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569節
酈食其又離開了…… 搞外交的就是這樣,匆匆的來,匆匆的去,大部分時間都在路上,風塵仆仆卻甘之若飴,在這個通行基本靠騾馬和腿腳的時代,國家的威嚴能夠傳播到哪里,全看他們能夠走到哪里。 好在,現如今的大秦夠強! 苦是苦了一點,但最起碼心里是有底氣的。 如果非要對標的話,現在秦國的外交官對標的也應該是唐朝的外交官。 意氣風發頤氣指使,不是在搞事情就是在搞事情的路上。 酈食其走了以后,趙泗反而閑了下來。 匠作局還要對火槍火炮以及火藥繼續改進,航貿軍府那邊戰報倒是屢屢傳來,從戰報上來看,大秦一直處于絕對優勢,立足于大海相當于立足不敗之地,孔雀國的船已經被打的不敢出海,只能龜縮在海岸線之內。 別看戰報好看,大秦也沒什么損失,實際上大秦的戰略劣勢依舊沒有改變,而且客觀意義上來說,就目前而言孔雀國損失的只是一些士卒和船只,以及一兩座城池的短暫失陷,四萬人馬在敵人腹地能夠造成的破壞力頗為有限,而且孔雀國家大業大,這么點損失也算不上什么,大秦看似沒有太多人員傷亡和船只損毀,但實際上僅僅是后勤上的花銷都已經超過了孔雀國的損失。 但是戰略上的劣勢并非無可更改……打仗,從來都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趙泗并不急,因為他相信巨車王會急。 當然,巨車王真當烏龜也無所謂,大不了等下一次戰爭罷了,屆時大秦派出的海船可就裝備上火炮了。 趙泗從來不急功近利,僅從形勢和未來走向來看,這一次對孔雀國戰爭反而是孔雀國最有希望勝利的一次。 面對后勤的靡費,趙泗并沒有給前線壓力。 所謂用人,本就要替對方承擔壓力。 趙泗背鍋的底氣還是有的,況且就算不成功無非也就是浪費了一些金銀糧草,孔雀國家大業大,現在的大秦更加家大業大,哪怕是遠距離戰爭,耗費也在可控制范圍之內。 除了航貿軍府之外就是五谷園和獸苑了。 五谷園的農家學子在田辛的帶領下還真弄出來了一些成果。 最突出的成果是果樹嫁接以及抗旱麥種的培育。 最關鍵的是這些成果是建立在趙泗金手指沒有干涉的條件之下,除此之外,五谷園那邊還更新了漚肥技術。 和匠作局一樣,五谷園同樣是一切皆有記錄和備案,一切以數據說話。 對照實驗,務求精準。 科學是一種思維模式,并不是一種學說。 這種思維模式在匠作局和五谷園以及獸苑等技術部門最先應用,實際上目前將作少府也有一部分應用風潮,而且該說不說,將作少府確實培養出來了一批不僅僅局限于工匠的人才。 至于獸苑嘛……成果其實大部分建立在趙泗的金手指之上。 諸如豬牛羊雞鴨鵝關乎于民生的牲口家禽都經過重點培育,表現出來了異于同類的優化。 同理,和高產種子一樣,這些特殊禽獸生育后代以后,后代的綜合表現也比同類更好一些。 比如雞鴨鵝體型會更大一些,下蛋的速度更快,rou質更加緊嫩,而豬長膘更快,牛更加健壯,馬耐力更強,等等特性并不相同,每一個都有可能表現出其他特異,但總體上來說算是增強,雖然這種增強比較微小,不過涉及民生,微小的提升也彌足珍貴。 同樣農家弟子在獸苑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譬如閹割技術的簡化和改進,譬如飼養方式的更新,配種方式的更新…… 最新技術全部都是官方檔案,不再是一家一戶之學,因此飼養技術的更新迭代很快。 只不過普及到民間太過于困難,畢竟這個時代黔首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擺在那里,不過官方的飼養培育機構都已經開始接受新的培訓和學習。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獸苑的獵犬了…… 目前第一批獵犬已經投入軍隊以及官府充當警犬和軍犬,進行初步嘗試。 這群經過金手指影響的獵犬遠比正常狗更加聰明更加通人性,再加上生理優勢,用起來竟然意外的好用。 軍方那邊暫時看不出來端倪,但是衙門那邊評價很高。 主要是其特殊的嗅覺和追蹤能力對破案追查以及識別的幫助太大了,各地官府在得知了這稀奇事以后,基本上寫奏折的時候都會提上一嘴,希望咸陽這邊能夠分配一些獵犬過來。 有的確實是想提升破案率,有的純粹就是跟風想看個稀奇。 可惜獸苑養的獵狗雖多,均攤下來,還真少的可憐,因此只有關中個別官府獲得了一定的配額。 總之警犬,算是正式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諸子百家學術的更新迭代以及新吏和舊吏之間的明爭暗斗。 新吏作為后起之秀趁著大勢,可以說是痛打落水狗,但舊吏畢竟家大業大,一時半會也死不掉,諸子百家則暗戳戳跟在后面喝湯。 目前來看所有人的預估都錯了,太孫殿下雖然比始皇帝寬仁,但是寬仁的有限。 如果說始皇帝是他們跪下也不給他們活路,那趙泗就是讓他們跪下,然后賞他們一個狗洞。 雖然很屈辱,但這樣形容最為恰當,已經不止有一個人意識到,實際上對待諸子百家的態度,趙泗是完全繼承了始皇帝的。 或者說趙泗比始皇帝更甚! 不過形勢雖然更加復雜,但是社會風氣rou眼可見的寬松了起來。 評價一個國家是什么情況,看民生永遠是最直截了當的。 諸子百家憂心忡忡明爭暗斗,時時刻刻擔心生死存亡之禍。 然而天下間的黔首伴隨著新秦律的頒布,日子rou眼可見的變得豐富多彩了起來。 關中的老秦人甚至沒有想過有一天束縛解開了該怎么過。 至于關外……則有點報復性消費那味道。 以前管的太嚴了,現在一下子松了,有些明明要罰款的小罪,他們居然敢于嘗試了,以至于關外地區涌現出來了很多犯罪情況,但大部分都局限在于罰款的小罪。 至于流放這樣的大罪,沒有人想去挑釁。 看起來犯罪率忽然提高了,但總體上社會其實是更加安定和繁榮的,因為現在犯罪率的提高不過是把以前放在暗處的犯罪放在了明面上。 大秦的政府真正意義上建立了一定的公信力,并且第一次獲得了天下黔首的認可。 不僅僅是靠著刀槍! 這一點從各地郡縣投遞報案的飛速增長看出來。 說明黔首已經不排斥甚至開始主動接納大秦政府介入自己的生活當中,主動接受管控。 各地的田地之爭,口角之爭,拳腳之爭,水源之爭…… 大秦官府從懲戒變成了調停的角色。 正是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反而真正意義上大幅度提升了秦國的公信力,提升了天下人的凝聚力。 其短期帶來的效果甚至遠超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等重大國策的推行。 趙泗能夠感受到向心力的形成…… 時間飛速流逝…… 李斯一邊忙著對新秦律進行微調和補充,一邊忙著給趙泗的五年計劃潤色。 眼下李相真真是活出了第二春,雖然嚴格意義上反復橫跳以后的李相地位并沒有發生改變,在始皇帝面前依舊謹小慎微,但是在天下人眼中意義已經遠不相同。 只因為新秦律是李斯親自書寫。 換句話說,李斯接住了這潑天的流量。 當然,再往上也進無可進了。 但是往后的歷史上的名譽或許會提升不止一個檔次。 從學術上來說李斯徹底顛覆了商鞅的舊法,從名聲上來說,反復橫跳以后的李相最多也就前期有那么一些小小的污點……幾百年后基本無傷大雅。 總之,大秦的一切都在像好的方向而轉變。 伴隨著李斯為趙泗將五年計劃潤色完畢,趙泗也知道,大秦現在到了奠定后世基業的時候。 涉及全天下三千萬人的大工程,獨屬于建設和汗水的時代,是時候開始了! 第二百三十章 大秦五年計劃之始 “大朝會不必召開了,通知三公九卿下曉百官?!笔蓟实蹟[了擺手看向趙泗。 “五年計劃重在地方而不在于咸陽,地方郡縣官吏須得通知清楚,督促李斯,讓地方官吏盡快起個章程。 以道路,水渠,農事,牲畜,為主……至于商事……你怎么看?”始皇帝猶豫了一下看向趙泗。 始皇帝本來想說商業之事不急于一時,但是始皇帝知道趙泗對于商業有不一樣的認知,這小子對商業很感興趣,可能會有一些奇思妙想。 “商事不急于一時,這段時間是要用來打底子的,底子打好了,農業興盛了,國家繁榮了,就算不管不問,商業也會因此而興起,附加產品罷了,這玩意禁都禁不住,哪還用得著特意扶持?孫兒愁的是給他們立規矩呢?!壁w泗搖了搖頭。 “想的明白即可,李斯既然已經給你潤色好了,你自去持詔于東宮召集三公九卿曉諭百官吧?!笔蓟实蹟[了擺手。 “這合適么?”趙泗嘿嘿一笑。 “朕已經許久沒有大巡天下了……”始皇帝幽幽的看了趙泗一眼。 這小子是憊懶成性子了……僅僅讓他負責一下業務通知都想推辭。 “這就去,這就去……大巡天下大父可不能急于一時,我聽說現在政事大父都交于父親了?等到五年過后,各地想來已經大建,如此大治之事,下面難免有應付之舉,五年以后確實可以大巡天下親自巡視地方建設,以檢閱成效。 屆時我隨大父一道……父親剛好坐鎮咸陽!”趙泗笑瞇瞇的說道。 本次五年計劃的內容是大基建和大工程。 大的方向制定了,不代表下面就一定會執行成功。 各地官吏能力不同,地方情況不同,人有好壞之分,事有成敗之優,同樣是完成任務,也還分個優劣。 一個國策落下來,不可能盡善盡美的完成,哪怕到了現代,也做不到。 站在統治者的角度上來看,只能說趙泗給出一個一百分的答卷,五年過后,大秦全體官吏能交出來一份六十分的及格卷子,嗯……都能在歷史上大書特書了。 剛好,大基建時代,容不得藏拙,屆時真正的有能之士,以及濫竽充數之輩,都將浮出水面。 退潮以后,誰在裸泳一目了然。 僅憑地方公文匯報免不了相互遮掩,美化政績,確實不如大巡天下一趟親眼看看。 反正這五年主打的都是基建,水渠道路做不得假,趙泗又不是傻子會被任人糊弄,隨行自然免不了帶上一些技術大能,以便沿途檢驗各地基建成色和結果。 “你倒是打的好算盤……”始皇帝指了指趙泗有些無可奈何。