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266節
“冬獵!” 折兀朵驚訝地看著馬哈木。 這個時候已是極寒,如何能冬獵?一不小心,可能會導致人員凍傷。 只是看著馬哈木那雙沒有情感的目光,折兀朵沒有說什么,而是領命而去,將族長的話傳至綽羅斯部落。 “沒有實力,只能被欺負??晌荫R哈木,喜歡的是欺負人,不是被人欺負!” 馬哈木下令了決心,務必讓綽羅斯變得更強大。 而通往強大的道路,從來都不是輕松的,而是伴隨著痛苦、折磨、流血,乃至死亡! 千軍踏雪長弓冷, 萬馬齊喑我為雄! 綽羅斯族沒有享受溫暖的帳篷,而是走向了林海雪原。 也正是在這一日,馬哈木的妻子,買的里八剌的女兒薩穆爾公主感覺到了腹中胎兒的動靜。任誰都沒有想到,這個胎兒在未來將會成為一個極厲害的人物,超越馬哈木的存在…… 大明,京師。 馬恩慧邀請災民中手工巧婦三十六人進入皇宮,教授羊毛處理技藝,淑妃、寧妃、賢妃也參與其中,介紹具體事項。 這些人皆知羊毛衣、羊毛被、羊毛帽等金貴,也知這門技藝外界從無人知曉,可皇后竟毫無保留地告訴了這些婦人。 “你們學成之后,便教給其他的鄉親,多少也算是一門手藝,來年開春之后,若你們打算離開京師,回到故土,這手藝也能養活一家人?!?/br> 馬恩慧溫和地說道。 巧婦們被感動的無以復加,李家娘子揉著眼淚,道:“皇后對我們恩情如海,我們實在是無以回報?!?/br> “回報什么,你們是大明的子民,莫要如此哭啼了,來年邊關會送來一批羊毛,說不得你們還得出工,好好做工,爭取回去之前多存點銀兩?!?/br> 馬恩慧一臉笑意地說道。 將羊毛織造之法傳出去,并不是馬恩慧的本意,而是朱允炆的授意。 在朱允炆看來,羊毛能不能帶來圈地運動,關鍵在于羊毛的市場有多大,產業有多大,利益有多大。 發至大寧的文書也應該到了吧。 在最后的互市方案中,只規定了一點:羊毛是貨幣。 無論朵顏衛、福余衛想鹽,還是想要鐵,亦或是其他貨物,大明這邊一律收羊毛。 馬匹就算了吧。 萬一朵顏衛覺得一匹馬值五百兩,商人檢查之后認為只能算二百兩,談不攏,很容易抄家伙打架的…… 戰神朱祁鎮去土木堡,不就是與瓦剌馬哈木的孫子商量馬價問題的…… 要吸取歷史教訓。 馬匹咱大明先不要了,牛羊也不要了,就要毛,羊毛…… 羊多好啊,吃草多,繁殖快,一旦形成規模,這些人也就不用學習什么騎射、摔跤了,一年都去牧羊多好。 只要給羊毛,大明愿意提供他們需要的一切物資,哪怕是想要牧羊犬,朱允炆也會下令給他們抓去。 至于朵顏衛、福余衛會不會同意這個“互市”方案,朱允炆并不擔心,不同意就取消嘛,日后嚴格控制供應量也沒問題。 主動權始終都在大明手中。 臘月十八日,大明各地衙署開始封印,為期近一個月的假期是官員的狂歡。 為避免突發情況,地方衙署通常會安排吏員當值,不過是看看門,傳個消息罷了,并不會辦公。 只有京師衙署,各部最少會留一侍郎輪值。 這一年封印,內閣留下了張紞,郁新與解縉放了長假,各自大笑著揚長而去。 張紞正閑著無聊,坐在內閣里面看書,門外突然傳來動靜,抬頭一看,原是剛回京不久,就被抓來輪值的兵部侍郎鐵鉉。 鐵鉉臉色凝重地喊道:“張閣,廣西有軍情?!?/br> 第三百一十七章 劍出鞘,指安南 張紞驚訝地看著鐵鉉,起身接過緊急軍情看了看,長舒一口氣,道:“只是小戰亂罷了,尚構不成大的威脅?!?/br> 鐵鉉面色有些難看,直言道:“那里也有大明的百姓,任何一人死,皆是大事?!?/br> 張紞見鐵鉉如此嚴肅,倒也不好懈怠,只好板著臉道:“安南胡季犛有野心,這是朝廷皆知之事。眼下雖有軍情,但自情報來看,安南胡氏并未發動大規模進攻,且廣西已站住了腳跟,雙方僵持,不宜將事態渲染太過嚴重吧,畢竟已是臘月,臨近元旦……” 鐵鉉聽聞此話,不由起了怒氣,道:“這是軍情,安南已經攻陷了祿州、西平州和永平寨等地!這還不算嚴重,那什么事算?等廣西全境陷落?” 張紞皺了皺眉。 大明王朝的皇上忙碌了一年了,他幾乎就沒什么假期過,好不容易封印、有幾日閑暇,這還要拿軍情去打擾,有些不忍。 最主要的是,張紞從請報上看了出來,胡氏只是伸出了手,并不敢也沒有實力大肆進入大明,他所攻擊的區域,實際上是一片懸而未決的歷史遺留之地。 可鐵鉉這個家伙,實在是太鐵了,硌腳,不好打發。 無奈之下,張紞只好點頭,道:“既如此,你與我一起求見皇上吧?!?/br> 坤寧宮。 朱允炆并沒有休息,而是盯著大明的輿圖發呆。 歷史有驚無險地走到了建文元年的盡頭。 遙想歷史風云,在建文元年,也就是在這一年,發生了太多的事! 二月,詔令諸王不得節制文武吏士。 三月,令都督宋忠、徐凱、耿瓛率兵駐扎在北平周圍的開平、臨清、山海關,又將北平、永清二衛的軍馬調至彰德和順德。 四月,湘王朱柏無以自明,自焚而死,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廢為庶人。 六月,岷王朱楩有罪,廢為庶人,流放漳州。 七月! 七月,燕王棣殺張昺、謝貴等,舉兵稱“靖難”! 八月,燕軍破耿炳文于真定。 十月,燕王取大寧,得朵顏三衛精兵,李景隆五十萬大軍圍困北平。 十一月,燕王還軍破李景隆,景隆退屯德州。 十二月,也就是這個時候吧,黃子澄讓李景隆隱匿敗績,建文帝認為打了勝仗,下令嘉獎北伐之師,加李景隆太子太師。 歷史是如此的風云詭譎,令人唏噓與感嘆。 好在一切都改變了。 沒有朱棣靖難,沒有戰爭,大明王朝安安穩穩地走過了這一年。 我朱允炆做到了,歷史的毛筆,握在了我的手中! 日月風華不改其色, 風云變幻無動我心! 回顧一年施政,有所為,也有所不為,有所急,也有所不急,取得了一些成效,卻也帶來了不少問題。 自己不是圣賢,也犯了過錯。 憤怒之下打死過官員,施行方略時過于獨斷專行,惹了不少官員站在對立面,也有一些政策存在著漏洞…… 仔細品味,自己的施政策略算不得理想化,每一個方略都能在歷史中找到影子??涩F實依舊出現了水土不服,開封原武、陽武等地告訴了自己: 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好的官員,需要人心去支持。 遏田產兼并國策的推行,得罪了不少底層士紳,傷了不少地主的心,可這沒辦法,朱允炆也絕不后悔,只是自殺了不少人,破產了不少士紳,政策偏激進了一些…… 朱允炆反思著建文元年的過往,每一條政令,每一個結果,每一個錯誤與可能…… 林林總總,紛紛國事。 內政上,維持了基本的平穩,這就是建文元年最大的政績吧。 不,建文元年最大的收獲是很多人想不到的“小事”: 收三佛齊,設舊港宣慰司! 朱允炆將目光投向了南洋舊港,后世的馬六甲海峽! 這個時代還沒有石油工業,沒有巨輪在這里穿梭,其戰略意義還不算顯著。 但朱允炆絕不會像歷史上的明廷一樣,說放棄就放棄了這一塊海外“飛地”,舊港宣慰司將會成為大明扼制南洋的最重要一環。 大明的國旗,一定會在那里高高飄揚! 對了,安南! 想要讓舊港宣慰司永久的存在著,安南必須掌握在大明的手中! 只是歷史上的那個陳天平跑哪里去了,什么時候才能死? 他不死,大明就沒辦法名正言順的收回安南啊…… 作為宗主國,作為禮儀之邦,若是在安南還有正牌繼承人的情況下吞并了安南,那就不是正義之師…… 誰能想,正義是個負累。 朱允炆無奈地嘆了一口氣,自己做點不要臉的事,陰下人不要緊,可大明朝要臉,要臉的,總是有顧慮的…… “父皇?!?/br> 朱文奎跑到朱允炆身旁,輕輕推了推朱允炆的腿喊道。 朱允炆收回了反思,低頭看著朱文奎笑道:“怎么跑這里來了,父皇不是說了,要晚點才能陪你玩耍?!?/br> 朱文奎有些委屈地看向馬恩慧。 馬恩慧嘴角含笑,走了過來,拉著朱文奎的手,對朱允炆道:“臣妾可不敢在這個時候打擾皇上,只是內侍傳來消息,內閣有軍情奏報?!?/br> “軍情?哪里來的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