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節
書迷正在閱讀:二爺的金絲雀瘋了、趁機、【咒回黑化】鎖鏈,早就不需要了、成為絕美貓郎后我在修羅場端水、病美人亡國后,靠臉在暴君手下續命、江南糯香[美食]、人外怪物都想讓我當母親、舊夜新歡、頂級Alpha豢養的小蜜桃超兇
她們江夏郡作為首先富足起來的地方,那肯定是連娛樂活動和審美意趣都該更早豐富起來,這一點在每次嫘祖會上各種高價商品都迅速被搶購一空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盆栽這東西可能做不成什么大生意,但勝在很有意思,她對這近乎空白的行當很感興趣。她現在不缺錢也不缺地位,成不成問題都不大,主要是想找點有趣的事情來忙活。 孟蒹便與霍光商量自己這個想法。 霍光沉吟片刻,說道:“只要不侵占原有耕地,應當是不錯的?!彼饺绽锕珓彰β?,白天本就沒多少時間陪伴孟蒹,所以他贊同孟蒹也做自己想做的事去。 霍善得知此事后也頗為贊同,興沖沖跑過去問他新嫁過來的嬸娘:“以后我們也可以培育出三千種牡丹嗎!” 孟蒹:? 孟蒹對育種也有過初步的了解,一個新品種的選育少說也得花個三五年的時間,哪里能有那么輕易。不過如果人手足夠多,許多嘗試都可以同時進行,倒也不是不能在數年之內豐富花卉品種。 但有這個人力物力的話,府衙肯定是優先投入到糧食作物育種方面去的,畢竟民以食為天! 目前種植基地每年都在勤勤懇懇地選育良種來著,要不然這些高產種子種著種著就退化了。 孟蒹實話實說:“三千種可能有點難?!?/br> 霍善也不失望,又轉道去找他小師妹夙小星。 夙小星最近正跟著李誡學建筑。 她對這個很感興趣,再加上本來就有很不錯的算數天賦,許多結構都是一看就會、一點就通。 霍善給她弄來套《營造法式》,她便每天捧著其中某卷看得津津有味,看到興起時還會照著上頭的比例動手做點小木工搭建微縮建筑模型。 霍善對這個也很感興趣,時不時就跑過來把人家搭好的微縮建筑給拆了,自己重新把它搭起來。 玩得不亦樂乎。 霍善拆完夙小星剛搗鼓出來的宋制小倉庫,轉頭問她:“你以后能給我建個黃鶴樓嗎?就建在長江邊上!” 他給夙小星念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說是要建得很高很好看,能做到“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 夙小星若是再大幾歲,就會推辭說李誡厲害得多,可以讓李誡去建。 可她現在也跟霍善一樣才七歲大,又是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長大的,哪有那么多推辭來推辭去的想法,聽了霍善的要求后點著頭答應道:“好,我以后給你建!” 霍善聽后高興極了,討走了夙小星剛做出來的微縮倉庫模型,拿去挨個組裝給易知他們看,并到處宣稱自己很快能擁有一座特別厲害的黃鶴樓,他師妹給他建的! 沒幾天就聽說了這件事的楚墨七師父:“……” 等會,如果他們沒記錯的話,霍善這小子只有一個師妹——也就是他們的小徒弟對吧? 七位師父中唯一性別為女的三師父被推為代表去跟徒弟聊了聊,最后確認了……是真的,兩小孩真的約定好要由夙小星來建樓。 見夙小星一副“如果沒其他事的話我要繼續去研究《營造法式》了”的認真模樣,三師父思來想去還是沒打擊她的積極性。反正她們師徒幾個現在有七個人在拿俸祿,就算這樓建不成她們也賠得起,隨便兩小孩搗鼓去吧。 能夠學以致用確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就是楚墨目前的領頭人何必難免要找李長生聊聊天,讓李長生私下教導教導霍善,以后別事情還沒辦成就到處嚷嚷,要是他們家徒弟做不到豈不是很難過。 李長生聽后思量了許久,覺得有點道理。 他把到處撒歡的霍善拎過來談心。 在自家師父面前,霍善依然跟天底下所有小孩兒一樣,一看到是一對一談話就開始反思:發生了啥事?是不是我干的啥壞事東窗事發了?到底是哪一樁壞事來著?危!危!危! 小孩子臉上都是藏不住事情的,李長生一見他那模樣,就知道他在琢磨什么了,估計是在想坦誠哪些沒那么嚴重的壞事能夠蒙混過關。 李長生沒太為難他,而是跟他一起坐在秋末的石階上,與霍善聊起了關于他對各種人和事的認知問題。 這些年霍善不僅找回了霍去病這位赫赫有名的生父,還得了旁人想象不到的奇遇,平日里往來的大多都是青史留名的厲害人物。 嬴政、諸葛亮、李世民他們這些帝王將相自不必說。 黃道婆、潘季馴、李誡等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都有著極其巨大的成就。 哪怕是初遇時有些落魄的杜甫蘇軾,那也是憑著自己手中那支筆引得無數人追捧和喜愛的存在。 霍善從小被這樣的人包圍著,難免覺得天底下許多事都是能輕易做成的,所以他能張口就問人家孟蒹能不能培育出三千種牡丹,張口就讓人家剛拿到《營造法式》沒幾天的夙小星給他建黃鶴樓。 因為他見過或者聽說過能夠做成這些事的人。 這對許多人來說其實是不公平的,過高的目標會讓他們眼前取得的成就變得微不足道。 甚至羞于啟齒。 可俗話都說“萬丈高樓平地起”,這些勤勤懇懇為將來打下基礎的人也很重要。 霍善似懂非懂:“可是我說要火車,師父就做出了火車!” 火車這么個大家伙都能弄出來,世上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呢! 李長生:。 所以說孩子不能慣。 霍善道:“我知道了,其他人都是一般人,師父不是一般人!”他一臉驕傲,仿佛厲害的人是他自己似的,“師妹肯定也不是一般人,她光是看書就能做出很好玩的小屋子!” 李長生想了想,覺得這份本領確實不算尋常,便說道:“你以后注意一點就好,還沒做成的事不要到處嚷嚷?!?/br> 霍善乖乖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第二天霍去病回來看娃,就吃到了新鮮出爐的番茄鍋子。 番茄做的湯底酸酸甜甜,味道很是獨特,不管是涮rou還是煮面都別有滋味。 霍善吃著全新口味的鍋子,積極詢問霍去病能不能讓大漢的水師也養點漕運鴨,往后水師出行時帶著鴨鴨多多出去遠游,rou質肯定更緊致更美味! 霍去病想象了一下那樣的畫面…… 嗯,讓趙充國養去吧。 第273章 趙充國, 后來為大漢拋頭顱灑熱血到八十六歲的大漢名將,因為特別長壽,所以格外cao心。 前期他身處漢武帝后期,跟的是李廣利這位上官。李廣利是什么水平, 懂的都懂。 按照后世漢朝官吏痛心疾首的總結, 李廣利封侯那一役是去西征大宛,帶了五萬兵馬, 花費億萬軍費, 結果戰績是從大宛帶回來三十匹馬。那會兒劉徹剛把李夫人娘家全給剁了, 看到風塵仆仆歸來、形容憔悴可憐的李家獨苗苗李廣利,心中頓生憐惜, 給他封了個海西侯。 這就是李廣利侯位的來由:朕殺了你全家, 你好可憐啊, 我給你封個侯吧。 這還只是開始, 后來李廣利打敗仗、降匈奴、參與太子之爭,那是又讓他全家又被族滅了一次。 即便是在漢武帝晚年討生活, 像李廣利這種全家被殺兩次的人也是不多的。 趙充國最開始就是跟著李廣利這么上官去沖鋒陷陣的,可以說他能活下來已是難得, 還能立功升遷那絕對得有一定的本事。 人到中年, 趙充國更是致力于河西走廊的各種對外戰爭,不僅戰功赫赫,還積累了大量的對待“四夷”問題的經驗。這就是他后來能夠提出“屯田策”的原因,河西走廊要是沒有這么一位名將鎮守與開拓, 恐怕只是漫長歷史長河上曇花一現的存在。 打天下不容易, 守天下也不容易。 這就是一位有經驗有謀略還知道怎么歸納總結推而廣之的守天下型名將。 現在這位年輕的大漢名將趙充國, 距離他在河西走廊各方戰役中嶄露頭角還有十幾年。目前他才二十多歲,臉嫩得很, 卻已經深得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器重,走在軍中誰見了他都是滿臉艷羨! 只有趙充國本人知道,霍去病這人雖然深具帥才,不管面對什么局面都指揮若定,但是,但是他經常因為他家娃提出一些離譜要求。 有時候他家娃還親臨現場,誠摯地拜托他務必要把這件事安排下去。 比如此時此刻,一大一小兩張肖似的臉齊齊看著他,小的那個眼神里還滿是信任與期待,熠熠發亮的眼睛里仿佛寫著這么一句話:你肯定能做的對吧?對吧?對吧? 趙充國壓根不知道霍善對自己的信心到底是從哪里來的?他為什么覺得他能種茶、種棉花、種西瓜、種新稻、種紅薯、養豬、養魚、養螃蟹…… 還有現在,他還希望他能養鴨子,養那種能跟著軍船走遍南方還不走丟的鴨子! 趙充國不明白,也不理解。 他感覺自己從來沒體現什么農牧天賦??! 他們家還是前些年才舉家遷徙到北方充實邊境的呢,理論上應該沒有人知道他們家祖上擅不擅長種地才是。怎么霍家父子倆就認定他能辦到? 可是上官都親自開口了,趙充國能怎么辦,只能老老實實接下這個任務。 如果霍善知道趙充國的納悶,那肯定得替他解答疑惑:雖然你現在沒有表現出這方面的能耐,但是你六十年后表現出來了! 沒錯,就是六十年后,八十幾歲的你還在為大漢工作,兢兢業業地歸納總結半生經驗接連三次獻上屯田策并cao心不已地跟進到自己退休都沒放下! 霍善看著趙充國的眼神,那就是看著吃苦耐勞老黃牛的眼神。有幾個人能兢兢業業打工六十多年還矢志不渝呢! 可見人要長壽,就得有趙充國這樣堅定不移的信念。他這份拳拳報國之心,連閻王見了都舍不得收! 趙充國:“……” 總感覺他們這位小太守看自己的目光不太對勁。 算了,還是去研究怎么養鴨吧。 趙充國默默地轉身離開干活去。 霍善總感覺趙充國高大的背影此時此刻變得有些傴僂,不由轉頭問霍去?。骸八趺戳??” 霍去病鎮定自若地胡扯:“可能是家中有什么煩心事吧?!?/br> 霍善“哦”地應了一聲,開始在軍屯里呼朋喚友玩耍。軍屯比軍營熱鬧就熱鬧在他們是連著家眷一起接過來的,連小孩子都有不少,霍善只需要到處吆喝一會,身后馬上多了群跟屁蟲。 隨著父母來到江夏郡的大柱二柱他們也在軍屯上住著,是他們父親說在軍屯上養蜂比較方便,主動說要在軍屯這邊安家。 這么多小伙伴陪自己玩耍,霍善自然是樂顛顛地鬧騰了一整天才睡下。雖然當太守很快樂,但是當小孩子也很開心??! 夜里霍善歇在軍屯,又溜達出去攢了些新醫案。他早上打開近期累積的寶箱,居然開出了兩張邀請卡。 霍善按照慣例留了一張以備不時之需,剩下一張直接按下隨機鍵給用了。 大人才會精打細算,小孩子就愛玩隨機! 只是吧,等他把人邀請過來就有些傻眼了。 怎么回事? 上次來只奶熊就算了,這次怎么來了個奶娃? 霍善認真地把資料分享給張仲景幾人,最近李時珍去瓠子口那邊開醫館守著黃河治病救人去了,所以張仲景從南陽郡那邊過來幫霍善坐鎮江夏醫學院。 張仲景看到霍善傳過來的患者資料手就抖了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