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240節
洪承疇看向了劉衍,幸好自己手中還有劉衍這個殺手锏在,有青萊鎮新軍的數萬精銳在,洪承疇就有底氣穩住基本盤,不至于戰事翻車。 劉衍思索了一下,正要說話,便又見到大隊的夜不收策馬狂奔回來,然后向洪承疇稟報道:薊州鎮正兵營大部,以及各車營大部仍在,只是被清軍擊潰,現這些潰兵裹挾著大批的民夫們,在清軍鐵騎有意驅逐下,正往中軍方向,以及正在攻山的宣府鎮大軍方向逃去。 劉衍知道,這是清軍慣用的手段,就是要驅趕潰兵沖擊己方的軍陣,動搖明軍各部的軍心。 此時洪承疇、劉衍等眾人紛紛舉起千里鏡,朝著東北方向望去,透過丘陵矮嶺,甚至已經能夠聽到哭叫聲傳來。就見田野上,已經出現了密密麻麻的小黑點,那是無數的潰兵與民夫,遠遠看去漫山遍野的,不知道有多少人。 劉衍見狀也不由得深呼吸,看來自己的確是高估明軍的戰力了,像這樣以家丁驅使大軍作戰的辦法,己經遠遠不附合這個時代的需求了。畢竟因本人的緣故,清兵比歷史上作出很大的改變,普透明軍與之對陣,己經毫無優勢。 歷史上松山之戰的前期,明軍與清軍打得有來有回,其實也有清兵較少的緣故,一、二十萬大軍,打四、五萬清軍。雖然取得小利,但總體僵持不下。不過在皇太極舉國援助,單方兵力相等后,松杏聯絡很快被截斷,結果便是明軍大敗。 眼下明軍總體兵力并沒有增加多少,而清軍則有了強悍的火器軍,如此算來,眼下的戰局實在是危險。 此時張若麒再沒了先前的意氣風發,眼前的一幕,對他這個第一次上戰場的文人沖擊極大,當戰場殘酷一面呈現在他眼前的時候,他便不知所措了。 張若麒見洪承疇開口向劉衍詢問,于是也對劉衍抱拳,結結巴巴的說道:“劉總、總兵,這,這該如何是好?” 洪承疇雖然心中惶恐惱怒,不過畢竟久經戰事,又擔任薊遼總督多年,所以還能保持鎮定自若,他對劉衍道:“劉總兵,中軍需立即救援東面,不能讓潰兵沖擊中軍大陣,更不得影響到攻山的楊總兵與李總兵兩部!” 劉衍點頭領命,眼下的清兵雖然四下攻擊明軍各處的兵馬,不過總體上還是在試探,并沒有選擇一點重點進攻。不過如果任由清軍恣意妄為,將明軍各部逐一擊潰,讓他們以為明軍空有其表不堪一擊,那結果將會不堪想象,對于明軍的士氣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 當務之急便是先護住楊國柱、李輔明兩軍的側翼,不讓潰兵與緊隨而來的清軍鐵騎,影響到楊國柱等人的黃土嶺戰事。 只有不惜代價拿下黃土嶺,重創駐守在山上的清軍主力,才能將薊州鎮大潰敗,總兵官白廣恩戰死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所以對于洪承疇的部署,劉衍還是非常贊同的。不過洪承疇并沒有提到前線的吳三桂部,顯然對其部的戰力還是很有信心的。 于是劉衍急忙召集各營的都指揮使,開始在洪承疇的中軍進行簡單的軍議。 于此同時,正在黃土嶺下指揮攻山作戰的楊國柱也察覺到一絲不對勁,望向東面,看到了大批的潰兵正朝著自己這邊跑來,頓時氣得破口大罵。 隨后楊國柱急忙派出后備兵力,朝著東北方向,組成一個弧形的防御陣型,主要以車營與騎兵為主,防止那些潰兵,以及尾隨而來的清軍鐵騎搗亂,影響到正在攻打黃土嶺的宣府鎮、山西鎮主力。 明軍中軍這邊,洪承疇待劉衍向一眾部下交待完戰場形勢之后,便非常鄭重地對劉衍說道:“劉總兵,如今前方形勢危急,還需你率領青萊鎮新軍出戰,力挽狂瀾,扭轉眼下的頹勢!” 馬紹愉和張若麒也是連連抱拳行禮,對著劉衍好一陣恭維,就差大禮叩拜了。 劉衍抱拳說道:“督臣、二位監軍言重了,痛擊韃虜本就是末將的職責,不需多言,末將這就整軍出戰!” 此時中軍上下,仍有兵力十來萬人,其中劉衍青萊鎮新軍就有七萬六千余人,兵力異常雄厚。 此外援剿總兵左光先有兵八千,洪承疇的督標營也不到三千人,當地巡撫、兵備們的標營,也多是幾百人、千余人。 又有一些遼東本地的官將,如前鋒右營參將錢有祿,總巡犯罪參將竇承烈等人伴隨出戰。至于松山本地的人馬,除了城池守備尚譽第,城守坐營游擊葛朝忠留守城堡。松山副將夏承德、松山游營參將劉正杰、松山參將樊成功等人兵馬也一同拉出。 他們營伍雖多,但是大部是一營一、二千人馬,所以這些參將、副將、游擊人等全部兵馬加起來,也不過一萬多人。另外中軍這邊還有大量民夫,不過都算不得什么戰力。 此時劉衍也看出中軍這邊的兵力太過單薄,為了保險起見,于是留下王越率領的后營兵馬,自己準備率領其余左、右、中、親衛、騎兵五營兵馬,以及炮營出戰。隨著劉衍一聲令下,各營的都指揮使、指揮使也紛紛返回各自營中,調集兵馬準備出戰。 就在此時,又是一隊夜不收傳來消息,就在中軍的東北方向,大約幾里之外,清軍集結各旗鐵騎二萬余人,戰力非同小可,正尾隨薊州鎮的潰兵人潮逼了過來。 特別在清軍剛剛擊潰了薊鎮軍的一萬兩千兵馬,此時中軍各部都是人心動搖的時候,能夠出戰迎敵的,也就只有劉衍麾下的數萬青萊鎮新軍了。 此時都指揮使、游擊將軍陳勛率領前營駐守弘螺山防線,都指揮使、游擊將軍王越要率部留守中軍,劉衍率領剩余各營,合計六萬四千余人出戰。 當面的清軍兵馬有兩萬多人,劉衍所部新軍不但在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在戰力上也是遠遠強于清軍的存在。 所以劉衍在率部出擊的時候,就已經打定主意,要重創當年的兩萬清軍鐵騎,最好是能夠殲滅這股敵軍,讓青萊鎮新軍在遼東戰場的第一戰,取得一個開門紅! 洪承疇在劉衍整頓兵馬,準備出擊的時候,派人送來了最新的情報。 此時王樸所部與數千清軍打得有來有回,該處無憂。只要王樸所部不敗,能夠護住大軍側翼,楊國柱與李輔明兩軍同樣無憂。 至于松山堡西面的馬科、唐通兩軍,雖然戰力堪憂,不過最不濟的,他們也可以退回營寨。松山堡周邊明軍營地,一樣留守了各鎮部分兵馬,他們野戰或許不行,但守城守寨卻沒有問題。清軍想繞過密密層層的營地,攻打松山堡的東面,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而且就算松山堡一帶的明軍都敗了,清軍真的從西面殺到了明軍中軍這邊,劉衍也留下了后營整整一萬兩千余人?,F在新軍每一個營都具備了獨當一面的戰略作戰能力,王越雖然不是什么大將之才,但是只要按照cao典按部就班的指揮,以新軍一個營的強大火力與戰力,阻擊兩萬以上、五萬以下的清軍,還是不在話下的。 劉衍接到這些消息后,便決定以猛虎搏兔架勢,動用絕對優勢兵力的青萊鎮新軍,給東面的清軍鐵騎以沉重的打擊。最好能斬殺幾個敵將,如此才能振奮有些頹喪的軍心士氣。眾人還議定,待缺口堵上,戰事略定,便由兵備道蔡懋德,帶領大量民夫下去,持續發掘壕溝。黃土嶺與松山嶺之間的賊奴聯絡,必須截斷! 同時,洪承疇和劉衍擔心東面的清軍也攜帶有紅夷大炮,于是又從中軍緊急調集了兩百多輛土車,以作萬全準備。 隨著大隊的青萊鎮新軍列陣出動,數萬精銳將士以整齊劃一的陣型向東移動。大明第一強軍就是不同凡響,那整齊的方陣,千軍萬馬也仿佛一人,偌大的方陣一路前行,竟然不用整隊,橫排、豎列看去,都是一條筆直的直線,讓洪承疇等一眾文武官吏震驚不已! 眼見強軍如此,眾人心中也都在盤算著,以青萊鎮新軍之強,此番出擊肯定斬獲頗多,甚至運氣好的話,也許還能斬殺幾個清軍的將領、王公,到時候便是大功一件,如果能跟隨在劉衍軍中,定然可以分潤到不少的功勞。 于是監軍張若麒首先站了出來,正氣凜然的大聲說道:“督臣!賊奴狂齔,本職身為監軍,豈能安坐中軍靜候佳音?當隨劉總兵身旁,同心擊賊……便是本職力弱,不得親手搏殺奴賊,也當為大軍擂鼓助威!” 周圍眾人聞言都是側目看去,眼中滿是鄙夷:其余各鎮出戰的時候,你怎么不跟著出戰? 不過在張若麒的強烈要求之下,劉衍與洪承疇都答應了下來。 此時中軍眾人見張若麒成功隨軍出戰了,紛紛想要爭奪出戰機會,紛紛吵鬧起來,卻全都被洪承疇斥責了一頓,眾人這才作罷。 第三百四十九章 陣戰韃虜(一) 洪承疇喝住聒噪的眾人,劉衍也不多說,畢竟此時戰士緊急,便急忙抱拳向洪承疇此行,然后招呼著張若麒一起,策馬返回青萊鎮新軍親衛營,這里便是劉衍的中軍所在。 此時新軍各營已經開出明軍中軍,在東北方向列陣完畢,六萬數千青萊鎮新軍將士正嚴陣以待,后面王越率領的新軍后營將士也進入中軍布防。 軍陣中,青萊鎮新軍各營的騎兵、步兵、炮兵、戰車井然有序的排列著,列成一個又一個整齊方陣。便是陽光猛烈,天氣燥熱,也無人稍動一下,強軍姿態盡顯無疑。 一陣微風拂來,各個軍陣的戰旗都是翻滾不休,劉衍注視自己的軍陣,陣中從各營都指揮使到普通一兵,也都看著自己,他們目光中,充滿了崇敬與信任。 嗆啷一聲龍吟,劉衍一把抽出自己的雁翎刀,大喝道:“我大明新軍!” 如浪濤般的呼嘯聲,傳遍大陣的前后左右:“威武!” “我大明新軍!” 又是更大的呼嘯聲:“威武!” “威武!” 軍陣中,不論是許銘、苗紹、沈拓、張義、汪博等都指揮使,還是錢樰等指揮使,又或是沈文、老白、許明德、小東子等各級將士,都是用盡全身力氣呼喊。 聽著那雄壯的歡呼聲,所有人都熱血沸騰,六萬多新軍將士士氣大振,聲震四野。 劉衍回到青萊鎮新軍中軍大部,策馬立在自己大纛旗前,發下將令:“出援東南,全軍預備!” “全軍預備!” 各營、各部、各總,所有將士都是身披精鐵全身鎧甲,手中各式精良兵器整齊劃一的上肩,各部的傳令兵策馬穿梭在軍陣之中,快速傳下中軍的命令。 青萊鎮新軍位于洪承疇中軍大陣的右側,此時聽到號令,整個軍陣齊刷刷的向右轉向。陣中每個士兵們,最后一次檢查自己的武器裝備、盔甲、長槍、鳥銃、定裝彈等。 位于中軍位置炮營的炮手們,緊急給自家火炮與彈藥車,套上騾馬。各營各部的醫官和輜重兵等,也開始檢查擔架、藥品等情況。 鎮撫官荀景云也帶著大批部下,開始分頭在各個軍陣中巡視,做著出征前的最后準備,并且不斷大聲呼喊著,給各營將士鼓舞士氣。 此時劉衍坐在戰馬上,手持千里鏡看向東南處的潰兵,那些潰兵距離中軍大陣只有一里多,特別那些潰兵中的騎兵們,更離軍陣不到一里。 于是劉衍下令:“所有戰車向前,護住各營步軍,潰兵不得沖擊戰車,違者格殺勿論!” “命騎兵營分兵居于兩翼,一同驅散大眾潰兵,潰兵需解其武器馬匹,方可攏入陣中,敢不聽令者,擊殺當場!另外奴賊多緊掩潰兵身后,兩翼騎兵可伺機包抄,分割消滅!” 在劉衍一系列命令下,轟隆隆聲響,只見前方煙塵騰起,二百多輛青萊鎮新軍戰車開始行動起來,每輛由幾個輜兵推動,緊急來到步軍戰陣的前方。 在那些戰車的后面,眾多青萊鎮新軍將士嚴陣以待,長槍、鳥銃如林豎立。 劉衍見各營已經快速完成了部署,于是手中馬鞭向前一指,大聲吼道:“全軍向前,前進!” 親衛營中隨軍的鼓樂手開始吹響號角,伴著行軍鼓點,六萬多青萊鎮新軍,無論步騎、炮兵,都整齊踏步結陣而行。 中軍的大鼓車,敲得震天聲響,隨著軍陣前行,獵獵旌旗拂動如血。特別劉衍的中軍大纛旗,遠在多里之外,就能望見。而隨在中軍位置后,是眾多的民夫土車,密密跟隨而行。 看著劉衍所部的軍陣出動,洪承疇呼了口氣,心中祈禱:“希望劉總兵一切順利,能夠挽回頹勢!” 在明軍中軍的東面,兩股龐大的人潮正在相向而來。一方是嚴整前行的龐大軍陣,一方是漫山遍野的潰逃明軍,他們中間,還夾著眾多尖叫不休的民夫們。所謂兵敗如山倒,就是這么回事。 由于大量的清軍鐵騎夾雜在人群之中,并且刻意來回攔截擁堵,給那些潰兵與民夫造成四面是敵的錯覺,似乎可以逃跑的通道就那么一些。 那些崩潰的騎兵、步兵,以及驚逃的民夫們混雜在一處,大大減慢眾人的奔跑速度,幾乎所有人都是亂哄哄擠作一團,只要有人跌倒,頓時就被無數人踩踏上去,在一陣嚎叫聲中,就那樣活活被踩成rou泥。 此時所有人都在逃命,根本沒人顧得上那些摔倒的人,眾人只顧自己逃跑,特別是在清兵不斷掩殺包抄的情況下。 而在他們身后,不時有清軍鐵騎驅趕,只要他們逃得稍慢,便會被清軍鐵騎策馬沖來,將他們踏死在地,戳死在地。 任何試圖恢復指揮建制的明軍將領,都是包抄前來的清軍鐵騎重點打擊目標。而且一片哭喊叫嚷中,他們任何聲音都是徒勞無功的。 恐懼之下,無數人只知道拼命奔跑,連跑幾里,很多人就這樣活活跑死。甚至有些潰兵的馬匹,也是口吐白沬眼見不行。 忽然那些一路逃命而來的潰兵看到前方出現了軍陣,看旗號是大明的軍隊,他們大喜吼叫著,往軍陣奔去。不過他們忘了,潰兵正面沖向軍陣,這是大忌。通行的做法,他們應該往兩翼繞過軍陣才是。 此刻劉衍面色凝重,根本不給那些潰兵近前的幾乎,直接下令鳥銃手開火,將敢于沖擊軍陣的潰兵全部射殺在陣前。 青萊鎮新軍的戰車后面嚴陣以待,接到中軍的命令之后,軍陣前方頓時火光連成一片,在猛烈的爆響聲中,濃密的白煙騰起,無數潰兵被燧發鳥銃射出的鉛彈打中,他們身體上噴出血花,尖叫著倒在地上。 接連幾波的排銃聲音后,那些潰兵終于醒悟過來,或嚎叫著往兩邊逃去,或癱倒地上不動,露出了他們身后的一些追殺清軍鐵騎。 遠遠望去,只見整齊的馬蹄踏地聲響起,卻是騎兵營都指揮使、游擊將軍許銘,此刻許銘親自率領左部將士,從大軍左翼發起沖鋒,左部指揮使董云就緊緊跟隨在許銘的身后。 與此同時,右部指揮使陸遠也率部從大軍右側發起了沖鋒,中部指揮使杜仲明則率部留守,繼續守護大軍的兩翼。 騎兵營的將士個個鮮紅方領長身罩甲,擺處深紅絨料包邊,兩膀紅絨球挑起,連馬鬢也是染得血紅。左臂上,皆有紅色的圓盾,甲面上銅釘密布。 甚至眾將士胯下的馬匹,也在關鍵處披著護具。他們鞓帶上,除掛上馬刀外,眾人馬鞍上,還插著馬槍,以及多桿短了一截的鳥銃,全軍上下皆顯示出強悍的光芒。如此裝備,恐怕就連當年三大營中的三千營都比不上! 許銘等人率部沖鋒,對著前方出現的數千清軍鐵騎就殺了上去,騎兵營兩部兵馬,合兵七千余人,不管是兵力還是戰力,都已經凌駕于那些清軍各旗的鐵騎。 此時就算是騎戰,如果不是兩黃旗、兩白旗的巴牙喇甲兵,騎兵營的戰力都是強于敵軍的。 在中軍內,監軍張若麒望著已經交鋒在一起的兩支鐵騎大軍,望著騎兵營將士如此軍容,不由感慨萬千,青萊鎮新軍銃炮己經非常強悍,連騎兵都這么犀利,也不知劉衍如何訓練出來的。而且張若麒更是想不到,眼下大明竟然還有如此強悍的騎兵,真是幸甚! 戰場上,悶雷似的馬蹄聲響動,許銘等人率領的騎兵將士們以嚴整的隊列奔馳,七千多名將士組成的騎陣如同一堵墻,一路掃過無數的潰兵,然后狠狠的與數千清軍撞在了一起,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搏殺。 而就在騎兵營將士與清軍鐵騎撞在一起的瞬間,前排兩千多名將士紛紛舉起了鳥銃。 清軍鐵騎的最前方,竟是數十個巴牙喇兵,看他們盔甲,是韃子正白旗的兵馬,這數十人便是清軍鐵騎的“尖鋒”,放在以往,是可以砸開任何敵軍騎陣的存在。 “放!” 轟! 一瞬間,兩千多桿鳥銃近距離開火,猛烈而又密集的火力頓時掃過清軍騎陣,那數十個正白旗的巴牙喇兵,以及隨后的數百個正白旗、鑲白旗,以及各旗蒙古兵紛紛墜馬倒下,清軍騎陣為之一頓,隨后便陣腳大亂。 許銘率部順勢沖入敵陣之中,七千多騎兵營將士如同虎入羊群一般,猛烈的沖擊清軍騎陣,只一個沖鋒便將數千清軍鐵騎沖潰! 這場騎戰可以用摧古拉朽來形容,剛才還驅趕著無數明軍潰兵與民夫逃亡的清軍鐵騎,此時卻變成了潰逃的一方,在極短的時間內,便折損了超過兩千多人,然后便被七千多騎兵營將士一路趕鴨子,向東面亡命逃竄。 此時策馬在劉衍身邊的監軍張若麒目瞪口呆,仿佛是做夢一般,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情形。 雖然誰人都知道青萊鎮新軍強悍,可是張若麒卻沒想到,新軍將士的戰力竟然如此強悍,曾經不可一世的清軍鐵騎,在青萊鎮新軍的面前,一觸即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