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可皇帝親命欽差至滄州,他又一早朝著楚霽發難,說自己身負皇命。此時,卻無旨能宣。 這若是被楚霽一紙奏折傳回盛京,讓極為看重臉面的皇帝陛下知曉,只怕他回了盛京以后,會被貶為小黃門。 他是一路踩著多少小太監的鮮血爬上來的,他知道這種身在底層被欺辱的感覺。 生不如死。 孫常侍踉蹌著腳步坐回床邊,楚霽垂目靜立在一旁,當真是一副等著圣旨宣讀的模樣。 對了,方才楚霽說什么來著?是守軍,滄州有守軍! 孫常侍幾步上前:“楚大人,咱家記得,滄州可有守軍三萬吶!” 只要三萬守軍一將叛亂平息,他便以瀆職一罪將楚霽押解回京! 以泄他心頭之憤。 楚霽懵懂地眨眨眼睛,“如實”道:“滄州原只有守軍一萬,后我又著意招募了兩萬新兵??墒?,為了給陛下捕來孽龍,霽命軍隊駐扎在滄州海域?,F如今,城內只有守軍三千?!?/br> 孫常侍都要被楚霽給氣笑了。 若是三萬守軍,即使有兩萬是新兵,但對上 未曾受過訓練的幾萬難民,勝算也有好幾成。 可三千守軍,那群難民就是一人踩上一腳,也能給盡數踩扁了。 他都不用想,也知道滄州必失。 “那能否將這兩萬人調回滄州城?”孫常侍又問。 楚霽搖搖頭:“這些難民似有高人指導,知曉鹽場乃滄州財富之源,一早便將滄州海域包圍。如今尚且不知,那兩萬人是何境況?!?/br> 孫常侍兩手一拍,滿是晦氣地嘆了一聲,隨后焦急地在室內踱著步。 楚霽皺起眉頭,瞧著孫常侍的動作。 他突然一個健步,攔住了孫常侍的腳步。 孫常侍被他嚇了一跳:“楚大人,這是做什么?” 他現在算是恨死這個楚霽了。 錢不錢的現在都是小事,關鍵是他的命都要交代在這里了。 孫常侍的語氣實在算不上好,但楚霽卻像沒聽出來似的。 他興奮道:“那能否請常侍也給陛下呈一密奏,請陛下早日增派援軍平叛?您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比之楚霽,可是要高出很多的?!?/br> 孫常侍略一思索,覺得楚霽實在愚不可及。 因著他的密奏事關陛下的長生不老,倒是比起一般的軍情更是緊要。但即便如此,密奏送到盛京也需要五天。 陛下收到密奏,還要召群臣議事,商議派出多少援軍才能平叛。 可大將軍此人,他也算是有所了解。他極為看中自己的兵權,絕不會輕易松口,答應將手底下的兵送往滄州。 如此一番扯皮下來,大軍來援至少需要兩個月。 看今日難民闖州牧府的架勢,楚霽定然撐不到那個時候。 偏偏此刻,他又不能一走了之。 楚霽的奏折只需半月便可抵達皇帝桌案之上,照他的這個死腦筋,定會參上自己一本。 他這下,可算是被楚霽給害慘了! 孫常侍的腦子飛速運轉,思考如何才能脫身。 他忽的眼睛一亮:“楚大人,援軍至少兩月才至。不若,咱家為你給陛下上書,求陛下允你在滄州額外另召兵馬!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只要給的軍餉夠多,總有人愿意參軍?!?/br> 這樣,既不損大將軍的利益,又能早日平定滄州叛亂。 畢竟難民也不過是一群空有力氣的莽夫,和臨時征兵來的,戰力旗鼓相當。 不過是拼個人數多少而已。 楚霽似乎被他這個精妙絕倫的想法給震驚到了,呆在原地數秒之后,才朝著孫常侍一拜。 “多謝常侍大人?!?/br> 真心實意的。 “只是還有一事。楚霽雖愿不惜家財,但滄州畢竟剛剛罹患大災,不曾參與謀反的百姓皆以重建家園為重任。懇請常侍大人代為奏請陛下,派一人前來賑災。不使百姓寒心,他們才能踴躍參軍,為陛下出生入死,平定叛亂?!?/br> 楚霽這一番話,倒還真是條理清晰。 孫常侍不由得側目,這個楚霽雖然腦子不太靈光,但倒是難得地自我認知清晰,曉得自己不是安民賑災的料子。 “好。楚大人赤子之心,咱家答應你便是?!?/br> “對了,常侍大人,”楚霽忽然湊近兩步,壓低了聲音,“霽已尋得孽龍巢xue,用其龍蛋制成兩顆仙丹,想請您一同呈與陛下?!?/br> 孫常侍心中不由得一喜。 楚霽所言若非虛假,那么若是由自己呈與陛下,多少也能沾點獻寶之功。 此番若是滄州之亂可平,他非但無過,說不準還有賞! “還不速去取來?” 楚霽稱是,大步退出房間。 身后的房門闔上,楚霽臉上的恭敬轉為嘲諷。 不枉他聯合眾人給孫常侍排了這么一出大戲。 兵權?那是皇帝寵臣非要幫他討要的。 滄州守軍人數遠超三萬,那是皇上下旨親許的。 他楚霽可是“忠君愛國”的好臣子,又怎會生出什么非分之想?怎么會擅自屯兵呢? 當然,那得在陛下活著的時候。 至于所謂“仙丹”,不過是為了加大自己手中的籌碼。 有了那兩顆“仙丹”,皇帝自然更舍不得滄州。龍心大悅之下,就更不會撤了楚霽的州牧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