船上負責什么?” 這也是鄭云聰最為頭痛的,負責船帆是不可能的,那太危險了,負責火炮也不可能,不但危險,這樣的重體力活朱慈烺、劉盛也吃不消。 思來想去,鄭云聰便給他們二人定下了一個位置:“你們二人在船上負責物資發放和等級,一會兒你們到下面船艙里找記錄兵做好交接?!?/br> 朱慈烺和劉盛對視一眼,這個工作顯然也與二人預想的不一樣,不過既然到了這里,便必須要服從命令,于是紛紛領命。 隨后朱慈烺和劉盛便來到下面一層船艙,找到了記錄員開始做交接。那記錄員是一名老兵,雖然將一部分的卷宗交給了朱慈烺和劉盛,但也沒有完全放手,而是帶著二人一起做著。 忽然,二人聽到外面傳來一聲號令:“揚帆起航,海上航行訓練開始!” 沒過多久,朱慈烺和劉盛便感覺到戰艦晃動了起來,隨后便能夠感到戰艦正在移動著。 這種感覺,不管是朱慈烺還是劉盛都沒感受過,腳下的甲板不但在移動著,而且在移動中還起伏不斷,讓二人感覺非常的難受。 頭暈、發疼、惡心、胸悶,各種感覺交織在一起,讓朱慈烺和劉盛頓時慌了手腳,那記錄員講解的各種數據,此時二人都已經記不下來,只是抓住身邊一切可以固定身體的東西,想要穩住下令,以便讓自己好受一些。 那記錄員見狀微微一嘆,說道:“你們現在就到上面去吹風,盡量讓自己吐出來,會好受一些?!?/br> 朱慈烺和劉盛如蒙大赦,幾乎是手腳并用的登上梯子,到了上面的炮甲板之后,海風吹拂在臉上,果然舒服了一些,不過隨后二人便紛紛趴在地上吐了起來。 沒過一會兒,千總鄭云聰便收到了記錄員的稟報,走過來看到了二人的窘態。 不過鄭云聰并沒有安慰二人,而是冷聲說道:“弄臟甲板,你們二人在中午之前,將這里全部弄干凈,否則不許吃飯!” 朱慈烺和劉盛一邊虛弱的領命,隨后便又吐了起來,直到吐出來的都是清水才堪堪停了下來。 等到這天戰船回到基地港口,朱慈烺和劉盛的臉色已經變得蠟黃,下船的時候腳下好像是踩著棉花,軟弱無力,差一點就癱倒在地上。 鄭云聰見到二人的樣子,便吩咐兩名部下,將朱慈烺和劉盛攙扶回宿舍,心中暗道:“也許,這二位大神會知難而退吧!” 誰知第二天早上,朱慈烺和劉盛好像是在跟自己賭氣一般,早早的就準備好,按時出現在棧橋上,準備上船繼續訓練。 鄭云聰見狀心中頓時發出一陣哀嚎。 “今日你們先暫停上船!” 朱慈烺和劉盛頓時急了,不知道是自己做錯了什么,還是有別的原因。 鄭云聰說道:“你們都不會游泳,上船出海不符合海軍條例,必須先學會游泳才行。昨天帶你們上船,只是先熟悉一下戰艦上的環境。想要繼續上船出海,就盡快通過水性測試吧?!?/br> 說完,鄭云聰便留下一個百總,負責給朱慈烺和劉盛訓練游泳,自己則快步上了戰艦。 望著薊州號炮艦緩緩乘風出海,朱慈烺和劉盛都是沉默了好一會兒,隨后劉盛倔強的說道:“我一定要堅持下去!” 朱慈烺點頭說道:“是啊,既然不能隨軍去琉球國見識一番,也要在這里干出一番名堂來,怎能遇到困難就直接回去!” 聽著朱慈烺和劉盛的話,那名被安排教二人游泳的百總頓時心中泛苦,同時也開始同情起千總鄭云聰。 在北洋艦隊基地里有一處室內的訓練場,這里其實就是一個偌大的棚子,在里面挖掘了一個大坑,在用水泥做好了四面和底部之后,便灌上水,用來在冬日里教授海軍新兵游泳,訓練水性。 此時雖然已經天氣暖和,可鄭云聰還是不干讓朱慈烺、劉盛到海邊訓練游泳,海邊野泳畢竟還是充滿危險的,在室內學習多少要安全許多。 從這天開始,那名百總便帶著朱慈烺和劉盛在這里練習游泳,每天從早上開始,一直到下午時分,都能看到朱慈烺和劉盛在水中“折騰”的景象。 而周圍還有至少十幾個將士在一起練習,或者是在旁邊圍觀,這些人自然都是鄭云聰安排的,負責暗中保護朱慈烺和劉盛的安全。 在水中,朱慈烺和劉盛經過幾天的聯系,終于可以在水中漂浮起來,并且向前緩慢的游動了,不過姿勢卻并不雅觀,幾乎就是手腳并用。 不過在劉盛和朱慈烺的心中,幾乎都在暗暗吼叫著:“堅持,一定要堅持下去!” 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上見聞 崇禎二十四年,四月初八,北洋艦隊海軍基地。 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朱慈烺和劉盛都已經學會了游泳,雖然二人的水性還是比不上海軍老兵,不過在水中已經可以熟練的游動,并且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 同時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朱慈烺和劉盛的能力也被鄭云聰看在眼里,于是便時不時的將二人帶到戰艦上,讓二人適應海上的風浪和顛簸。 到了此時,朱慈烺和劉盛已經基本上適應了上船的感覺,雖然也會多少感覺有些不適,卻已經不至于影響正常的行動,也不至于吐得昏天黑地了。 這天一大早,朱慈烺和劉盛在基地內吃過早飯,便早早的來到了港口三號棧橋上,孤零零??吭谶@里的薊州號上,已經有不少將士到位了,朱慈烺和劉盛急忙上前,迎面就見到了千總鄭云聰。 “見過千總大人!” 如今朱慈烺和劉盛的努力,已經贏得了全艦所有人的認可,鄭云聰也笑著說道:“今天夠早的,上去吧?!?/br> “是?!?/br> 今天薊州號將執行例行的外海巡視任務,隨著北洋艦隊幾乎所有戰艦都去了登州府,在基地外海巡視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薊州號全體將士的肩上。 很快,眾人已經全部到位,鄭云聰大聲吼道:“揚帆起錨!” “揚帆起錨!” 很快,薊州號緩緩駛出港口,朝著外海駛去。 這一天碧空萬里,海面上起起伏伏,海風適中,讓薊州號的速度很快,沒用多少時間便到了外海區域。 時間到了中午時分,朱慈烺、劉盛與眾將士都在甲板上吃飯,海軍出海的時候,吃的午飯都很簡單,就是腌菜、水果和干饅頭。 按照海軍條例,在戰艦出海的時候,是不允許生火做飯的。一方面是為了防火安全,一方面是防止炊煙被敵軍戰艦發現,畢竟在無遮無擋的海面上,一縷炊煙是非常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 而水果的話,則是劉衍特意命令海軍部發布公文加上的,這是為了防止海軍將士患上爛牙、生瘡等缺少維生素的疾病,這也是此時大明海軍的“獨家秘笈”。 如今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訓練和適應,鄭云聰已經開始給朱慈烺、劉盛加擔子。 現在在戰艦上,二人除了協助記錄員之外,還會參與火炮瞄準、測距,物資的發放,以及纜繩的收回等事務。 這些事情也讓朱慈烺和劉盛真正熟悉了海軍將士的日常工作,體會到了海軍將士的辛勞和不容易。 此時朱慈烺和劉盛在甲板上席地而坐,二人就著腌菜咬著干饅頭,不時喝上一口清水,如此簡單、甚至是簡陋的飯食,二人卻吃得有滋有味,因為一個上午的忙碌,已經讓朱慈烺、劉盛早就饑腸轆轆了,這個時候一個干饅頭都比得上美味珍饈。 忽然,桅桿上的瞭望員大聲吼道:“前方十里外,發現一艘荷蘭人商船!” 千總鄭云聰當即起身,拿起千里鏡觀察了起來。 而朱慈烺和劉盛也起身來到船舷處,朝著瞭望員指示的方向眺望著。 隨后朱慈烺和劉盛都從懷里拿出了一個小一號的千里鏡,顯然二人都是有備而來,在回到北京城休息的幾天里,各自從崇禎帝和劉衍那里拿到了好東西。 “船上掛著海軍部發放的號旗!” 這時又傳來了桅桿上的瞭望員的聲音,千總鄭云聰微微點頭,然后說道:“靠過去,同時到了近處,給那艘商船發旗號,讓其停船檢查!” “是!” 薊州號的速度要比一般的商船更快,即便是荷蘭人的商船也是一樣。 大約半個多時辰之后,薊州號就靠近到那艘荷蘭商船的旁邊,并且桅桿上的旗號手開始揮舞著雙色號旗,向遠處的荷蘭人商船發出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