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一個總會守在她身旁,只要扭頭便能看見的人,能有多討厭呢。 或許如他所說,她排斥的從來都不是他,是性格里的驕傲令她排斥出現在不愉快過往里的所有人。 落難塞外一趟,走過更灰頭土臉的一遭,事教人一試入心,釋懷不少。 她現在不討厭策棱。 可能還有一點喜歡。 沒什么羞于承認的,他又不是什么糟糕的人。 情緒沒有大起大落到一眼萬年,或許是生根于他陪在她身邊的某個不起眼瞬間,誰都沒有察覺。 直到被那夜溢滿雪松氣息的篝火猝不及防點燃。 可是前途未卜,她還是更習慣獨自上路。 容淖扔下玉管筆。 - 五月,策棱照常還錢送禮過來。沒有哈斯的來信,可能她最近很忙。 容淖先粗略翻看策棱的信件一遍,見內容沒什么出格的。 他很有耐性,完全沒有催促她要個明了答案的意思。@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容淖心下微松,正要仔細閱讀內容,木槿再次遞進來一封信。 同樣來自漠北,策棱。 容淖微微愣,心想人可真不經夸,剛說他有耐心,轉眼便來催命。 倒是要看這第二封信寫了什么! 第二封信只有一頁紙,容淖卻翻來覆去看了四五遍。 “怎么會……”她喃喃出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木槿看她失魂落魄的,忙上來問她怎么了。 不經意瞟見信上內容,眼瞳不可抑制瞪圓,驚道,“哈斯格格死了!” 第58章 策棱信上說哈斯被誤殺于扎薩克圖部與土謝圖汗部交界處。 兇手孟恩臺吉出自土謝圖汗部,為求脫罪,投奔朝廷,意圖說動理藩院出面,以哈斯無理藩院批陳卻私自離開封地潛入土謝圖汗部為由,先定哈斯之罪,以此順理成章逃罪。 朝廷對蒙古奉行三大國策,該寬縱的地方寬縱,從嚴的地方卻絕不含糊。 規定蒙古各旗牧民嚴禁越過本旗牧地游牧,更不得私下交往,違者直接以該部王公領罰。@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各部王公更是不得在無理藩院批條下,無故越境,違者從嚴處理可直接以反叛論處。 不過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理藩院也并非全然不僅人情。 譬如有時候相鄰的兩個部落王公是沾親帶故的關系,總不能人家給親戚送點吃食都得先山長水遠的往理藩院跑一趟得到批陳,然后再回去走親戚,那可真是黃花菜都涼了。 微末小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過了。 如哈斯這種只是在部族邊界活動又不惹事的,完全可以聲稱自己是在巡邊,理藩院就算懷疑其實也懶得管。 可若理藩院執意要插一腳,較真起來,想給哈斯定個‘無故越境,其心可誅’,同樣并非難事。 若哈斯當真被理藩院定下反叛罪名,那她就是‘該死’。 兇手保不準真能全須全尾脫身。 容淖氣息沉沉,抓起信件反復斟酌,研究策棱可有在其中透露更多內容。這種往來信件并不周全,策棱不便明言什么,或會在字里行間隱晦暗示一二。 這一看,還真讓她看出矛盾之處。 什么叫兇手‘投奔朝廷’? 自從十幾年前漠北一系遭遇兵禍,早已內附朝廷,何至于再用上‘投奔朝廷’四個字。 容淖腦中靈光乍現。 兇手或許不是投奔朝廷,而是投奔朝廷的某股勢力,由那股勢力出面為他撬動理藩院,縱其脫罪。 漠北有誰代表朝廷勢力,又能直接接觸上理藩院? 容淖想到唯一身在漠北的皇族。 四公主。 可她不是哈斯的盟友嗎?當時還是她指點哈斯去找四公主的。 容淖記起先前哈斯痛斥四公主挖她墻角之事。 當時容淖只是覺得兩個素有舊怨且性格不合的人為了利益綁在一起,初時有所摩擦再正常不過。 現在想想,會不會那已是二人崩裂的前兆。 好巧,哈斯正好死在扎薩克圖部與土謝圖汗部的邊境。 莫非是死在與四公主會面時…… 容淖將信紙抓皺成一團攥在手心,指尖泛出用力過度的白。驀地起身,快步朝殿門去,半道又折回內殿,把三眼銃裝彈調試帶上。 “備車備馬,我要去漠北?!鄙ひ衾镉泄蓧阂值撵o。 木槿呆了一下,盯著那把曾廢過一個可汗獨子的三眼銃,慌忙跟上勸阻,“公主不可,沒有皇令外面千總是不會放行的?!?/br> 她怕容淖直接射殺千總。 千總不過微末小官,自然不如巴依爾汗王獨子尊貴??汕Э偡罨拭v守行宮,傷他便是傷皇帝的顏面。 后果只會比射廢巴依爾更嚴重。 容淖沒有理會追了一路的宮人們,徑直走到行宮門口。千總早被里面的動靜驚動而來,率眾堵在門口,不卑不亢做了個請回的手勢,“公主莫要讓屬下為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