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這幾年,太后就算再遲鈍也看出皇帝對待容淖與策棱二人這段關系的態度不正常。 或許是這二人哪里犯錯惹了皇帝忌諱。 太后不想探究原因,她只要知道皇帝是根打鴛鴦的棒子就成。 “她不喜歡宮里?!?/br> “她這身體壽數有限,放她出去過幾日痛快日子吧?!?/br> 太后望向皇帝,一夕之間,仿佛昨日重現,“將錯就錯,亦是緣法?!?/br> 第63章 出了年節,轉進二月二。 山河春醒,金龍抬頭。 二月二亦是民間的春耕節,皇帝領著一干皇子皇孫及官員宗親前去南郊皇家別苑春耕,以表率天下萬民。 傍晚回轉宮中,大宴群臣之際,梁九功悄無聲息上前,遞給身居高座的皇帝一份火漆密信。 皇帝看罷,大喜,與群臣宗親飲宴至二更方盡興而歸。 次日,乾清宮傳來一道圣旨,冊六公主為和碩純愨公主。 半月后,容淖正式受封。 在內務府掌儀司遴選出來充作女官的外命婦宣讀完冊文,敬過天地祖宗神靈之后,容淖一襲香色朝袍,頭頂薰貂朝冠,捧著金冊金寶回到壽康宮。 太后左右看看那些司空見慣的冊寶,頗有功德圓滿的欣慰,“你阿瑪肯給你冊封,這是松口的意思了。估計不多久便能定下婚期了,守得云開見月明啊?!?/br> 容淖彎彎唇角,真心實意道,“還得多謝您老人家從中斡旋?!?/br> 太后不以為意擺手,在皇帝面前遞話于她而言不過舉手之勞。 只不過她平常奉行不癡不聾不做家翁那一套,鮮少對皇帝的決定置喙什么,畢竟不是血親母子,她敬皇帝一尺,皇帝才會尊她一丈。 “都是你自己掙來的?!碧笕缡钦f道。 若非容淖幾年如一日侍她至誠,她豈會當這個出頭椽子。 而且…… 容淖在宮中這幾年,并非只在她這處使勁兒,據說太子那里也沒落下。 連她這般不涉朝事的閑散人都聽說過,太子曾幾次三番當眾上奏請求皇帝盡快為六公主賜婚。 她與太子皆是皇帝身邊最看重的親人。 說句難聽的大實話,這闔宮上下,皇帝除去自身,也就把她與太子當真正的主子看待,讓內務府采買時蔬從來只考慮他們三人的喜好,由小可見大。 太后覺得,容淖有本事把宮中最能在皇帝耳邊遞上話的兩個人都籠住了,說動皇帝不過是遲早的事。 容淖聽罷太后的見解,唇角抽搐,憋出一臉古怪。 自從她那年她被害流落塞外,她與太子之間早已勢同水火,不可調節。 近幾年,她住在壽康宮,上有太后看著,下有皇帝壓著,太子哪怕恨毒了她也不敢再動歪腦筋。同樣,她也不找不到機會報復回去。 相看兩厭的二人還不得不在人前披上兄友妹恭的假惺惺皮囊。 至于人后嘛…… 容淖早發現太后性情雖溫吞卻自有堅毅,把人攻堅下來不知要耗幾個年頭。 她自然而然地想再為自己尋一份‘助力’,遂把主意打去了太子身上。 當然,她不可能為了婚事順利便去討好一個險些害得自己身死魂消的人。 所以她選擇另辟蹊徑。 容淖開始十分熱衷為太后跑腿乾清宮去給皇帝送吃送喝。 每每見到皇帝,她必然順便進進太子‘讒言’。 因近年來皇帝越發老邁,年長的皇子們愈加躁動,容淖進讒言也極講究分寸,她只告些小節小狀,從不把自己牽扯進奪嫡的漩渦中。 讓皇帝認為她只是在記曾經險些死在塞外的仇。@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自那年出了布和當面羞辱拒婚那一出后,皇帝本就對她隱隱懷有幾分愧疚,等閑不會同她計較太多。聽她不輕不重的編排儲君,嘴上訓斥兩句,實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怎么當回事。 容淖來回幾次試探出皇帝的態度后,便著手故意把消息傳去東宮,讓太子知道他近來時不時被自己看不上的六公主小捅一刀。 太子年富力強,近幾年被垂垂老矣的皇帝猜疑得不輕,偏他那幾個兄弟個個不是省油的燈,煽風點火是把好手,導致他這赫赫東宮之路越走越難。 這時候容淖還來裹亂,太子聞訊真是恨得牙癢,礙于上頭有皇帝壓著,一時半會兒又不好對她下手。 容淖察覺出太子對自己的忍耐將至極限后,抓準太子來向太后請安的時機,故意裝模作樣討好太后,隱晦流露出想求得太后出面斡旋,讓她效仿五公主嫁入京師八旗貴胄之家,不必和親蒙古的念頭。 容淖與策棱關系不同尋常是皇帝親自壓住的消息,知情人不過寥寥,御前的人不敢說,太后則是不會說。太子不知此間內情,更無從猜測容淖的盤算。當即信以為真,雙眼放光,自覺抓住了她的弱點。 恨不得立刻把她嫁去蒙古和親,讓她盡快糟踐死在苦寒塞外以解心頭之恨。 然后便有了幾次三番為她請旨賜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