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風浪平息的海面,象征風暴已過的陽光,和這些幸存者麻木悲傷的神情,對比實在強烈?!?/br> 學生們七嘴八舌,熱烈地討論起來,過了一會兒,蘇溫言示意他們安靜。 他將ppt再翻過一頁,這次打出了這幅畫作的作品介紹和創作背景:“你們說的都非常準確,這幅畫所描繪的,是一次發生在歐洲歷史上的真實的海難?!?/br> 第35章 “厄爾庇斯號輪船在海上航行時遭遇風暴,由于船長決策失誤而不幸在風浪中傾覆,乘客和船員乘坐救生艇逃跑,但因為風浪太大,前來救援的船只遲遲無法抵達,無數人在絕望中被大海吞沒,最終,船上兩百余名乘客僅有五人幸存。 “畫家柯列是其中之一,海難發生時,人們倉皇逃生,他和他的家人在人群中失散,小小的救生艇敵不過海面上呼嘯的風浪,只有柯列所乘的這一艘僥幸逃生,在海面上漂泊了三十二個小時,終于等到風浪停歇,被救援船打撈上岸?!?/br> 蘇溫言清澈的嗓音響徹在階梯教室里,平靜訴說著這場來自數十年前的慘烈海難。 “老師,您說這場海難中有五個人幸存,可這畫上……”一個男生疑惑地問,“只有四個人吧?女人懷里的孩子,好像已經死了?!?/br> 畫面再次放大,女人抱著的嬰孩膚色慘白,雙目緊閉,已然沒了氣息。 “沒錯,”蘇溫言向男生投去贊許的目光,“婦人緊緊抱著她的孩子,哪怕那已經是一具尸體,她還和平常一樣,拍著孩子的肩膀哄他睡覺,嘴里輕喃著搖籃曲,或許在她心中,她是否獲救已經不重要,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孩子只是睡著了,屬于一個母親的溫柔蓋過了她眼里的悲傷?!?/br> 教室里陷入一片安靜,只剩手杖點在地面的輕響,蘇溫言移動畫面:“男人手里的項鏈是女士項鏈,意味著他剛剛在海難中失去了他的妻子,男人表情悲戚,神色木然,喪妻之痛讓他無暇關心救援船有沒有來。 “和父母失散的少年,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孤兒,還在向身邊的大人尋求幫助;孤身一人的老人,混濁的眼球里只有絕望。 “這幅畫中唯一缺少的人是畫家自己,在海難當中,柯列失去了他的家人,妻子、父親、兒子……死里逃生后,他創作出了這幅《風浪中的幸存者》,這也是四十三歲的柯列人生中最后一幅畫。 “三個月后,柯列在家中自殺?!?/br> 教室里一片嘩然。 “怎么會這樣?” “為什么自殺?是受不了打擊嗎?” “好不容易幸存下來,怎么可以自殺啊……” 蘇溫言沒有理會學生們的議論,繼續道:“在把自己關在家中,悶頭創作的那段時間里,柯列每一天都在問自己——為什么活下來的偏偏是我? “我的父親,cao勞一生,本該頤養天年;我的妻子,生育之辛,養育之苦,最該享受回報;我的孩子年歲尚小,還沒來得及看到大洋彼岸的世界——他們每個人都有活下來的理由,可為什么活著的偏偏是我?” 蘇溫言說著,看向坐在教室后排的女生:“如果我沒有計劃這次行程,我的家人就不會平白遭受這場劫難;如果海難發生時我沒有驚慌失措,就不會和家人失散;如果我能拉著他們一起登上那艘救生艇,也許我們就都能活下來——可惜,我什么都沒有做到?!?/br> “可是這也不能怪他啊,”有學生小聲說,“換成任何人,都沒辦法在那種情況下保持鎮定?!?/br> “家人的離世的確很不幸,我理解他,如果換成是我,一定也會非常內疚,恨不得自己和他們死在一起,也不想一個人獨活?!?/br> “我還是覺得這樣不對,家人都不在了,難道不更應該代替他們活下去嗎?” “這里我們要引入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蘇溫言拿起粉筆,轉身在黑板上寫下幾個字,那筆跡清秀又俊俏,“‘幸存者愧疚’,由精神分析學家奈德蘭在1961年首次提出——經歷了災難而幸存下來的人,往往會產生強烈的負罪感,認為自己不該活著,嚴重者甚至會產生輕生的念頭。 “在厄爾庇斯號海難發生時,這個概念還沒有被提出,柯列的自殺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不理解他的行為,認為能在海難中幸存已經是上天眷顧,高興還來不及,而他居然會選擇自殺。 “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永遠不會理解災難親歷者的痛苦,‘幸存者’,一個代表幸運的詞匯,天之寵兒,卻成了壓在一些人心頭永遠的陰霾?!?/br> ppt翻回到畫作的那一頁,《風浪中的幸存者》再度投映在屏幕上。 “在這場海難當中,沒有人是幸存者,失去孩子的母親、失去妻子的丈夫、失去雙親的少年、孑然一身的老人……代表‘希望’的厄爾庇斯號終究沒能給他們帶來希望,愧疚將伴隨他們余生,‘幸存’又何嘗不是一種不幸,海面上的風浪終會平歇,而人們心中的風浪永不停止?!?/br> “這是畫家柯列想要傳遞給我們的思想,”頓了頓,蘇溫言繼續道,“但我想說,愧疚的根源其實并非幸運與否,只是因為你們有著比其他人更細膩的情感、更高的道德準則,人是社會性動物,會對其他生命產生同情心和同理心,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心理現象。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生來就缺乏社會性的個體,不是野獸,就是上帝’,身為普通人的我們,時常會陷入愧疚、焦慮、自卑等等負面情緒,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低人一等,該從世界上消失,恰恰相反,這代表我們是最能融入社會的那一類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