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
書迷正在閱讀:綠茶快穿者總想炮灰我、將拯救任務變成團寵日常[快穿]、花間一壺酒、和方總監被請家長后、長公主的小將軍、萬人迷重生進修羅場、鎖情牽(3P)、畸形Omega發情后【ABO、NP】、心頭好[骨科兄妹]、媚果(nph)
“去麓州?!鳖櫨徘湔f。 顧桑詫異。 難道不該直接去雍州嗎? 與此同時,馬車外傳來一陣嘈雜紛亂的聲音。 顧桑轉頭往車外看了一眼,忍不住蹙起眉頭。 原先距離他們甚遠的流民忽的兩眼放光,不斷朝他們的馬車圍堵過來,嘴里大喊著: “快,那兒有馬車,肯定有吃有喝?!?/br> “恩人,好心人,可憐可憐我們?!?/br> “我們都餓了好幾天……” 如此多的流民,馬車上的吃食根本不夠分。 只聽得耳邊顧九卿一聲令下‘快走,遠離他們!’,馬車突然加速行駛起來。 旋即,顧桑便明白了顧九卿的意思。 餓瘋了的流民一旦將他們的馬車圍堵住,在吃食不夠的情況下,容易引起瘋搶失控,后果相當嚴重。 總不能像對待悍匪一樣,對待手無寸鐵的流民。 顧九卿看了一眼被遠遠甩開的流民,對顧桑道:“這些都是前往麓州乞食的流民,對于這種大量涌現的流民,meimei千萬莫要施舍善心。否則,你有可能得不到任何感激,還可能被他們撕了,哪怕是抱著孩童的婦孺,不能絕對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便漠視吧?!?/br> “我尚未被母親找回前,曾親眼看見一個婦人好心救濟一伙家鄉鬧饑荒的難民,結果不只被搶光了食物和財物,婦人的家丁也被打死了,就連婦人自己也死于難民之手?!?/br> 準確來說,婦人應該是差點死了,但最后被他救下。 顧桑應道:“大jiejie放心,我不會做出讓自己置身險境的事?!?/br> 顧九卿斂眉。 麓州有流民,雍州危險,也不知帶她離京是對……還是錯? 原本沒打算帶上顧桑,只是她眉眼彎彎地欣賞美男圖,讓他恍然生出一種濃重的危機感。 他不在的時候,她會不會真給自己找了個郎婿? 畢竟,在他面前裝乖的顧桑,并非真的乖巧聽話。 …… 第79章 麓州城外聚集了大量流民, 大多都是來自水患最嚴重的平州新田縣。當地官府擔心流民進城會引起暴/亂,便將其暫時安置在城外的空地,建立收容所, 搭棚施粥,并以流民所執路引和戶籍為其分田造冊。 麓州田地有限, 土壤肥沃的田地基本攢在富戶官家手里,稍次些的田地又在世代生活于麓州的普通農戶手里,能分到流民手里的基本都是荒地難以開墾之地。先到的有銀錢傍身的流民,有錢資賄賂官員,便可優先分得田地落戶, 后到的即使有銀錢也分不到土地。當然,無銀錢但來得比較早的流民也能分到。 官府見流民越來越多,便勸其前往青州乞食求活路。但是, 流民哪里愿意,其中一部分就是從青州轉道麓州而來,那邊的流民更多,情勢更混亂,想要分地必須拿銀子或物品交換,青州官府心肝黑的不能再黑了,青州太守甚至派兵殺死了十幾名鬧事的流民,簡直不把流民的性命當回事。 大燕為控制流民到處流竄, 嚴格控發路引,只能到青、麓二州,不是你想往哪里跑就能跑哪兒。如果亂竄到其它州縣,便會被當地官兵以亂民處死。 并非電視劇上演的, 鬧災荒的流民還能逃往京城等繁華之地。 顧桑抬手關上車窗,托腮嘆道:“想要妥善安置成千上萬的流民, 真不是一件容易事?!?/br> “以城外滯留的流民數量,想來是連能分的荒地所剩無幾,已然超出麓州官府的接納范圍?!鳖櫨徘淙〕鲆粡堓泩D,伸指點了點麓州:“麓州三面環水,唯有北邊的深山尚可繼續開拓荒地,卻不能完全將此山移平,因為最北邊有個彪悍的蠻夷小國,麓州不能失了這座天然屏障?!?/br> 顧桑偏頭問道:“大jiejie有何好辦法?” 顧九卿冷哼了聲:“我非麓州官員,輪得到我指手畫腳?” 顧桑:“……” 頓了頓,顧九卿緩緩道:“朝廷只頒發了一些流于表面的流民安撫舉措,命青、麓二州官府紓解流民,并向其各撥了五萬石救災糧和兩萬兩救災銀。且不說,朝廷的救災銀糧有多少能真正到流民手里,單就土地而論,流民所分皆為貧瘠之地,產出本就稀薄,能不能糊口尚是個問題,但朝廷并未下令減輕賦稅?!?/br> 顧九卿譏誚道:“我們這位皇帝還真是不知民間疾苦,以為只要有了地,便可安撫住流民,為朝廷增加賦收?!?/br> 顧桑在腦海里搜找了一圈關于古代流民安置的歷史問題,然后悲催地發現,不只她穿的原身是個草包,就是她本人當年在學校里歷史學的也不咋樣。 畢竟,她大半精力都去跟顧家的‘兄弟姐妹’斗法了,如何讓自己這個私生女在顧家站穩腳跟,如何哄好爸爸這個衣食父母給她漲零花錢。 穿個書又不能漲知識,又不會突然變的無所不能。 果然,她的專長只在于抱大腿,現代抱老爸的,穿書后抱女主的。 顧桑撓了撓空空如也的腦袋,試探性地建議道:“麓州的田地應該集中在少數人手里,可否說服這些人讓出部分田地……” 顧九卿像看傻子似地看了她一眼。 顧桑:“……應該不可能?!?/br> 古代階級制度森嚴,怎么可能將田產無償讓給流民,就是她自己也不愿意,進了她兜里的錢哪有吐出來的道理。 這樣做的話,動的可是富商權貴的利益,后果比流民帶來的后果更嚴重。 顧九卿說:“我竟不知meimei也有如此天真癡妄的一面?” 動權貴富戶的土地,還真敢想? 顧桑耷攏著腦袋:“我就隨口一說,我又不懂?!?/br> 顧九卿輕哂道:“不過,在不觸動自身利益的情況下,鄉紳豪戶應該樂意做做大善人,為麓州的官老爺排憂解難?!?/br> 顧桑:“什么意思?” 顧九卿故弄玄虛道:“字面上的意思?!?/br> 顧桑:“……” 看這樣子,女主對麓州流民似乎已有應對之策。 排隊等候檢查后,一行人進了麓州城。 城內井然有序,街上熙熙攘攘,與城外的嘈雜亂象截然不同。 顧桑掀起車簾,饒有興趣地欣賞起城內的繁華,街道兩邊屋舍鱗次櫛比,玉石鋪子,胭脂水粉鋪子,米糧面食鋪子,以及各式香噴噴的酥餅糕點鋪子,攤販的叫賣吆喝聲,真是好不熱鬧。 百姓洋溢的笑臉,與城外形如枯槁的流民,形成鮮明的對比。 半個時辰后。 馬車停在一處高門大宅前,朱漆燙金門匾,威風凜凜的石獅子,碧瓦青磚,十分氣派。 單從這座占地偌大的宅院,便可以看出顧家二房的日子過得著實不錯。 二房現任家主顧顯武,是顧顯宗同父異母的弟弟。顧家老太爺在前任妻子去世后,續弦取麓州一商戶之女為繼妻,沒過兩年,便生下了顧顯武。 顧家老太爺尚在世時,顧顯宗和顧顯武兩兄弟皆在燕京發展。 顧顯宗入朝為官,只是顧家從曾祖父一代已經開始沒落,哪怕有繼母填補的銀錢疏通關系,顧顯宗的官場之路走的依舊不太順暢,待娶妻施氏,借助岳丈家的勢才稍有起色。只是后來施氏一族獲罪,岳丈家的勢借不了。 但是,顧顯宗在魏文帝登基初期,堅決成為朝臣中第一批的擁護者,憑借這份忠心,得了個忠毅伯的爵位,外加那兩年朝中職位空缺的厲害,便撿漏升至工部侍郎。 工部侍郎一職,顧顯宗做了十年之久,再未進一步。 顧桑尚未從施氏口里得知十二年那場血腥政變前,還以為便宜老爹是憑實力做到朝中三品大員,后來才知顧顯宗其實有一定氣運加身,不僅沒因施氏母族的關系被牽連,反而升了官,保住了榮華富貴。 至于顧顯武則對當官沒興趣,繼承了其母家從商的天賦,更愿意跟銀子打交道。再后來,帶著母親回到麓州老家承襲外祖父的家產,好像是母家的舅舅意外身死,又沒留下一兒半女,外祖父便讓顧顯武這個頗有經商天賦的外孫兒繼承了家業。 還沒等陌花上前叩門,朱漆大門豁地打開,一群烏泱泱的人迎將出來,為首的是一個身材略顯豐腴的年輕美婦人和一個身穿翠綠色羅裙的妙齡少女。 開的是大門而非旁側角門,顯是將她們當做貴客,以最高規格相迎。 顧桑率先踩著矮凳,輕盈地跳下馬車。 翠衣少女看了她一眼,便飛快地低下頭,似乎極為內斂害羞。 美婦人幾步上前,打量了一眼顧桑,打趣笑道:“這位便是三meimei吧?燕京的水土真是養人,瞧把三meimei養的這般玉貌花容,待三meimei及笄,怕是登門的媒婆都快將顧家的門檻踏破了?!?/br> 美婦人是顧顯武的嫡長子顧明崇之妻常氏,面容明麗圓渾,是那種看上去就很富態的臉,身形微胖,不似時下那種纖儂之姿。 常氏并不因顧桑庶女的身份,便有所輕慢。 顧桑垂了垂眸眼,軟聲道:“堂嫂嫂就會打趣我,我哪里及嫂嫂明艷牡丹之姿?!?/br> “三meimei這張小嘴真甜,軟軟甜甜的聲音,真真是說到了人心坎里?!?/br> 常氏面帶微笑,心下卻犯狐疑。 早年聽聞這位三姑娘不受寵,其性子也不甚討人喜歡,說話夾槍帶棒,施氏也不怎么喜歡她。是以收到施氏的來信,說三姑娘陪同大姑娘到麓州散心探親,著實讓她驚訝了一番。 但小姑娘給她的第一印象,與傳言大不相同,一見便讓她心生喜歡。小姑娘長相清純甜美,說話也好聽,乖乖巧巧的。 當顧九卿走下馬車時,常氏眼里明顯掠過一抹驚艷之色。 關于這位大姑娘的傳聞,常氏聽得更多,不論是堪比九天下凡的神女容顏,還是無人可比肩的才情琴藝,以及與康王的婚約…… 燕京那位大伯父特意將顧九卿指婚給康王的喜事寫信告知公公,公公正糾結籌備什么賀禮為好,結果又被康王退婚了。 這不是戲耍人么? 常氏對燕京朝堂的風云不太懂,只覺得當皇帝的父親指了婚,但是當兒子的轉頭就要退婚,擱誰遇到不糟心,難怪這位金尊玉貴的大姑娘想要出京散心。 常氏面對顧桑尚能打趣開場,但面對一見就讓她生出距離感的顧九卿,卻是另一套說辭。 “大meimei,遠道而來有失遠迎。大meimei天仙似的人物,得閑能來我們這兒玩一玩,真乃蓬蓽生輝?!?/br> 顧九卿面色淡漠:“堂嫂,初次見面,請多關照?!?/br> “一家人不說二話,有什么關照不關照的。大meimei好不容易來麓州一回,可要玩盡興了,讓我這個做堂嫂的略盡地主之誼?!?/br> 顧九卿頷首:“自然?!?/br> 顧九卿不咸不淡地與常氏寒暄兩句,眉宇間隱忍著一絲不耐。 常氏自然眼尖地發現了顧九卿細微的表情變化,讓翠衣少女上前打了個招呼,便引著顧桑和顧九卿往府內走去。 “兩位meimei一路舟車勞頓,身子肯定乏了,我已命人備好熱水,meimei們洗漱一番,歇一歇,便可用膳?!?/br> “有勞堂嫂嫂,這些時日,就要叨擾堂嫂嫂了?!?/br> 顧桑一邊笑道,一邊欣賞院中景色。 一路所過,亭臺樓閣,九曲回廊,小橋流水,花團錦繡,環境清幽雅致。 顧桑眼珠轉了轉,看向旁邊安安靜靜的翠衣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