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人家 第182節
書迷正在閱讀:離惡魔的錢遠一點、紅線給我牽了冥神做老公、[星際] 穿越后嫁給了怪物四皇子、人魚的漂亮寶貝、[ABO] 絕美將軍在戀綜深陷修羅場、向鯨、[柯南同人] Gin他不想回酒廠、[網王同人] 和白石君的戀愛日常、[綜漫] 跡部家的神明小姐、[綜英美] 哥譚謎霧事件簿
但是母親的身體還是不好了,常年喝著藥,嘴里一直念叨著十余年未見的大兒子。 母親和祖母一樣,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可她也明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所以她從沒有提過讓兒子回家。 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還是來了,二哥離家第十八年,傳來了噩耗。 二哥犧牲了。 母親常年繃著的弦斷了,在那個冬天帶著遺憾閉上了眼。 父親接連喪子喪妻,也沒了精氣神。 他收起所有的情緒,擔起了所有擔子。 只是偶爾會想起九歲那年二哥離家朝自己揮手的身影,竟然有些模糊了。 原來很多人在沒察覺的時候就已經見過了最后一眼。 像五歲那年的祖母,也像九歲那年的二哥,如今是已經入土的母親。 【那是一九三七年,他二十七歲】 “他叫鐘樹城,你們別忘記他的名字?!崩蠣斪由n老的聲音帶上了幾分不易察覺的顫抖,渾濁的雙眼掃向了在座的孫輩。 姐弟仨鄭重點頭,鐘文敏將這三個字一筆一劃記在了本子上。 小書然踮起腳摸了摸太姥爺的眼角:“記住了!” “記住了啊,記住了就好......” 一個鐘樹城倒下了,還有千千萬萬個鐘樹城在戰斗。 他沒有二哥的魄力,只能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鐘家是有些底蘊的,他和父親妻子整理了有用的物資送了出去,盼著能讓像二哥一樣的人好過一些。 肯定有人在他們看不見的地方幫了二哥,那鐘家也要盡最大的力去幫他們的孩子。 大兒子越長越大,模樣竟是愈發像二哥。 二哥這一輩子沒有留下一兒半女,他和妻子的四個孩子,父親最愛的也是這個孫輩。 而這個孫輩也走上了和他大伯一樣的路。 他和妻子也像當年的父母那樣,站在院門口目送著還未完全長成的大兒子踏上他的征程。 【那是一九四四年,他三十四歲】 兒在外,他總算明白了當初父母的心情,每天盼著能有消息傳回,只為聽一句平安。 妻子也習慣了每天看看兒子留下的衣服,夫妻兩個笑著彼此寬慰。 他也拿著唯一一張全家福,不厭其煩告訴年歲尚小的孩子,他們的大哥是頂天立地的英雄。 “我以后也要像大哥一樣!”孩子們滿眼堅定,妻子背過身擦了擦眼淚,轉身笑著說好。 他也說好。 志向很好,以后的日子也會很好。 日子一天天得過,小兒子喝完他二哥的喜酒,也真的像當初他大哥那樣背著個行囊離了家。 老父親沒了平日的冷靜,握著小孫子的手不愿放開:“可得平安回來??!” “好!” 陽光灑下,少年背著身揮揮手,去忠于國家了。 【那是一九四八年,他三十八歲】 “我沒生在好時候,但看過好時候?!崩蠣斪颖P核桃的速度快了不少,“四九年嘍!” 無數先輩揮灑熱血,筑起一座座高墻。 老父親杵著拐杖,跟著無數人一起高呼,再轉眼,早已淚流滿面。 二哥沒有看到的,他替二哥看到了。 二哥啊,放心吧,祖國會繁榮昌盛,咱們家也會越來越好。 這一年離家多年的大兒子也回來了,帶回了個姑娘。 兩個人在一起特別相配,老父親看了直說好,不知道從哪兒掏出了個小錦盒,那是過世的母親留下的。 已經當奶奶的大姐也回來了,全家一起照了張相片。 老父親珍而重之,時常拿出來瞧兩眼,感慨要是小孫子在就好了。 “小孫子不在,大曾孫陪您好不好???”老父親聽了這話驚喜不已,視線掃向孫媳詢問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翻年的夏天,他們鐘家有了新的一代。 老父親的曾孫,他的長孫。 【那是一九五零年,他四十歲】 “就是你們大哥,也是然然的大舅舅?!崩蠣斪臃畔潞颂?,喝了一口茶,“你們大哥滿月后,我們也搬了回了胡同?!?/br> 搬回來的這一天,老父親站在院門口看了很久,他亦然。 父子倆誰也沒說話,沉浸在自己世界,緬懷已經逝去的親人。 老父親只管稀罕曾孫,可沒有給起名字的打算。 名字是大家湊在一起想出來的:聞東,鐘聞東。 小聞東沒滿一歲,在東北的大兒媳傳來喜訊,五一年,老鐘家有了聞西。 接下來是五二年的聞婷。 這一年,三兒子也帶著對象回了家。 一串兒的事兒下來,老父親精氣神兒都好了不少。 “那幾年發生的事兒太多了,我想想啊,五二年吧,你們大伯母帶著文西回來了?!?/br> 五零年大兒子就上了戰場,都來不及跟懷孕的妻子多說幾句話。 五一年孩子出生,大兒子沒有回家,直到五二年,再一次傳來噩耗... “他都沒能看文西一眼?!?/br> 而他,也沒能再看大兒子一眼。 如同當初二哥那樣,都不知能去何處祭拜。 沒敢告訴老父親,他和妻子默默咽下了所有苦痛。 直到大兒媳回來,看著極像兒子的聞西,才算是有了絲慰藉。 大兒媳就這么帶著聞西住了下來,老父親問起,家里都很默契瞞著。 “大伯母?我咋沒什么印象?”不只是鐘文姝,鐘文敏對此也沒有記憶。 “你們大伯母只回來住了兩年?!?/br> 那兩年,大兒媳不僅對他們夫妻倆孝順,和妯娌也處得很好。 最喜歡抱著聞西聽他們講過去的事兒,聽著聽著眼眶就紅了。 妻子心下不忍,讓她留下孩子改嫁吧。 “畢竟還年輕,以后的路還長啊?!?/br> 大兒媳本就是東北人,跟著他們住了兩年,也就回去了。 那個時候他和妻子身子都還硬朗,想讓兒媳把聞西留下,他們來照顧著。 但兒媳舍不得,聞西對他們夫妻來說是慰藉,對兒媳何嘗不是? 沒再勉強,夫妻倆收起苦痛,笑著送母子倆上了火車。 似是有什么感應,那邊前腳剛走,這邊老父親就開始臥床不起。 兩個月后,老父親與世長辭。 【那是一九五四年,他四十四歲】 “這上了年紀,總是能想起年輕那會兒忽略的東西?!崩蠣斪油蚺排抛娜齻€孫輩,“你們太爺爺這一生經歷的大起大落,可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完的?!?/br> 就連他這個出生清末,歷經民國,又見證新時代的人都無法比擬。 “不提他了?!崩蠣斪有χ鴵u搖頭:“繼續說我,說到哪兒了?” “五四年?!?/br> “五四年了啊...” 這一年發生的事兒太多了,老父親走了,鋼鐵廠建立... 也是這一年,小閨女做出了要人命的大事兒。 后來他也和老妻試圖查找蛛絲馬跡,回想那一切到底是怎么發生的。 似乎接連一串的事兒,讓他們忽略了小閨女的成長,以至于察覺到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作為父母,無疑他們是失敗的。 更羞愧的是,他們造下的孽最后卻讓別人咽下委屈來替自己承擔后果。 姝北兩人對視了一眼,默契沒有細究老爺子一筆帶過的人。 “五五年,有了你們姐倆;一年后,你們三叔的信兒也傳了回來?!?/br> 小兒子的消息,部隊上通知的是他的遺孀,不知為何并沒有告知他們夫妻。 總之,等他們知道的時候,距離小兒子倒在邊防線上已經過了快半年。 “家里接到消息的時候,你們奶奶直接暈了過去?!?/br> 他自己也受不了打擊,在醫院躺了一個月,好轉后掙扎著想要去東北。 沒能帶大兒子回家已經是一輩子的遺憾,哪能連小兒子最后一面也見不到? 但先一步來的是部隊的消息,小兒媳不見蹤影,留下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孩兒。 而也是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小南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