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570節
一說有的玩,這小子心思活絡的厲害,但是趙泗這么一說始皇帝也確實很心動。 主要一個人大巡天下屬實算不上放松,始皇帝大巡天下也不是奔著吃喝玩樂去的。 路上要是有趙泗這小子排憂解悶,倒也不錯。 “大父是開個玩笑,但孫兒想了想,不親眼看看,心里確實放心不下。 況且,五年成果,不親眼見之,難免有些遺憾?!壁w泗笑著開口。 “五年還早……日后再說……”始皇帝擺了擺手。 趙泗聞聲離去,自持始皇帝頒布的詔書以及李斯為自己潤色好的《大秦五年計劃》去召集三公九卿。 太尉王翦,御史大夫馮去疾,丞相李斯,將作少府芫恭…… 各部門帶頭大哥依次排列…… 群臣見禮,趙泗回禮以后也不多說,徑自讓稽粥為各部大佬奉上提前刊印好的《大秦五年計劃》。 “而今大秦,邊疆靖平,內亂平定,糧價大降,農業豐收,正值大治之時,然若治國,不進則退,為君為臣,不可安于現狀,值此之機,孤竊以私計,以為大秦五年國事,軍政名聲,皆有所劃,今詔諸卿議論,以論得失。而曉諭地方,以用天下之鞭繩,民用其力,官盡其心,圖子孫后世之事,定長久之基……”趙泗打了個開場白以后,讓諸官自行翻閱。 趙泗親書的《大秦五年計劃》比較雜,基本上想到哪里寫到哪里,后來略微整合過后還是有點雜亂無章。 經過李斯潤色過后,除了思想高度上升以外,就是條理更加清晰了。 首先就是將總計劃的概念陳述為奠定萬世基業,說白了就是打地基。 其次根據軍政民生分門別類,以三公九卿官制劃分出來了各部門應該達成的績效目標和未來前瞻。 然后就是根據郡縣地域區分,制定了各地區未來應該達成的前景。 除了民生建設以外,諸如邊疆之地,還有城池修建任務等等…… 除此之外,各地區都有人口數量增長任務。 當然,沒有特別嚴格的任務目標,這個時代又沒有精算師,就算有也定不出來一個所以然,這是政事…… 但是如果表現得出色肯定會有獎勵,規規矩矩的不會有責罰,但若是拖后腿表現差勁的,肯定免不了大大的懲戒。 “關于軍隊這邊,孤打算再五年之內初步建立起來役兵募兵并行的體系……”趙泗開口說道。 “當然名義上還是役兵,但是薪奉口糧在五年之內要實現一定的突破,按照一個壯勞力一年所獲凈利一半發放,其次兵器鎧甲衣物等……皆由官府下發,征員不必再帶,五年以后,軍隊之內,衣服也好,鎧甲武器也罷,務必要實現統一……”趙泗開始侃侃而談。 軍制改革是必須的,大秦目前的軍制是最原始的役兵制。 和徭役差不多,沒有工資,除了“士兵”以外,數量最多的低級兵種只配備武器,至于鎧甲衣物?想想得了。 這年頭當兵都是賠本買賣,不僅沒有工資,來的時候身上沒錢那過的要多慘有多慘。 這一點,黑夫的家書已有實證,無需多說。 “大秦兵役可不下百萬……”王翦幽幽開口。 秦國的常備兵力放眼歷朝歷代都實屬夸張,當然這也是因為大秦目前的軍制是最原始的役兵制,募兵成本大部分被轉嫁到了黔首頭上,因此政府軍費開銷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但如果軍制進行改革,募兵成本全部由政府承擔,那每年的軍費開支都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嶺南六十萬兵馬,邊疆如果加上趙泗的封國,也有五十萬……再加上各地郡兵以及藩夷地帶部署的兵力,總兵力得有一百五十萬開外。 “一百多萬兵役實際上有多少算是軍人?藩邊之地既耕既戰……究竟是徭役還是兵役都說不清楚?!壁w泗搖了搖頭。 “拿嶺南六十萬兵馬來說,這六十萬兵馬實際戰斗力恐怕連二十萬都沒有,其中能算得上精兵的五萬都夠嗆……拿起來武器是兵,放下來武器和農夫也沒什么兩樣……”趙泗揉了揉眉心。 “實際上不僅嶺南,各地邊軍皆是如此……” 這和大秦的國策有關系,六十萬兵馬聽起來多罷了,實際上這是開擴兵團,武力征服是其次,主要目的是充實邊疆生產建設,因此兵源素質普遍偏低。 尤其是嶺南六十萬兵馬,水分大的離譜,其主要人員構成為贅婿,商販,作jian犯科之輩,以及六國黔首……和長城兵團完全沒有任何可比性。 真要是六十萬精兵,嶺南還用得著實行和輯百越政策? 當然,實際上如果以一個現代人的目光來看,長城兵團的戰斗力也乏善可陳。 役兵制度下,不可能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精兵。 秦國戰斗力強是因為其耕戰制度確保了其下限比較高罷了。 真要說精兵,那大秦可稱之為精兵的唯有咸陽的羽林。 羽林衛戍是完全脫產的士兵,而且全部都是身有戰功的老卒,軍事技能強的一批,每個人拉出來那都是能當軍官的存在。 別看羽林只有幾千人,以他們為核心單位擴編,輕而易舉就能拉出來一支人數不下二十萬而且戰斗力還相當不錯的軍隊。 真要是兩軍對壘,幾千羽林打個十倍以上的嶺南兵不在話下。 若是對付藩邊蠻夷,不考慮氣候地理因素……以一當百一點都不夸張。 “嶺南北疆這邊,抽調十一的兵力改組為常備軍,五年輪調一次,剩下來的改組為府屯田兵?!壁w泗開口說道。 這一點趙泗早就想過了…… 邊軍水分太大了,就算趙泗打算改役兵為募兵,也不可能是個人就給發工資。 上百萬張嘴倒是其次,大秦這一百多萬兵馬要真的個個都是優質兵源,趙泗勒緊褲腰帶也會想辦法把工資和武器給他們湊起來。 開玩笑,一百多萬優質兵源,裝備和工資跟得上,橫推歐亞都夠了。 問題是這一百多萬人里,稱得上優質兵源的,有沒有三十萬都不好說。 什么是優質兵源?良家子,人高馬大,理解能力強,軍事素養過關,服從性強,悍不畏死…… 歷朝歷代最興盛之時,也未必能拉出來五十萬優質兵源。 趙泗的打算是,從各地邊軍遴選相對比較出色的成員,組織為常備兵力,由官府配備武器裝備口糧俸祿。 從此以后專門負責打仗以及軍事素養cao練,每五年輪調一次,從此以后就是職業軍人。 至于剩下來的?改為屯田兵,平時耕種,戰時召集,一方面生產建設和開發不會落下來,另一方面也不至于軍費開支過大產生浪費。 “既然如此,臣便沒有異議了?!蓖豸迓勓渣c了點頭。 “涉及軍制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還請王老將軍上心?!壁w泗聞聲開口道。 “臣雖然是一把老骨頭,但尚有余力為殿下分憂?!蓖豸妩c了點頭。 此事無需多說,畢竟王離都已經和趙泗近乎綁定了,大秦五年計劃又是趙泗提出來地,而且王翦還是太尉,于情于理都應該盡心盡力。 最關鍵的是王翦已經感覺到自己時日無多了,在人生的最后一個階段,他希望讓王離的路能夠更寬闊一些。 孫在千里之外,王翦雖未說過什么,但心里如何不牽掛? 和王翦確定好軍制改革以后,趙泗復又看向李斯。 “至于各地民生,當先第一要務就是修路。 第一,天下馳道要在五年之內徹底勾連,聯通天下各郡,第二,各縣官道務必能夠直達馳道。 馳道官道標準已有定數,不必更改,照舊即可。 其次便是渠道農耕桑事,因地制宜,各地情況不一,難以恒定,五年之內,難免天災蟲禍,不好提前裁定,皆以歷年生產實情對照,再行賞罰之事。 除此之外便是人口……務必促民多生廣生,如今農事便利,不至于難以生養。 各地務必督促起來,若有溺嬰之舉,不論男女一律嚴懲,采生折割拐帶之人,一律格殺勿論,此非五年之策,乃長久之策,務必嚴加督促?!壁w泗開口說道。 李斯自然沒有任何異議,作為百官之首,各地郡縣的最上級,他自然是要負責各地民生匯總和實際推行的。 “將作少府……”趙泗復又看向芫恭。 “將作少府之內也要改制,工匠薪奉該發就發,待遇也要提升,如今律法改了,不可以用牲畜驅使,匠不事農,只能以工為生……” 芫恭點了點頭,這一點他早就預料到了,只不過一直在裝糊涂。 沒辦法啊,越早開始就意味著越早掏錢,雖然將作少府不缺錢,但能不出誰想出? 如今大勢所趨,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除了改制以外,便是多召工匠,除了咸陽官署以外,隴西,嶺南,遼東,膠東,瑯琊,五年之內,此五地要再建出來五處產集之地,各地礦產要大力開采,此為第一要務……” 對將作少府的要求倒是比較簡單。 增產,增產,還是增產。 “治栗內史……勸耕桑梓農事,推行耕種之術,各地都要提上心來,大秦糧產雖豐,但糧食從不嫌多,日后糧食開銷也只會越來越大,另外各地設置平易倉,糧價低了固然好,但谷賤傷農,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此處詳實,議論以后再呈稟于孤?!?/br> “御史大夫,監察天下郡縣官吏……” “太仆……于陰山設立馬廠……除此之外關內也開辟一處良馬育種之地……五年以后,孤要看到二十萬匹新馬!” “律法已改,廷尉不可再行舊法之事,以身作則,使新法盡快實行下來……” “典客改大行令……掌出使各國之宜,偵查他國疆土實情,朝政動向……”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年的進展! 三公九卿,大秦權力的最高層! 政令自咸陽起,經由太尉,丞相,御史大夫,迅速傳達百官,飛訊天下郡縣! 于是,繼降徭降稅改立秦法,天下人原本稍稍放松的生活再次變得緊繃了起來。 無他,動工需用徭役! 尤其是涉及全天下的大基建工程,各地郡縣紛紛開始征發徭役。 當然,相比較于以前,現在糧食產量全面提高,并且律法經過一定更改,哪怕大規模征徭,只要不是過于苛刻,不再農忙時節征發徭役,實際上百姓都是能夠活得下去的。 因為現在的大秦已經完全能夠做到僅靠種地養活一家老小。 而且因為糧食產量的提升,征發徭役時的伙食自然也相對豐富了許多,不至于出現百姓服了徭役以后身體虛弱,病死餓死的情況。 當然,說再多征發徭役依舊不可避免的對民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原本在農閑時節黔首是可以利用空閑時間進行一些手工業亦或者從事一些其他的生產經營活動來獲取額外收入提高生活質量亦或者家庭積蓄。 而現在除了要緊的農時以外,他們的閑暇時間幾乎被徭役占據。 當然,因為是全面大基建工程,所以征發徭役都是在本郡縣服役,除此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在本鄉里服役。 而服役的主要內容也大多是修橋鋪路勾連水渠灌溉等涉及民生的工程,因此黔首的抵觸情緒并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