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400節
“這、這是什么意思?” 阮大鋮疑惑的看著眾人,隨后張國維眉頭緊鎖,說道:“這就是在說,讓咱們明日一早開城投降,恭迎劉閣老入城!” 此時眾人的臉色都非常的難看,特別是劉良佐和高杰,此時正惴惴不安的看著在坐的一眾大人們。如果這些大人們依舊不愿妥協,那明日一早,二人就要率部與數萬國防軍開打了,結果如何,劉良佐和高杰就算用屁股都能想出來! 隨即史可法大聲說道:“派人前往燕子磯大營,直接將咱們的條陳稟報給劉閣老,在得到劉閣老的回復之前,決不能放國防軍入城!” 此時眾人的意見空前的一致,全都同意史可法的主張。畢竟不管是張國維、姜曰廣,還是高弘圖、呂大器,新政損害的是所有人的既得利益,哪怕眾人之中不少都是歷史上的抗清英雄,此時面對利益的損害,也選擇了不退讓。 張國維嘆息一聲,說道:“希望此時能夠圓滿了結?!?/br> 劉良佐和高杰則是心中哀嚎:“圓滿?你們他娘的還想圓滿?就等著明年有人來給大家圓墳吧!” 隨即劉良佐和高杰的心中都開始為自己打起了算盤,二人的眼神交流了一番之后,心中都是打定了主意。 第五百七十章 進城 神策門是南京城墻中唯一的外甕城城門,建有外甕城一座,門垣共兩道,甕城設有左右兩個門洞,并且不正對城門,城門為單孔拱券結構,城門上有三開間重檐歇山頂譙樓一座。 神策門始建于大明洪武初年,由宰相劉伯溫親自勘察籌劃建造。明朝洪武九年,神策門建成,因該地駐扎著精銳禁軍“神策衛”而命名為神策門,建成后大明朝廷便置千戶所在此駐守。 清晨時分,劉衍在國防軍第十二軍副總兵鮑羌、右營參將程志宇率部的護衛下,抵達了神策門外,但是此時城門依舊緊閉,南京六部的眾人依然不見蹤影。 劉衍微微皺眉,鮑羌和程志宇則是怒不可遏,當即紛紛請戰,要率軍直接殺進去。 劉衍微微搖頭,南京城所有的城門都是三重,城防堅固、易守難攻,即便國防軍各軍中都裝備了火炮,戰力遠比城中的明軍強悍,但真要打起來,短時間內也難以輕松拿下,得不償失。 “閣老,那咱們怎么辦,就在城外等著?” 劉衍心中權衡著,按道理來說,城中的錢謙益、劉良佐、高杰、阮大鋮等人,都是墻頭草一類的,其余貪生怕死、膽小如鼠的勛貴、官員更是數不勝數,不然也不會在歷史上出現那么多自動剃發投降的漢jian了。 可是今日這是怎么了,劉衍原本還以為會有人主動開城,想不到大軍都抵達城下了,城門也依然緊閉,難道城中的那些南京官員真的以為,我劉衍是菩薩心腸,當真不會動刀殺人嗎? 想到這里,劉衍也打定主意,準備下令調集火炮轟擊一陣,不求破城,至少也要打出聲勢來,不然城中那些官吏就不知道,自己這個內閣首輔的手段! 突然,一旁的鮑羌指著城頭說道:“閣老快看!” 劉衍抬頭看去,只見城頭上忽然升起一面帥旗,緊接著劉良佐探出頭來,大聲說道:“總兵官劉良佐在此恭迎劉閣老,請閣老稍后,下官這就派人開城!” 話音剛落,只見神策門沉重的城門緩緩打開,參將程志宇當即率領一旗將士沖進城去,直接占據了神策門內外,確定沒有問題之后,有帶人登上了城頭,直接將劉良佐給控制了起來。 可笑劉良佐一鎮總兵官,此時卻對程志宇這個國防軍的參將點頭哈腰,臉上堆滿了笑容。 隨后劉衍面如表情的率軍入城,一總一千數百名將士頂盔摜甲的開入城中,沿途的明軍士兵見了,臉上都寫滿了畏懼。 國防軍將士這邊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兵,全都是身披鐵甲,手上握著上好刺刀的燧發鳥銃,大軍列隊進城,展現出王師氣象,瞬間就將城中明軍那一身乞丐般的裝備比了下去。 而且國防軍將士的精神面貌也是不一般,完全不是城中明軍士兵那種渾渾噩噩的樣子。 劉衍在鮑羌的陪同下,在城中街道駐馬,劉良佐、高杰在程志宇的引領下,急忙趕來行禮。 “下官劉良佐(高杰)拜見閣老!” 劉衍的臉上依然看不出喜怒哀樂來,盯著二人看了一會兒,劉良佐和高杰的身上便汗如雨下,趴在地上不敢出聲,也不敢抬頭。 過了一會兒,劉衍便說道:“煩勞二位將軍,去將南京六部官吏全部請來,本公才好入城!” “是!” 劉良佐和高杰急忙起身,大聲吆喝著部下兵馬,分頭前往城中各處。 劉良佐為了在劉衍面前展現自己,甚至大聲吼道:“誰要是敢不來,就給老子綁了帶來!” 劉衍看著這個在歷史上聲名狼藉的漢jian將領,眼神越發的冰冷。 劉良佐最早是李自成手下的流賊將領,后兵敗投降大明,靠著圍剿流賊積累戰功,官至總兵,封廣昌伯。 而后甲申國難清軍南下,劉良佐便率部十萬剃發降清,一路為滿清韃子充當馬前卒,帶兵俘虜弘光帝于蕪湖,攻破江陰,并且在江陰城大肆屠殺同胞,一手制造了江陰大屠殺! 正是因為劉良佐不惜屠殺同族來博取滿清韃子的歡心,先后被任命為江南江安提督,加總官銜,尋政直隸提督,官至左都督。 “在歷史上,劉良佐回鄉病亡,算是壽終正寢了,只是不知道是我的手里,劉良佐還能不能有好下場!” 雖然如今歷史已經因為劉衍的到來發生了改變,劉良佐恐怕是沒有機會降清了。只是以劉良佐的秉性,當真不是什么忠誠良將,以后還是想辦法將其冷藏好了。 隨后劉衍又饒有興致的看向一旁,同樣在忙著派人去召集六部官吏的高杰。 高杰與李自成是同鄉,當初二人是同時聚眾起事的。 據說李自成的妻子邢氏勇武聰明,負責管理軍用物資,每天分發軍糧、兵器供應作戰。高杰到邢氏的營帳中交符驗合,邢氏看高杰相貌英俊,就同他私通了,他們擔心被李自成發覺,就策劃著向明軍投降。 崇禎八年八月,高杰就帶著邢氏過來歸附。洪承疇把他交給賀人龍,賀人龍讓他部下的游擊將領孫守法帶著高杰去攻打農民軍,以收到鎮壓農民軍效果作為憑證。從這以后高杰就經常在賀人龍的部下供職。 再后來,高杰因功升遷為總兵官,邢氏也一直帶在身邊,雖然高杰此人性情暴躁,但是二人感情很好,也讓劉衍刮目相看。 劉衍記得高杰的外甥李本深也是一個猛將,不過按照時間來看,應該是在李自成軍中的,現在估計已經跟著李自成一起,墳頭草都一人高了。 不過歷史上高杰并沒有降清,只是有率軍擄掠百姓的黑歷史,也勉強算是一個可以用一用的將領。 不多時,兵部尚書史可法的府邸內很是熱鬧,戶部尚書高弘圖、督察院右御史馬士英、翰林院詹事姜曰廣、副都御使阮大鋮、禮部尚書錢謙益、賦閑在家的原北京兵部侍郎張國維、大學士王鐸、兵部右侍郎呂大器等人先后得到消息,聽聞劉衍已經率軍入城,眾人都是驚駭不已,紛紛換上官服趕來迎接,之前眾人商議的對策,此時早已經忘到腦后。 同時,高杰和劉良佐還通知了城中的不少勛貴,忻城伯趙之龍,魏國公徐允爵,保國公張國弼,隆平侯張拱日,臨淮侯李祖述,懷寧侯孫維城,靈壁侯湯國祚,安遠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遠侯鄧文囿,項城伯常應俊,大興伯鄒存義,寧晉伯劉允極,南和伯方一元,東寧伯焦夢熊,安城伯張國才,洛中伯黃九鼎,成安伯郭祚永,駙馬齊贊元,侍郎朱之臣、梁云構、李綽等也陸續趕來。 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內,神策門內的街道兩側,便站滿了南京六部官吏,以及城中的勛貴。 劉衍看著低頭沮喪的眾人,臉上看不出喜怒哀樂來,只是說道:“命人召巡視組進城!” “是!” 眾人聞言,心中更是一陣冰冷,看來之前自己聚眾不合作的辦法,在劉衍強橫實力面前,的確太兒戲了。 很快,蔣德璟率領巡視組數十人,總兵官韓秦、秦成虎率領的國防軍第十一軍開到了神策門外,碎著了劉衍的一聲令下,大軍開始陸續入城,而城中的明軍士兵,則全部被鮑羌率領第十二軍將士給繳了械。 劉衍冷眼看著劉良佐和高杰,說道:“南直隸的軍改,就從二位將軍這里開始吧!” “是、是!” 劉良佐和高杰此時臉色慘白,哪里還敢說一個不字。 忽然,正在進城的大軍后面出現一人一馬,沖到劉衍不遠處,便被十幾名國防軍夜不收攔下。 錢謙益、高弘圖、呂大器、劉良佐、高杰等人也嚇了一跳,還以為是刺客之類的,定睛一看,竟然是去了揚州的黃得功。 此時黃得功只身一人,穿著總兵官服,已經累得幾乎脫力,見到劉衍之后,便一頭栽落馬下,然后手腳并用的爬了起來,跪在地上行禮:“罪將黃得功,拜見劉閣老!” 此時眾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驚駭,揚州軍營到南京城有一百六、七十里的距離,就算可以乘船走一段,要在一個晚上多些的時間里趕到,黃得功也真算得上是神速了,眾人無不贊嘆黃得功的體力之好! 黃得功號虎山,因為作戰勇猛,所以在軍中號黃闖子,大明開原衛人。 黃得功出身行伍,在歷史上從戰遼東抗擊后金軍,累功至游擊。明崇禎九年,遷副總兵,分管京衛營。明崇禎十一年,以鎮壓流賊大軍獲功加太子太師,署總兵銜。明崇禎十四年奉命以總兵率軍護衛皇陵,駐定遠,并與劉良佐部合剿張獻忠農民軍。后于桐城、潛山等地擊敗張獻忠,移鎮廬州。明崇禎十七年初,封靖南伯。不久以擁戴功被南明弘光帝晉封為侯。與高杰、劉澤清、劉良佐部并為江北四鎮駐真州。 到了滿清順治二年初,黃得功在高杰死后謀襲揚州,瓜分其部兵馬及地盤,后被制止,后移師往鎮廬州。同年四月,黃得功奉命阻御左良玉軍東攻南京,解銅陵之圍,復移屯太平,因此以功晉封靖國公,加左柱國。同年五月,黃得功率部與清軍戰于蕪湖,中箭自刎而死。 對于黃得功此人,劉衍心中還是有幾分提攜之意的,畢竟黃得功還是有些本事的,另外也沒有高杰等人殺良冒功、劫掠百姓的污點,歷史上更是與滿清韃子力戰殉國的英雄,理應重用一番。 于是劉衍說道:“黃總兵來的好快??!” “劉閣老召見,末將不敢不來?!?/br> “好!” 劉衍說道:“既然黃總兵如此識大體,那便就此返回揚州,在揚州對所部兵馬落實軍改之策,本公派巡視組數人與你同去,為期一個月,如何?” 黃得功想不到自己剛剛抵達南京城,就是這樣一個局面,心中的不甘全都寫在了臉上。 不過隨后黃得功便看到了正在進城的國防軍將士,眼睛好像是被定住了一般,再也挪不開目光。 “黃總兵對本部兵馬完成軍改之后,立即前往青州府,在皇明軍事學院進修,畢業之后再做安排!” 黃得功頓時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看向劉衍,猛然間醒悟了過來,急忙行禮,大聲說道:“末將領命!” 隨后黃得功不顧體力透支,便上馬告辭而去。 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劉良佐和高杰更是明白黃得功的遭遇意味著什么,看向黃得功背影的目光中,充滿了羨慕的神色。 劉衍隨即掃過眾人,說道:“諸位,隨本公前去議事!” 眾人不敢怠慢,紛紛行禮隨行。 第五百七十一章 逐一處置(一) 南京城,吏部衙署。 劉衍選擇在吏部的衙門里召集六部官吏,已經南京城中的一眾勛貴。 在吏部大堂內,數十人坐得滿滿當當的,劉衍坐在上首,鮑羌、韓秦、秦成虎三人各領二十名國防軍將士在四周把守,讓眾人坐在大堂中也是膽戰心驚。 劉衍見眾人都已經到齊,便說道:“既然諸位都從百忙之中抽時間過來,那本公就逐一的問一問,各部落實新政、軍改到什么程度了!” 劉衍率先看向兵部尚書史可法,問道:“史大人,南直隸以及江南各地的軍改之策,落實的如何了?” 史可法微微一震,隨后起身抱拳說道:“啟稟閣老,下官以為軍改之策太過嚴苛,如果軍改之策嚴格落實下去的話,南直隸和江南各省就要有數十萬將士被裁撤,到時候各地動蕩,將一發不可收拾……” 劉衍看著這位在歷史上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心中也是糾結不已。誠然,史可法在氣節上是無可挑剔的,在民族大義上也是可圈可點,只是具體的施政能力卻差了一些。 于是劉衍說道:“史大人,如果本公征調南直隸和江南各省的兵丁,北出山海關收復遼東,可行嗎?” 史可法頓時語塞。 “如果當初本公調集南直隸和江南各省兵丁守衛北直隸,抵擋李自成的百萬大軍,可行嗎?” 史可法無言以對。 劉衍說道:“這自然是不行的,本公知道,史大人也知道。試問,這樣戰不能戰的兵馬,留之何用!” 史可法急忙說道:“可是如果南方各省的數十萬大軍,因為軍改之策鬧僵起來,如何是好?” 劉衍針鋒相對,大聲說道:“如果朝廷只是因為害怕有人鬧事,就停止推行軍改之策,那朝廷和陛下的權威何在!” “本公之所以派國防軍護衛巡視組南下,就是為那些跳梁小丑預備的,難道史大人以為,數萬國防軍將士無法穩定地方?” 史可法聞言駭然,眾人也是紛紛側目,想不到劉衍竟然下了這么大的決心。 隨即劉衍說道:“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落實軍改之策不力,著革除兵部尚書職,調任山東濟南府任知府,以觀后效!” 此話一出,眾人嘩然,史可法漲紅了臉,想要說什么,卻見鮑羌走到跟前,恭敬的說道:“請史大人回去準備行囊,自有車馬送大人前往濟南府?!?/br> “現在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