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
書迷正在閱讀:二爺的金絲雀瘋了、趁機、【咒回黑化】鎖鏈,早就不需要了、成為絕美貓郎后我在修羅場端水、病美人亡國后,靠臉在暴君手下續命、江南糯香[美食]、人外怪物都想讓我當母親、舊夜新歡、頂級Alpha豢養的小蜜桃超兇
為什么他昨天才回來,今兒就在自己家門口見到了劉徹! 關鍵是,他們這么多人出門,為什么不帶他爹! 劉徹瞧見霍善一臉不高興地看著自己,頓時放聲大笑起來。 到底是小孩子,別人見了他討好還來不及,就這小子每次給他分點吃的都不情不愿。 劉徹道:“走,帶我們去你的莊子上走走?!?/br> 霍善只能把裁判權移交出去,讓金日磾把自己抱到霍小黑背上去。 金日磾沒有嫌棄過帶娃這份工作,霍善命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 劉徹瞧著金日磾高大的身量,對這個出身匈奴的少年郎頗為喜愛,詢問起金日磾一家人的近況。 金日磾道:“一切都好?!?/br> 事實上如今這日子比在長安時好太多了,他母親住進莊子里以后身上的病痛都少多了,每天帶著莊子上的婦人們搓羊毛線織毛毯。 這邊霍善哼哼唧唧地領著劉徹一行人回莊,莊子中的眾人卻還對此卻一無所知。 蘇軾掀開鍋嗅了嗅燉rou的味道,饞了。 可是他不僅不能吃,還要吃幾次清理腸道的藥,唉,愁人??! 眼看東坡rou已經快燉好了,蘇軾決定暫且離開庖屋這個傷心地,免得自己在里頭越待越餓。 這時華佗正好把蘇軾要服用的清腸藥給備好,清腸一來是為了cao作過程中不出現什么尷尬場面,二來也是為了減少感染的發生,所以這一步驟還是不能省略的。 蘇軾仗著自己在這邊沒有自己認識的人,大大咧咧地接過那內用外用雙管齊下的清腸藥服下。 沒一會他就一頭扎進茅房里出不來了。 嗯,這藥還不錯,見效快還不難受,回頭討個方子回去介紹給自己那些飽受便秘之苦的老朋友。 有好東西時刻不忘群發給親朋好友,說的就是蘇軾了! 另一頭,霍善帶著劉徹他們回到莊子,直奔庖屋去找他師父和師弟。 等瞧見蘇軾不在,霍善不由問李長生他去哪了。 李長生說道:“他清腸去了?!?/br> 霍善是知道清腸的,他跟華佗上過外科課程來著。 跟著霍善進來劉徹等人卻不知道怎么回事。 劉徹好奇追問:“什么清腸?” 霍善道:“我們醫館的一個病患明兒要割掉痔瘡,所以今天要提前把腸道清理干凈?!?/br> 腸道里能有什么,那當然是便便啦! 霍善特意仔仔細細地給劉徹講了,最后才跟劉徹說起今晚的胡麻茯苓餅和東坡rou都是蘇軾給做的。 劉徹:“……” 這小子不想分東坡rou給他吃的心思昭然若揭。 沒必要,沒必要,他從沒見過這么熱衷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小混賬。 你自己就著清腸這事兒大說特說老半天,難道還吃得下去嗎?! 第100章 劉徹倒也不是閑著沒事過來晃悠, 與他同行的是少府那邊的人,他們是來實地觀摩造紙作坊運作模式的。 而劉徹和霍去病聊了聊,得知霍善的莊子修得挺好,便準備過來瞧瞧。春天來了, 能吃的東西也多了, 說不準霍善這邊又有什么新吃法。 人生在世,圖的不就是吃喝玩樂。劉徹登基二十余年, 自忖平時也算勵精圖治, 所以出宮吃點好的沒毛病。 來了這么多人, 自然不好擠進庖屋里直接吃熱乎的,李長生讓霍善領趙禹等人去宴客處, 再命人把蒸好的東坡rou和芝麻茯苓餅分一分呈上去供客人們享用。 如今莊子上來了不少役民, 干活的人倒是不缺, 雖不如宮中規矩森嚴, 招待賓客還是足夠的。 霍善平時都是扒著灶臺邊等著吃熱乎的,這會兒他被李長生安排去宴客, 心里很不樂意,咕咕噥噥地領著劉徹他們落座。 他覺得剛出鍋就吃是最香的! 等人端上來就沒那么好吃了! 劉徹看著底下人端上來的東坡rou, 那rou切得方方正正, 燉得軟熟鮮嫩,所有的醬汁都滲入了皮rou之中,瞧著正好一口一塊。他問霍善:“這是什么rou?” 霍善道:“豬rou!” 眾人本來也被香味吸引了,聽到霍善的話后臉色都變了變。這小子怎么敢把豬rou端上來給陛下吃? 霍善沒注意旁人的臉色, 轉頭和劉徹說起自家這豬可不是普通的豬, 而是他師父專門讓人養的, 喂的都是新鮮的豬菜和麥麩,長得肥肥的, 連蘇東坡看了都夸好。 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我師父對我天下第一好! 劉徹卻是注意到霍善提了好幾次蘇軾,笑著問起東坡先生是怎么回事,醫館還沒開業竟就找上門了。 霍善早被華佗他們教過會怎么答了,麻溜回道:“是華先生從山中帶回來的?!?/br> 他和劉徹說起華佗的本領,華佗能把人的腦殼打開再縫回去,可厲害了! 劉徹:? 聽起來是讓人完全不想體驗的經歷。 鋸開腦殼這種本領聽起來就很墨家。 劉徹道:“不是說這東坡rou是那位東坡先生煮的嗎?怎地沒把他請過來吃?” 霍善道:“他要禁食,術前這幾個時辰不能吃東西!” 劉徹:“……” 所以你是讓個這幾個時辰內不能吃東西的人給你燉rou? 霍善的幸災樂禍全寫在臉上:“華先生說,他割完痔后接下來那幾天也不能吃味道太重或者辛辣刺激的東西,就算想吃豬rou也只能吃白水煮的了!” 他還不忘醫家本質,給劉徹和趙禹等人宣傳起防痔的重要性。 愛護屁屁,人人有責! 否則不僅屁屁要挨刀子,還不能吃好吃的! 眾人:“……” 你這嚴重程度搞反了吧! 屁屁挨刀子是什么玩意! 一時間,眾人都對蘇軾的屁股生出了奇怪的好奇心…… 只是換成自己做這種手術,也不可能讓別人圍觀,不如……等他做完以后再去慰問一番。 劉徹也是這么想的。 他沒有嫌棄豬rou低賤,率先嘗起面前的東坡rou,不得不說,這慢火燉成的豬rou口感還真不差,五花rou皮下的油脂與特意調配的醬汁在柴火的蒸騰下,緩慢交融于底部的瘦rou之中,令那原本寡淡又柴牙的瘦豬rou都變得香酥軟嫩。 整塊東坡rou送進嘴里,那可真是入口即化、滋味十足。 劉徹夸道:“看來這位東坡先生在吃食方面果真頗有造詣?!?/br> 連豬rou這種賤價的rou食都能做得這般好吃,可見對方廚藝堪稱精絕。 霍善也吃得非常滿足,把自己那份東坡rou解決后現學現賣地給劉徹背起了《豬rou頌》。 當然,他沒把黃州報出來,因為蘇軾跟他講大漢這邊還沒有黃州來著,所以他就改成“長安好豬rou,價賤如泥土”了! 劉徹聽完這《豬rou頌》后笑道:“旁的豬可不像你這豬一樣有麥麩可吃?!?/br> 比起別的皇帝,劉徹的見識可廣了,民間的豬圈他可看過不少,絕對是見過一次就終身不想吃豬rou的那種。 尋常黔首那是沒辦法,別的rou都吃不起,連最便宜的豬rou也得咬咬牙才能吃上,哪顧得上嫌棄它臟不臟賤不賤? 也就是霍善提前講了這豬rou是怎么養出來的,要不然座中不少人肯定吃不下這玩意。 不得不說,李長生這個當師父的養起徒弟來還真夠盡心的。 霍善信心滿滿地說道:“等以后天下人都能頓頓吃白米白面了,豬自然都能換種養法!” 眾人聽后皆暗笑在心,尋常黔首到了荒年連糟糠都吃不起,便是碰上豐年平時也舍不得吃幾頓精糧,哪可能頓頓白米白面? 小孩子果然是小孩子,想法就是天真。 相比起東坡rou,芝麻茯苓餅倒是清淡多了,吃過rou后嘗兩塊,滋味倒是挺特別。因為來的人太多,李長生又命人上了碗索餅,才算是把來客們這頓飯給打發了。 霍善陪劉徹他們吃得肚皮滾圓,才找到機會悄悄問衛青怎么他爹沒來。 衛青道:“他正好不在?!?/br> 劉徹做事本就隨性,見著了就喊你一起,見不著自然就想不起來了。這也是那么多人不愿去外地赴任的原因,真要出去個三五年,天子哪還記得自己? 霍善哼了一聲,見李長生過來陪客,自己便一溜煙跑走了,去醫館看望吃不上rou的蘇軾。 還向蘇軾盛贊東坡rou的美味。 蘇軾一聽就知道霍善的小心思,他樂呵呵地和霍善說起天南海北的美食來,基本都是些霍善一時半會吃不上的。 比如蘇軾的心頭好江瑤柱。 江瑤柱可是好東西,不管什么湯什么粥,扔幾顆下去,那味道喲,簡直鮮掉眉毛。 蘇軾夸門生兼好友黃庭堅就說他的詩文跟江瑤柱似的,吃過以后再吃別的東西總感覺沒滋沒味。 他甚至還專門寫了個《江瑤柱傳》,來了個江瑤柱擬人文學。 文中那個走到哪都受人追捧、宴上沒它就不快活的“江生”,逐漸厭煩了這樣的生活與這樣的自己,覺得自己成了只會散發腥氣的乏味俗人,幡然醒悟決定回歸深海去。 后世學者對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行分析,認為這個“江生”乃是蘇軾自喻,表達了他對時局的厭煩與他“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心態。 沒錯,在蘇軾這個干貝愛好者筆下,不僅黃庭堅是江瑤柱,他自己也是江瑤柱! 人說起自己喜愛的事物,那肯定是能講個三天三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