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書迷正在閱讀:二爺的金絲雀瘋了、趁機、【咒回黑化】鎖鏈,早就不需要了、成為絕美貓郎后我在修羅場端水、病美人亡國后,靠臉在暴君手下續命、江南糯香[美食]、人外怪物都想讓我當母親、舊夜新歡、頂級Alpha豢養的小蜜桃超兇
等莊青翟講完了,他才把目光轉向表情像吞了蒼蠅的趙禹幾人,挑眉笑道:“你們也是為這事來的?” 于是眾人齊齊拿出了自己帶進宮來的新紙。 雖然不算是第一個上報的,但至少沒慢別人一步,足以體現他們對此事的關心以及對朝廷的盡心盡力。 劉徹把他們獻來的紙全都收下了,心里卻門兒清。 這哪里是霍去病讓人搗鼓出來的,分明是墨家的手段。 以前墨家隱于市井,很少主動表現自己。如今他給霍善這孩子封了個朝陽侯,倒是陰差陽錯地把李長生這個墨家傳人給勾出來了。 倘若這新紙當真適合推而廣之,那這孩子的千戶侯封得著實值得。 劉徹正要命人去把霍去病這個當爹的喊來問問,就聽人傳報說冠軍侯求見。 霍去病還是按照老習慣先去把軍務安排好才揣著圖紙進的宮。 他被宣入殿后才發現……人可真齊。 丞相莊青翟、御使大夫張湯、內史義縱、少府趙禹……甚至還有司馬遷這個郎官。 霍去?。?? 霍去病不明所以,但他從來不怕人多,向劉徹行過禮后便把圖紙呈了上去。 說是圖紙,其實是本裝訂成冊的包教包會造紙寶典。 比起莊青翟他們不知經了幾手才弄來的空白新紙,霍去病獻上的圖紙可就豐富多了,上面繪制有造紙作坊的營建標準、新紙的制造流程以及許多簡明扼要的解釋說明。 可謂是把紙張的優點展現到極致。 劉徹看后讓人拿給趙禹瞧瞧。 趙禹管著少府也挺多年了,對營造之事也算精通,一看上頭的圖紙便驚艷不已。 這圖畫得當真清晰明了。 事實上這圖一開始是李長生在霍善的連說帶畫基礎上繪制出來的,跟小孩子溝通出來的東西當然足夠簡單易懂。 只要對著圖稍微給匠人們講解一番,他們想必就能領會該怎么營建造紙作坊的。 霍去病表示造紙作坊那邊還能手把手教會朝廷工匠。 劉徹瞧著霍去病問道:“你此前便知道這新紙了?” 霍去病如實答道:“年初就知道了,只是當時還沒造出紙來,便沒有向陛下提起?!?/br> 這理由是非常充分的,都還沒有成果的事,怎么好和劉徹提起? 霍去病還給劉徹說起造紙成功有多不容易:這次造紙作坊那邊備了五批材料,只有三批順利做出合用的紙來。 造紙工序要是把控不好,造出來的紙就只能拿來擦屁股了! 霍去病還命人呈上一并帶進宮來的草紙當作證。 這就跟上陣打仗一樣,拿到人頭才算軍功,人頭都沒拿到你瞎嚷嚷什么? 要進獻新紙造法,那自然得拿實物來說話。 現在新紙已經造出來了,造紙之法也獻出來了,大漢讀書人用上新紙只是遲早的事! 更重要的是,那每年都得用車運到長安來的地方各郡縣上計簿冊也可以逐步換成紙張書寫了。 這得迎來一次公文書寫以及地方造冊的大變革??! 像霍去病剛獻上來的圖紙這樣裝訂成冊就很省地方。 劉徹拍板讓趙禹著手營建造紙作坊,有拿不定主意的地方便讓人去新豐縣請教。反正不管如何,務必要在秋天前造出一批新紙來,好趁著今年上計的機會把新紙推廣到天下郡國之中。 得讓地方上那些不安分的家伙瞧瞧朝廷得了什么好東西! 第83章 負責干活的人都退下了, 劉徹才問霍去?。骸鞍⑸颇俏粠煾竵黹L安了?” 這說的自然是李長生。 霍去病點頭。 劉徹馬上說道:“走,去看看?!?/br> 霍去病欲言又止。 對于劉徹這種有事沒事就微服出宮逛幾圈的行為,霍去病覺得實在很不靠譜。 劉徹睨他。 霍去病道:“他們都在醫館那邊?!?/br> 李長生來長安就是為了霍善,那肯定是霍善在哪他在哪, 完全不考慮作為朝陽侯家臣出去到處活動的。 他平時連邑縣那邊的事務都是讓金日磾去對接。 醫館那邊人又多又雜, 還可能接觸不少病患,霍去病覺得劉徹不適合過去。 劉徹說道:“無妨, 我們從后門進去, 也看看這醫館今天又能生出什么熱鬧來?!?/br> 第一天是公孫敬聲名揚長安, 第二天是新紙名揚士林,這第三天難道一點樂子都沒有?劉徹不信, 劉徹準備去看個現場。 何況李長生都來了, 說不準帶了那個很有養生奇效的酒, 喝了能夠渾身輕松的那種。那還怕什么病痛! 劉徹隱晦地向霍去病表達自己要去蹭酒喝的意思。 霍去?。骸啊?/br> 算了, 君要作死,臣不得不隨他作死。 君臣二人便換上了常服悄然出宮。 一路上, 霍去病和劉徹聊起想找人到漢中、巴蜀諸地搜羅牡丹之事,上林苑這么大, 移栽幾片牡丹不算事吧? 聽霍去病提及這花開起來十分艷麗, 養得好的話足有碗口那么大,劉徹奇道:“你還有想看花的時候?” 霍去病面不改色地道:“是醫館里那幾位醫家給阿善講的,說是有種補氣益腎的丸劑還差一味長安沒有的藥——牡丹的根?!?/br> 一聽這補腎益氣的功效,劉徹就想起了公孫敬聲。 劉徹:“……” 看來霍善這位小神醫還挺為他表叔cao心的。 不過當男人的, 聽到補腎二字怎么能不心動?哪怕目前自覺自己不需要, 以后說不定也有這方面的需求??! 這牡丹, 上林苑栽定了! 兩人聊了一路,很快便抵達醫館后門。 劉徹對于走小門這種事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大搖大擺地敲開門,大搖大擺地被人領了進去,接著就注意到一個鶴發童顏的陌生醫家正在給人針灸,一邊扎針一邊給對方講解病情:“你這次生病是多方面的問題導致的,我們還掃除你體內一些積弊,比如丹藥之毒?!?/br> 李時珍寫本草的時候已經充分了解過早期丹藥兩大重要組成成分(鉛、汞)的危害,比如他對汞的評價就是“入骨鉆筋,絕陽蝕腦”,陰毒之物中沒有比它更厲害的。 如果真的有病需要治療,汞不失為一味良藥,可你要是有事沒事就嗑上一點,那估計人很快就沒了。 連大明醫療水平那么發達了,酷愛嗑丹藥的嘉靖皇帝都只活到六十歲,以他那永遠致力于折騰別人、絕不內耗自己的性格,說不定不嗑藥還能活個七老八十來著。 李時珍以前就很想問問,他們大明那些宣揚鉛汞無害論的家伙到底是什么個想法。 長生藥害人??! 尤其是制造工藝不成熟的長生藥,它們用的其他藥材可能無害,鉛汞那可都稱得上是人間至毒。他說的入骨鉆筋絕對不是夸張,因為這些玩意吃進肚子后想排出來是非常緩慢且困難的,所以它們會在你體內不斷積累,一天天地消耗你的生命力。 這是一種持續性的負面影響。 本來你能活八十的,嗑藥后可能五十就沒了!而且生活質量也會下降不少,不僅縮短你壽命還讓你活得格外痛苦的玩意,何必去吃呢! 《內經》說得好,懂得遵循自然規律進行養生才是長壽之道??! 正在接受針灸治療的嬴政:“……” 正好聽了一耳朵的劉徹:“……” 聽起來這位患者竟也是個長生藥愛好者! 長生藥搓成丸子的過程居然有這么大的危害?! 劉徹對此半信半疑。 他按兵不動地坐到一側旁聽。 李時珍注意到劉徹的到來,一點都沒慌。 慌什么,他都是死過一次的人了,大不了躲回系統里去。不就是秦皇漢武湊一起嗎? 他當年又不是沒勸過嘉靖皇帝,只是那時候為了保命勸得比較委婉罷了?,F在擁有了暢所欲言的機會,李時珍那肯定是要牢牢把握的。 李時珍給嬴政和劉徹講起了自己在韓愈文章里看到的案例。 韓愈對丹藥的評價是,殺人不可計! 這是大前提。 由于韓愈還沒出生,李時珍只能表示自己一個姓韓的朋友給他一個后輩李于寫墓志銘,詳細記錄了他這后輩是怎么慘死的:對方生病后認識了一位會煉丹的方士柳泌,服用了對方煉制的丹藥后病情越來越嚴重,開始便血不止,四年后直接死了! 死前還要活受罪,說的就是嗑丹藥的人了。 只要看看這位方士的煉丹過程就知道他為什么死得這么痛苦了:首先把鉛倒滿一鼎,再往中間留出的空位里灌滿汞,封好爐鼎用大火燒啊燒燒啊燒,就可以燒出傳說中的不死藥了! 按照方士們的說法,服用了這寶貝,必定能長生不死! 在這篇墓志銘中,韓愈還列舉了好幾個同樣受丹藥所誤的親朋好友,詳細記敘了他們受盡折磨而死的慘況,希望讀到這墓志銘的人能“以為世誡”。 這些名人寫的墓志銘可不僅會刻在對方的墓前,他們本人或者親朋好友還會收集起來裝訂成集傳于后世! 韓愈是什么人? 那可是后世有名的唐宋八大家??! 于是韓愈他哥這個孫女婿李于,就光榮地成為了知名丹藥受害者流傳到千年以后了。 不過韓愈本人雖然對親友們因為嗑藥出事非常痛心,自己老了以后也沒能避免亂吃藥一命嗚呼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